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第351节

  好在第一局的哨声落下,女排以15比13拿下了第一局。

  双方在补充水分,放松肌肉的间隙,袁伟民根据上一局对巴西队的观察,针对性的安排战术。

  接下来的两局,巴西队的体力有所不支,比分差距没有拉的那么开。第二局15–10、第三局15–11。

  随着裁判的哨声落下,比赛结束,中国女排3比0拿下巴西女排。

  袁伟民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下,冲着后面的刘一民竖起了一个大拇指示意。

  袁伟民邀请刘一民到更衣室里和大家一起庆祝下首战胜利,刘一民跟郎平等人击了击掌,笑着说道:“祝接下来的比赛都能赢得干脆利落。”

  郎平说道:“第一场比赛有点紧张,我接下来一定能打的更好。”

  “同志们,今天也不是我们的问题,巴西女排确实是非常有实力,接下来的比赛大家全力以赴,在对战联邦德国的比赛中,再取佳绩。”袁伟民不断地鼓舞着士气。

  随后两人走了出去,女排的队员开始换衣服,队员离开体育馆的时候,不少记者围过来采访。

  下午,美国对战联邦德国,除了第一局有悬念外,其余两局赢得干脆利落。

  联邦德国的女排还没有在对阵美国的失败中走出来,又被中国女排进行了暴揍,三局比赛的总得分14分,还没有中国女排一局的得分高。

  按照实力,联邦德国女排无疑是垫底的。可让人没想到在跟巴西的比赛中,巴西竟然被联邦德国打了3比0。

  巴西队在面对美国的时候,还打成了2比3。

  巴西女排的实力一直有,但总是拿不到成绩。直到08年BJ奥运会,终于打败美国拿下了冠军,那一届的中国女排只获得了铜牌。

  中国女排在小组赛高歌猛进,在小组最后一场比赛中却输给了美国队,这让球迷和球队都为这次的夺冕之战蒙上了一层阴影。

  比赛结果出来的时候,刘一民正坐在车上回酒店。他刚跟中国书刊社的尼琪从南加州大学开完签售会,之后又到了南加州大学的中国文学研究学会,跟学会里的南加州大学的教授开了一次学术会议。

  “刘,你觉得美国队能赢还是中国队能赢?”尼琪看着疲惫的刘一民问道。

  “中国队能夺取最后的胜利。”

  尼琪不置可否地耸了耸肩:“从个人情感上来说我希望美国队能赢,不过体育就是这样,中间发生了什么其实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结果。”

  “尼琪女士,中间也重要,中间决定了能否进入决赛。”刘一民笑道。

  “你说的对。”尼琪没有再说话,而是给刘一民以休息的时间。

  刘一民坐在车上闭目养神,司机悄悄的将广播关掉。

  在酒店门口,尼琪握着刘一民的手说道:“刘,明天我们要到黑人社区巡演。洛杉矶有许多的黑人社区,这里的黑人跟其它社区的黑人有所不同,有许多的艺术家,算是黑人艺术活动比较集中的区域,他们是你最大的一个读者群。”

  “明天见。”刘一民笑着说道。

  回到酒店,听到房间门打开的声音,隔壁的李聪仁立即走了出来,笑着向他讲今天的比赛是多么的精彩。

  他去观看的是篮球比赛,场上激烈的身体对抗让李聪仁全身上下充血。

  刘一民笑着说道:“你应该上场参加一下比赛。”

  “他们要选我,我肯定去。”李聪仁大言不惭地说道。

  后世的公知都说美国人对金牌不那么重视,不重视队员还天天吃各种兴奋剂?还利用奥运会里的话语权,为参赛队员创造一份属于自家的兴奋剂白名单。

  到酒店里,刘一民给袁伟民教练打了一通电话,袁伟民笑着说道:“你说的对,应该看谁能笑到最后。”

  挂断电话后,没跟李聪仁说两句话,于佳佳的电话又打了过来,询问明天刘一民有没有活动,想跟着他一起去参加。

  “于大记者,你不去采访比赛现场,怎么想着来找我了?”刘一民说道。

  于佳佳笑道:“明天的比赛看点很少,估计采写不到什么新闻。况且我们《中青报》不只是我来了,我不在也没什么事儿。”

  “我们明天到黑人社区巡演,你要去的话明天去接你。”

  “好。”于佳佳高兴地挂断了电话。

  翌日,中国书刊社的车队在楼下集合,刘一民向尼琪讲了一句于佳佳的事情,尼琪吩咐司机,先到奥运村接于佳佳。

  上车之后,于佳佳熟络地跟尼琪聊起了天,时不时询问一些问题。

  尼琪笑道:“记者女士,你是要对我进行采访吗?”

  “可以吗?尼琪女士!”于佳佳询问道。

  “可以,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

  于佳佳询问刘一民的小说在美国的销量以及真实评价,尼琪不断地进行举例,告诉于佳佳在美国刘一民是多么多么的受欢迎。

  聚会在生命之树浸会教堂举行,这里是黑人社区的教堂。在旁边的街道上,尼琪向于佳佳和刘一民展示着十几年前黑人社区经历过的惨状。

  1965年,洛杉矶爆发黑人骚乱,国民警卫队镇压造成三十多人死亡,一千多人受伤,街区伤痕累累,现在还能看到当时的惨状。

  “仅仅是因为黑人酒后驾车,就引发如此大规模的暴乱?”于佳佳感到不可思议。

  刘一民说道:“黑人和白人之间本就关系紧张,白人警察对黑人有歧视,而美国警察拥有最大限度的开枪自由,跟咱们国家并不一样。

  黑人一个动作不小心,就容易吃子弹。”

  “刘说的没错,关系很紧张,因为执法争执,黑人社区开始爆发暴乱。洛杉矶成为火海,街道被国民警卫队接管,道路上挂着‘要么左转,要么挨枪’的牌子…”

  如此的剧本,在美国不断上演。误杀、骚乱、镇压平复,等过几年再来一个轮回。

  “简直不可思议。”于佳佳说道。

  刘一民暗道,黑人太缺乏组织了,烧烧抢抢就能平息心中的怒火。他们要是有行动纲领和行动总目标,真能让美国白人喝一壶。

  于佳佳在车上不断地拍着照片,等到了教堂,外面早已经站着了不少欢迎的人群,一个个穿着黑色的西装,看着就是黑人里面的上等人。

  尼琪一一的跟刘一民做着介绍,有一个奇特的黑人引起了他的注意,身上沾着红色的棉花,刘一民没等尼琪介绍,就伸出手拥抱了一下他。

  “这是米歇尔·巴斯奎特,擅长涂鸦,是新表现主义艺术家,在美国很有名气。”尼琪介绍道。

  米歇尔·巴斯奎特擅长用文字和各种符号,表达神秘性、宗教性和指代某种具体的事物,喜欢用棉花和肥皂、牛奶等来展示种族压迫的历史,他具有反种族主义立场。

  用神秘和别人看不懂的内容来表达情感的人,刘一民认为或许本身的精神就有问题。尼琪低声说,此人确实已经患上了被害妄想症。

  走到教堂里面,刘一民向他们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感谢。

  巴斯奎特说道:“教授.刘,我对你作品里展现出来的宗教风格十分喜欢,我觉得我们是同一类人。”

  “我们当然是同一类人,我们都在为种族平等而战。”刘一民微微一笑。

  站在台上,刘一民又是一通演讲。这次全是黑人,演讲的力度就更大了一点。

  “美国的发展燃烧的是黑人的肉体,四处狂奔的战车里,装的是用我们血液制成的汽油。”

  台下的黑人听到后目眦欲裂,巴斯奎特更是狠狠地揪着自己胸前的血棉花。

  “世界上只有一种棉花是红色的,那就是美国的棉花!”

  于佳佳听着刘一民的演讲,举着相机拍照的手激动到发抖,等回了国一定要将这个写成文章。

  演讲到后半部分,刘一民谈论起文学和各种艺术之间的关系,证明各种表达方式是相通的,绘画艺术的发展也影响着文学,文学的表达方式也在影响着音乐表达。

  接下来现场进入交流的环节,有黑人演奏,有人唱歌。

  牧师走到刘一民旁边称刘一民这是在传播仇恨,刘一民说道:“如果我把你的话讲出来,我觉得你恐怕在这里做不成牧师了。

  仇恨不会凭空产生,就像这教堂不是一天建起来的。”

  牧师还想说什么,巴斯奎特走了过来,告诉刘一民一定要小心,防止有人加害他。

  巴斯奎特神神叨叨的说道:“我的周围每天都有无数的美国中情局特工,他们想尽办法要谋杀我..”

  刘一民心一惊,巴斯奎特的有被害妄想症不能当真,但马尔克斯来美国可是实实在在的监控了,难保美国不会监控自己。

  刘一民拉着巴斯奎特的手感谢他的警告,并旁敲侧击的告诉他马尔克斯来美国访问,遭到中情局监控的事情。

  “我一定会小心的。”刘一民紧紧地握着巴斯奎特的手。

  现场黑人最喜欢的不是刘一民的《宠儿》,而是他的《绿皮书》。这里的黑人大多都是艺术家,对书里黑人艺术家的遭遇深有其感。

  等到交流结束,一行人离开教堂。

  第二天,美国一家媒体爆出猛料,1962年《百年孤独》作者、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尔克斯访问美国之时,曾被FBI进行24小时监控,并吐槽马尔克斯英语很烂。

  这则消息很快就发酵开来,因为马尔克斯的影响力,世界各地都开始进行报道,在拉美潜心写作的马尔克斯听到这消息,脑袋立刻就炸了,当即通过报纸向美国政府表示抗议。

  马尔克斯看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知道是真的,因为他跟古巴的关系众所周知,他还当过古巴通讯社的记者。而美国跟古巴的关系,那大家更知道了。

  FBI看到这消息急忙否认的同时,又开始调查这消息究竟是谁泄露的,新闻里的内容让他们开始对接触过特工上报文件的人员进行调查。

  奥运会期间,美国出了这么一个丑闻,让美国政府尴尬无比,好在脸皮厚,尴尬完继续喝酒继续舞。

  8月4日刘一民休息,并没有外出参加巡演和签售会活动,洛杉矶的不少地方刘一民已经去过了。

  他一边休息一边在屋子里写着文章,主要还是推动文物返还和推介中国文化、投资之类的文章。

  尼琪敲响刘一民的房门告诉他美国百老汇歌剧院的管理者邦德和戏剧家米勒要来见刘一民。

  “他们来干嘛?”刘一民纳闷不已。

  “可能是看上了你的剧本。”尼琪分析道,并给刘一民讲了讲百老汇的运行机制,主要是靠百老汇联盟运行的,加上其它与百老汇有关的协会,完成对剧院上下游的一个管理。

  “邦德就是其中的管理者之一,米勒作为剧作家,跟百老汇有紧密的合作关系,他的《推销员之死》曾经在百老汇是主力节目。”

  “那让他们来吧!”

  尼琪出去打了一个电话,邦德和米勒一起走了上来。米勒看到刘一民,微笑着摇了摇头并伸出双手拥抱:“刘,欢迎来到美国。”

  “米勒先生,听说你没少在背后说我的坏话。”刘一民皮笑肉不笑地说道。

  米勒虚伪地说道:“那是媒体曲解了我的意思。这是邦德,我们来是给你做一笔文化生意。”

  请他们到酒店的咖啡厅坐下,邦德立即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刘,我们想将你的剧本引入美国,听说《绿皮书》已经在中国上演,我想在美国也能获得成功,至于《宠儿》,不知道能否改编一下,将剧本交给我们运营。”

  “《宠儿》的剧本已经在中国开排了。”

  米勒忍不住问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刘一民说道:“在我来美国之前。”

  “导演是谁?”

  “蓝天野和顾威。”

  米勒对顾威很有印象,夸赞道:“顾是一个好演员。”

  “那就更好了,教授.刘,我相信这两个故事在美国都能大获成功,甚至是巨大的成功。”邦德高兴地说道。

  米勒说道:“甚至可以获得托尼奖。”

  托尼奖是美国话剧和音乐界最高奖项,评奖的范围严格限定在百老汇演出的话剧剧目。

  百老汇在美国乃至世界文化界都有着特殊的地位,是全美的文化标志,代表美国戏剧和音乐剧的最高水准,甚至号称“世界音乐剧的宇宙中心。”

  “我们买下话剧版权后,可以作为你的代理人在全美运营你的话剧版权,其中的获利我们可以分成。”邦德说道。

  刘一民对百老汇不太了解,旁边的尼琪帮助刘一民进行谈判。

  第一次谈的并不顺利,刘一民也没想谈的那么顺利,他得去查找一些资料,要不然稀里糊涂的签了,以后可能吃大亏。

  邦德和米勒离开之后,刘一民等李聪仁看比赛回来,两人开始查找相关的分成资料。

  “可以选择全利润分成,或者是版权保底加上利润分成。”李聪仁又联系了一位律师朋友,听他仔细进行了讲解。

  至于选哪种方式对刘一民比较友好,还要仔细计算一下。

第414章 美国民主基金会的拉拢

  百老汇给出的全利润分成标准要高于版权保底加利润分成的标准,演出大获成功且连演不断的话,肯定是全利润分成比较划算。

首节 上一节 351/4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