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第86节

  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

  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

  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

  张孟昭和黄祖默一起来了一段《智斗》,朱霖唱了一曲《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幸福的花儿心中开放

  爱情的歌儿随风飘荡

  我们的心儿飞向远方

  憧憬那美好的革命理想

  啊亲爱的人啊

  携手前进携手前进

  为祖国贡献出青春和力量.】

  这首歌是78年开会之后,北影厂的导演谢天感到时代变化,让人做的一首轻快的歌词作为电影《甜蜜的事业》的主题曲。

  热闹到了很晚,喧嚣才从小院散去转为寂静,夜晚的雾气弥弥漫在小院上空。

  一大早,刘一民就被敲门声喊醒:“刘一民同志,起床了!”

  朱霖穿着双排扣的蓝色列宁装站在刘一民的面前,系着上次刘一民从法国回来送她的纱巾,头发上还带着燕京买的手工发卡。

  张孟昭他们去牯岭镇上玩儿,刘一民和朱霖上山。

  张孟昭笑着说道:“一民,你们两个可注意点,别感冒了,下午天冷,早点下来。”

  “张编,要不咱们一块?”

  张孟昭摆了摆手忙说道:“不了不了!”

第148章 朱霖打针和狼烟风波

  12月份的庐山本地的气温跟燕京相比,表面是要高那么一点。现在燕京的气温,已经最低到零下了。

  不过在山里面,又要低几度,越往上走温差越大。刘一民估计,再有半个月的时间,庐山就要下雪了。

  庐山有常绿阔叶林也有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树木种类繁多,远远望去,黄色之中夹杂着红色和为数不多的绿色,层次分明。

  “一民,你冷吗?”

  “不冷,怎么?你冷?”刘一民举着相机对准了旁边的黄龙寺,黄龙寺不远就是芦林湖,芦林湖附近有伟人来过的足迹。

  “我也不冷,你要是冷了,我还带了一条围巾。”朱霖的挎包里面鼓鼓囊囊的,来的时候刘一民还好奇,没想到装的是围巾。

  两个人基本上沿着《庐山恋》拍摄的足迹,一直往上走。看到芦林湖的时候,朱霖似是想到了什么,指着湖说道:“你要是九月份来,我可以在这湖里教教你游泳。”

  刘一民嗤笑一声:“也就是嘴上的劲儿了!”

  朱霖被刘一民毫不留情地拆穿后,尴尬地说道:“颐和园实在是人太多了。”

  刘一民不置可否,一直往上走,庐山实在是太大了,从这条线出发,今天到达不了白鹿洞书院和枕流石。

  两个人开心地拍着各种各样的照片,朱霖嘴里哼着《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唱“啊亲爱的人啊,携手前进携手前进”的时候,有时候会直勾勾的盯着刘一民。

  刘一民笑问道:“朱霖同志,你怎么一直看着我?我脸上有东西吗?”

  “刘老师,你不看我,你怎么知道我看你?”朱霖笑嘻嘻地说道。

  “你怎么又叫我刘老师?”

  “你讲话有的时候像老师,一套一套的。”朱霖接过相机,镜头对准了刘一民,身后的背景是一块岩石,岩石后面有一棵泛黄的银杏树,地面上铺了一层红叶。

  “随你怎么叫,反正怎么叫都是我!就咱们两个人,想看就大胆地看吧,不需要偷偷摸摸的。”

  朱霖红着脸朝着山上走去,山路越来越陡峭,朱霖体校学生的优势就显露了出来,爬起山来一脸的风轻云淡,时不时地要伸出小手拉刘一民一把。

  “剧组那些人,都不如我爬的快。到了取景地,还没开始拍,就得先坐在地上呼哧几下。”朱霖掐着腰站在突出的岩石上面,望着山下的云雾和层林尽染的庐山,竟然生出了一股豪气。

  刘一民同样望着山下说道:“那看来我还不错!”

  “刘老师,你是相当不错!”

  一直游玩到下午三点左右,才开始往山下走,中午两个人吃了一点槽子糕和朱父朱母送的核桃和花生。

  下山的路一颠一颠的,搞得腿很难受。汗水哗哗的流,刘一民稍稍的揭开衣扣,吹了吹山风。朱霖健步如飞,也不知道是不是装的。

  回到小院,张孟昭打量了一下刘一民:“年轻就是好,体力不错!老黄第一天下山,累的腿都打哆嗦。”

  黄祖默尴尬地抽了一根烟,吐了一口略带忧伤的烟雾。

  休息一天过后,剧组正常开始拍摄室内的戏。黄祖默以为刘一民是开玩笑,谁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他真的没有去现场,而是一直在庐山上转悠。

  这一天,刘一民从山上下来之后,只是冲着剧组的人点了点头便回到了房间。黄祖默和张孟昭对视了一眼,以为刘一民是累了。

  等到晚上九点,朱霖见刘一民还没有出来吃饭,担忧地让黄祖默进去看了看,这一看不要紧,身体滚烫。

  黄祖默讲完,朱霖大惊失色,急忙跑进房间,将手放在刘一民的额头上感受温度,又跑到楼上拿出药箱里面的体温计给他量体温。

  “肯定是出汗又吹了山风感冒了。”朱霖冷静地分析道。

  张孟昭忙问怎么办,朱霖自信地从药箱里面拿出针管和药品,准备给刘一民打针。

  迷迷糊糊中,刘一民感觉有人扒自己屁股上的裤子,一阵刺骨的疼痛之后,又被人拍了一巴掌。

  准备打针的时候,朱霖让人都走了出去。

  刘一民隐隐约约听到她得意地嘀咕:“我就说嘛,我可以帮你打针!”

  “幸亏来的时候准备了不少感冒的药,老黄还是你有经验,秋冬季节拍戏容易感冒。朱霖,没事了吧?”

  “没事了,明天应该就差不多了,一会儿再喂他点药,烧的太高了。黄导,你再帮他物理降一下温,别烧出事。”

  “行,应该怎么做,你教教我!”

  第二天,刘一民醒来的时候,黄祖默正躺在另一头,穿衣服的动静吵醒了黄祖默,黄祖默关心地问道:“一民,感觉怎么样?”

  “好多了,谢谢你啊黄导!”

  黄祖默神色轻松,故意捉弄道:“没关系,屁股可真够白的。”

  “哎呀呀,黄导,你详细讲一讲昨晚的事情!”刘一民双手不自觉地往屁股后面捂去,有点疼。

  不过好消息是,扎针的疼。

  “哈哈哈,就是给你物理降了一下温,你应该感谢一下朱霖同志,她给你打的针。”

  在后来刘一民的散文里,他将其调侃为“不辞冰雪为卿热”的现代版。

  走出房间,遇到担心的朱霖:“看来药下的重一点没错!”

  又两天后,到了离开的时候,站在吉普车前,朱霖低声说道:“刘老师,等我回燕京,我有话想对你说。”

  刘一民回到燕京的时候,凌冽的西北风夹杂着黄沙,差点没把他又吹回到庐山。比现实风更大的是,随着《狼烟北平》话剧首演时间的公布,又吹起了阴风,唱衰起了《狼烟北平》

  《狼烟北平》刚发表的时候,就有不少人吹阴风,点阴火。主要攻击的点是,将里面的GMD特务徐金戈写的太正面,而且功劳写的很大。

  甚至在打小日子期间,风头盖过了我方的同志。不过当时在众多人的发声和曹禹的支持下,这场闹剧才被盖了下去。

  现在《狼烟北平》话剧首演在即,批评的声音就跟浇了大粪的庄稼一样,又快速地长了出来。

  崔道逸对刘一民详细的分析了目前的批评声音以及原因,他认为《中青报》对《狼烟北平》研讨会的报道也有刺激和推动作用。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年纪轻轻就开研讨会,有些人恨不得拿着放大镜来找刘一民的缺点。

  “我不怕,GMD当时在敌后确实进行了大量的锄奸工作,这些人的付出是没办法否认的,为锄奸工作战死的人也是我们民族的勇士。另外,里面的我当地下党成员,积极打探情报,抛开成见也救了徐金戈”

  崔道逸笑着说道:“人嘴两张皮嘛!想说什么,还是他们拐个弯的事儿。这件事情的后面还套着事情,你在青年座谈会上讲了什么?”

  “讲了什么?讲了一些实话?”刘一民笑道。

  “已经被人给你划到偏佐派这一波了!”崔道逸像是看透了里面所有的事儿,给刘一民指点道。

  刘一民这才恍然大悟,里面还带着党同伐异的味道。

  惜春派要是把他当成偏佐派肯定会冲着他开火,文代会之后,惜春派风头正盛,偏佐派在大势之下也不得不低头。

  “你没说什么,但是有时候不表态就是表态,不站队就是站队。老张让我告诉你,不用放在心上,争论会慢慢消散的。”

  张广年是惜春派,他这样说也算是表明自己的态度。

  崔道逸接着道:“我们《人民文艺》会在报纸上发表评论文章,支持你的。再说了,等《狼烟北平》演出后,我就不信那些批评的人不抢着去看。”

  刘一民淡淡一笑:“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几句流言蜚语又能奈我何!”

  “对,要的就是这个态度,《狼烟北平》首演成功才是最重要的。另外我给你看了一套两进的四合院,在南锣鼓巷,挨着人艺和故宫,非常适合你的要求,你要不要去看看?”

  崔道逸特意找刘一民,谈《狼烟北平》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讲四合院。距离《人民文艺》也近,以后投稿方便多了。

  “两进的?师兄有没有三进的?”刘一民问道。

  “三进?你不是说三进买着吃力吗?”崔道逸纳闷地问道。

  “最近人民文学出版社给我结了不少的稿费,现在够了,我想一步到位,那么多读者来信,总得有地方放,师兄,你说是吧?”刘一民笑嘻嘻地说道。

  《庐山恋》《狼烟北平》《驴得水》三本单行本一个月加起来的销量达到了十万册左右,出版社先结了这一部分的稿费,总共拿到了一千五百块钱。

  《庐山恋》卖的最多,可惜是短篇,基本稿费低,印数稿酬也就低。要是中篇的话,总的加起来能过两千。

  手里面有了五千七百块钱,三进应该是够了。就算不够,接下来自己肯定也还有稿费。

  以前只想要个两进,现在嘛,住个三进也不错。

  “你这挣钱的速度,比这西北风刮的速度都快!”崔道逸感叹了一声,心里愈发的不平静了起来。

  想了半天,又说道:“我也写文章,写了几十年,在你面前我倒像个新兵蛋子。”

  刘一民骑着自行车来到人艺,《狼烟北平》的排练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欧阳山尊和蓝天野也知道目前的坊间和一些报纸上的风波。

  随着首演的临近,声音越发的刺耳。

  “一民,有人说《狼烟北平》完全是东施效颦老舍先生的《茶馆》,这特娘的不纯粹是放屁吗?”

  欧阳山尊这么大的人了,也挽着袖子骂起了脏话。

  “两位老同志,咱们用作品说话!等首演成功后,看那些人还有什么好说的。”刘一民笑着安慰道。

  于是之轻轻地将身上的“白连旗”长衫抚平道:“一民说的没错,你们两个人还不如一个年轻人,一民,去庐山的感觉怎么样?”

  寒暄了一会儿之后,欧阳山尊和蓝天野又开始招呼着演员进行排练。

  刘一民看看完全场之后鼓起了掌,笑着说道:“同志们,我邀请了《中青报》的同志过来采访,先别卸妆,人马上就到,到时候拍几张照片。”

  欧阳山尊和蓝天野围了过来,询问是怎么回事,刘一民道:“大家排练辛苦了,记者的同志想了解了解咱们《狼烟北平》的排练情况。社会上争论越大,他们也要报道。”

  刘一民搂着欧阳山尊和蓝天野的肩膀,跟他们解释了解释。

  过了一会儿,门卫同志于佳佳来了,两人握了一下手:“于佳佳同志,麻烦你了!”

  “我应该感谢你给我采访的机会,这对我们《中青报》来说,一定是一次优秀的采访。”于佳佳高兴地说道,头发上夹杂着几粒沙子,这一段路搞得灰头土脸的。

  于佳佳拍了不少的照片,采访了演员和导演,最后又对准了刘一民。

  “刘一民同志,上次你在《狼烟北平》座谈会上说以北平和四合院为背景的文学作品大有可写,面对东施效颦的争论,你有什么想说的?”

首节 上一节 86/4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