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第320节

  “您这是想看热闹啊!”刘一民笑道。

  夏言笑呵呵地说道:“大过年的,可是得热闹一下。尼琪女士来了,也没跟部里说一声,好招待一下她,一会儿我打个电话,算是尽一下地主之谊,感谢她和她的家族为中美文学交流所做的贡献。”

  刘一民将尼琪明天去作协拜访的消息跟夏言讲了讲,夏言一听,准备明天到作协来一个守株待兔。

  夏言从人艺走的时候,特意带走了一本《巴黎评论》的杂志。

  “老师,明天晚上尼琪想去木樨地拜访您。”

  曹禹笑道:“她又不是外人,还找你跟我说。”说完,曹禹给燕京饭店的尼琪打了一个电话,邀请她到家里吃饭。

  挂断电话后,曹禹问道:“你们出版协议谈好了吗?”

  “没有,在具体的数字上还有分析。”

  刘一民将具体的分歧给曹禹做了一个说明,曹禹听后并没有说什么,而是让他们好好谈。

  “只要不是狮子大张口都好处理,美国人可以要到20%,咱们为什么不行?”

  临近下班的时候,外面响起一阵脚步声,是到全聚德学习的演员回来了。

  刘一民和曹禹皆走出了办公室,夏淳和欧阳山尊看到刘一民后,都走了过来,向他们讲起今天的体会。

  “快该排练了吧?”刘一民问道。

  欧阳山尊回道:“明天再去一天,后天就开始正式排练,过年前先将基础的东西过一遍,等年后正式开始排练。”

  夏淳和欧阳山尊将全聚德的实景和舞台的布景联系在一起,两个人唯一有点纠结的就是,《天下第一楼》里的对联如何表现出来。

  四人走进排练场观察了一圈,刘一民指着旁边说道:“应该刻一副大对联挂在幕布前边,不管怎么着,让观众都能有身临其境地感觉。”

  曹禹走到座位中间看了看说道:“这样最好,外面挂大对联,老北平酒楼的氛围营造出来,戏里面再刻两副上下联的道具。这副对联是点睛之笔,要是没有这副对联,这结尾就压不住开头。”

  夏淳和欧阳山尊同意了刘一民的想法,一会儿他们就让道具组的人去准备两副一大一小的对联。

  “《天下第一楼》排练出来之后,咱们不能像往常一样,只寄托于媒体的宣传。作为传承下去的经典剧目,我有个想法,到时候咱们要举办几场《天下第一楼》的学界座谈会,在话剧界和学界确定其价值,基调必须定好。”

  曹禹坐在排练场的座位上,向夏淳和欧阳山尊、刘一民讲了自己的想法。

  夏淳和欧阳山尊只管排练,还真没研究过宣传方面的问题。

  欧阳山尊说道:“家宝公,这些事情咱们院里面定了就行!”

  “别看话剧面向的是观众,学界对话剧价值的承认是非常重要的。”夏淳赞同地说道。

  在话剧界曹禹是最大的那张嘴,但还有很多大嘴巴,所谓的权威性还得他们认证一下才行。

  商量好之后,刘一民走出排练场找到朱霖准备回家。中间碰见蓝天野,老蓝同志一个劲儿地说着自己无聊。

  “蓝导,你看你又急。”

  回到四合院,朱霖看着院子打扫的干干净净,但是屋子打扫了一半,于是故意说道:“刘老师今天偷懒了啊!”

  “我可不是故意的,中国书刊社的尼琪来了,谈出版的事情。明天咱们一起到万老师家里,再见一见尼琪。”

  “《宠儿》的出版吗?”

  “可能还会有其它的。”

  第二天上午,尼琪去作协见了张广年,夏言也出现在张广年的办公室里面,跟尼琪聊了很多。

  张广年很好奇尼琪怎么突然来到了中国,尼琪告诉他自己是为了刘一民的《宠儿》而来。

  张广年仰着脑袋思索了一分钟,将刘一民近两年的作品想了一遍,也没想到有哪篇小说叫《宠儿》的。

  张广年将目光看向夏言,之间夏言微微一笑,表情里的含义不言自明。

  “好啊,老沈,你知道啊?”

  “去年的时候读过。”

  “去年你就读了?”张广年不甘心地问道。

  夏言微微点头,张广年追问道:“写的很好?”

  “不是很好,是极好!”夏言说道。

  “极好?”

  尼琪接话道:“是的,极好,这本书有让美国人都痴迷的魔力。让我们对19世纪和以前的暴行重新进行思考,让我们用更多的爱去看待其它种族。”

  “细说。”张广年说道。

  尼琪仔细地向张广年讲了讲大致内容,张广年初听有点云里雾里,夏言进行第二遍讲解,才让他听明白。

  “没想到这小子在我眼皮子底下写出一本世界名著,而我什么都不知道。”

  张广年仔细算了算时间,刘一民将《宠儿》写完的时候,他还在《人民文艺》任主编呢!

  “老张啊,你不懂英文,一民那里有中文手稿,你自己去他那里看。”夏言笑道。

  张广年坐在作协已经难耐了,甚至有直接起身到刘一民的四合院看稿子的冲动。

  尼琪让张广年给他推荐能在美国出版的书还有中国杂志,张广年耐下性子给她推荐了几本。

  夏言询问道:“尼琪女士,你跟一民已经谈好了出版吗?”

  尼琪闻言摇了摇头,苦笑道:“刘希望给到20%的版税,所以我们还有分歧。”

  张广年暗道刘一民可真敢开口,不过还是说道:“尼琪女士,一民的书在美国那么受欢迎,你能来中国,其他的出版商不能来吗?我们中国人有句话,叫先下手为强。要是等其他的出版商来了,就更不好谈喽!”

  张广年的话让尼琪脸色一变,她之所以这么快就坐飞机抵达了中国,就是怕有人先她一步。到了中国没看到其它出版商,心里才松了一口气,想着有足够的时间跟刘一民谈判。

  尼琪嘴硬道:“就算是其它的出版商来,也不可能给更高的价格。”

  “尼琪女士,虽然我们没做过生意,但也略知一二。对于一民来说,几个点很重要,但跟谁合作不重要。对于你们来说,几个点很重要,然而他跟不跟你们合作更重要。另外正如一民所说,稿费的标准涉及到对作家成果的尊重问题,并不是单纯的金钱问题。”

  夏言的意思很明白,直接点名了双方谁更需要谁,这句话说到了尼琪的心里,对于签订出版合同迫切了几分。

  于此同志,刘一民正坐在钱锺书的家里,将《巴黎评论》杂志样刊送给了他们,之前他已经到过燕大,将杂志送给了朱光遣。

  杨绛说道:“一民,恭喜你,年纪轻轻已经成为国际上一流作家了!”

  “杨绛先生,您就别跟着美国媒体一起起哄了。”

  钱锺书摘下眼镜正色道:“这可不是起哄,我们也是这样看的,一民,我们为你高兴。咱们中国的年轻作家,就是要大胆地走向国际舞台,站在全世界人民面前说一声‘我来自中国,我们也可以!’”

  中午,钱锺书和杨绛挽留刘一民吃饭,刘一民起身婉拒称四合院里还有很多的事情。

  刚走出钱锺书的家里,刘一民忽然想到了画家黄永玉。怎么说人家也是送了自己价值几百万的画,样刊不送一份过去不合情理。

  敲开钱锺书的家门,询问了一下黄永玉的地址。钱锺书亲自领着刘一民走到了黄永玉的公寓,门口贴着告示:

  “敝人繁忙,素昧者谢绝造访;笔墨金贵,索画求字者免开尊口——黄永玉。”

  刘一民看到上面的告示不禁一笑,钱锺书说道永玉快人快语,贴上这告示虽然直白,却并不得罪人。

  刘一民点头,那倒是,等几十年过去又是被人们挂在嘴边的趣事。文人嘛,有个性!

  敲开门,黄永玉先看到钱锺书,神色大喜:“钱教授,您怎么来了?您打个电话,我直接去找你。”

  钱锺书指了指旁边的刘一民:“不是我找你,是一民找你。《宠儿》在美国发表了,一民给你送样刊。”

  “黄教授。”刘一民说道。

  “快进快进!”黄永玉邀请两人进去,屋子的毛毯上坐着几个胖娃娃在玩耍。

第387章 获奖有点多

  黄永玉的书房里烟雾缭绕,而他却如同不知道一般仍然叼着烟斗翻着杂志。

  刘一民在旁边默默地看着屋子里挂着的书画,另外还有一些雕塑和木刻。

  黄永玉将《巴黎评论》杂志翻了一遍,无奈地说道:“我年轻的时候不喜欢数理,也不喜欢英文。除了插图能看懂,其余的皆不懂。”

  “永玉,你知道一民的《宠儿》在上面就行。”钱锺书笑道。

  黄永玉聊起了刘一民写的《天下第一楼》,当听说话剧正在排练的时候说道:“我得去看看,曹公晚年的话剧都不好,但却有你这样一个学生,算是了却他晚年的遗憾,也希望曹公能写出更好的本子。

  《天下

  黄永玉聊得兴起,得知人艺要将这副对联刻下来演出的时挂在舞台前,兴奋地说道:“把我的字挂上去怎么样?”

  “黄教授,您的字太有风格,挂在上面,观众容易将目光全放在对联上,根本没心思看戏了。”

  黄永玉看向刘一民问道:“怎么说?”

  “观众琢磨一晚上,说不定也琢磨不出来写的是什么!”刘一民笑道。

  黄永玉的书法太随性,写出来容易让人看不懂。刻在对联上的字,适合楷书和行书,站在对联旁一目了然才行。

  旁变得钱锺书听到后乐的大笑了起来,对着黄永玉说道:“永玉啊,我就说你应该多练练楷书或者行书。”

  黄永玉也笑了起来,提笔说道:“那我给一民写一幅,自己收藏。”

  刘一民看旁边的钱锺书也有点手痒难耐,加上气氛已经烘托到这里了,索性请钱锺书为人艺的对联写了一幅字。

  等墨干了之后,刘一民将两幅字装了起来,和钱锺书一起告别离开了黄家。

  等他们走后,黄永玉坐在书房看着《巴黎评论》的封面说道:“这美国人画的也不过如此嘛!”

  公寓楼下,刘一民说道:“钱教授再见!”

  “路上注意安全!”钱锺书笑呵呵地转身回到了自己的公寓。

  刘一民到人艺找到道具组将钱锺书的写的对联交给了他们,让他们按照钱锺书的字刻。

  钱锺书的字儿笔画雄健,清晰易懂。

  道具组的同志将一张张大字儿拼好之后说道:“这就是大师的字儿啊,就是好看。一民同志,你要是再晚来一会儿,我们就刻好了。”

  刘一民中午就在人艺吃饭,下午没想回四合院,跟尼琪见完面的张广年直接杀到了人艺。

  “一民,你可让我找的好苦,中午吃过饭我就到四合院等你,一等就是俩小时。”张广年吹胡子瞪眼地说道。

  刘一民笑道:“您怎么不先打个电话?”

  “打了你没接,我还以为你中午在午睡,谁知道根本就没在家。我实在等不了了,想跑到人艺碰碰运气,没想到你还真在这里。”

  张广年说完就拉着刘一民回四合院看《宠儿》的手稿,刘一民笑道:“老张同志你慢点,路滑可别摔倒喽!”

  “嘿,要是你小子早点拿出来给我看,何至于此。老外都知道了,我还不知道呢!”张广年抱怨道。

  两人回到四合院,刘一民到书房里将压箱底的稿子拿出来递给了张广年。

  老同志顾不上坐,直接站在原地看了起来。刘一民将椅子挪到张广年的屁股后面,轻轻地给他按了下去。

  又到厨房给张广年煮了点姜汤,给他驱寒,别真把老同志给冻感冒了。

  《巴黎评论》的样刊开始在文坛上层小范围的流通了起来,朱光遣拿到《巴黎评论》的样刊后,就跑到了中文系其他教授的家里面邀请他们一起阅读。

  燕大中文系的教授看完《宠儿》后不是先夸奖,而是破口大骂,骂藏的如此之深。

  吴组缃本来想骂刘一民跟朱光遣“狼狈为奸”,可是看了一眼朱光遣,活生生的将这句话塞巴塞巴吞了回去。

  朱光遣冷哼一声:“我拿来给你们看是给你们面子,你们别不识好歹。这是在西方点燃了一颗炮弹,气浪传到了东方喽!”

  “这算是我国作家写的第一篇魔幻现实主义小说,这是文坛大事。朱教授,杨教授临走前看了吗?”严家炎问道。

  “老杨看了。”

  严家炎这才说道:“那不算遗憾,杨教授研究了那么久魔幻现实主义,也该看看咱们国家作家写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

首节 上一节 320/4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