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第389节

  “尊敬的市长、议长、议会成员、中国驻法大使馆大使及工作人员,今天我做的发言题目为《我眼中的中法》”

  ps:感谢泰迪会转轮1500点币打赏、仗剑江湖为红颜、波仔大虾大佬100点打赏。

  上一章被审核了

第445章 法国流量王

  巴黎议会里,一众法国人成了观众,刘一民站在主席台上,成为了主角。

  刘一民的发言稿事先准备好了,但他也根据市长希拉克的话进行简短的临场发挥。

  法国《世界报》、《费加罗报》的记者在下方仔细地听着刘一民的演讲,时刻准备拿里面的内容提问。

  法国广播电台转播演讲实况,本来这种仪式出个简报就好,但无奈刘一民此时实在是太火,文学奖和曼德拉的书信对话,“刘一民”三个字成为了电台收听率和报纸销量的代名词。

  “感谢法国人民对我的喜欢,同时也感谢世界人民对我文字的喜欢。其实,我个人在文学方面的成功,并不属于我,是属于中国文化的成功。

  大家不是对我感兴趣,是对中国文化、中国历史、中国人民感兴趣。我的文字有幸成为中国文化、历史的代表,有幸被各位看到。

  西方很少真正的去了解中国,古老的中国时代,很多西方人向往东方,可惜无缘相见;到了近现代,中国进入了历史最低点,西方更多的将中国看成了枪口下的猎物。

  我希望,西方人民应该抛弃偏见、超越民族的栅栏、意识形态的界限去看待中国,去欣赏去接受中国文化。”

  刘一民将自己的成功归功于文化的成功,讲述了中法交流的历史。法国作为第一个跟中国建交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想走自主的外交道路的。

  可惜高卢鸡,心比天高,但命却一天天薄了。

  “我眼中的法国,也可以说是中国人眼中的法国。我们很多人了解法国的拿破仑,拿破仑给法国留下了独立自主的精神,法国跟中国建交,也证明了法国的独立自主性。

  我希望法国,永远是独立自主的法国,让中法之间的友谊不受任何外力、不受任何制约的进行下去。”

  提起拿破仑,挠到了法国人的痒痒肉。无论是现场的巴黎市议会议员,还是广播前的法国民众,一听到拿破仑就忍不住轻哼了起来,皆是一脸享受,嘴角上扬。

  坐在下面的希拉克,更是赞同地点了点头,这话深得他心。什么美国、英国,老子是法国、是骄傲的法国。

  “我们中国人知道法国的卢梭,知道雨果。雨果对中国人民抱有的正义感,我们中国人民永远记得。

  昨天在意大利,意大利贝利尼家族决定归还从中国掠夺的文物,我相信雨果先生如果知道的话,一定会非常高兴。”

  贝利尼家族的行为给刘一民讲文物归还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切入点,刘一民讲完,下面的一些法国议员神色开始有点不正常。

  “法国人民一定无法想象,巴黎圣母院被搬到了东方,巴黎铁塔拆散放置在中国的博物馆,但中国人民正在经历这些事情.在曼德拉的事件上,我看到了法国人民对于正义和平等的捍卫,文物的返还也正是对正义、自由、爱的坚守。

  ”

  最后刘一民谈论了一下曼德拉所代表的黑人人权问题,在掌声中结束了演讲。

  曹大使看着刘一民勾起了嘴角,他觉得刘一民太懂西方人了,用西方人惯用的自由、平等、人权的招数来打西方人。

  明明心里难受的要死,但还是得捏着鼻子鼓掌。

  在这群法国人中间,心态较为平和的算是希拉克了。

  “教授.刘,我是《费加罗报》的记者,你认为应该如何促进中法文化交流?”《费加罗报》的记者问道。

  刘一民笑着说道:“我认为双方应该共同举办文化活动,在法的中国人众多,中国有很多有趣好玩的节日习俗,我相信这些习俗会给法国人民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我作为巴黎荣誉市民,具有提建议的权利。

  我在此向希拉克市长提出一个建议,希望未来巴黎可以举办“中国年”之类的活动。”

  记者将相机对准了希拉克,希拉克容光焕发,一副精英的模样:“从78年访问中国开始,我就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会认真考虑这个建议。”

  “教授.刘。你刚才提高的文物问题,很多文物是法国人的私人藏品,我们法国从大革命开始就保证私人的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难道法国的宪法规定非法得到的私人财产也神圣不可侵犯吗?如果我在巴黎被人偷了钱包,成了小偷的私人财产,也神圣不可侵犯吗?”

  记者一时语塞,含糊几句后似乎是想到了绝佳的理由:“很多都是私人购买的藏品。”

  “非法的购买过程,得出的也是非法的结果。如果没有可耻的文物购买,那我相信也没有可耻的文物掠夺和贩卖,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西方讲究市场供需关系,其中的道理相信我不用再跟你们讲了。”

  接下来的问题是关于黑人人权的问题,刘一民讲完后,希拉克笑着起身鼓掌,将还剩十分钟的采访时间给打断了,希拉克站在记者面前说道:

  “我们见识到了东方智慧,刘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文学家,还是一位如雨果先生一般胸怀全人类的文学家,我向刘发出共进晚餐的邀请,我相信我们在塞纳河畔的晚餐,将成为刘在法国美好的回忆。”

  刘一民伸手说道:“市长先生,我接受你的邀请。”

  刘一民和希拉克在闪光灯之下频频握手,这一画面明天将刊登在法国报纸的头条之上。

  塞纳河畔,刘一民和希拉克坐在饭店的包间里,一边吃着饭,一边看着塞纳河。

  两人吃的是中餐,既迎合了刘一民的口味,又适合希拉克的。这家伙对中国文化、美食都十分上心。

  记者拍了几张共进晚餐的照片后就走了,不再打扰两人。

  “刘,很荣幸有机会和你这样的东方文学作家共进晚餐,你看这美丽的塞纳河。”

  “塞纳河才是巴黎的灵魂,但河面上漂浮的垃圾,实在是有点醒目。”

  希拉克尴尬地讲自己接下来会推动巴黎在人文、环境、卫生等方面的工作:“再访巴黎的时候,定然会是不一样的感觉。”

  “等我再次来到巴黎,我相信希拉克先生已经在带领法国人民前进了。”

  希拉克脸色微变,他一直在朝着总统的宝座冲击,可惜未能如愿,但他在巴黎已经深耕了十几年,雄心未改。

  “刘,你不仅在文学方面很有成就,我觉得你对政治也有敏锐的观察,你怎么看待法国?”

  “法国需要一位强有力的领导人,在世界面前,证明法国的地位。”

  希拉克感兴趣地问道:“是吗?”

  那表情,似乎在说——这会是我吗?

  如今的法国失业严重,人们的情绪尖锐,社会裂痕加大,另外对于美国霸权也极为反感。

  刘一民讲了讲自己的看法,希拉克作为戴高乐主义的继承人,加上温和右翼的身份,未来法国人选他已经是在情理之中。

  今天希拉克找刘一民单独吃饭,更多的是政治上的作秀,通过刘一民增加在镜头面前的曝光度,成为自由人权、国家政治强人的象征。

  明年是法国议会改选,希拉克希望能够通过民意在议会上拿到多数席,进而拿下总理之位,实现总统是左翼,总理是右翼的政治局面。

  不过左右共治往往导致双方互相敌对,政务荒废,所以后来法国修宪,将总统的任期变为五年,和议会的改选一致,保持政治稳定性。

  刘一民也愿意配合他的作秀,来一个双赢。

  “刘,你今天在议会里提到的文物归还,我很愿意配合中国,属于中国的文物应该回到中国。但法国宪法规定,捐赠给国家博物馆的文物,属于国有资产,不能转让。”希拉克说道。

  刘一民道:“可以退还给私人,拒绝捐赠。”

  希拉克皱眉,还能这样干?不过这确实是一个方法。但希拉克也没打算还,借口自己咨询一下是否会违法相关法律。

  “我跟皮诺家族十分熟悉,他们收藏了许多中国的文物,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带你去看看。”

  皮诺家族和希拉克关系极好,因为希拉克喜欢中国文物,曾耗费巨资购买了中国西周的文物。不过最后被以非法出境、走私的名义追讨回去了,用的就是拒绝捐赠、博物馆退还私人的方式。

  皮诺家族,就是那个拍卖兔首和鼠首的家族,佳士得是他们旗下的拍卖行,被蔡铭超高价拍下摆了一道后,皮诺家族紧急公关,买下后捐赠给了中国。

  “我不在异国看我国文物。希拉克先生,如果你此时能推动文物返还,甚至在欧洲第一个退还中国文物的政治代表,我相信,这对明年的议会选举非常有利,法国人民会支持正义的。”

  希拉克笑着用叉子叉了一块回锅肉,以沉默回应。

  “拿破仑曾经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也说过战争机会就在一瞬,抓住才能利益最大化。”

  “刘,前边的我听过,但后面的我第一次听。”

  “不管第几次,有道理就行。”

  希拉克冲着刘一民举起酒杯,两人接下来的谈论很轻松,主要在聊中国文化。

  走出酒馆,在塞纳河畔转了转,早已经等饿了的记者快速拍照。

  希拉克很注意塑造自己的亲民形象,和刘一民游览塞纳河可是好的机会。

  一方面激起法国人民的荣誉感,另一方面则是展现对文学、民主和人权的重视。

  走了约两公里,两人分别上了回酒店和回家的车。刘一民回到酒店,大使还在等他,大家好奇地询问刘一民跟巴黎市长聊的什么。

  “无非就是中法文化,美好的塞纳河,别的没什么。”

  “早点休息,这一天下来也累了。”曹大使说道。

  刘一民点头朝房间走去,吕同六好奇地询问法国市长的晚宴怎么样?

  “吃的回锅肉。”刘一民笑着走进房间。

  希拉克并没有回家,而是来到了党部,跟几个幕僚会面,询问法国人对授予刘一民巴黎荣誉居民勋章和讲话的看法。

  “目前来看,民意反响很好。不仅在右翼民众,左翼民众里也是如此,他关于自由独立法国、曼德拉事件上面的观点,赢得了法国人的喜欢。”

  “你们对文物返还怎么看?”

  “以前在美国闹得沸沸扬扬,最后美国答应返还了部分文物。”

  “如果我们办类似的事情,是否会取得民意更大的支持?”

  “这目前来看会的,现在民众更喜欢友好、正面的政治家。”

  希拉克背对着幕僚,望着夜色笼罩下的夜巴黎,不断地思考着其中的得失。

  “希拉克先生,即使我们推动,但短期之内很难有成效,文物归还是一件复杂的事情。”

  希拉克转身看着几位幕僚微笑道:“不要忘了,我们还有自己的伙伴。”

  希拉克说完就离开了办公室,几位幕僚看着党鞭远去,心里已经知道他会去找谁了。

  全文刊登了刘一民演讲的内容,旁边则是转载的意大利媒体的报道,贝利尼家族将向中国归还文物,正面印证刘一民的发言。

  吃过饭,刘一民就跟着出版社去见自己读者去了。

  巡回演讲的第一站还是在巴黎,之后再次到访第二大城市马赛。

  巴黎的演讲地点在巴黎圣母院教堂里面,主要演讲的是中华文化。

  演讲完毕,开始签售。这里的一部分读者是通过买门票加书的方式进来的,签完字还可以拍照。另外一种则是后排的普通读者,只需要有书即可。

  “刘,你是一位富有正义感的文学家,巴黎为你感到骄傲。”读者拿着书站在刘一民身旁,快速地摆好拍照姿势。

  法国的香水在鼻尖挥之不去,这些白人身上的味道可够大的。

  “刘,请在这里签字!”

  刘一民看着白色的内衣,无奈地说道:“不好意思,美丽的女士,这不符合中国的规矩。我给你找个特殊的地方吧!”

  旁边的记者虎视眈眈,你是想让我明天再上报纸头条吧!

  刘一民在从国内带来的木质镇纸上签上名字,送给了这位女读者。

  “哇哦,太感谢了,我很幸运,这个是怎么用的?”

  刘一民又挑选了几位幸运读者,依次送了个小礼物,引得排队的读者沸腾了起来,大声地呼喊着“刘一民”的名字。

  在一片呼声加哽咽的吼声中,刘一民离开了巴黎圣母院。

  “刘,真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

  “富有同情心和自由理念的东方作家!”

  “期待他下次在圣母院的演讲。”

  刘一民在巴黎一天两场活动,下午谈了曼德拉,每一句话都被明确无误的刊登在了报纸上。

  马赛有一场活动,在这场活动上刘一民见到了不少上次见过的朋友。他们托刘一民向巴金先生问好,感谢他们为中法文学界交流所做的贡献。

  “很高兴中国又有一位代表性的作家,能够代表中国在世界文坛交流。”

首节 上一节 389/4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