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第350节

  李聪仁滔滔不绝,刘一民坐在旁边没有搭理他,而是认认真真地听完。

  念完后,中国书刊社的尼琪就来到了酒店,尼琪同样拿着《时代》周刊向刘一民表达祝贺。

  看到出现在刘一民房间的李聪仁,尼琪的目光中带着疑惑、不解,最后是尊重。

  “尼琪女士,这位是李聪仁,曾经是燕大的留学生,目前也在加州办杂志,杂志的名字叫做《思想》。”刘一民解释道。

  尼琪听完解释才反应了过来:“你办的《思想》我听说过,内容很简短,但你确实抓住了年轻人的心。”

  “谢谢你,尼琪女士,希望未来咱们可以合作。”

  尼琪笑道:“希望如此,不过我们主要的业务就是中国书籍出版,杂志销售,我想合作的可能性并不大。”

  “谁知道呢?”李聪仁耸了耸肩。

  “刘,看来你已经知道这个好消息了。我也没有想到,《时代》周刊选择了此时发表我拍的照片。”

  “我还以为是你做的‘商业’上的安排。”在李聪仁拿着杂志过来的时候,刘一民还真是这么想的,毕竟尼琪千方百计的想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书籍的销量。

  “《时代》周刊是大刊,我们只是有些微不足道的合作关系。除非足够的利益,否则他们是不会听我们的。我想他们原本没有准备刊登,得到你来美国的消息后,才策划了这一期内容。”尼琪道。

  刘一民点头说道:“只有这个解释,要不然时间不会掐的如此之精准。”

  李聪仁插嘴道:“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件好事情。《时代》周刊算是免费帮刘做了宣传,提高了刘在美国的影响力。”

  因为尼琪在,李聪仁并没有了跟刘一民单独聊天的时间,于是他约定跟刘一民一起到洛杉矶看比赛:“我们两个从旧金山一路向南,沿着美国的西海岸,感受着温柔的海风直达洛杉矶。”

  尼琪看着李聪仁离开的背影,忍不住说道:“这个家伙挺有趣。”

  “嗯哼。”

  “刘,我听说你授权法国和英国的出版社多个国家出版的消息了,我们书刊社想获得美国、加拿大的独家授权,你意下如何?”

  尼琪说完,双目直直地看向刘一民期待他的反应。

  刘一民说道:“可以,我同意。不过具体的细节,咱们需要再谈一谈。”

  “当然没问题,我们是朋友。朋友和朋友之间,就应该好好谈一谈。”

  尼琪已经吃到了《宠儿》给她带来的利润,所以对于刘一民提出的分成再谈的请求爽快地接受了,具体的数字也很快就谈好了,比上次在燕京的条款增加一个百分点。

  “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尼琪高兴地将授权合同收了起来,将刘一民今天的行程给他讲了讲。

  “下午我们到斯坦福大学参加一场《宠儿》的读者见面和签售会。明天上午到旧金山大学,下午没有安排。奥运赛事期间,我们就在洛杉矶当地举办读者见面和签售会,其中还有一场中国文化推介会,这是跟中国驻旧金山领事馆联合举办的。”

  刘一民看了一眼时间安排说道:“按照你们的安排走吧!”

  “刘,那咱们先去吃早餐,休息之后再出发到斯坦福。”尼琪开心地说道。

  吃饭的时候,尼琪向刘一民介绍作者对作家书籍销售的影响:“自从传出你来的消息后,洛杉矶和旧金山地区的书籍销量连续增长,约增长了百分之十。”

  “咱们的售价多少?”刘一民问道。

  “十二到二十美元。”

  刘一民没有说话,这个售价在美国也算较高的售价了。两人坐在餐厅里吃了点鸡蛋和面包,接着刘一民又回到了酒店,在酒店里联系了一下排球队。

  电话里,袁指导说完后,于佳佳的声音传来。得知刘一民要在斯坦福举办签售会,于佳佳一瞬间有了置奥运会而不顾,跑到旧金山参加签售会的念头了。

  “一民同志,你什么时候到洛杉矶?”

  “明天晚上到。”

  挂断电话,稍作休息,刘一民在中国书刊社的陪同下直奔位于旧金山湾的斯坦福大学。

  夏日的斯坦福大学郁郁葱葱,学校的建筑也都十分有特色。

  尼琪问道:“刘,你觉得燕大和斯坦福哪个学校更好看?”

  “尼琪女士,我看惯了中式建筑,我当然觉得中式建筑更加的好看。当然,燕大的教学条件是比不上斯坦福的,不过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燕大的教学条件肯定会赶上来。”

  尼琪带着刘一民直奔斯坦福大学的室内报告厅,里面已经坐满了学生,跟上次一样,越南裔学生正在报告厅外面举牌抗议。

  “大夏天的也真不容易。”刘一民说道。猴子本来就黑,这样一晒,一个个蔫儿吧唧的快成非洲裔了。

  尼琪听到刘一民的话后笑出了声:“刘,你还真有心情开玩笑。”

  车子停到一名学生旁边,刘一民递过去了一瓶水,学生愣了几秒后,木讷的将水接了过去,等车子离开,她才后知后觉的将水给朝着车扔过来。

  众所周知,世界上只有两种情感最伤人,第一是漠视、第二是遗忘。

  在报告厅外面的会客室,休息了约十分钟,在主持人的介绍下,刘一民从侧面走上了讲台。

  “感谢大家喜欢我的书,证明了文学没有国界,证明了我们对爱和平等的追求。”

  刘一民站在台上,深深地鞠了一躬:“我始终认为,优秀的作家赚取稿费,伟大的作家赢得人心。”

  台下的掌声雷动,喊着“爱和平等”的口号。接着刘一民站在台上,讲起了自己写《宠儿》的出发点。

  “总有一些历史不能被遗忘,总得有人去记录,我就想,那为什么不是我呢?《绿皮书》的畅销,让我认识到,文字的力量是有限的,为了让文字的力量更强大,我必须多写一些文学作品。

  我们是时候向根深蒂固种族歧视说‘NO’了”

  台下的学生和教授认真地听着,有一名教授看了看身后的学生,又看了看在台上滔滔不绝的刘一民:“不知道的我还以为看到了东方来的牧师。”

  “詹姆教授,很有效果啊,他像政客演讲一样宣传自己的书,宣传自己的思想。”旁边有教授说道。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根植于现实主义,《宠儿》同样是真实发生的历史故事。我从中国的农村走到首都,去过高原、去过荒漠、去过前线,也来到了美国。每到一个地方,我就去观察当地发生的故事,让现实成为我的素材库。”

  主持人询问了刘一民不少写作问题,也有学生拿着《凯旋在子夜》《狼烟北平》等书提问,刘一民一一对他们进行了解释。

  尤其是《狼烟北平》,涉及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背景,刘一民生怕这些人听不懂。

  “教授.刘,我身边有一些日本学生,他们认为原子弹是恶魔,你认为呢?”

  “原子弹是恶魔,但我们学过数学‘负负得正’。”刘一民说完停顿了一下,看这些美国学生有点不懂,向他们解释了一下数学原理里面的“负负得正”。

  “恶魔用来阻止恶魔,那就是正义!”

  刘银讲完,现场的学生再次鼓起了掌。

  “教授刘,我的朋友讲过你在中美比较文学论坛上的发言,你是一位优秀的教授,你对中美文学有比较深的认识,欢迎你来到美国。”一名教授说道。

  “谢谢!”

  演讲完之后,来到了签售环节。刘一民这次带来了徐驰给他刻的印章,签完字后,由工作人员进行盖章。

  三个小时后,尼琪汇报销售成绩,书卖出了一千五百多册。

  “完工!”刘一民摇了摇酸痛的脖子,起身说道。

  从学术报告厅出来的时候,外面的越南学生已经消失不见了,只剩下牌子挂在路的两边。

  晚上,驻旧金山领事馆的胡领事来到酒店,欢迎刘一民抵达美国,恭喜他登上《时代》周刊,并敲定了洛杉矶宣传中国文化的具体事宜。

  “一民同志,你很了不起啊,年纪轻轻就登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

  “我也没想到啊!”

  翌日参加完旧金山大学的签售会后,刘一民坐上李聪仁的车直奔洛杉矶。

  李聪仁给刘一民拿了一套衣服,白体恤,大裤衩、棒球帽和墨镜:“刘,就当是来海边度假。”

  “你总不能让我在车上换吧!”

  “我没意见。”

  刘一民笑骂了一句,让李聪仁开车朝洛杉矶出发,沿着加州一号公路前行,西海岸蜿蜒曲折,一边是太平洋的风光,一边是雄伟的山脉。

  刘一民感叹这么一块肥沃的土地,印第安人竟然守不住。

  到了洛杉矶,刘一民和李聪仁先来到了奥运村,找到了排球队的住所,从袁伟民的手里接过了门票。

  袁伟民疑惑地指了指李聪仁,刘一民说道:“他以前是燕大的留学生。”

  “原来如此,一民,咱们赛场上见。”袁伟民没有多说话,时间很紧,明天28号是开幕式,30号就是女排预赛。

  刘一民和李聪仁住在不远处的酒店,李聪仁手里有好几张门票,刘一民问他有没有男子自选枪射击比赛的。

  “这个项目很没意思。”李聪仁吐槽道:“我喜欢看篮球、羽毛球等双方身体间接或直接对抗的比赛。”

  “李聪仁同志,有没有可能帮我找一张,我想去看看,29号中国有运动员参赛。”

  李聪仁听到后立即去打电话,到了晚上就有人给他们送来了两张自选枪射击比赛的门票。

  29号,刘一民和李聪仁两人经过安检之后进入洛杉矶体育馆,体育馆的观众如李聪仁所说,确实没有那么多。

  刘一民在座位上看到了许海峰,他从容不迫的拿出枪开始射击,前两组的成绩都很好,直到第三组时,许海峰感觉状态下滑,于是离开了赛场休息了20分钟,再次回来状态依然不佳。

  刘一民不由自主地替许海峰捏了一把汗,许海峰没有急,而是慢慢地将自己的状态调整好,才开始打。

  等比赛结束,热情的观众向运动员们发出欢呼声,刘一民趁机拍下了不少张照片。

  成绩并不是实时显示,而是要组委会进行核分,时长约三十分钟。

  三十分钟后,喇叭里响起裁判的通知:“第一名,许海峰,566环,From China!”

  听到这个消息,赛场内的中国奥运会代表团成员、教练、华人和中国观众都激动地跳了起来,中国奥运金牌终于迎来了零的突破。

  除此之外,还有一名中国队员获得了铜牌。

  组委会根本没想到中国能够获奖,也没想到能获得两块奖牌,只准备了一面国旗,直到四十五分钟后,才拿来了另外一面五星红旗。

  在现场观众和大洋彼岸的中国观众的注视下,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亲自颁奖,称这是中国体育史上的伟大一天。

  大洋彼岸的中国人沸腾了,隔天刊登获奖消息的报纸被抢购一空。

  当年独自远渡重洋参赛的中国选手刘长春,已于去年去世,无缘看到这一幕。

  ps:感谢大佬自扰者忧天4998阅币打赏

第413章 百老汇剧院求合作

  7月30号上午,女排在许海峰胜利的消息下走进了体育场。今日十点,她们将迎来女排在美的第一场赛事,对手是巴西女子排球队。

  参加排球比赛的总共有八个国家,分为A组和B组。A组为中国、美国、联邦德国和巴西。B组为日本、韩国、秘鲁、加拿大。

  小组赛之后进入两组交叉赛,接着进入半决赛、决赛,前两名进入冠军角逐赛。

  刘一民的座位就在女排的教练席后面,能够清晰地看到和听到教练对于技战术的安排以及场上的情况。

  两方运动员还未上场,场内的嘈杂和音乐声交织在一起,教练席周围座位有人提前入场,看到刘一民后笑着伸出了手:“一民同志,欢迎你来观看比赛,我是体委的。”

  “您好,期望看到一场精彩的比赛。”刘一民笑着说道。

  对方轻声给刘一民说了几句,目前巴西女排的技战术还不行,80年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今年是第二届,以中国女排的实力,没有失误的情况下,打巴西根本没有悬念。

  随着广播的声音响起,现场逐渐安静了下来,体委的工作人员坐在了自己的座位上,刘一民举起了自己的相机。

  两国的排球队依次入场,袁伟民走到教练席的时候冲着刘一民微微颔首,一切尽在不言中。

  女排的队员目不斜视,眼里此时只有对手巴西队。

  伴随着开赛的哨声响起,观众的目光聚焦在赛场中心,队员们站位就绪,裁判员抛硬币决定谁先发球。

  “好!”随着中国队率先拿下一分,刘一民激动地喊了出来。

  从双方的焦灼程度看,巴西女排实力虽不如中国女排,但分差一直拉不开多少。

  袁伟民在旁边不断地指导着女排的战术,看到巴西女排跟的如此之紧,内心的忍不住焦急了起来。

首节 上一节 350/4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