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颁奖前的晚宴外,颁奖当天晚上,评奖委员会还将举办一个规模空前的晚宴,晚宴将通过电视在意大利进行直播。
评奖委员会主席卡尔维诺和基金会主席伊莉莎告诉了刘一民许多关于颁奖流程的安排,只不过具体的奖金数额仍在保密之中。
“刘,稍后详细的流程会有专门的人员告诉你。”伊莉莎笑道。
卡尔维诺说道:“中国文学思想和意大利文学思想有许多相通之处,我们都是古老的文明,我们都强调人文思想和哲学思辨,文艺复兴时期,不少意大利文学家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中国文学的影响。”
“这是古老文明,文学跟所在的文明是分不开的。”刘一民对卡尔维诺的文学做了自己的分析,将卡尔维诺文学里特有的“意大利民间风”和自己作品里的中国风联系在一起,称卡尔维诺的文学为“披着各种先锋手法外衣的意大利乡土文学”。
“教授.刘,这个说法我喜欢。我是一个生在古巴的意大利人,2岁时回到了意大利,我对意大利文化的热爱超过我对文学的热爱。”
卡尔维诺又一口白兰地下肚,脚步摇晃了两下,脸色微微发白:“这口酒让我想到了你的那本书,你们清朝的没落贵族在酒馆里品尝白兰地,能流利的指出什么酒需要用什么酒杯。”
“贵族总是喜欢用各种东西来标榜自己,没落的贵族尤其可笑,他们走不出过去,也走不进未来。”
“你们中国现在还有很多贵族血统后裔吗?”
“实际上我们中国对于贵族血统的重视并不如欧洲,中国的封建社会是一个漫长的时期,但社会并不缺乏流动性,封建政权的更迭速度是非常快的。”
如今除了部分地区还拿着通天纹称自己是八旗后代外,其余地方你说你是贵族后代,谁认你啊!
晚宴在11点半准时结束,刘一民和吕同六坐着车重新回到酒店。诺尼诺基金会将这辆车在意大利的使用权赠予刘一民,只要他来到意大利,这就是他的专车。
“一民,你喝了不少酒,没事吧?”吕同六关心地问道。
渣酿白兰地属于更高度数的烈酒,吕同六生怕刘一民喝醉了。
“没事,实际上没有喝多少。老吕早点休息,明天再休息一天,后天有的忙的。”
明天是九号没有任何安排,这时间是给刘一民和吕同六休息的,十号颁奖,要忙一整天的时间。
微醺状态下,刘一民晃晃悠悠地洗漱后直接倒在了床上。第二天醒来已经是九点左右,大使馆的工作人员、意大利出版社负责人、新华社记者已经等了很久了。
好在吕同六起来的早,将几人带进了自己的房间。
两人的房间都是套房,客厅很宽敞,各种待客的设施极为到位。
“不好意思各位,让大家久等了。”刘一民笑着向大家道歉。
“一民同志,你从国内赶到巴黎,一路都没停,下了飞机又去参加诺尼诺家族的晚宴,搁在我身上,这行程我自己都扛不住。”驻意大利大使林大使说道。
“您正当年的时候,体力肯定比我好。”
“那当然,当年我在察哈尔抗-联的时候,哪有休息的时候,睡觉都得睁着大眼珠子。一眨眼六十多了,快退休喽。不过没想到,离我快退休的时候,还能赶上咱们作家拿到意大利最高文学奖这件盛事儿!”
林大使是20年代的人,如今六十多岁, 17岁就参加了抗日救国会。
新华社意大利分社记者傅标远说道:“我们获知这个消息以后,就赶紧通知国内。目前在意大利文学界,对中国文学的研究达到了一个高潮,在以往可是没这样的盛况。越来越多的意大利读者,开始了解中国。
一民同志,你没出去,在罗马市区最大一家书店的上面,飘扬着你长宽各20米的大照片呢!”
“嗯?”刘一民看向意大利出版社的编辑帕斯托雷。
帕斯托雷得意地说道:“这家书店是我们出版社的直营书店,我们选择了你在法国参加巴黎大学聚会时,向学生挥舞示意的照片。这张照片的魅力十足,灿烂的笑容还具有天然的亲和力。”
帕斯托雷一说这张照片刘一民便想了起来,这张照片出自法新社的手笔。法新社拍的那么好,刘一民都想收个法新社摄影师当吊坠,给他来个随身拍了。
帕斯托雷拿出数据说道:“在意大利,你的作品销量已经增长了五倍。诺尼诺文学奖在意大利的影响甚至超过了诺贝尔文学奖在意大利的影响,尤其这是第一届国际文学奖的颁奖,喜爱文学的意大利人都在关注着。”
看着上面的数据,刘一民满意的点了点头。此时意大利的电视里面正在播放刘一民抵达意大利的新闻,宝马轿车上,刘一民从车上走下来在镜头面前打着招呼。
意大利记者称刘一民泰然自若的神情,更像是一个适应了镜头的明星。
【传统东方文化滋润出的年轻作家,温文尔雅的东方气质,更像是穿着中山装的外交家。】
林大使笑道:“一民比我更像外交人员,我们这群草鞋兵,穿上西服也浑身不适应。当年将我从宣化调到外事部门的时候,我还闹了很长时间的情绪。一民,在意大利有事情可以找我们使馆,另外我们也跟罗马市政厅、和组委会都提前进行过联络,放心领奖,预祝你在意大利收获满满。”
新华社的记者冲刘一民做了几个采访,准备发回国内:“目前国内报纸实时关注着你在国外的行踪,大家都惦记着你呢!”
刘一民回答完后,林大使和新华社的记者先行离开了。帕斯托雷留在房间里,想再跟刘一民谈谈合作。
“在广阔的地中海上,遗落着无数璀璨的明珠,有的明珠属于半岛国家或者是法国等国,但也有许多独自建国的岛屿,比如马耳他、塞浦路斯,还有一些岛屿,以及一些在世界版图上占比很小的沿岸国家,我们想将他们纳入我们的出版范围。”
刘一民看着帕斯托雷指的几个国家,没有多想就将他们的授权给了他们出版社。
这些国家面积小,市场加起来说不定还不如国内一个县,像梵蒂冈这种地方,更没有多少价值。
“刘,我回去准备合同。你将是我们出版社今年的主推作家,我相信,未来的世界文学界,将会留下你更深的足迹。”
下午,刘一民和吕同六没有通知其他人,游览了一下罗马。评奖委员会提供的车和司机想跟着,刘一民拒绝了,毕竟车上印着那么大的一个诺尼诺文学奖徽章,谁都知道刘一民在附近。
两人到了古罗马的角斗场看了看,古老巨大的罗马式建筑,能看见古罗马的辉煌,也能看到古罗马的残酷。
刘一民冲着吕同六说道:“这里不知道回荡着多少奴隶绝望的嘶吼声。”
“血腥残酷的古罗马。”吕同六认同地点了点头。
“族群之争就是这么残酷。”
两人为了不耽误明天的颁奖典礼,五点左右就回到了酒店。五名评奖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入住酒店,帮助两人明日赶往颁奖现场。
3月10日下午一点,车队开始前往罗马大学。颁奖仪式将于下午两点举行,地址就在罗马大学的学术报告厅。
刘一民的车走在最前方,后面依次是诺尼诺文学奖意大利国内奖项的获奖作家,诗歌、小说、散文领域的获奖作者都有。
开道车不断地指引着路线,时不时的看到道路两旁挂着庆祝获奖的横幅,不但写着刘一民的名字,还有刘一民的作品。
途中经过了市中心的书店,长达20米的头像如瀑布一般挂在书店的门头上,吕同六冲着刘一民使了使眼色,并没有开口说话。
刘一民看着自己硕大的照片,不知道该感到荣幸还是感到尴尬。
从罗马大学的门口进入后,学校道路两旁挂着飘旗,旗上印着一个个获奖人员的头像,以及作品。
“尊敬的教授,颁奖中心到了。”司机将车停好后,旁边立即有工作人员打开为刘一民打开车门。
门口站着不少穿着西装或者礼服的男女,好奇地打量着刘一民。刘一民冲他们微微颔首后,大步走进学术报告厅。
大厅从穹顶往下悬挂着诺尼诺文学奖的徽章,四周的阶梯上铺满了红毯,评奖委员会的工作人员身着一身黑色的燕尾服,刘一民的中山装在人群中格外的显眼。
报告厅是圆形报告厅,颁奖的区域在环形中央。
“教授.刘,您的位置在这里。”工作人员伸手指引刘一民落座。
其余的获奖者和刘一民一起,坐在前排,几人刚好组成一个半圆,对面则是评奖委员会主席卡尔维诺、委员以及基金会主席伊莉莎。
伊莉莎冲着刘一民点了点头,接着向旁边的人低语了几句,对方抬头打量了刘一民几眼,赞赏地颔首示意。
随着获奖人员到齐,参加颁奖典礼的其余人快速走到自己的位置落座。
下午两点,伴随着意大利的古典音乐,颁奖典礼正式进行。
评奖委员会主席卡尔维诺和诺尼诺基金会主席伊莉莎两人先进行了一段发言,讲述诺尼诺家族对文学奖的支持,以及未来要对意大利文学和国际文学事业做出的贡献。
意大利文化方面负责人、罗马的市长依次做了发言,刚才坐在伊莉莎旁边的就是意大利文化方面负责人
颁奖先对意大利国内获奖作者进行颁奖,卡尔维诺念颁奖词,罗马市长、伊莉莎进行颁奖,每个人荣获一个银质的奖杯还有一个皮质的证书。
“他们的奖金是六万。”吕同六低声说道。
“不是里拉吧?”
“美元。”
刘一民点了点头,现在的意大利里拉就比津巴布韦币好一点,一万里拉相当于三十多块钱人民币。
刘一民的颁奖在最后,新华-社记者和《人民报》驻意大利记者已经准备好了摄像机,手中的照相机也是一刻不停。
驻意大利大使坐在刘一民后第三排的位置,正目不转睛地盯着颁奖区域。
【本届诺尼诺文学奖国际文学奖得主为中国作家一民.刘,他是踏上诺尼诺颁奖台的最年轻的作家。他的文学以浓郁的中国色彩而著称,是现实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追风筝的人》将童年的友谊和中国的历史背景相结合,展现了中国人民不屈的奋斗精神。
《红河谷》展现中国各族人民对于家园的守护,也展现了封建的习俗和现代文明的对撞。
他以现实主义的目光,审视了和剖析古老的农耕国度所遭受的苦难、所追寻的希望。
他不仅关注中国人民的命运,他同时关注全人类的命运,时刻为种族平等和自由大声疾呼.】
冗长的颁奖词之后,伊莉莎站出来当众拆开了一封信:“这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尔克斯的贺信,他向一民.刘获得诺尼诺文学奖表示祝贺。”
伊莉莎高兴地将上面的内容念了出来:“刘,祝贺你获得诺尼诺文学奖,以你的智慧和悠久的东方文化,相信你将继续写出更有魅力的文学作品。我很高兴,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拥有重要的地位。
文学以前是、现在是、未来将永远是现实的一面镜子。拉丁美洲的丛林里有我的灵魂,亚洲的高山上飘荡着你的思想。”
伊莉莎声音落下,全场掌声齐鸣,记者迅速将镜头对向刘一民。
刘一民平静起身走至学术报告厅的中央,银灰色的中山装在吊灯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刘,祝贺你!”意大利文化方面负责人将奖杯递给刘一民,伊莉莎双手送上获奖证书。
刘一民冲着他们微微颔首,接着向四周的观众表示谢意。
“第一届诺尼诺国际文学奖奖金为十二万美元。”卡尔维诺高声向观众宣布奖金金额,说完之后,立马冲刘一民鼓掌。
刘一民再次微笑向评奖委员会成员表示感谢,仿佛对奖金丝毫不在意。
新华社记者听到这数字,一时间差点忘了对镜头。
十二万美元,这可是十二万美元啊!诺尼诺家族为了第一届国际文学奖的权威性拼了。
这金额可以秒杀绝大多数文学奖,跟诺贝尔文学奖比还有点差事儿。
另一方面也跟诺尼诺国际文学奖每届只一人得奖有关,要是人多了,这十二万刘一民得跟对方平分。
颁奖典礼结束,在罗马市政厅举办的晚宴即将开始。晚宴上,所有获奖者将会进行简短的发言。
林大使走过来冲着刘一民握手道:“恭喜你啊,一民!”
意大利文化方面负责人跟刘一民和林大使依次握手后说道:“希望以后加强中意两国文化交流。”
“一定会的,我们两国在文化上有许多的相似之处。”林大使笑道。
刘一民和吕同六走出报告厅,记者不断地在前面拍照,吕同六赶紧拉开跟刘一民的距离,生怕挡住了镜头。
太阳的余晖照射在报告厅门口,刘一民迈步上车,一边欣赏傍晚的罗马,一边用手感受着银质的奖杯。
到达市政厅后,他们先到旁厅进行休息。晚宴正在布置,而且刘一民他们畅通无阻的到达之后,不少的宾客堵在了从罗马大学出来的路上。
刘一民疲惫地闭上眼睛休息了一下,参加典礼什么都没干,但总觉得很累。
八点半,晚宴正式开始。刘一民和吕同六以及其他获奖者走进市政厅,无数的黑色燕尾服和白色礼服的女性穿梭其中。
刘一民伸出手跟大家打着招呼,有人起身回礼,有人远远地伸出手,也有人晃着酒杯看向刘一民。
市政厅里面摆满了桌椅,白色的桌布配着银质刀叉,桌面上摆着意大利的特色美食,诺尼诺家族的白兰地摆在醒目的位置。
与横着摆放的桌椅不同,中央竖着摆放了长达三十米的组合餐桌。
获奖者坐在靠近主席台的一方,准备随时走上去发言。
刘一民刚坐下,卡尔维诺就走上了台,讲晚宴的欢迎词。
来这里的都是意大利文学界和艺术界的人,此外还有一些官员和他们的家属。
伊莉莎在晚宴上的发言极具煽动性,要将诺尼诺文学奖打造成世界文学奖的珍珠。
看着台下贵宾品尝着他们家族的白兰地,她嘴角微微上扬,他们就是要靠这种方式,将家族的酒打造成高档酒。
“下面请诺尼诺文学奖国内奖获奖作家依次上台发言。”
每人有约十分钟的发言时间,发言的次序早已经提前安排好了,吕同六快速地给刘一民翻译着讲话内容。
第444章 巴黎议会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