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第334节

  刘一民骑着摩托车带着杨秀云来到四合院,杨秀云到厨房煮了一碗米粥。

  医院里,朱霖吃了几口米粥,时间已经来到了凌晨两点,朱霖的反应越来越大,下腹传来的阵阵疼痛,让病房里充斥着呻吟声。

  朱母紧紧地握着朱霖的手和杨秀云、刘一民一起安抚着朱霖的情绪。

  凌晨6点半左右,朱霖又去了一次厕所,医生过来检查之后神情严肃地说道:“开指差不多了,得进产房了。”

  几个护士快速走进病房,一阵子手忙脚乱后,将朱霖推到了产房里面。进产房的时候,朱霖的情绪反而平静了下来,冲着刘一民挥了挥手,尽力让苍白的脸上多了几分笑容:“刘老师,你在外面等着我。”

  “我等着你,我就在外面!”刘一民忙不迭的点头,走廊里寒意袭人,刘一民的脸上却淌着汗水。

  产房的门被重重地关上后,里面立即传来了撕心裂肺的叫喊声。杨秀云紧张地抓着刘一民的肩膀,安慰道:“都这样,都这样。”

  朱母在走廊里不断地徘徊,过了一会儿朱父也赶了过来,从不抽烟的朱父,跑到走廊里一根接着一根抽。

  医生护士来来回回,产房的门每打开一次,四个人的心就揪起来一次。

  产房里,朱霖在医生和护士的指挥下,使劲的咬着牙,脸上的汗水擦了又流,流了再擦。

  时间一点点的流逝,太阳从东方升起,晨曦透过走廊的玻璃洒在走廊尽头的地板和墙面上。

  刘一民抬手看了看时间:“这都进去这么久了。”

  “有的进去就是时间长,别担心,李阿姨是多年的产科老大姐了,肯定没事儿,有事儿早出来跟咱们讲了。呸呸呸,肯定没事。”朱母说到最后,赶紧吐吐沫拍木椅。

  朱父走到窗户旁,看着外面的太阳,又忍不住从怀中掏出了一根烟。

  正准备点火,产房的大门“咣当”一声被推开了,里面传来了哇哇的哭声。

  “生了,生了,孩子生了!”护士大声地喊道。

  四个人争先恐后地跑进了产房,护士将清洗后的婴儿放在小棉被里包好递给了刘一民。

  朱母朱父、杨秀云三人争先恐后的用手扒拉着棉被,高兴地合不拢嘴。

  因为朱父抽了烟味道太大,被朱母给推开了。

  刘一民抱着孩子走到朱霖的旁边让朱霖抱一抱,朱霖将怀里的婴儿放在胳膊旁,看向了旁边的李医生说道:“李姨!”

  别处再次传来一阵急促的婴儿啼哭声,李医生笑道:“一民、老方、老朱、杨秀云同志,恭喜你们啦,霖霖生了一对双胞胎。”

  1984年4月12号上午八点半,刘一民和朱霖正式为父为母了。老大是男孩儿,老二是女孩儿,前后间隔了3分钟。

  杨秀云率先反应了过来,激动地拍了拍大腿说道:“我就说嘛,看着就像是双胞胎,果然是双胞胎!老人家保佑,太好了!”

  朱母和朱父激动地上前想抱一抱,结果两人互相把对方给撞开了,刘一民接过了李医生怀里的婴儿,小嘴嘟嘟的,神态有点慵懒,睡眼惺忪。

  在一阵欢笑声中,朱霖被推回了病房,看着两个孩子,苍白的脸上多了几丝红润。

  最先赶来庆祝的是楚红,她在旁边的国医研究所上班。楚红本来想过来看望一下朱霖,没想到已经生了。

  楚红轻轻地用手逗着两个孩子,冲着朱霖说道:“真好,霖霖,眉眼间有你们两个的神采,想没想好叫什么名字?”

  “想好了,刘老师早就想好的,女儿叫刘雨,儿子叫刘林。”朱霖笑着看向了站在病床旁边的刘一民。

  楚红念叨了两句后眼前一亮,酸溜溜地说道:“不愧是作家,起个名字都是罗曼蒂克!”

  “什么蒂克?”杨秀云疑惑地问道。

  楚红笑道:“阿姨,就是浪漫的意思。刘雨、刘林,雨和林合起来就是霖霖的‘霖’字儿——刘霖!”

  杨秀云拍了拍脑袋:“哎呀,这名字起的好。老二不愧是知识分子,名字就是起的好。亲家,你们觉得呢?”

  “好,好,起得好,比这个教授起的好。”朱母调侃道、

  楚红笑着问道:“叔叔起的是什么名字?”

  朱父不好意思地说道:“我瞎研究的,叫肇瑾和肇毓。”

  “肇”是发生的意思,“瑾”代表美玉或者美德;“毓”一般指“育”,“肇毓”结合起来代表着博大好学。

  从单个名字的意思上来说,朱父想的无疑是更加的全面和寓意深厚。

  楚红问朱霖觉得哪个好,朱霖才不入楚红的圈套说着都好:“不过,我还是更喜欢刘雨和刘林,简单好写。要是上育红班,别的小朋友都会写名字了,可是肇瑾和肇毓得到小学才能学会写。

  考试的时候,别人题都答了几道了,肇瑾和肇毓还没把名字写好呢!”

  “哈哈哈!”众人都在产房里笑了起来。朱父一听也十分认同,不过仍然不甘心地说道:“以后可以作为表字。”

  上午11点后,病房里开始热闹了起来,不断有人提着水果、红糖、甚至还有豆奶粉来病房里看望朱霖。

  人艺的导演和演员居多,欧阳山尊、苏民、蓝天野、于是之等人都来看望了,嘱咐朱霖好好休息。

  欧阳山尊拍着刘一民的肩膀笑着说道:“双胞胎,你小子真是好运气,好好对待我的学生。”

  “山尊导演,什么运气!这是实力!”刘一民笑道。

  中午,燕大的教授和老师、《人民文艺》的王濛和崔道逸、葛落,《燕京文艺的》周燕如和章德凝,《诗刊》的邹获凡带着老马都来了。

  老马带的东西与众不同,直接给刘一民绑来了一只大公鸡:“马爷拿的东西硬吧!”

  “跟您的身体一样硬!”刘一民笑着说道,将老马给其他人介绍了一下。

  老马对着杨秀云说道:“你养了一个懂事儿的好儿子,又有一个好儿媳啊!”

  看着热闹的病房,门口的汪曾琦说道:“这么多人啊,文坛开会也没这么齐的吧!”

  “汪曾祺同志,你怎么也听说了?”周燕如笑着说道、

  “一民的师娘李玉如同志现在在京剧团当编剧,我当然能得到消息。”

  李玉如《青丝恨》创作完成后就送到了京剧团,现在正在排练。

  病房内,各种各样的东西摆的是满满当当,刘一民低声对着严家炎说道:“严教授,您回去跟系里面的老师说一声,真不用来,来了也不用带东西。”

  “这是我一句话能阻止的事情吗?”严家炎拍了拍刘一民的肩膀,没有继续说下去,转身走到病床旁,轻轻地掀开小棉被的一角看小刘雨去了。

  除了文坛这些人,朱母朱父的同事也都来到医院看望。走廊内人来人往,已经影响到了医院的秩序了。

  晚上人稍微少了点,曹禹、李玉如跟万方来了,手中也提着礼品和饭菜。

  “真好,一胎两个,一民,你有福啊!”李玉如抱着小刘林逗个不停。

  曹禹指着桌子上的水果和营养品笑道:“以后可以开个供销社喽!小霖什么时候出院,我让司机把你们送回去。”

  朱母看了一眼刘一民,又对着杨秀云说道:“我觉得再观察一晚上就走吧,来来回回的人太多,影响医院也影响霖霖休息。”

  杨秀云说道:“那就明天回吧,今天霖霖都没怎么睡。”

  曹禹说道:“那明天我让司机准时过来。《宠儿》和《天下第一楼》两部作品大火之时,一民迎来了一对双胞胎,看来这好事一直成双啊!”

  九点左右,曹禹等人离去,让朱霖在病房好好休息。刘一民让朱父朱母也都回了,自己坐在病床边,陪着朱霖。

  杨秀云和他两人轮流睡觉,第一晚两个小家伙很乖,谁都没有闹,直到早上才哇哇的哭了起来。

  杨秀云看着朱霖喂孩子,不由得担忧道:“两个孩子,霖霖这喂奶也太辛苦点了。”

  另一方面,也担心奶水不够两个孩子吃。

  大早上,朱父和朱母提着饭就来了,众人吃完后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家。

  水果由于太多,他们并没有拿回去完,而是送给了医院产科的医生和护士。

  李医生对着朱霖检查一遍后说道:“可以出院了,没有任何问题。不过坐月子的时候要注意,现在是冬春交替,忽冷忽热,要注意保暖,开窗户也不要冲着人吹。”

  朱母道:“老李,我明白,这两天也辛苦你了!”

  11点左右,刘一民和朱母扶着朱霖回到了华侨公寓,杨秀云和朱父各抱着一个孩子。

  将朱霖送回卧室,朱母把阳台的窗户开了条缝,把屋子的里的空气换一换。

  刘一民拿出相机给朱霖拍了张照片,照片里朱霖左胳膊和右胳膊各抱着一个小家伙,笑起来的样子幸福自然。

  “咱们一起拍一张吧!”

  刘一民将相机调好,放在桌子上,快速地跑回朱霖旁边,“咔嚓”一声,时间在此定格。

  一家人围着两个小家伙转的日子开始了,朱母和朱父白天上班,朱父中午下班会过来看望一下,朱母晚上则住在这里。

  平常杨秀云和朱霖两人在家带孩子,刘一民没课的时候也待在家里,时不时要帮忙洗洗尿布。

  杨秀云抱着孩子走到刘一民身旁一边逗小家伙,一边问道:“一民,燕京要送米面吗?”

  “妈,免了吧,又不是在老家,别折腾了。再说了,不少人已经送过东西了。”

  杨秀云点头道:“也是,那满月酒呢?”

  “我跟霖霖商量一下吧。”

  询问朱霖,朱霖告诉刘一民:“刘老师,我听你的!”

  “咱们小范围吃个饭吧,大张旗鼓的,又要来很多人。”刘一民说道。

  “行!”

  门外的敲门声响起,杨秀云打开门不认识来人,倒是两人喊的她非常亲切。

  刘一民听着声音就知道是李俊和卫廉:“李导、卫导赶紧进。妈这是八一电影厂的导演,你看的电视剧和电影都是他们拍的。”

  “那能耐可大了,赶紧进,赶紧进。”杨秀云热情地说道。

  两个人一闪身,身后出现了两台坐婆——老式的木质婴儿车。

  整个架子都是硬木打造,刷过桐油十分光滑,整体样子跟后世的婴儿车差不多,坐的地方是中空半圆,方便婴儿大小便。

  下面有四个轮子,也可以推着走。

  杨秀云惊喜地说道:“哎呀,哎呀,我还想让一民他爸在老家做两台送到燕京嘞!”

  送的礼第一次送到了杨秀云的心坎里,要不是孩子太小,她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将孩子放上去试一试了。

  “这是剧组的道具师傅做的,本来等孩子一出生就送过来,没想到一民有能耐啊,生了个双胞胎,我们又赶制了一台。”

  “李导,卫导,你们费心了!”刘一民赶快帮忙将坐婆抬了进去,朱霖走出卧室,跟两人打着招呼。

  李俊赶紧说道:“朱霖同志,你回去休息吧,不用出来。”

  “李导卫导,多谢啊!”

  “没事,一民对我的工作那么支持,这都是小事儿。况且是道具组的木工师傅做的,我们就是借花献佛。”

  李俊和卫廉抱着两个小家伙夸奖道:“长得随你们两个,以后长大肯定好看,到时候来我们八一厂当文艺工作者。”

  “李导,说不定两人都是作家。”卫廉夸奖道。

  两人逗了一会儿,杨秀云将孩子抱了出去。李俊和卫廉来到了书房里,向刘一民讲起《传奇大掌柜》的电视剧已经拍好剪好,将于月底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中央电视台播出之后,几个地方电视台也购买了版权。

  “《传奇大掌柜》电视剧拍下来只不过三十八万,最起码能够为厂里面挣两个三十八,刘厂笑的合不拢嘴喽。”

第399章 组建国家级智库

  八一厂对《传奇大掌柜》的拍摄刚结束,他们就要组建《天下第一楼》的电视拍摄团队。

  厂里面挣到钱了,对于他们的支持力度就更大了,要人给人、要设备给设备,没有的新设备直接向设备厂家订货。

  李俊说道:“这种赶戏的感觉实在是太幸福了,卫廉经过几部戏的锻炼以后单独执导是没问题了。”

  “一民同志,多谢你的剧本,要是没有你的好剧本,我卫廉现在在八一厂还是个无名小卒。”卫廉笑着感谢道。

  刘一民说道:“卫导,你走到现在,也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

  “能一步一个脚印走来的人多了,不差我卫廉这一个。可是没有好剧本,我就再认真,也走不好。”

首节 上一节 334/4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