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第353节

  我希望有更多的认同,而非是偏见。我希望有更多的爱,而非是歧视。”

  这时候好莱坞电影里的中国人大部分都是反派,很少有正面的形象。要说不是故意的,狗都不信。

  刘一民发言结束,接下来其他人陆陆续续的上台发言。台下有一些导演给刘一民送来了名片,讲了自己对《绿皮书》改编的意愿等。

  会后,刘一民找到机会,向胡领事汇报了邦德找自己的事情。

  胡领事听完后大惊失色,没想到美国竟然如此明目张胆。

  “一民同志,你处理的很不错,我会汇报给国内的。如果有后续的情况,你也可以通过使馆的渠道传回国内。”胡领事说道。

  刘一民道:“这个问题应该重视,我们出国人员可是有很多啊!”

  胡领事点了点头,刘一民提出将此事公之于众,正面打一打美国的脸。

  “我先汇报给国内吧,此时正值奥运会,加上中美如今密切合作,领导得统筹考虑。”胡领事无奈地说道。

  活动结束,胡领事直接驱车回到了旧金山,通过使馆渠道向大使馆汇报,由大使馆汇报给国内。

第415章 女排获胜

  8月7日傍晚,刘一民拿着相机走进洛杉矶长滩体育馆,现场的观众热情高涨。一万多人的场馆,中国面孔很少,有些美国人牵着手高喊着胜利的口号,仿佛美国队已经提前预定了本届奥运会的冠军。

  走进体育馆,巨大的记分牌上,写着“中国VS美国”,座位席上的观众挥舞着中美两国的国旗,谁都不相让。在冷战的大背景下,这一幕冲击着中美和全世界人民的内心。

  中国电视台早早的就开始转播这一场赛事,四合院里,杨秀云和朱霖、朱父朱母都坐在电视旁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画面,凳子前的桌子上摆放着西瓜。

  朱母和朱霖下班之后立即回到了四合院,杨秀云早就做好饭等着她们了。

  【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电台,各位观众、各位听众、宝岛同胞们、海外侨胞们,现在我们向大家转播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女子排球决赛的情况,这是由中国女子排球队对抗美国女子排球队.】

  主持人的声音响起,朱父和朱母各抱着一个孩子,瞪大眼睛寻找着刘一民的身影。

  体育场内,刘一民正在跟排球队领队张一沛握手,袁伟民还在场下紧张地叮嘱着队员:“注意海曼的高点强攻,卡轮时要果断换发球。郎平,郎平!注意你的后排进攻优势。

  同志们,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我们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奥运赛场,我们一定要打出我们自己的实力来。同志们,D和人民都在看着我们,等着我们凯旋!”

  美国队的教练同样大声地激励着队员:“你们面对的不只是第一次参加奥运的排球队,她们也是世界冠军,但我们有主场优势,每一分都至关重要。”

  直播的镜头扫向中国教练席的时候,刚好指向正跟领队张一沛做短暂交流的刘一民,电视里,镜头定格了约10秒钟的时间。四合院内,立即爆发出了一阵欢呼声,朱母喊着小刘雨看爸爸。

  木樨地里,李玉如拍着曹禹的大腿,让他睁大点眼睛.

  时间将至八点,双方队员和教练开始登场。双方队员聚集在教练席旁,做最后的热身和动员工作。

  刘一民没有说话,冲着大家微笑并竖起了大拇指。

  队员们在原地弹跳了几下,一边热身,一边深呼吸、长吐气缓解着心中的压力。

  美国队在小组赛上的胜利,给每个队员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随着双方队员走向球场排列队形,队员隔着球网凝视着对方,无声的战斗意味在赛场上升起。

  随着哨声响起,双方开始了激烈的攻防战,周边观众的欢呼声响彻云天。

  “美国队先得一分!”

  “中国队扳平比分,现在是一比一。”

  “美国队的海曼有身高优势,再次扣球得分。”

  “中国队发球!”

  “中国队发球得分!”

  比赛开始后,美国队一度领先,但中国队紧追不舍。比赛中后期,中国队逐渐赶上。

  “现在是14比10,美国队落后4分。”

  面对落后的局势,美国队连得4分扳平比分,赛场内美国观众沸腾了,站起来大声地呼喊并挥舞着国旗。夏季晚上的洛杉矶,气温都因此上升了不少。

  电视台的解说员宋世雄不断地解说着赛场的情况,听到美国队追平比分,无数的中国观众扼腕叹息,接着继续盯着电视,不敢有一丝放松。

  “中国队16比14,赢得第一局的比赛!”

  胜利的声音落下,赛场上和太平洋对面的中国人都狂欢了起来。赛场里的刘一民热的满头大汗,按快门的手全是汗水。

  《中青报》的于佳佳在场上不断地找着角度,替补的女排队员看到刘一民满头大汗的样子,起身给他递来了一瓶水和一把扇子。

  还不等轻松多久,一声哨响,第二局的比赛正式开始。看到第一局的胶着情况,所有人都以为第二局打的仍然会比较困难。

  没想到中国队开局就得一分,接下来美国队几乎没有了还手的力气,直接先打了对方6比一。

  对方换人的间歇,袁伟民不忘继续指导队员,郎平用手抹了一下额头的汗水,将汗珠甩到地上,她们浑身早已被汗水浸湿。

  宜将剩勇追穷寇,中国队越打越强,美国队垂头丧气,士气大跌,只能看着中国队一步步将比分拉大。

  最终第二局,中国队以15比3的大比分赢得了第二局的胜利,两局两胜,提前锁定了冠军的位置。

  现场内,中国观众起身挥舞着国旗欢呼。无数的中国观众拍桌子、鼓掌庆祝。去年亚锦赛失利的女排姑娘们,再次用行动证明了她们。

  第三局开局可能女排比较放松,被美国队暂时领先三分,打成了4比1,接着连追三分,成了4比4平,接着领先一分。哨声吹响的时候,中国队以15-9赢得了第三局的比赛,以三局三胜卫冕奥运会冠军,实现世界级赛事“三连冠”。

  随着解说员宋世雄的那句“中国女子排球队以三比零获得了第23届奥林匹克女子排球赛的冠军”后,赛场内外,海内外都沸腾了起来。

  这一届中国奥运不但实现了零的突破,同时也终于把无数人心心念念的“三大球”送到了奥运会冠军的领奖台上。

  老帅那句“三大球搞不上去,我是死不瞑目!”的豪言壮语,萦绕在大家的耳边。

  队员们和教练相拥而泣,女排终于给三大球争了一口气。

  刘一民走下台和女排队员、教练一起庆祝这一伟大的胜利。夜幕下的洛杉矶体育馆内,升起了一抹亮眼的中国红。

  “郎平,不错,终于放开了。”袁伟民激动地说道。

  “梁艳,张蓉芳,你们都打的不错。”

  于佳佳提议要给大家拍照,袁伟民将刘一民拉到了他的身边,一行人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夜空下,体育场灯火通明,五星红旗在领奖台上冉冉升起,女排的姑娘们带上了属于她们的金灿灿的奥运金牌。

  距离这一届奥运会结束只有五天的时间了,中国队在这届奥运会开始到8月7号,每天都有金牌到账,每一枚金牌的获得都能让国人激动不已。

  领奖完毕后,宋世雄的声音再次传入观众的耳朵里:“去年女排的姑娘们败于日本排球队之后,此刻赛场上的女排姑娘们用行动回应了刘一民同志说的那句‘这次输得彻底,下次才能赢得干脆!’

  三比零,女排的姑娘们,赢得干净利索,让我们祝福女排的姑娘们,感谢默默支持的观众朋友!”

  比赛结束,等待女排和袁伟民的则是一个又一个记者的采访,刘一民拍了几张照片后,随着观众走出了体育馆。

  无数的美国人在疯狂的吐槽,认为美国队没有抓住大好的机会,第二局简直打的跟屎一样。

  “GOD,全局得三分?换我上我也能拿三分!”

  刘一民听到这话,总感觉有点熟悉。

  回到酒店,李聪仁从隔壁走出来向刘一民表示恭喜。

  “李,同喜同喜。”刘一民笑着说道。

  李聪仁通过看电视,又写了不少感人的小故事。李聪仁让刘一民讲一讲女排在比赛过程中发生的事情,方便他进行创作。

  刘一民给他讲了讲女排如何从小组赛的失败阴影中走出来,成为了世界冠军。

  李聪仁听的频频点头,这励志感人的小故事,是最受他的读者欢迎的,感人且不冗长。

  “你是说,第一次比赛后你们女排的主攻手哭了?”

  刘一民点头说道:“主攻手郎平身上背着沉重的包袱,打的时候放不开。”

  赛后袁伟民大声质问郎平,还有什么放不下的,不就是一个世界冠军吗?郎平大哭一场终于放下包袱,专心去应对每一场赛事。

  李聪仁眼前一亮写道:“了不起的中国教练!”

  女排的胜利不仅被中国的媒体大肆报道,美国的媒体遗憾的称美国队再次与金牌擦肩而过。

  媒体同时又刊登了一则消息,美国黑人运动员拒绝向种族歧视者鞠躬,赛后演讲称“我们不是奴隶,我们自由!”

  并在接受媒体的采访的时候,向刘一民为种族平等所做的努力表示感谢。

  女排比赛结束后,刘一民来到女排所在的营地,再次向她们表示恭喜。女排在领队和袁伟民的带领下,来到奥运村周围参观并吃饭。

  女排队员们饶有兴趣地观察着洛杉矶,看着太平洋,她们并不能离开奥运村周围太远。

  “美国的夏天也够热的!”郎平用扇子挡着太阳说道。

  刘一民说道:“城市高楼太多,市中心比郊区和海岸边高出几度,吹的风也都是热风。”

  即使天热,大家也都兴致盎然,在街边的商店还买了点东西,刘一民拍了拍腰包表示大家如果美元不够的话,他这里有。

  梁艳笑道:“队里发的有零钱,也不会买什么太贵的东西。”

  李聪仁本来想来采访一下女排的姑娘们,但是由于有规定,不能跟美国人做过多的接触。

  美国方面对此限制也比较严格,代表团参加奥运比赛的时候,美国有关部门还想以“国家安全”阻止入境。

  郎平来之前就想去旧金山的亚洲艺术博物馆逛一逛,目前看也是无法成行。

  “代表团什么时候回去?”刘一民问道。

  袁伟民说道:“闭幕式结束以后,排球队跟着代表团一起归国。”

  “那还有好几天的时间。”

  郎平问道:“刘一民同志,你什么时候回国?”

  “我看一下情况,目前还有点事情没办法回去。”

  逛到下午,众人才回到奥运村,女排队员获得冠军和游玩的喜悦劲儿缓缓消散。

  酒店里,尼琪带着一名中国留学生找到刘一民,并向刘一民做了介绍。这名留学生叫刘宗仁,是国家公费留学的学生。

  尼琪曾经跟刘一民说过想要策划中国主题的图书,主要是写在中国人到美国后的心路历程,这名学生就是她找到的作者。

  刘宗仁向刘一民请教写作的方法,并拿出了自己的日记。刘宗仁有记日记的习惯,这也是尼琪为什么选择了她。

  尼琪等刘宗仁写完之后,准备带着他进行全美巡演。说到这里,尼琪又遗憾刘一民无法进行全美巡演。

  刘一民看了看刘宗仁的日记,日记里记载了中国留学生来到美国的受到的冲击,各种新鲜事物让他们开了眼界。

  刘一民说道:“希望你能够正确反映出国前后的心路历程。从己身出发看待美国,又不局限于己身,宏观和微观方面都要有反映,让美国读者全方位的了解一个真正的中国。

  我看到好莱坞电影里面中国人都是愚昧无知邪恶的形象非常愤怒,望你能够让美国人真正的了解到中国,我们是穷,但我们不邪恶。”

  尼琪笑着插嘴道:“刘,你的作品已经让很多美国人了解中国了。《东方巨响》这本小说让美国人了解到了中国人的精神,也知道为什么中国人能饿着肚子研发出原子弹了。”

  “物质贫乏,但精神不贫乏。我们有那么多的科学家从美国回到中国,正是说明了我们这种团结奋进的民族精神。”

  旁边的刘宗仁听出了刘一民的言外之意,让他在写的时候,不要弱了中国人的精神,不要用偏见的文字去讨好美国人。

  刘一民跟刘宗仁聊了约三个小时才离开,尼琪将对方送走后,告诉刘一民她准备把刘一民关于中国的小说策划成一个完整的系列,在美国和加拿大两地销售。

  “从你的书里,可以看到中国一百多年的历史以及多民族史,稍加整理,就能成为美国人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工具书。我最近发现,不少的学者在看你的《家园三部曲》,他们对里面的内容更感兴趣。”

  尼琪跟刘一民探讨了许久后,刘一民将《天下第一楼》和《戏台》两本书交给了尼琪,让她看看是否能在美出版。

  “刘,以后你的书在美全部出版,不管你写什么,我们都出版。”尼琪说完,又加了一句“需要美国政府审核通过”。

  在洛杉矶的演讲完毕之后,尼琪和刘一民回到了旧金山,李聪仁继续留在当地看奥运会。

  “刘,我们为了不耽误你的行程,我们后天举办最后一场演讲,在圣何塞。圣何塞结束之后,将不再安排演讲和读者见面活动。”

  “好。”

首节 上一节 353/4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