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第404节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觉得自己没有翻译很吃亏,刘一民用中文骂他的话他听不懂,于是通过朋友从外国语学院找到了一位年轻的老师当翻译。

  刘一民打开门说道:“史蒂文进来吧,你竟然能找到这儿?”

  走进院子,史蒂文没有再寒暄,而是直接跟刘一民聊起了《黑奴的救赎》剧本费用的问题。

  刘一民坐在书房,静静地品尝着茶没有说话。

  “刘,我们愿意出八万美元,加上电影净利润的百分之二的分成。”

  从一万美元涨到八万美元,史蒂文这老小子真特么黑,一开始敢少报七万。

  这个报价良心了很多,只是电影的净利润百分之二有点少,一般在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

  这里面还有一个BUG,那就是好莱坞算法,好莱坞的老爷们经过自己独有的会计体系,将大赢的片能算成赔本的。

  签了净利润分成,好莱坞除了预付款之外,能将编剧吃的骨头都不剩。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眼睛里已经闪烁着胜利的光芒了,旁边的翻译激动地用手直抓大腿,八万美元,自己今天真特么是误闯天家啊!

  “史蒂文,我对一件事情特别好奇,为什么你们总是喜欢利用信息差来赚暴利呢!”

  史蒂文讪讪一笑:“习惯了。刘,很抱歉,我的行为非常不专业,对一名著名作家和剧作家、编剧表现出来的尊重不够,我想我们能够重归于好,相信你的编剧能力加上我的导演能力,一定能拍出一部奥斯卡大作。”

  特么的倒是诚实,利用信息差坑人坑习惯了!

  “史蒂文,你不用抱歉,你只不过是表现出了自己该有的傲慢。”

  “刘我!”

  “我是不会跟你签合同的,即使超过十万美元,这次就当给你一个教训吧。”刘一民起身说道。

  “WHY?刘,你这是跟美元过不去?”史蒂文忍不住咆哮道。

  刘一民笑道:“你应该明白一件事,好的剧本不缺少导演,更好的剧本不仅不缺,还会引起争抢。”

  “谁来了?”

  “还没到,但如果他如你一样傲慢,我想,我也不会跟他合作。”

  史蒂文苦心想要挽回,这部小说在美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他跟投资人已经信誓旦旦地讲好了,拿不到自己回去该怎么交代呢?

  “史蒂文,你要是想吃饭,很乐意请你吃一顿。”

  “刘,这就是生意,生意是可以谈的嘛,我出价低不意味着是欺骗。”

  “生意是在公平的基础上的,价值10块钱的面包卖15、20都是生意,卖50万你觉得还是生意吗?”刘一民问道。

  “当然不是,哪有什么50万的面包?”

  “史蒂文,你应该问问1922年的德国人。”

  史蒂文脸一下子铁青,忽然想到来时米勒劝他的话冷静了一下,不过转眼冷静消失不见。

  来时米勒劝过史蒂文,不要跟刘一民谈鱿太人的的问题,容易吃亏,但此时史蒂文觉得,米勒不是对手,可自己不一定不行,他得给这小子一个教训。

  “五十万马克的面包是市场规律在起作用,不是鱿太人。”

  “那德国普通民众的怒火,注意我说的不是纳粹,民众的怒火就是你所谓的市场规律下的结果,中国人也有一句话,叫自食恶果。史蒂文,一个流浪千年的民族,为什么会流浪难道不值得你反思吗?”

  “我们现在已经回到了应许之地!”

  “是啊,你们抢了一个地盘当应许之地,地盘上的其它种族的人被赶被杀,这跟纳粹又有什么区别呢?”

  “区别就是,那原本是我们的地方。”

  “那德国人也有正当的理由赶你们离开,因为那是他们的地方。”

  “滥杀是不道义的!”

  “那你们就是道义的了?”刘一民平静地问道。

  “那是我们主的旨意。”

  “不知道你们这个‘主’,和德国人的‘主’区别有多大。”

  “他们的那个是恶魔!”

  “你如何证明他们的是恶魔,让你们回应许之地的‘主’是良善?”

  “因为主保佑我们!”

  “那你们为什么不敢跟德国人干一仗?去击败这个恶魔?”

  翻译的腿肚子有点软,已经想跑了,这点翻译费可真难挣。

  好在史蒂文已经无话可说,只能生气地离开了刘一民的四合院。

  脑海里想起米勒的嘱托,史蒂文喃喃说道:“约瑟.米勒没有骗我啊!”

  “什么?”翻译问道。

  史蒂文转头看向翻译说道:“梁,希望你有翻译的职业道德,今天这件事情不许任何人知道。”

  史蒂文没有立即回美国,而是再次在燕京饭店续了半个月的时间,他想找找其它击败刘一民的办法,这不仅关系到他,还关系到鱿太人的荣耀。

  杨秀云和喜梅抱着两个小家伙在胡同里玩耍,刚才刘一民和史蒂文的争论可把他们吓了一跳,不知道讲的是什么,但对方的表情仿佛要吃人。

  于此同时,导演弗兰克·德拉邦特来到了国内,他来之前专门去找了斯蒂芬.金,了解了一下刘一民。

  斯蒂芬.金和刘一民只见过两三次面,但平常没少研究,尤其是拒绝哈佛大学十五万美元招揽的那一幕,当时对他的冲击很大。

  弗兰克听从斯蒂芬金的建议带着诚意找到了刘一民,他走进四合院,看着优美的景色,送上了自己带来的礼物。

  弗兰克原来是法国人,不过一直在美国好莱坞混。

  “刘,这是我带来的诚意,剧本的价格是九万美元,并拥有百分之四的净利润分成,或者是十二万美元一次性付清。斯蒂芬金的剧本,差不多也是这样的一个价格。”弗兰克诚恳地说道。

  “弗兰克,我不想要净利润分成。”

  “那你是选择十二万美元吗?”

  “不是,我想要总收入分成。”

  “总收入百分之四,我可做不到,刘。”

  “我要百分之零点五。”

  编剧或者主创人员的总收入分成大概就是这样的一个比例,用总收入分成可以大幅度的避开好莱坞的断子绝孙刀。

  弗兰克拿起桌子上茶品了一口,觉得有点涩:“刘,你对好莱坞的分成模式真的很了解,不过我觉得利润分成更占优势。”

  “弗兰克,你是导演,你代表不了电影公司。”

  “你说的对,不过我很为难,我得跟投资人商量一下。”

  “可以。”

  刘一民请弗兰克吃了一顿饭,弗兰克想跟刘一民交朋友,他通过跟斯蒂芬金交朋友,知道一个畅销作家的作品在电影市场攻城略地的能力。

  斯蒂芬金是他的贵人,他也想刘一民成为他的贵人。

  弗兰克跟刘一民讨论剧情的时候,一副铁杆粉丝的样子,对刘一民的观点频频点头。

  吃完饭回去,弗兰克就开始跟美国方面通消息,弗兰克不断地争论,最终将刘一民的条件给谈下来了。

  弗兰克最后一句话,才是投资人松口的关键。弗兰克告诉对方,自己要是再拖延一阵,就有其它的公司和导演到中国了。

  等弗兰克拿着拟好的合同走来时,刘一民笑着说道:“弗兰克,希望这只是咱们的开始。”

  “当然,我们以后还会有源源不断地合作。刘,你仔细地看一下合同,我可以拿着《圣经》向上帝发誓,没有任何一个陷阱。”

  刘一民检查过之后,在合同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一个月后剧本交给你,不过没经过我的同意,不能任意改动剧本。”

  “刘,你放心。”弗兰克激动地抱住了刘一民。

  收起合同之后,弗兰克询问刘一民自己并不属于大红的导演,就不怕拍出来的电影没人看吗?

  “弗兰克,谁规定了电影剧本只能卖一次?你拍的不好,我再卖给其他人就是了。”

  “刘,我以为你会安慰我。”

  “弱者才需要安慰。”

  弗兰克拿起合同免费的离开了,只在燕京游玩了一天后就飞回了美国,准备拍摄事宜去了。

  燕京饭店里,史蒂文看着投资人的回电满脸不解,他终于想到了绝佳的理由向投资人告知剧本被拿走的事情,但投资人仅仅是回复了一个“知道了”。

  他以为对方看错了,于是再次发消息告诉对方是导演弗兰克跟刘一民签订了合同。

  看到投资人的回复后,史蒂文忍不住将电报给撕了。

  【弗兰克团队拿到的投资同样来自我们控股的公司】

  史蒂文跟刘一民再论战的心都没有了,一纸机票就飞回了美国。

  米勒看到史蒂文的样子,忍不住说道:“史蒂文,刘就是这样,你见到他,得学会习惯。现在我们两个见面,已经没有矛盾了。”

  “你是如何做的?”

  米勒厚着脸皮说道:“只要我不提,就没有矛盾。”

  弗兰克一回到美国,就借着《黑奴的救赎》销售的热度在报纸上宣告电影即将改编,这将是本年度最令美国人期盼的电影之一,也是刘的进军好莱坞的第一个剧本。

  “好莱坞将迎来一位伟大的中国编剧!”

第458章 蒋大求书

  燕大,刘一民正在参加大四学生的毕业仪式。在雄壮激愤的《毕业歌》中,刘一民向毕业生念完了自己的毕业寄语。

  复旦的李良荣坐在台下参加了燕大中文系的毕业典礼,听着《毕业歌》感受着燕大中文系传承的力量。

  毕业典礼结束之后,李良荣还询问刘一民为什么要采用救亡时代的《毕业歌》作为燕大中文系的毕业歌。

  “很简单,每个学生不管在什么时代,都必须肩负着报国的重任。和平时代也有和平时代的责任,忘了这个责任,那就是教育的失败。”

  李良荣说道:“看来我们复旦中文系应该学习的还有很多。”

  刘一民回到办公室,下午三点朝着隔壁的研究生答辩现场走去,看到刘一民,参与答辩的几个教授就绷不住了。

  “算了算了,一民,你的论文通过了。”吴组缃无奈地摆了摆手。

  刘一民笑着说道:“吴教授,那我出去了啊!”

  “走吧走吧!”王瑶不耐烦地说道。

  1985年6月5号,刘一民正式获得燕大中文系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9月份,正式开启读博生涯。

  刘一民看着自己的研究生毕业证,先拿到人艺给曹禹看了看。

  “我应该是世界上最轻松的导师了,什么事儿都不用操心。”曹禹调侃起来了自己。

  刘一民笑着回了一句,再次让曹禹哈哈大笑起来。

  曹禹跟刘一民讨论了一下《黑奴的救赎》:“我通过一些朋友拿到了不少人外国人写的书评,看里面的内容,你是完全抓住了外国读者的心啊!”

  “其实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读者他们的某写点是相同的,全世界的人都喜欢掌握自己命运、永不屈服的硬汉角色。这放在黑奴的背景里,就又有了一种不同的寓意。”

  “如果把这个故事从黑奴的背景里拽出来,还能单独成一个故事。”曹禹思索了一下了刘一民的话,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如果放在法西斯的战场上,也是一个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你对故事的掌握已经超过我了,你觉得这部电影在美国会引起什么样的反响?”

首节 上一节 404/4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