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第409节

  易众天屁股刚挨上半个凳子,立马站了起来:“刘所长,人不可貌相啊,我来这儿一定努力学习知识,认真做文化研究,回到华中,也要当一名像您一样的好老师。”

  看易众天闹了个红脸,其余人再次笑了起来。

  刘一民冲他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同志们,我平常工作比较忙,大家有什么问题,今天一并问了。”

  “刘所长,咱们文研所成立的时间比较短,其实我们很想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老师培训计划?”戴建业举手问道。

  “说的很好,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一大批优秀的文学领域的年轻教师,作为国内文学教育领域的后备军。教育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关系到我们下一代的发展。

  你们大多都是研究传统文学的,文研所就是研究如何保护传统文化,如何发展中华文化的研究机构。简而言之,就是要培养热爱中国文化的中国学者。

  我带着你们做研究,出成果,保文化,你们回到各自学校,再做研究,出成果,保文化。”

  刘一民认认真真地跟他们讲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重任。其中还提到了刘一民在海外的经历,金钱腐蚀、中情局基金操纵等现象。

  “刘所长,这两年我也发现,外国有许多不错的东西,是值得咱们学习的。”易众天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

  “是有值得咱们学习的地方,但咱们不应该妄自菲薄的去学习。自民国以来,我国的进步学者都在跟西方对比,向西方学习。但对比的时候,我认为也走入了误区。

  文人对比的时候,总是习惯将中国跟整个西方对比。跟英国人比所谓的绅士、跟法国人比浪漫、跟德国人比严谨、跟美国人比工业,搞得我们好像浑身上下都是毛病,像是久病缠身的老人。”

  刘一民的话让在座的人开始思考了起来,想到最后好像还真是这么一会儿事儿。

  这里面相当多的一部分人研究过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报纸、杂志,里面就是这样的对比法。

  到21世纪后,就是各种各样的意林体、公知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养成了自卑的心态。

  “刘老师的话真是让我们茅塞顿开。”戴建业长吐了一口气,脸上的表情没了那种嘻嘻哈哈。

  海子则疑惑,为什么把他给喊来,他是教哲学的,不是中文系的学生。

  “我们文研所也不只是中文系嘛,我们研究的是整个社科。况且,你的诗歌很有名嘛!”

  海子跟其余人相比穿的比较潦草,头发很长,胡子拉碴的,一看就是精神极其丰富的家伙。

  去年海子发表了《阿尔的太阳》、《亚洲铜》,两首诗让他名声响彻文坛。

  “同志们,作为老师,咱们有更多的事情要做,还有什么问题吗?”刘一民询问道。

  其余人摇了摇头,刘一民起身说道:“那就这样,闫真、李良荣,你们两个帮助他们适应一下燕大,平常有什么问题直接找我。另外,各自找好导师,我尽量每个月抽个时间跟大家上课。”

  散会之后,闫真追了上来:“所长,所长,咱们是不是问系里再要一间大点办公室?另外补贴给多少,往年没给生活补贴啊!”

  王立群在的时候,花的是河大发的工资。这群老师拖家带口,在燕京的花费也高,所以所里决定每人每月都发一笔补助。

  “按照研究生补助发吧,毕竟也在所里做研究。”刘一民说道。

  “好,系里给咱们找了一个财务,您要不要见见?”

  “不用,你们好好配合。”

  刘一民走进办公室,跟吴组缃等人聊起带文研所培训老师的事情,几人热情高涨,觉得里面有几个不错的苗子。

  “以前以为燕大的学生是天之骄子,还是小觑了国内的兄弟院系,那个戴建业,见到我就笑眯眯的,我觉得我跟他挺有缘的。”吴组缃笑呵呵地说道。

  “诸位教授,自己选择就好。”

  王瑶眯着眼睛看向吴组缃:“可我想抢!”

  刘一民嘿嘿一笑,离开了办公室,你们抢去吧。他又找到严家炎,从严家炎手里要到了一间大的办公室,刚好可以安置几个前来培训的老师。

  “系里面的办公室也很紧张,一民,这间办公室不算太大,你理解一下。”严家炎将水杯放到了刘一民的手里。

  “严教授,这已经很谢谢你了。”

  文研所挂在中文系名下,实际上跟中文系相当独立,要是别人来问严家炎要办公室,严家炎不一定会答应。

第462章 师夷长技以制夷

  “你小子,文研所在你手里是逐渐壮大啊!”

  “您放心,我可不会鸠占鹊巢。”

  “我介意吗?你赶紧把中文系这个鹊巢给占了吧?”严家炎笑眯眯地说道。

  刘一民笑而不语,将茶杯里的茶喝完后,冲着严家炎说了一声“谢谢”离开了他的办公室。

  《霍元甲》小说改写好之后,他先给老首长看了一遍,老首长将稿子放在家里看了两天。

  刘一民拿走的时候,仍然是赞不绝口,觉得刘一民故事写的绘声绘色,里面的英雄气是荡气回肠。

  “你这算是侠义小说了吧?”老首长问道。

  “跟传统的文学是有很大的区别。”

  “市场上现在出现了不少类似的小说,鄂省那个《今古传奇》的通俗杂志,现在的发行量超过了一大批正统文学杂志,说明这种内容深得读者的心,我对《霍元甲》拍出来的成品是越来越期待喽。”

  刘一民还准备找个好的美术家将《霍元甲》改编成连环画,这种题材的连环画是小孩子们最喜欢的,说不定比单行本卖的还多。

  这部小说刘一民没准备投《人民文艺》或者《收获》,这两家坚持正统文学,刘一民送过去也会发表,但没必要让对方为难。

  刘一民寄给《今古传奇》,《今古传奇》得高兴地一蹦三尺高。

  拿着稿子想走,钱老来了,扫了一眼刘一民的稿子后,就决定拿回去看看。

  “一民,你说这种功夫算不算是气功?”钱老好奇地问道。

  刘一民看向老首长:“钱老,老首长更能回答您这个问题。”

  “老钱啊,功夫是将自己的身体的力量和敏捷性练到极致,在力量和速度上强于对方,我觉得跟什么气功没什么关联。”老首长说道。

  钱老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没有继续再讨论这个事情。老首长看了一眼钱老,又看了一眼刘一民,忽然冲着刘一民说道:

  “我们两个今天要去医院一趟,你要不要跟我们一起去?”

  “去医院?什么医院?”

  钱老沉重地说道:“基地的邓所长,你们见过,现在在医院里住院。”

  邓老长期在核一线工作,身体遭受了强烈的核辐射,今年7月检查出来了直肠癌,他住进医院之后,再也没能走出来。

  “唉,家先同志这一生为了国家能挺起脊梁奋斗了一辈子,我听到这个消息时,难受的说不出来话。我虽然不常在基地那边,可我们也是亲密的战友。在北戴河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个消息了,当时保密,没告诉你。”

  老首长讲起邓老的事迹,在79年氢弹实验时,降落伞打开,氢弹却没爆炸,邓老跑过去找原因。

  “家先同志就是干这个的,他能不知道那玩意儿的辐射有多厉害吗?他知道,他还是去了。”

  李秘书赶紧从旁边拿出用温水泡过的毛巾给老首长擦了擦眼睛。

  “首长,钱老,我跟你们一起去吧。”刘一民说道。

  “走吧!”

  车辆停在门口,刘一民坐在副驾驶的位置,钱老和老首长坐在后排,两人在讲着一些科学研究的往事。

  刘一民在前排认真地听着,有时候还会出言询问一下。

  到了医院,他们来到了保卫严密的特护病房,病房里,邓老的妻子许鹿西在旁边进行照料。

  “鹿西同志,辛苦你了!”老首长声音里带着无尽的悲伤。

  “老首长,我倒没什么,就是让老邓唉.”许鹿西是医生,她自然明白直肠癌的可怕之处。

  许鹿西身穿灰色的花纹衬衣,短发梳到耳后,身体看起来很疲惫。

  “这是一民同志。”老首长介绍道。

  “一民同志你好,感谢你能来看望我们家老邓,你的《横空出世》这篇小说写的很好,我看了好几遍。”

  “许教授,我今天刚好在老首长那里,听到钱老说要来,我就冒昧请求一起来了,希望没打扰到您和邓老。”

  老首长将医生喊来,询问了一下最新的病情,又询问许鹿西有没有需要帮助的。

  “许鹿西同志,家先同志于国家、于民族都有功,可以说是丰功伟绩,你们有什么要求和困难,都可以提,组织上会给予一切帮助。”

  “没什么要求,老首长,要是为了要求,老邓就不去了。”许鹿西平静地说道。

  “老邓现在怎么样?我们能进去看看吗?”钱老问道。

  “刚才醒了,现在估计在看书,我带你们进去。”

  在徐鹿西的带领下,大家走过一段约20米的走廊,到尽头之后才来到了邓老的病房。

  邓老听到脚步,就一直望向病房门口,看到几人后,笑着说道:“老首长,您又来了!”

  “唉,你以前离得远,咱们聊不了多少,现在咱们都在燕京,有时间就要多聊聊。我还带来了学森同志和一民。”

  “赶紧坐,赶紧坐。”

  邓老躺在病床上,头发花白,说话的时候需要很用力,脸上却带着乐观的笑容。

  “一民,你那《横空出世》写的不错,我们基地的同志都喜欢,你的《祖国不会忘记》也不错,我们人人都会唱,你丰富了我们基地同志们的精神文化,我得谢谢你,你赶紧坐。”

  跟老首长和钱老打过招呼后,邓老看向了旁边的刘一民。

  “邓老,您用生命托举起惊雷,您的精神值得我学习。”刘一民走到旁边,轻轻地握住邓老的手。

  “言过啦,言过啦,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历史的责任恰好落在了我们这代人的肩上而已。我们是有了点成就,但是我们也不能自满。清朝自满了,我们被打趴在地上一百多年,后人还要用几百年去追赶。

  希望我们不要再偷懒了,这亡国灭种的教训实在是太惨痛了。”

  三人坐下后,大部分时间都是刘一民在听他们聊天。邓老平静地跟老首长、钱老回忆着往昔科研时光,那时候的条件苦,人人都憋着一口气。

  聊了一个多小时,邓老的神色有点疲惫了,在老首长的带领下准备离开。

  邓老忽然看向刘一民询问道:“一民,最近有没有什么东西让我看看,躺在这里无聊的很啊。”

  老首长和刘一民看向旁边的钱老,钱老笑着从皮包里面拿出一叠手稿:“原本我想看的,老邓既然你想看,那就让你插个队。”

  “这是我刚写的《霍元甲》,讲的是霍元甲跟外国人比武的故事,不知道您是否喜欢看。”刘一民说道。

  邓老接过后看了一页,高兴地说道:“学森同志,却之不恭了,我先插插队,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男儿啊!”

  说完,邓老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自己最喜欢的那首歌《中国男儿》,轻声吟唱了起来。

  “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

  睡狮千年,睡狮千年,一夫振臂万夫雄。

  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峨峨昆仑,翼翼长城.”

  这是清末的歌曲,据说曾经当过清朝陆军的军歌。当年多少有志男儿,唱着这首歌曲开启了海外求学,以求自强之路。

  老首长转身配合着唱了起来,钱老和刘一民立即跟上,在歌声中,三人离开了医院。

  五天后,《霍元甲》的手稿从邓老的手里转到了钱老手里。

  钱老不愿意耽误刘一民的发表进度,找人将稿子给抄了一份,将手稿快速地还给了刘一民,让他先去发表。

  刘一民将稿子寄到《今古传奇》编辑部的时候,《今古传奇》的编辑专门打电话跟刘一民确认了一下是不是他写的。

  “一民同志,还真是您啊,我们看了地址和名字,依然不敢确认。没想到我们《今古传奇》竟然有收到您的稿子的时候,我们实在是太激动了。

  这稿子我们看了,写的特别好,我们这一期就发表。”《今古传奇》的编辑想告诉刘一民他们是多么的看重这篇稿子,希望以后还能有合作的机会。

  刘一民的这篇《霍元甲》改编的是2006年于仁泰执导的《霍元甲》,并不是电视剧版。

  这版《霍元甲》就是由李仁杰演出的,当时孙俪凭借着这版获得了白花奖的最佳新人奖。

  《今古传奇》还没有发表的时候,《剧本月刊》率先发表了《霍元甲》的剧本。

  这个剧本刚出来就引起了各大电影厂导演的注意,八一厂的刘佩然率先跑到了四合院,得知这是受汪阳邀请所写的剧本且早已给北影厂时,气得的捶胸顿足。

首节 上一节 409/4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