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第493节

  失落嘛……高总,你好歹再争取一下呗?

  艹,你脑子真有毛病,俞允成在心里骂自己。

  无论如何,高总工给的面子,自己得接着,这真的是送了自己一个天大的人情。

  系统内谁不知道,这特么高总工的课题啊……

  这话要是放出去,拼了老命想挤上船的恐怕得车载斗量。

  而且高总工的话说得非常有技巧,你先调研调研再给我推荐人……

  “好的高总,我保证完成任务!”现在高振东的级别,相对俞允成来说是不折不扣的领导,不论是技术口还是行政级别都是如此,所以俞允成这话说得贼顺嘴。

  “行,那我等你消息,尽快啊,哈哈哈,这边项目都批下来了,等人……不,等米下锅呢。”高振东一高兴,嘴瓢了一下,“等人下锅”的话事儿可就大了,听得俞允成笑了起来。

  果然高总的课题,在手续上就是顺畅,踅摸人员的速度居然没赶上上头批项目的速度,换成别人,恐怕整个团队都组建完成,等得望眼欲穿才能有个结果,还不一定是好结果。

  俞允成放下电话,转身就往所长办公室走去,谁还没三五个好友?就算加上技术过硬这个条件,符合的人也还是不少,先给所里打个招呼,然后自己就好办事了。

  这个事情高总工没有找1761所的公事渠道,而是直接打电话找自己,那说明高总工自然会处理人员的借用问题,根本什么都不用担心。不过还是要先给所领导打个招呼,高总工可以不在意这些细枝末节,他们可不行。

  果然不出他所料,所长听见三轧厂的高总工那里有课题,双眼放光,看那架势,如果不是他自己职责所在,恨不能以身代之。

  “好,太好了,允成啊,你不但技术过硬,这关系也是一等一的硬啊。”

  我这关系,就是靠技术过硬得来的,否则高总工哪儿会三番五次的找我。

  “我手上有工作,没法参加,高总工也懒得麻烦,就让我直接调研推荐,压力也很大啊。”俞允成笑道,话里全是话。

  “嗯,这个事情一定要配合好。这个调研工作既然高总工交给你了,那就还是要辛苦你了,说起来都不忍心,你担子这么重,还要忙活这个事情,谁叫高总工相信你呢。你放心,你这边推荐的人员,手续上所里一路绿灯。”所长话里也全是意思。

  高振东的事情,首先要的是技术,这是硬杠杠,没得商量,但要说所长没有亲近的、符合条件的人?绝对有。

  不过这个事情非常明朗,人家直接找到私人头上了,那这份情面就扎扎实实的落在俞允成头上的,谁都不能乱伸手。

  谁要是想搞个李代桃僵,用规则推荐一个人去逼高总工吃哑巴亏,呵呵,所长不傻,那个人,就不在规则里,或者至少说,不在他们所能掌控的规则里。

  真要那么干了,信不信别人反手就是一个大巴掌扇过来,甚至更绝一点,先接收,过一天再下一个“能力不足,无法胜任”的评语退回,那真是哭都找不到坟头了。

  对于所长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所里业务的发展,工作的开展,别的都得排后面,这个事情只要搞成,绝对又是所里的一份很重的成绩。

  支持!全力支持!全力支持俞允成的工作。

  甚至所长都没有暗示俞允成考虑一下自己……不对,所里推荐的名单,而是直接甩给了俞允成,这个事情从大义和大利上来说,如此处理都是最合适的。

  其实他们都想太多了,这个事情高振东不走公务渠道,主要是高振东没想起来。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俞允成,至于俞允成在1761所,这事儿高振东就没啥概念了。

  ——

  处理完这个事情的高振东,直接就放下了这个事情,他啃论文也啃到了瓶颈。

  有机物的合成这个事情,他能找到的书数量还不少,琳琅满目的不知道啃哪一本好。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请向总推荐一本吧。

  虽然尿素算不算有机物,略有争论,但是工程塑料是彻头彻尾的有机物这是没有问题的,向总这两个东西都搞,那在这方面想来还是能提出建议的。

  “高总工?你好你好。”

  “你想要我推荐一本有机物合成理论方面的书?啊,对,对,你手上有哪些?”

  在听完高振东说的书名后,向总给出了意见:“这些都差点儿意思,这样,我给你寄一本过来。什么?不用邮寄?啊,我明白了,好的,走机要通道,速度快一些。”

  放下电话,向总笑着摇摇头,这位高总工真的很有意思,化学方面的东西,你说他不懂吧,他拿出来的不少成果是专业出身的人都达不到的高度,而且还非常成熟,你说他是专业的吧,他又要找有机物合成的基础理论来学习。

  只能说非常人非常事,人家学一点点就足够出成果,再学一点又能出更多成果。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指向性学习,需要哪里学哪里?

第759章 过年

  时间一晃就到了62年的春节,高振东没有上班,春节上班,有点太那啥了。

  春寒料峭,但是小孩子可不在意,穿得跟个棉花球似的在院内院外跑来跑去,虽然在高振东看起来挺土的,但是可爱啊。

  娄晓娥应该是因为自己怀了孩子,母性爆棚,看着谁家的孩子都喜欢。就为了这个,她连娄家都不呆,专门挑着这一天回四合院来过年。

  她让高振东把那个老铁皮桶炉子生了火,搬了个桌子凳子坐在门口,看高振东贴春联,高振东在桌子的三面都放了凳子,一来是来个人有个地方坐,二来是多一些阻挡物,免得小孩子风风火火的撞到娄晓娥。

  娄晓娥在桌上放了好大一堆零食,花生瓜子酥糖牛奶糖……她甚至还化了一暖壶麦乳精放那儿,倒出来热腾腾的,别提多香甜了。

  何雨水也坐在娄晓娥边上,她哥出去买年货去了,她就跑到娄晓娥这儿来凑热闹,她身上那件崭新的红袄,是娄晓娥送她的,看着就有几分洋气。何雨水也大了两岁,没凑在小屁孩堆里玩,但是却紧跟着娄晓娥。

  自从娄晓娥出手把棒梗救回来那事传开之后,何雨水老崇拜了,只要娄晓娥在家,她自己又没事的时候,就喜欢来找娄晓娥。

  所以高振东家门口就跟菜市场似的,小孩子一会儿来抓一把,一会儿来抓一把,还能顺带喝一杯甜水儿,开心得不得了。

  娄晓娥看起来比小孩子们还开心,逗小孩把自己倒是逗得前仰后合的。

  高振东随她,她开心就好,至于什么显眼不显眼的,他家要是拿不出这些东西,那反倒是更显眼了。

  要说人流最集中的,还真就是这前院,娄晓娥当起了孩子王,闫埠贵还是一如既往,替邻居们写春联,今日免费,过时不候,就连高振东正在贴的这幅,也是他写的。

  “高总工啊,听说你家爱人有喜了?”闫埠贵一边忙活,一边和高振东拉家常。

  到了高振东现在这个级别,闫埠贵再是那啥,也不好再装着傻叫“振东”了,虽然高振东自己不在意,可是闫埠贵心里自己警醒着呢。

  娄晓娥这个事情高振东没有隐瞒,院子里的人知道这个事情,这样人们和娄晓娥打交道的时候自然就会带着小心,出什么意外的概率小一些。

  高振东前世看各种电视剧最想不通的就是,明明是挺正常的事情,偏偏剧里的人要遮遮掩掩,最后不是出意外,就是生误会,看得人牙根痒痒,这不吃饱了撑的嘛。

  “是啊,要是有什么事儿,闫老师闫大娘多帮衬着点儿。”高振东笑道。

  闫埠贵闻言,满口称是。

  正说话间,傻柱和秦怀茹拎着一大袋东西,从院门外进来,他们两的事情在院子里是公开的,所以出双入对也是极正常的事情。

  两人拎的东西不少,去年傻柱和秦怀茹在工作上都是出了成绩的,如果说秦怀茹还只是跟着易中海沾光的话,那傻柱可是正儿八经的十七机部和防工委联合课题的主要完成人之一,年终总结评优的时候也是风光得很,连烈火科技奖,他都弄了一个三等奖。

  这可把傻柱给高兴坏了,祖坟冒青烟啊,就差当场给高振东磕一个了。

  他年底收获颇丰,秦怀茹也不差,毕竟她跟着易中海,干了不少三分厂的活儿,三分厂的活儿有个特点,那就是经费充足,包括人员费用。

  经费充足不说,成果还多,到年底总结评优,秦怀茹也捞了不少实惠。

  所以这两人出去采办年货,也算是大手大脚了一把,大包小袋的弄了不少。

  他们后面跟着棒梗,这算是个半大小子了,这年头已经能干活了,跟着两个大人出去当苦力扛包。

  三人一进门,棒梗就直奔娄晓娥而去,边跑还拿出一串糖葫芦来。

  “娄阿姨,新年好!我请你吃糖葫芦。”

  娄晓娥乐坏了,酸甜口,最近老想吃了,不过在家里被自己老妈管着吃不过瘾。高振东一看,花红做的,嗯,能吃。

  她一把接过来,顺手递给棒梗一个小红包:“谢谢棒梗,来,压岁钱!想吃什么自己拿啊。”

  满院子的小孩都有的,不分大小,一律一块,至于这个钱高不高,她就无所谓,高振东更无所谓,她开心就好,他一年稿酬收入要以万来计数这事儿,相关部门都知道,过年给小孩发一块钱压岁钱能有什么大不了的。

  棒梗高高兴兴的接过小红包,还给娄晓娥磕了个头,细说起来这个头,全院小孩磕不磕都正常,只有他是该磕的。

  出乎意料的是,秦怀茹并没有替棒梗“保管”压岁钱的举动,一来是她们家现在不怎么紧巴犯不着算计小孩子那点儿,二来,在她心里,娄晓娥发给棒梗的红包是不一样的,能保佑孩子,这个钱,一定得留给棒梗自己花才行。

  “高叔叔,有没有小鞭?”棒梗怕起高振东的时候是真怕,不怕的时候那是真不怕,只要自己没做错事情,那高叔叔这里就总是和蔼可亲还能变出好东西。

  高振东转身从屋子里拿出一挂小鞭来递给棒梗,这东西可不能放在娄晓娥附近,现在院子内外噼里啪啦到处都在响的鞭炮声,有大半都是高振东充当的“军火商”,别家买来都是吃饭或者辞旧岁的时候放的,能给小孩子放着玩的很有限。

  这两口子一个发钱,一个发“枪”,绝了!

  棒梗高高兴兴的接过来,傻柱在他后脑勺轻轻扇了一下:“一边儿放去,别跟你娄阿姨跟前放。”

  “振东,晚上在我家吃饭?”傻柱转过头,对高振东笑道。

  中午饭还是长桌宴,晚饭就是各忙活各的。

  谢建业跟着爱人回海河口岳家过年去了,王德柱要值春节班,万月芹干脆带着孩子包着饺子去单位上和他一起过。

  “好嘞!”高振东答应得很爽快,这边又热闹,孩子又多,娄晓娥不想回娄家,蹭傻柱的正好,要说到手艺,还得是傻柱。再说娄晓娥这情况,那必须得蹭饭!

  傻柱高兴坏了:“那就这么说定了啊,我先去忙长桌宴的事儿了,长桌宴你家那个菜你们不用准备,我这边包了。”

  作为院子里红白喜事指定掌勺,傻柱今天绝对是院子里最忙的那个。

  高振东转头在家里拎了几样东北货来:“来来来,这些你带去,看看怎么弄。”东北碳研院和光学所的同志,每年都很是热情。

  “哟,这些都是好东西,不过这玩意短时间之内我弄不好,你收着。”傻柱从里面挑出来一双毛绒绒的玩意儿来。

  “没事儿,放你那儿,慢慢弄。又不是非要今天吃,反正这些东西我们是不会弄的。”

  傻柱也没推,拎着东西就回中院去了,今天他还忙着呢,倒是秦怀茹留了下来,陪着娄晓娥和何雨水说了好一会儿的话,然后才回到中院和大婶小媳妇儿们一起忙活长桌宴的事情。

  娄晓娥也想去凑热闹,结果被高振东死死的摁住了,没门儿!还叫何雨水死死盯着她,把何雨水乐得够呛。

  中午的长桌宴,肉眼可见的变化,是大人的脸上笑得更开心,小孩子手里的玩意儿更五花八门,还有就是,长桌宴上的东西,更丰富了,各家自己出的菜,荤菜也眼见着比去年多了不少。

  高振东看在眼里,一边吃一边乐,嘿嘿,还是有些效果的嘛。

  到了晚饭,高振东两口子来到傻柱家,出乎意料的是,秦怀茹不在。

  “嘿嘿,日子也快要到了,不急那一会儿。”傻柱笑得跟二五八万似的。

  看来两人已经有了商量和决定,如果是这样,秦怀茹倒还真的不合适这时候过来,要不然搞得贾家老小心态变化,反倒不是什么好事情。

  从傻柱家窗子望出去,秦怀茹家也热闹非凡,能看见易中海两口子也在那里,养老嘛,关系到那儿了,不一定非到了老得走不动道儿才养。

  高振东转头看着笑眯眯端坐在桌前的聋老太,这两口子,可以啊。

  “老太太,喝酒不?”高振东问道,声音不大,这老太太不想聋的时候,其实也不怎么聋。

  “喝一点儿,就一点儿。”聋老太右手做出了一个能让南棒暴怒的手势。

  “成,我给你倒。”娄晓娥比高振东动作还麻利。

  聋老太拿出手里的家伙事儿对着娄晓娥比了比:“看看这是啥?”虽然还在做,但隐约能看出来,是一双小得可爱的小鞋子,软底儿的。

  娄晓娥揽着聋老太的肩膀,嘻嘻哈哈的大笑起来。

  一屋子人吃到八九点,傻柱让何雨水送聋老太回了后院,高振东和傻柱喝得开心,送人回来的何雨水却悄悄的靠向了娄晓娥。

  “晓娥姐,我问你个事儿呗,你给我出出主意。”

  “好呀好呀。”两人靠在一起说起了悄悄话。

  午夜十二点,声声爆竹中,迎来了传统意义上新的一年。

第760章 好消息,坏消息

  年是过爽了,尤其是娄晓娥怀上孩子的前提下,不过年过完了,工作还是要做的。

  开年就是一个好消息,他接到了苏卫华的机要加密邮件。

  “……经过对高度计的数据刷新率改进,固体反舰导弹的掠海掉弹问题已经解决,弹载雷达经过脉冲压缩和偏置抛物面天线改进,旁瓣性能和目标定位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经过三发全程遥测弹的试射,证明这些改进成本虽然低廉,但是行之有效的,三发全程短均顺利飞完全程,并在末段全程成功锁定靶船……”

  “我们李总向你表示万分的感谢,我们现在正在对导弹进行战斗部、火控、制导系统的最后联调,争取尽快能够进行陆/海发射的实弹试验,同时正在研究将C6108的性能充分利用起来,进一步提高导弹的自主性、可维护性和抗干扰性能……”

  苏卫华他们的固体反舰弹改进很快,原因也很显而易见,高振东当时提供的建议和技术,都是指着最便宜、最方便、尽量保持原有硬件结构不动去的,就连改个天线,都是非常小心的从正置抛物面改为偏置抛物面,四舍五入等于没改。

  这一点可以说是非常贴心,对于苏卫华他们来说,花不了太大的力气,尤其是脉冲压缩已经有人走在前面的前提下,更是简单快捷就把事情给做完了。

首节 上一节 493/6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