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带头跑路,军官也跟着跑,最多士气全无。
加上唐生智提前干的好事,导致后面南京城的百姓逃出城都没法过长江,活生生被小鬼子给杀害。
都这个时候了,还不能齐心,光头输的是真该!
快要离开展厅的时候,陈默突然注意到有两个女大学生模样正在说着,但陈默却皱了皱眉头。
他忍不住走上前,小声提醒道:“不好意思,打扰一下,这个称呼可以是全程,也可以简称是遇难同胞纪念馆,但不能称呼是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那位女生还愣了愣道:“呃,为什么?”
陈默头上的青筋都要爆裂了,他耐心解释道:“因为纪念的是大屠杀里的遇难同胞,而非大屠杀这件事情啊。”
女生不是坏,只是傻了点。
被这么提醒,顿时脑袋转过弯,先是惊呼了一声,然后连连道歉道:“对不起对不起,是我前面口误,我不该这么称呼的。”
“没事,不是我较真,这种事情还是得严谨点。”
其实这件事情发生的还不少,名字太长了,很多人喜欢缩称,但是再怎么缩也不是这个缩法。
可以是遇难同胞纪念馆,甚至直接说纪念馆都行,绝不能是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陈默摆摆手,离开第一展厅,按着指示继续参观。
足足两小时多,等陈默走出遇难同胞纪念馆时,眼眶通红,神情有些阴郁。
这是他从南昌老家出发后,心情最沉重的一次。
就像纪念馆的结束语所写道: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
陈默觉得每个国人都应该来一次,一次就够了,没人会想来第二次。
不少画面和文字太令人发指了!
行走在路上,哪怕是11点多,入口处依旧是一条长龙。
陈默呼出一口气,打算步行到餐馆,也就是他跟许星晚约好的地方。
毕竟许星晚不敢进去,所以早上参观也是他的个人行程。
没想到,前面十几米外竟然看到熟悉的倩影。
“你怎么来了?”陈默走到许星晚的跟前,不解道:“不是约好吃饭的时候再汇合吗?”
“emmm,这不是想着你参观纪念馆出来会难受,我来安慰你咯。”
许星晚一脸的笑容,开玩笑道:“你看被我说中了吧?”
然后主动抱住陈默,温柔的怀抱和淡淡的幽香,让陈默闭上眼睛,脸色变得柔和。
1937年的南京城,惨绝人寰,整座城市宛如末日。
而2024年的南京城是什么样子?
是玄武湖面,柔美的粼粼波光;
是梧桐大道,连绵的声声蝉鸣;
是老门东里,青砖黛瓦的岁月留痕;
是五彩斑斓交织下的安宁祥和,是十步一景与张张笑脸撞个满怀,也是眼前笑靥如花的佳人。
这或许就是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意义所在: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第142章 带着血腥味的江风
从遇难同胞纪念馆出来心情是沉重的,但是走进餐厅有美食美人陪伴,心情阴转多云。
之所以不是转晴,是因为看到了荤菜。
尤其是那肉,瞬间让陈默联想到纪念馆内那些惨无人道的画面。
后劲太大了……
起码一两天内,陈默都不太想吃荤菜。
等吃完饭,走出餐厅,许星晚看了陈默一眼,问道:“那下午我们去哪里?”
陈默也不知道,出名的地方都去了,不出名的地方也去了。
最不敢去的地方早上刚看完,顿时茫然涌上心头。
突然有个念头涌上心头,沉思道:“去看看城门怎么样?”
“城门?”
“对,从中华门开始。”
陈默想了想,又补充道:“以1937年12月13日,小鬼子攻陷南京的视角走一遍。”
这的确是许星晚未曾想过的方式,只不过陈默刚看完遇难同胞纪念馆,再重走小鬼子的入城路线会不会难走出来?
她担心道:“你确定?”
“确定,”陈默牵着许星晚的手,故作轻松道:“放心啦,而且这样做才更显得知识与现实的结合。”
“好叭,我听你的,但是你知道具体怎么走吗?”
陈默笑着指了指自己的脑袋:“放心,都记在大脑里。”
许星晚小声嘀咕道:“学神就是牛呗。”
作为一个学渣,感觉被中伤了。
陈默没听清楚,好奇问道:“你说什么?”
“没,没什么,”许星晚摇了摇头,拉着陈默催促道:“走啦,那我们去中华门吧!”
两人随后直接打车来到中华门下。
(南京-中华门)
陈默之前就自己来过一次中华门,所以印象很深刻。
东水关到集庆门的明城墙风景一般,真要说亮点那就是中华门了。
在登城墙之间,陈默站在中华门下,抬头看着满是弹孔的城墙,再联想早上的所见,感慨万千。
12月1日,江阴要塞被攻占,12天的南京保卫战拉开帷幕。
12月2日,江阴防线失守,海军主力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在中日江阴海战中被全数击沉。
12月5日,句容守军被围。
12月6日,鬼子军正面部队到达宣城、秣陵关、淳化镇、汤水镇、龙潭一线的外围阵地。
12月7日,鬼子军开始向南京发起总攻。
12月8日,南京外围阵地被突破,守军退守复廓阵地。
12月9日,鬼子军突进至南京光华门外。
12月10日,鬼子军大批集结,向雨花台、通济门、光华门、紫金山第二峰一线同时猛攻。
12月11日,南京卫戍司令唐生智收到光头电报:“如情势不能久持时,可相机撤退。”
12月12日,中华门被突破,其余城垣阵地还在守军手中。
12日晚上,唐生智开溜,各高级将领也跟着跑,10万守军陷入大混乱中。
12月13日晨,南京城彻底沦陷,开始了长达42天的南京大屠杀!
登上中华门城墙,抚摸着满是历史痕迹的城砖,陈默实在意难平。
他气愤的骂道:“这孙元良真他妈的该死啊!”
遥望眼前的繁华城景,当初负责防守中华门的就是88师师长孙元良。
中华门虽然被攻破了,可其他城门还在手上,孙元良没接到指令擅自带着部分部队就想逃去下关,虽然被36师师长宋希濂劝阻返回,但已经造成了全城混乱。
为什么孙元良要跑去下关?
因为南京城易攻难守,左边是长江,鬼子君从右边三个方向进攻南京,唯一的活路就是从下关码头坐船横渡长江。
炎炎热浪吹拂起许星晚的秀发,她缓缓道:“以前的中华门上面还印着‘誓复国仇’四个字,可惜现在没了。”
“我觉得应该恢复如初才对!”陈默撇撇嘴,虽然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想想也好。
在城墙上走走看看了会,两人原路返回,从中华门下去,然后打车去往挹江门。
挹江门很大,有三个大门洞,中间是机动车道,左右的小门洞是非机动车道。
(南京-挹江门)
可以免费登上城墙。
一侧是绣球公园,另一侧是护城河。
入目是无限风光,可陈默却开心不起来。
“当初就在挹江门,鬼子就在城里,结果我们还他妈的自己人打自己人!”
陈默拍着城砖,胸脯气得鼓起,“废物光头,一群虫豸!”
12月12日下午,唐生智下令撤退突围。
但是按照撤退部署,除第36师掩护司令部和直属部队从下关渡江以外,其他部队都要从正面突围。
但唐生智又担心属于中央军嫡系在突围中损失太大,于是口头命令87师、88师、74军和教导总队“如不能全部突围,有轮渡时可过江。”
结果可笑的一幕出现了。
这个前后矛盾的命令使守军部队的撤退更加混乱,直接乱成了一片。
更离谱的是,有些部队的旅长、师长,直接带着少数精锐就溜了,连下面的部队都不管。
群龙无首,根本没有个组织。
然后不是唐生智后面口头命令里的部队,也跟着涌向下关一带,而负责封锁挹江门的36师,压根就没收到第二个指令,于是和这些撤退的部队发生冲突,叫骂声和枪响混在一起,城门口的石板路上到处是断枪和军帽。
不少人被打死或踩死。
没有死在保卫南京上,反倒是死在友军枪下。
小说都不敢这么写!
写出来只会被人喷,说什么太离谱了,一个卫戍司令怎么也不可能没通知到位。
现实就是这样荒诞。
陈默甚至都怀疑,那些传令兵是不是都他妈的逃命去了?
“但是逃出去的士兵也大多死了。”
许星晚作为一个南京本地人,说起这些历史,语气悲凉。
“因为根本就没有多少船!”
“坐船逃走的先头部队不仅没有把船开回来,甚至还烧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