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厨师学徒开始 第492节

  “老李师傅,麻烦您多费心,教教我们的厨师怎么做出正宗的开封烩面。”

  王建业诚恳地对老李师傅说。

  老李师傅笑着点点头:“放心吧,王老板。

  这烩面啊,讲究的是一个和面、擀面、抻面的功夫,还有这羊骨高汤的熬制,每一步都很重要。”

  在老李师傅的悉心指导下,厨师团队的烩面制作手艺日益精湛。

第691章

  除了菜品和原料方面的事情,饭店在管理上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随着生意越来越忙,员工之间偶尔会出现工作衔接不畅、服务不周到的情况。

  王建业意识到,必须加强饭店的管理。

  他制定了详细的员工培训计划,包括服务流程、菜品知识等方面的培训。

  “大家注意啊,顾客进门要热情迎接,点菜的时候要耐心介绍菜品的特色。

  上菜速度要快,而且要注意菜品的摆放和卫生。”

  王建业在员工培训会上认真地讲着。

  员工们认真地听着,纷纷点头。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饭店的服务质量有了显著提升,顾客们的满意度也更高了。

  ……

  王氏全系饭店分店在开封的生意日渐红火,店内常常座无虚席,热闹非凡。

  厨房内厨师们忙得热火朝天,锅铲碰撞声和炉灶的轰鸣声交织成一曲繁忙的乐章。

  然而,在这看似繁荣的背后,王建业却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食材供应的难题逐渐浮出水面。

  平日里,王建业总会在饭店各区域转转,这天他走进厨房,看到厨师正在焦急地来回踱步,手中拿着几包快要见底的香料。

  王建业赶忙问道:“怎么了,老陈?看你急得不行。”

  厨师老陈皱着眉头,无奈地说:“王老板,这香料快没了。

  咱这店生意好了,用量太大,本地供应商供货老是不足,再这么下去,有些菜都快做不了啦!”王建业心里一沉,看着那几包香料,不禁暗暗发愁:“咱们不是一直有供应商吗,怎么还出现这种情况?”老陈苦着脸解释道:“本地供应商一直给豫菜供应食材,咱徐州菜一些特定的香料和豆制品,他们储备不多,经常跟不上咱的量。”

  王建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也只能先安慰老陈:“你先别急,我这就去想办法。”

  走出厨房,他的眉头紧紧皱在一起,心里不停地琢磨着如何解决这个难题。

  “绝不能因为食材供应的问题影响了饭店的生意,一定要尽快找到解决办法。”

  他暗自下定决心。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这日,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

  暴雨如注般倾泻而下,天地间仿佛挂上了一幅巨大的水帘。

  王建业正在办公室里忙碌,电话突然急促地响了起来。

  “王老板,不好啦!原定的花椒供应商那边道路因为暴雨中断了,花椒没法按时送来,这可怎么办呐?”采购经理在电话里的声音充满了焦虑与慌张。

  王建业猛地站起身,手中的笔不自觉地掉落:“这么严重?店里现存的花椒还能撑多久?”采购经理带着哭腔回答:“最多只能维持两天的用量了,要是两天内没有新的花椒送来,咱们的招牌菜都得断供啊!”王建业挂断电话,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心急如焚。

  望着窗外狂风暴雨肆虐的场景,他的内心充满了挣扎与坚定。

  “不能坐以待毙,必须立刻想办法。”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坚毅,拿起电话,开始四处联系能够提供花椒的供应商。

  经过无数次的电话沟通,均没有找到合适的能在短时间内供货的供应商。

  王建业心急如焚,突然他想到了徐州老家的香料商。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拨通了老家香料商老张的电话。

  电话那头很快传来老张的声音:“建业啊,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啦?”王建业连忙说道:“张哥,我这边遇到大麻烦了。

  开封这边暴雨,供应商道路中断,花椒断供了,店里眼看就没货了。

  您那边有没有花椒,能不能救救急?”老张有些为难地说:“建业啊,我这边倒是有花椒,可这雨下得这么大,路也不好走啊,运输是个大问题。”

  王建业急忙说道:“张哥,您想想办法,只要能把花椒运过来,运费我出双倍。

  这真的是火烧眉毛了,求您帮兄弟这一回!”老张被王建业的诚恳所打动:“行吧,建业。

  你这事儿这么紧急,我试试找辆货车,冒雨给你运过去。

  不过路上可能有些波折,你得做好心理准备。”

  王建业心中一阵激动:“张哥,太感谢您了!不管怎么样,只要能把花椒运过来就行,路上您多叮嘱司机师傅注意安全。”

  放下电话后,王建业心里依然忐忑不安,毕竟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下运输,谁也不敢保证会不会出现意外。

  但此刻,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老张身上。

  每一分钟的等待都显得无比漫长,王建业时不时望向窗外,雨势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狂风依旧呼啸着。

  终于,在经过漫长的等待后,货车在风雨中缓缓驶入饭店的后门。

  王建业激动地冲出去迎接,看着混身湿透的司机和满载花椒的货车,心中充满了感激。

  “师傅,辛苦了!这么大的雨还把花椒给我送过来,真是太感谢了!”王建业紧紧握着司机的手说道。

  司机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王老板,您甭客气。

  张老板交代了,一定要把这事儿办好。

  这一路虽然难走,但总算是把货安全送到了。”

  解决了这次的燃眉之急后,王建业深知不能再这样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必须要彻底解决食材供应问题。

  经过一番思考,他决定亲自前往杞县、通许等周边县城,寻找长期稳定的食材供应源。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王建业踏上了行程。

  他首先来到了杞县,在当地的农产品市场里,四处打听能提供优质豆制品和香料的农户。

  市场里人声鼎沸,各种农产品琳琅满目,菜贩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

  王建业在一个卖豆制品的摊位前停了下来,看着摊位上摆放的豆腐、豆干等,询问摊主:“老板,您这豆制品看着不错啊。

  产量咋样,能不能长期稳定供应?”摊主是一位朴实憨厚的大叔,他打量了一下王建业,笑着说:“产量还行,我们家自己种豆子自己做。

  不过长期供应得看您的量有多大了。”

  王建业赶忙介绍道:“大叔,我是开封一家饭店的老板,我们饭店生意挺好,需求量比较大。

  要是您能保证质量和供应,咱们可以签个长期合作协议。”

  大叔皱了皱眉头:“长期合作倒是没问题,就是价格方面得好好商量商量。

  还有这运输问题,得怎么解决?”王建业笑着说:“价格您放心,肯定让您满意。

  运输的话,我来想办法。

  我要是和您合作,肯定是想长期把生意做下去。”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双方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

  王建业又马不停蹄地在杞县走访了几家农户,经过多番比较和洽谈,成功与几家农户签订了关于豆制品供应的长期合作协议。

  离开杞县后,王建业又来到了通许。

  通许的香料种植在当地小有名气,漫山遍野的香料植株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着阵阵独特的香气。

  王建业穿梭在田间地头,与种植香料的农户们交流着。

  他走到一位正在忙碌的农户面前,说道:“大哥,您这香料长得真好。

  我想问问,您这香料能供应给我饭店吗?我保证价格合理,而且这合作肯定是长期稳定的。”

  农户直起身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疑惑地问:“您是饭店老板?能要多少货啊,不会拖欠货款吧?”王建业连忙解释:“大哥,您放心。

  我在开封开饭店,生意一直很不错,用量您不用担心。

  货款方面,每一笔都会按时结清。

  这是我的名片,您可以了解了解我的饭店。”

  农户接过名片,仔细端详了一番:“行吧,听您说得挺靠谱。

  不过这香料种植也有风险,要是遇到天灾啥的,供应可能会有点影响。”

  王建业笑着说:“大哥,我也理解。

  咱们可以在合同里写清楚,遇到不可抗因素,大家互相理解,共同协商解决。

  您看这样行不?”经过深入的交谈与沟通,王建业在通许也成功与多家农户达成了香料供应的长期合作意向。

  签订完协议的那一刻,王建业心中的大石头落了地,但他深知这只是第一步。

  回到开封后,王建业开始着手解决储存和运输问题。

  他在开封城郊租赁了一个宽敞的仓库,仓库里空荡荡的,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息。

  王建业站在仓库中央,心中已经勾勒出未来这里繁忙的景象。

  “找人赶紧把这仓库打扫干净,再去购置一批冷藏设备,确保食材能新鲜储存。”

  王建业对助手小李吩咐道。

  小李点点头:“王老板,我这就去安排。

  不过这冷藏设备价格可不便宜,预算方面没问题吧?”王建业拍了拍胸脯:“预算不是问题,只要能保证食材质量,该花的钱绝不含糊。”

  在王建业的督促下,仓库很快焕然一新,冷藏设备也陆续安装调试完毕。

  库里的温度适宜,摆放整齐的货架等待着食材的入驻。

  与此同时,王建业还组建了一支小型运输车队。

  他亲自挑选司机,指导司机们如何安全运输食材,如何根据不同食材的特点调整运输方式。

  “师傅们,这食材运输可关系到咱们饭店的生死存亡。

  像豆制品和香料这些,一定要注意防潮防虫。

  遇到突发情况,立刻跟我联系。”

  王建业认真地对司机们说道。

  司机们纷纷点头:“王老板,您放心,我们一定把活儿干好!”经过一系列的努力,食材供应问题终于得到了妥善解决。

  仓库里装满了新鲜的豆制品和香料,运输车队时不时奔波在送往饭店的路上。

  王建业站在饭店门口,望着进进出出的车辆,心中感慨万千。

  “这一路的艰辛,总算是没有白费。

  如今有了稳定的食材供应,饭店的发展终于可以更上一层楼了。”

首节 上一节 492/50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