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第460节

  国际读者通过这篇小说,可以更好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友情和爱情这两个元素,也并不会产生阅读门槛,另外这部小说也适合改编成温情电影。

  刘一民相信这一部小说发表,一定能在世界上畅销,为自己在世界文学上的地位增加一块砖。

  大陆要想引领华人文学发展,必须不断有精彩作品在世界上展露头角才行。

  刘一民拿着手稿检查了一遍,看看有没有错字或者不合适的地方。

  等到修改完,时间已经到了傍晚。

  朱霖悄无声息地走进书房,从后面抱住刘一民,将下巴放在肩上,轻轻地摇晃了几下:“刘老师,终于写完了?”

  “写完了,大概二十五万字。”刘一民用脑袋碰了一下朱霖。

  朱霖用手将稿子拿起:“我看看,我估计很多中老年读者看到这篇文章,肯定会感动到流泪。他们这个年纪,正是深情回忆友情的时候。国内这么多国营厂工人,一纸调令下达,便是天南海北的调,老了想再见一面就难喽。”

  朱霖讲的没错,燕京就有许多离开家乡参加首都建设而留在这里的人。其中也有人工人因为各种原因,放弃了工人身份,回到了故乡务农。

  朱霖看的起劲,吃饭的时候也没出来。

  八点,朱霖终于走出了书房,笑着问刘一民正跟刘雨和刘林聊什么。

  “我告诉他们两个,让他们向你好好学习。”

  “学习什么?”

  “如饥似渴的阅读精神啊!”刘一民打趣道。

  朱霖轻轻地用纸擦了擦刘雨嘴角的米粒:“她们两个现在能如饥似渴地吃饭,不用人喂就难得了。”

  “赶紧吃!”刘一民冲着刘雨威胁道。

  刘雨比刘林皮多了,寻常的威胁根本不放在心上,只是一个劲儿地撇嘴做鬼脸。

  “等再大一点就不喂他们了,爱吃不吃。”刘一民轻哼了一声。

  刘林拿着一个勺子往嘴里挖饭,眼睛看着刘一民,仿佛是告诉刘一民看他做得多好。

  “赶紧吃吧!”刘一民忍不住说道。

  “嗯,爸爸,我会自己吃。”

  “行,你了不起,以后教教妹妹怎么用勺子。”

  随着两个小家伙越来越大,喜梅比以前轻松多了。刘一民也不再想着再找一个保姆了,只等明年这个时候,安排刘雨和刘林上燕大附幼。

  晚上躺在床上,朱霖还在想《一个人的朝圣》这本小说,她觉得朱父一定会特别喜欢这篇小说。

  “明天你给咱爸打个电话,让他来看看稿子,老丈人总得有点特权嘛!”刘一民笑道。

  朱霖笑着拍了刘一民一巴掌:“好好好,明天让爸享受一次提前看稿的特权。”

  两人在床头聊了半个小时,朱霖一直聊小说主人公和妻子的感情,慢慢地有一种要往她和刘一民身上带的趋势。

  “夫妻间的隔阂来自于不沟通,或者是无效沟通。大多数的时候沟通都是无效沟通,甚至躺在床上久了,连话都不想说,到了相看两厌的地步,刘老师,咱俩不会这样吧?”朱霖抬头看向刘一民。

  刘一民搂紧了朱霖的肩膀:“不会,咱俩争取做新时代模范夫妻。”

  “好,新时代模范夫妻。”朱霖贴着刘一民胸膛的脑袋贴的更紧了。

  第二天早上,朱霖给朱父朱母打了一个电话,邀请他们晚上过来吃饭。

  朱父朱母有点纳闷,以为是有什么事情。

  刘一民吃完饭,匆匆赶往燕大上课。

  随着时代发展,从市区到郊区相连的这段路程越来越拥挤,自行车和摩托车挤成一团。人们衣服的色彩越来越五花八门了起来,样式也各有特色,不再是往日清一色的灰蓝工装。

  交警同志疯狂地吹着哨子指挥交通,刘一民今天第一节的课,看大路人太多,转头冲进胡同,沿着小路抵达了燕大。

  燕大的教学楼上挂着“向邓稼先同志学习”的横幅,不单单是燕大,旁边的清华大学也是如此。

  抛开邓老的贡献不论,邓老跟燕大和清华渊源很深,邓老毕业于西南联大。他的老师当时是清华大学的教授,院系大调整之后,他的老师被调到燕大当老师,当过燕大的副校长。

  中文系大二教室里面,挤满了学生,大家手里拿着《人民报》和《人民文艺》增刊,一脸急切地看向刘一民。

  刘一民见状没再继续讲课,而是讲起他们想要知道的内容。

  “《横空出世》这本小说和《邓稼先》这篇文章是一脉相承的,大家通过读这两篇小说,就可以加深对我国核弹事业的了解。《横空出世》里的主人公和主角妻子的故事,有原型,但又不完全是原型。

  邓老的身体情况不容乐观,他在此时还在为国防事业建言献策,为往后的路铺路搭桥。我们常说人死灯灭,死后原知万事空,其实也不对。

  不朽的事业成就不朽的个人,邓老的精神、无数科学家的精神在岁月的长河里,会被无数中华儿女铭记。同学们,大楼前面挂着的横幅很对,我们就是要学习。

  西方人认为集体主义摧残个人,但实际上分散的个体无法成就伟大的事业,只有劲往一处使,才能干出个人所干不了的大事。西方的国防,也不是靠一个人研究出来的。”

  刘一民从一名学生手中拿过《人民文艺》的增刊,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感悟。

  “不错,同学们,一定要好好读,好好学习这种科研精神。”

第507章 文研所提级

  回到中文系,刘一民见到了校长丁石荪,他在想学校是否应该派代表去看望一下邓老。

  “一民,你觉得合适吗?”丁石荪问道。

  刘一民思考了一下:“我问一下徐鹿西教授吧,邓老身体状况不好,想必这时候要去看他的人很多,可能会打扰他休息。”

  “好,若是太打扰,那就算了。”丁石荪遗憾地说道。

  见丁石荪正准备离开,刘一民拉住了丁石荪的胳膊说道:“丁校,办公室的事情。”

  “办公室啊,办公室啊。”丁石荪打了个哈哈,见刘一民一副不准备放他走的样子,于是无奈说道:“一部分学生的住宿可以安排在青年教师公寓,办公室的问题比较难办,各系都比较缺。

  你要是觉得合适的话,可以到校办大楼找几间办公室。”

  “校办啊,距离有点远,我当个备选吧。”刘一民说道。

  丁石荪说道:“这两年高校也在加紧建设,等新办公楼建好了,一定单独给你们文研所一块地方。”

  “那丁校,我就提前谢谢你了。”刘一民笑道。

  丁石荪忙说:“不用谢,应该的。”

  丁石荪准备走,瞥见严家炎的那一瞬间计上心头,止住脚步犹豫道:“还有个解决办法,西方语言文学系说如果你入他们系,办公室的问题不用愁,他们愿意给,要多少给多少。”

  刘一民还没说话,严家炎“蹭”的一下站了起来:“好大的胆子,他们想得美,丁校,这是挖兄弟院系墙角啊,何等的卑劣和可耻。”

  “严教授,我只是说一下,这是人家西语系的诚意嘛。”丁石荪看到严家炎这反应,心里顿时乐了。

  刘一民说道:“也不是不行。”

  “啧,一民,你怎么能这样说呢?这这这,他们能拿的出来,中文系也能拿出来。”严家炎顿时急了。

  丁石荪笑眯眯地转头问道:“严教授,你们不是没办公室吗?”

  “我把其他的办公室合并一下,挤出两间办公室没问题。加上原有的办公室,足够使用了。”严家炎咬着牙说道。

  丁石荪冲着刘一民扬了扬眉毛:“就这样办,严教授看你的了。”

  刘一民也拍了拍严家炎的肩膀说道:“严教授,看您的了。”

  等丁石荪走后,严家炎才知道自己又急了。不过也没说什么,出去后就开始挨着教室转悠,看哪些办公室适合合并。

  刘一民到办公室给徐鹿西教授打了一个电话,果然徐鹿西拒绝了探望,表示想来的人太多,基本上都拒绝了。

  “一民,不过你来一趟吧,老邓的稿子写好了。”

  “好,我一会儿去一趟。”

  刘一民将文研所的文件处理完,就跑到了301医院,从邓老的手中接过了信。

  病床的周边还放着一摞书信,这都是读者寄到科工委的。

  “难为这些孩子为我这个老头子流泪了。”邓老笑着说道。

  刘一民说道:“流多少都是应该的,今天燕大的很多学生都在问我您的故事,他们都要向您学习。”

  邓老虚弱地笑了笑:“这封信好好念。”

  “好。”

  国防科工委目前收到的信还是少的,还有大量的信在途中。

  刘一民下午就到录播室录制这封给青年的信,念完他觉得自己念得不行,于是找一名专业的播音员,播音员一边念,刘一民在旁边对内容进行分析。

  信的内容情真意切,充满了对青年的关怀和爱护以及对青年未来的殷殷嘱托。

  “孩子们,未来的路你们要替我走下去!”

  这封信的内容在《青年夜话》播出之后,还会送到《中青报》发表。

  刘一民下午去找钱老聊了一会儿,钱老的桌子上同样摆着《人民文艺》的增刊。

  “我准备过两天跟王大珩、王淦昌去301医院看望一下老邓。老邓的身体情况上级已经通报给我了,唉!”

  两人又闲聊了一会儿,等到傍晚五点左右,刘一民才回去。

  回去的路上,他跑到菜市场买了点青椒、茄子等新鲜的青菜,又买了三斤猪肉和一只鸡,晚上回去炖鸡汤喝。

  燕京如今建了不少菜市场,下午的菜还是比较新鲜。

  “这鸡是帮你杀了?还是你自己回去杀?”鸡贩子问道。

  刘一民说道:“我拿回去吧,还得拔毛,现在杀了到处流的都是血。”

  “行,你要是来的早,还有我拔过毛刚处理过的鸡,现在没了,不过自己杀新鲜,我这鸡好吃,下次需要再来。”

  鸡的翅膀和两只脚都绑着,防止它乱扑腾。

  回到四合院,朱父和朱母还没有下班。刘一民让刘雨和刘林去看电视,喜梅开始做饭,刘一民去把鸡给处理了。

  等到朱母赶到四合院,刘一民正在给泡在热水里面的鸡拔毛。

  朱母放下包走过来说道:“一民,我来吧。”

  “妈,你刚回来,我自己处理。”刘一民笑着说道。

  朱母去洗了把手,等刘一民处理干净,抓住鸡的双脚掂进了厨房,准备炖鸡。

  “一民,你跟霖霖喊我们来干嘛?”朱母在厨房里问道。

  “来吃饭,妈,怎么了?”

  “没事,就觉得奇怪,霖霖很少打电话喊吃饭。我们两个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儿。”朱母笑着说道。

  刘一民用肥皂仔细地洗了一下手,将手上的血腥味洗掉:“我写了一篇小说,霖霖想先让爸看看,觉得他一定会喜欢。”

  “这事儿啊,嘿,不用专门叫他,到时候看杂志不就行了。”朱母这才放下了心。

  等过了一会儿,朱父回来,刘一民等他洗完手,邀请他走进书房看稿子。

  朱父一听稿子就来劲儿,抱着刘雨快步走进书房。在厨房里做饭的朱母忍不住撇了撇嘴,嘴里低声嘟囔了一句。

  朱霖临时在人艺有事儿,等她下班回来的时候,饭菜已经做好了,不过鸡汤还在火上炖着。

  朱母陪着刘林翻花绳,一老一少玩的不亦乐乎。

  “妈,刘老师,爸呢?”

  朱母头也不抬地说道:“书房里看稿子呢,倒也奇怪,他一抱着刘雨,刘雨就很乖,两人在书房呆一个小时了。”

  朱霖走进书房看了一眼,笑着冲外面说道:“小雨睡着了,能不安静吗?”

首节 上一节 460/4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