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高振东和娄晓娥的描述,她倒是放下一点心来,乐呵呵的开了几个检查单叫他们去检查,还专门在单子右上角,写了一个“急”,还画了个花押。
有这两个字儿,娄晓娥的检查那是一路绿灯,速度超快。
检查结果一出来,他们拿着回到樊老师这里的时候,樊老师旁边已经坐了一个也是满脸慈祥的中年女大夫。
女大夫接过检查结果看了看,笑眯眯的对着樊老师点了点头:“就是这个情况了,不过不用担心,她的情况,挺好的。”
于是就有了这么一幕,结果很明显——娄晓娥怀孕了。
高振东和娄晓娥都傻了。
娄晓娥是真的傻掉了,没想到这事儿啊。
高振东是乐傻了,虽然心里有点想法,但是当确定之后,还是让他心情激荡。
这事儿他可没经验,纯傻的。
高振东前世看见的电视里什么摸着肚子叫宝宝这种,不能说是纯扯淡吧,至少在高振东这里是不可能发生的。
一般人头一次,根本想不起这茬儿来!什么摸着肚子叫宝宝?大部分人连该摸哪块儿都搞不清楚。
而且高振东也知道,现在叫屁用没有,还没到那阶段呢。
高振东只是一边小心的护住娄晓娥,一边感谢樊老师和另一位明显是她请来的产科大拿,一边傻呵呵的笑。
娄晓娥就更不用说了,她倒是知道该摸哪儿,毕竟医科不是白上的,她伸手半护住肚子,其实以她的知识结构,也知道这个时候其实没必要,但是她就是想这么做。
产科的那位大夫明显是对这种情况非常有经验,对付没有经验的年轻夫妻在这种情况下的经验,她很丰富,她详细的给高振东他们介绍了这段时间应该注意的事项。
高振东很认真的摸出一个本子,仔仔细细的记录,边听边点头。
娄晓娥则是什么都没做,就笑着看高振东忙碌的样子,眼睛里流光四溢。
也没开什么药,这种情况吃个毛线的药啊,只要正常就行,这年头又不像日后,有一些必要的补剂添加,这时候还没这些东西呢。
高振东兴高采烈的告别两位老师,带着娄晓娥出了医院,一上车,高振东就意气风发的对司机道:“回爸爸妈妈那边去!开稳一点!”
司机答应一声,车子在冬日的空气中冒出了一溜白烟,直奔娄家而去。
到了娄家,高振东带着娄晓娥,刚进家门,娄母就赶紧迎了上来。
“振东,什么事情这么急?没什么大事儿吧?”娄母有些担心,高振东主动在娄家要车这种事情非常少见,一般都用不着,而工作上高振东自己有车。
娄父跟在她后面,表面上看起来沉稳笃定,但是目光里也透着关心,老男人嘛,嘴硬,还端着。
高振东乐呵呵的笑:“有大事儿!大好事儿!”
娄父娄母这才放下心来,高振东都这么说,那看来是肯定没什么问题。
娄晓娥脸上有点红,把一直紧紧攥在手上的检查结果递给父母,笑嘻嘻的:“爸,妈!你们要当姥姥姥爷了!”
喔唷,这话一出口,娄母就伸手扶住了脑袋,有点晕!
娄父也紧赶两步走上前来,满面喜色:“真的?”
高振东点点头:“真的!”
娄母这才从眩晕中回过神来,转头招呼人:“来人啊,赶紧赶紧,扶小姐进去休息!”
高振东制止了她:“妈,没那么严重,走,晓娥,我们进去。”
娄晓娥健康得很,活蹦乱跳的,现在时间又早,没必要,再说了我媳妇儿我自己不会扶?
娄母笑得脸都开了花,心里最后一块石头,算是彻底放下来了。
要说这两年,家里诸事顺遂,一帆风顺,自家老两口也没什么受波及,四平八稳的,她当年的圈子里其他人,最近几年可是不怎么太平。
家里老头子虽然没做生意了,可是儿子在港岛那边托着女婿的福,混得那是风生水起,事业日隆。
唯一在她心里还在犯嘀咕的,就是晓娥这小两口怎么结婚到现在了,肚子也没个动静儿。
在她看来,娄晓娥一日没孩子,这位置啊,就一日不稳固,虽说这女婿看起来不是那样的人,可是这日子长了啊,谁都说不清楚。
她也悄悄问过娄晓娥,娄晓娥只是乐呵呵的说她想得太多,振东说了,顺其自然。
其实高振东不急的原因也很简单,鬼知道自己的情况,能不能生孩子?所以为了不给娄晓娥压力,也不给自己压力,压根儿不去过多关注这个事情。
现在好了,娄母这最后一点担心,也随着这个好消息的到来,而彻底烟消云散。
娄父就更不用说了,他倒是没说太多,只是亲自走上去,和高振东一起扶着自己闺女往里走。
娄晓娥乐了:“爸,我没事儿的,都挺好的,你别担心,医生都说了,我这情况,挺好的。那是四九城里最好的产科医生,你还怕啥?”
娄父笑着摇摇头,也不争辩,反正你说你的,我做我的。
等娄晓娥进屋坐下,娄母转身对管家道:“小姐有喜了,吩咐下去,这个月每人加一个月的工钱!”
娄父大喝一声:“不,两个月!”
管家高兴的应了一声,娄晓娥也是他从小看着长大的,对家里人都很好,她有喜了,想来大家都会为她高兴,有了两个月工钱,那就更为她高兴了。
这边娄母抓着娄晓娥的手,问东问西的,别的她可能不行,可生孩子却是老经验了,问了好多,絮絮叨叨的也说了好多。
娄父则是一脸老怀大慰的样子,现在除了娄守行这个不省心的还没消息之外,其他的他还真没什么担忧的了。
他拉着高振东,兴致勃勃的拉起家常来,也是三句话不离孩子。
高振东自己,则是魂飞天外,都开始想孩子叫什么名字了。
这是核弹成功的时候怀上的孩子,那叫高核……
呸呸呸……想特么什么呢,高兴得失心疯了是不?高振东摇摇头,这尼玛也忒不靠谱了。
当天高振东没回四合院,一家人商定,娄晓娥这个学还是要上的,也不至于那么娇贵,只是放学回家,就不回四合院了,直接回娄家,这边人多,照顾得也好。
至于高振东,就尽量回娄家,如果有工作,在四合院那边也没关系。
这是娄晓娥的主意,她非常清楚,高振东在这边,很多工作是开展不起来的,这边没有南屋那个条件,不只是硬件条件。而在她心里,高振东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别人可能不知道,她哪儿能不知道。
第740章 小娄和小陈都很郁闷
高振东对此也很同意,对他来说在哪边都问题不大,他现在可以连续离开四合院两个月,就算是在这边长住,也不是什么问题,两个月里随便回去住一天两天的,轻轻松松啊。
没想到这个离开2个月的时限放宽,最早居然是用在这里,高振东自己都给整笑了。
对于娄晓娥的对自己工作的理解,高振东也很满足,毕竟很多事情真的是只能在南屋做,娄家这里就算是把计算机什么的都给备齐了,也是不满足要求的。
这年头,很多夫妻天各一方,一年两年都不见得能见上一面,更别说大漠那些同志,是直接和家里失联了。比起他们,自己这种情况已经不知道幸福了多少倍。
远在港岛的娄守行,很快就收到了这个消息,是娄父直接打电话告诉他的。
这种事情没什么好遮掩的,又不是工作,直接打电话通知才是正该的。
娄守行也高兴疯了,我这就成舅舅了?
小妹有了孩子,想来家里就不那么催自己了吧。
说起来没人催婚了,自己是应该高兴,但是心里空落落的是怎么回事?
娄守行打开自己的通讯录,手指在上面摩挲,指向了一个名为“贺五小姐”的名字……
——
三分厂的同志都知道,这几天高总工的心情,那是极好的。
“有没有什么字儿需要高总工签的?赶紧去,最近他好说话得很。”
“有没有犯错误?有的话赶紧去找高总工自首,这两天他不怎么剋人。”
“……”
有的人猜,应该是升官了的原因,毕竟不久前才公布,高振东同志,升任三轧厂副总工,这事情把老陈高兴得够呛,他的调令还没下来,三轧厂一时间出现了师徒二人,分任厂里正副总工的奇观,这种事情可不多见。
这个事情,让厂里的女同志再次捶胸顿足了一番,当年特么的怎么手脚就那么慢啊。
老陈这段时间走在厂里,走路姿势那是虎虎生风,厂里的同志都看得出来,高振东升副总工,他比高振东还高兴。
但是对高振东很了解的人却是知道,高振东能高兴成这样,绝对不仅仅是升官一个原因,毕竟高总工对这块其实不是非常看重。
当然,这个事情,高振东也没有刻意隐瞒,特别是老陈这里,这种喜事,那是绝对要及时通知师父的,让他也更高兴高兴,毕竟师父师娘在自己耳朵边上念叨这个事情,那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师父师父,好消息,听不听?”高振东坐在老陈办公室里,一脸惫懒的笑容,在这里他可以很轻松,不用端着。
老陈笑道:“什么好事情?只要不是生孩子,都别和我说。”
哟,老陈这要求,日渐增长啊。
对于老陈来说,高振东再升官升职,都不合适了,毕竟年轻,已经够显眼了,剩下还能有啥?
出成果?高振东的成果还少了?缓一缓也是好的,要不他还真有点担心自家徒弟身体顶不住。
高振东一脸“你怎么知道”的表情:“诶,对了,师父,就是生孩子的事情,晓娥怀上了,你和师娘有孙子了,哈哈哈。”
老陈家那位师兄,不在京城,而且也是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的主儿,搞得师母很是烦心。
老陈腾的一下站了起来:“真的?”
高振东笑道:“师父,这事儿我还拿来开玩笑不成,真的真的,才去医院检查的。”
老陈哈哈大笑,用力拍了几下高振东的肩膀:“好!太好了!我和你师母啊,就盼着这一天呢。”
儿子那儿的孙子,短时间是指望不上了,好在徒弟这里的孙子也是一样。
这年头的师徒,和日后几十年的是不一样的,这下子老伴在家里该开心了。
当然,不把这当回事儿的徒弟也不是没有,但是不孝的儿子也不少见对吧?
“师父,这事儿,厂里就你一个人知道。”
对于这种“优待”,老陈非常受用,这就对了,要不然怎么能体现出自己的不同?
“周末带上晓娥,来家里吃饭,一定得来,让你师母好好高兴高兴。”老陈一点儿不客气。
高振东比他更不客气:“好嘞好嘞,师父,给孩子的见面礼你可得准备好了哈。”
“没问题!”老陈意气风发,很是豪气。
对于他来说,儿子工作远在他乡,想要享受天伦之乐,也就是面前的高振东了。
老陈的儿子远在异乡,收到了老陈的电子邮件,内容很简单,但是很是无情。
“……你妈说了,你要是实在没空生,也无所谓,你师弟有孩子了,你那儿看来是不指望了……”
陈师兄看着这封信,心情微妙,按说是应该高兴的,就是这味儿,怎么总感觉不对呢,所以爱是会消失的,对吧?
——
喜悦是要有的,但工作也是要干的,高振东现在,正在听汇报。
“高总工,数据库的调试,已经接近尾声。”伍升远和聂国兴两人被高振东派去运算所负责数据库系统的调试,到现在为止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
听见数据库系统调试的进度,高振东也很高兴。
“接近尾声了?过程中有没有什么问题?”
伍升远摇摇头:“从技术上没有什么问题,您给的源代码,其实完成度已经极高,在其本身功能上我们做的其实都不算是调试工作,更像是编译工作。”
这一点高振东倒是不奇怪,本来这东西就是系统亲自改进的,能有什么问题。有问题都不会出在这些源代码本身,而是出在别的地方。
“改动最大的,还是根据统计部门的同志,以及一些其他可能用到数据库系统的同志提出的要求,进行的适应性改进和增补,这一块平时也在向您汇报。”这才是大头,毕竟这个数据库系统来自几十年后的开源系统,而且该开源系统的代码贡献者来自世界各地,五花八门,有很多功能、习惯、用法,不见得就是最合适的。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虽然合适,但是同志们还理解不了,弄不明白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干,因为不理解,也发挥不出其实际能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