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第410节

  “一民,你都给北影厂一个本子了,你也得给我一个。我也是文研所的啊,你不能厚此薄彼。”汪阳屁股往石墩上一坐,一副刘一民不写他就不给走的样子。

  刘一民无奈地说道:“您好歹是一厂长,这样做合适吗?”

  “我觉得挺合适的,一民,也不能光让北影厂发展啊,他们缺剧本,我们也缺。”刘佩然说道。

  “你总得给我个构思的时间吧。另外刘厂,你要是想拍一部不错的电影,我给你说你拍哪部。”

  刘佩然赶紧看向刘一民,请教他自己要拍什么。

  “拍《忠犬八公》!”

  “这?没人看吧!”刘佩然泄气了,还以为刘一民出什么好主意呢。刘一民那么多小说都被改编成电影了,《忠犬八公》没人碰,还不知道原因吗?

  “为什么?”

  刘佩然说道:“我们都认为没什么剧情,支撑不起来一部电影,观众看着看着就觉得无聊。”

  “刘厂,你这就说错了。国内没人看,国际上没人看吗?几个业余人士演话剧,就能让无数人感动并捐款,你不觉得这很有可拍的地方吗?刘厂,你的思路没打开啊?”刘一民幽幽说道。

  “你是说东方不亮西方亮?”刘佩然快速的换了一下石凳,坐在了刘一民旁边。

  “是啊,但是你得按我说的去拍才行,要不然没人看。”

  “你说说!”刘佩然虚心向刘一民请教。

  “不要拍成苦情戏。”

  “一个人种树,本身就很苦啊!”

  刘一民继续说道:“你得拍成一副充满希望、爱和情怀的电影。你要拍的苦肯定没人看,主人公要苦中作乐,跟狗的感情要表现得细腻温暖。”

  国内的导演喜欢拍一些苦情戏,以为这样拍国外会接受。但这些作品往往是叫好不叫座,各大颁奖机构出于各种目的把奖颁给你,让你继续揭露,继续批判,但观众并不买账。

  好莱坞能将失业、乞讨拍的温暖人心,催人奋进,让观众忘了主人公所处的现实,让观众跟主人公进行精神上的交流。

  让观众看了之后,哇,美国的乞丐都那么幸福,要饭都特么的充满了人文主义关怀。

  “这”刘佩然有点摸不着头脑:“真行吗?美国人是这样拍的?”

  “至少这种类型的是!”

  “那咱们拍有效果吗?”

  “师夷长技以制夷!”

  刘佩然沉默了,刘一民说道:“过阵子我让美国的朋友寄几部片子过来,咱们一起看看。”

  “行!”刘佩然说道。

  等他刚要跨出四合院的时候,又转头让刘一民不要忘了给他们写剧本。

  “争取比他们的《霍元甲》更好。”刘佩然咬着牙说道。

  刘佩然最伤心的不是自己没剧本,而是自己没有,北影厂却有。

  送走刘佩然后,刘一民笑着抱起了刘林,朱霖笑道:“刘老师,刘厂这是急了啊!”

  “大家拍这类电影都是同一起跑线,结果北影厂开跑了,自己还没跑,他能不急嘛!”

  刘一民嘿嘿一笑,转身回去帮朱霖收拾行李去了。时间到了九月底,朱霖该收拾东西去《西游记》剧组了。

  “现在剧组不是在浙省嘛,坐飞机直接过去,火车时间久,路上又不太安全。”刘一民说道。

  朱霖抱着刘一民撒娇道:“那就麻烦刘老师帮我开张介绍信啦,刘老师级别高,我这个导演可没资格去坐飞机。”

  “好好好,刘老师帮你办齐!”刘一民拍着朱霖的肩膀笑道。

  两人抱了一会差点起火,朱霖将刘一民推开,红着脸去将自己需要用到的衣服叠好装进行李箱里。

  刘一民抖了抖裤子转身走出院子,骑着摩托车去燕大中文系开证明去了。

  晚上月色入户,刘一民和朱霖直到筋疲力尽才沉沉地睡去。

  第二天中午,刘一民亲自将朱霖送到了机场,给她包里塞了不少钱:“出门在外照顾好自己,该吃吃该花花,一分钱都别带回家。”

  “我知道了,跟我爸似的。”朱霖站在摩托车旁,迟迟不肯挪动脚步。

  “是嘛?我答应一声也无妨。”

  朱霖伸出右手到刘一民腰间,掐住肉轻轻地旋转:“刘老师,我可要用力了!”

  眼看时间快到了,朱霖才依依不舍地朝着登机通道走去。朱霖坐飞机到浙省,剧组会派人去接她。

  朱霖离开后,《霍元甲》剧组的筹备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张鑫炎正式同意进入《霍元甲》剧组担任导演,李连杰是第一个加入剧组的演员,其余人角色的挑选也进入了轨道。

  北影厂为了培养导演,特意给张鑫炎配备了五名副导演当执行导演。

  十月初,《今古传奇》正式发表《霍元甲》的小说版,小说一经发布,购买者云集,但也有人十分不满。

  ps:感谢书友202307111215339221的1500点币打赏、先天独断远古批判大帝500点币、泰迪会转轮的500点币打赏

第463章 刘郎才尽?师徒共击之

  1985年的国庆读者市场是属于《今古传奇》、属于《霍元甲》的黄金国庆假期。

  《今古传奇》像一股巨浪冲击着文学界对写作的理解,编辑部更是在报纸上放出豪言壮语,要挑战一下三百万册的销量。

  三百万册的销量,是《收获》和《人民文艺》当年发表刘一民的《凯旋在子夜》、《雷场相思树》等几篇小说时才敢企及的销量。

  《今古传奇》编辑部之所以如此高调,一方面是为了杂志的销量,另一方面也是憋了一肚火,在这个对通俗文学无比鄙夷的时代,他们的销量越来越好,但受到的抨击也是与日俱增。

  什么挖文学的墙角、你们那点东西也叫文学?呸!

  呸完之后扔到地上还得踩一脚。

  这次刘一民投《今古传奇》让他们弯了几年的老腰一下子就直了,恨不得逢人就说刘一民投《今古传奇》了,这是文坛对通俗文学的接纳和认可。

  文坛许多人看到刘一民写的《霍元甲》的时候,大部分人都在疑惑,想知道刘一民为什么会写这个东西,简直是自降身份!

  有的人是坚持传统文学的老顽固,有人则是表面上不屑,内心嫉妒的要死,没人的时候咬牙切齿地喊“为什么要写?为什要写?写就写了,怎么还卖的这么好,我怎么写不出来?”

  书房里,刘一民看着报纸上的内容觉得有点无聊,随手将报纸放到了一边。

  刘一民陆陆续续收到了不少的书信,一些朋友询问他写《霍元甲》的缘由,就连徐驰在为亡妻伤悲之余,也送来了书信。

  刘一民在信里面一一回复原因,并再次将他的观点给大家阐述了一遍,文学不能总是将自己想象的高高在上,跟艺术一样,搞点自以为是的东西,要写大众能看得懂的文学作品。

  讨论的风波不仅影响了刘一民,也影响着在浙省拍摄的朱霖。

  自从《今古传奇》发表,剧组的人对《霍元甲》的讨论就没停止过。不过这群演员,更多的是喜欢,《霍元甲》的小说给他们在忙碌的拍摄之余提供了休闲的娱乐机会。

  朱霖正在吃盒饭,杨洁坐在了她的身边,询问朱霖《霍元甲》这篇小说的写作目的。

  “杨导,这个呀就是刘老师的随手之作。北影厂想要拍一些功夫、武侠题材的电影,可是没剧本,就邀请刘老师写一部,刘老师就答应了。本来只写的剧本,老首长看了之后,想看小说,于是就花了几天时间把小说写好发表了。”朱霖一边吃,一边笑着说道。

  朱霖说的风轻云淡,杨洁听的眼皮直跳,什么随手之作,什么老首长看后大悦,这是她能听的词儿吗?

  杨洁觉得朱霖是在炫耀,可是看她如常的神色,也没有找到什么证据。

  不过听到北影厂要拍摄,杨洁来了好奇心,询问道:“找谁导演的啊?”

  “还没定,北影厂怕拍不好,一直在找人,不知道现在定没定。杨导,你觉得《霍元甲》拍出来有人看吗?”朱霖怕刘一民喊着发展功夫电影的口号砸到了自己的脚。

  “把你的‘吗’去掉,定然很多人看,这拍出来不比北影厂的《神秘的大佛》好看?就算是拍的差一点,也有人看。咱们国内缺这种电影,这是短板,刘一民同志是要给咱们国内电影补短板喽。”

  聊完刘一民的事情,朱霖犹豫片刻,询问杨洁自己演的怎么样。

  杨洁说道:“小朱啊,你不要有心理负担,你演的非常好,那一颦一笑间将雍容华贵又含情脉脉的感觉给演了出来,真可谓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

  朱霖被杨洁夸的有点不好意思,她来之前就对角色进行了深刻的了解,上手很快。

  杨洁继续夸道:“你有导演经验,演员经验也丰富,比我们之前拍摄的都顺利。”

  吃完饭后,两人将盒饭扔到了垃圾包里,稍微休息一会儿后就开始下午的拍摄。

  “小朱啊,以后刘一民同志有什么电视剧本也可以直接给我们央视嘛,电影厂拍电视毕竟是外行,还得找专业的电视导演。”杨洁轻飘飘地说道。

  旁边的朱霖回首说道:“杨导,我回去跟刘老师讲讲,不过北影厂和八一厂两个电影厂跑动的积极,上影厂也时常联系,有时候刘老师也为难。”

  “我明白,好的编剧永远不愁自己的本子卖不出去,国外的导演都抢,别说是国内的了。”杨洁说道。

  朱霖走到妆造团队旁边,开始了补妆,穿上一身华服后,剧组的人只觉得这女儿国国王就应该是朱霖这样式的。

  旁边的猪八戒戴上两个耳朵、孙悟空在那儿粘猴毛儿,沙和尚觉得扁担有点不舒服,正在找问题到底出现在哪儿.

  杨洁一声拍摄的指令下达,剧组的众人顿时开始忙碌了起来,快速进入拍摄的状态。

  “我觉得唐僧要对女儿国国王动点情,要很含蓄的表现出来。”杨洁的话音落下,顿时让整个剧组里议论纷纷。

  动情?动情还是那个到西天取经的唐僧嘛!

  杨洁继续解释道:“唐僧这时候也是肉体凡胎,不是树上的知了。但是不能表现的太多,唐僧你体会体会,咱们走走戏。”

  杨洁的解释并没有让剧组的演员理解,但杨洁作为导演在剧组里是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的。

  什么齐天大圣?导演说你是,你才是!什么大闹天宫,导演让你闹,你才能闹!

  六小龄童站在旁边舞弄着棍子,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朱霖在想着动作,她在想动作的时候,脑子里总想着刘一民.

  文研所内,国庆假期之后,刘一民正跟戴建业、易众天等人讲课。

  国庆三天假,他们好好地逛了逛燕京城,见识了一下什么叫做首都,首善之地。文研所每月五十多块钱的补贴,让几人富得流油。

  各自学校发的工资用来养家,文研所的补贴让他们紧巴巴的手突然变得宽松了。

  关键是不只是补贴,参加各个研究项目,文研所还有科研经费。文研所的科研经费在燕大也是首屈一指,刘一民不是后世的周扒皮导师,总想将那点经费划拉到自己手里,把学生当成免费的骡子来使唤。

  三天假期,没吃过的吃了,没玩过的地方玩了,实在吃不起的,七八个人凑一凑也能尝尝味儿。

  刘一民看着眼前的八个人文研所的受训老师,几人脸上都带着不同程度的笑容,明显还没有从假期的欢娱中收心。

  这几个人大多刚当上老师,戴建业刚当上老师半年,易众天相对来说时间最长,比刘一民还长,81年毕业就当老师了。

  “都收收心,怎么还没玩够啊?”刘一民笑着问道。

  八人听到刘一民的话,表情刚收敛就又绷不住了,教室内笑声一片。

  “刘老师,这是我们经常对学生说的话。”李良荣嘿嘿一笑。

  上课的时候,这几位受训老师冲着刘一民喊老师,平时叫所长。这一声“老师”下来,师徒之情就又浓厚了不少。

  刘一民已经忘了,是谁先这么叫的,引起了其余人的效仿。

  戴建业用自己那独特的鄂省麻城普通话说道:“刘老师,你为什么要写《霍元甲》,这阵子报纸上不怀好意的声音又多了不少。”

  “什么是通俗文学,什么是传统文学?这个界限如何分?《西游记》算不算通俗文学,《水浒传》《红楼梦》呢,这些也没影响我们读者的喜爱、学者的研究。大家要去研究,为什么现在好像通俗文学比传统文学更受读者的欢迎,读者看通俗文学的心理是什么?

  你是工人,干了一天活很累,回到家拿起一篇武侠小说,此时是不是会感到非常轻松?你将自己想象成霍元甲大杀四方,是不是更高兴了?”

  刘一民从文艺作品的作用出发,将读者的心理给一一剖析出来。通俗小说最重要的功能是娱乐,娱乐的好了慢慢地就会变成后人的研究对象。

  金庸本人暂且不提,他的武侠小说刚开始被学界鄙夷,后来登堂入室,成了学者的研究对象,燕大严家炎是最早将金庸小说搬进大学的人。

  “传统文学的读者群体和通俗文学的读者群体一样吗,我想不一样,但肯定有重合的部分。我们的读者并不都一样,他们有不同的经历、知识储备、文化背景、甚至说阶级地位。一种能够获得读者欢迎的文学作品,必然是打动了某部分读者的心。”

  精英文学、传统文学、通俗文学等文学种类,指向的既是文学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也指阅读此类的作品的读者。

  八个人加上旁听的闫真,手中的笔记得越来越快,十月份的阳光照进教室,每个人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刘一民告诉他们,作家本人可以有自己的坚持,但作为学者,必须以中立的态度去分析各种文学作品流行背后所代表的原因。

首节 上一节 410/4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