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风展红旗如画--商清瑞小记半生 第21节

点击:

2008年伟人特型团到南京看望孤儿院的孩子,左4是我,我左边是曹志颖老师,右边是赵登峰老师

我认为参与公益事业,应不分身份、不论地位,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认真投入的。而身为我国公益总会爱心大使,身上的责任更显重大。我竭尽全力支持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为需要帮助的人们和地区做我力所能及的贡献。

人活一世,不仅要取之于社会,更要还之于社会。我相信自己的一片诚挚爱心和拳拳热情定能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我的真挚和关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相信我的所作所为也定能为公益事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红色教育演出

随着我在演艺之路上的逐步精进,我参加的活动也越来越多,形式多种多样。

华鼎奖颁奖典礼上

除了上述公益演出,我还参加过许多大型的颁奖活动。比如一次影视明星颁奖活动中,我负责给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颁奖。参加此次活动的名人还有很多,唐国强、陈道明、王馥荔、王姬等诸多我国著名演员均列席参加,我还与唐国强、王馥荔等合影留念。

颁奖典礼后与王馥荔的合影

颁奖典礼上与另一个“毛主席”唐国强巧遇

作为演员,我最主要的活动还是那些具有教育意义的红色活动。庆祝共和国成立60周年,国家高层领导人在北京举行了一场场面宏大的庆演活动。在活动中,我亲眼见到了许多为新中国成立立下汗马功劳的老革命同志。他们见到我也都十分激动,仿佛真切地看到了曾经和他们共同战斗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海军中将张序三身着将军服,见到我后,立正敬礼,十分激动地说:“主席,海军战士张序三向您报到。”还有年逾古稀的王定国老人,她拉着我的手说:“主席,您老人家要多保重!”王定国还告诉我说,她的名字都是毛主席给起的。她很认可我的表演,感慨地对我说:“你演得很好,长得也很像。看到你以后我就想起当年我和主席面对面的时候……”

共和国部长将军企业联合庆祝祖国60周年华诞时留影

2009年是忙碌的一年。为了庆祝建国60周年和政协成立6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举办大型红色演出。我和其他表演同行先后去了山西、海口、重庆等许多地方参加演出。记得在重庆,我们是在当地一个新落成的现代化大剧院中进行表演,剧院位于朝天门码头对面。演出时,巴蜀中学的高中生们为我们做背景,表演舞蹈和唱歌,我朗诵了一首《忆秦娥•娄山关》。表演毕,台下掌声不断,还有观众来为我们献花。当时,薄熙来书记就在距离我们很近的观众席下方观看演出。演出结束后,他亲自上台接见我们此行的演员。薄书记是老革命家的后代,因此,他对我们的感情很深,对演出给予了高度地肯定。

薄书记亲切地和我交谈:“主席,你是哪里人?”

“我是北京人。”我回答。

薄书记显得很兴奋:“咱们是老乡!”

薄书记解释自己生在北京,老家是在山西。而后继续对我说:“主席,能不能再麻烦您给我们没有散去的那些观众再讲一段毛主席在前苏联给留学生讲的那一段话?”

我欣然应允,用地道的湖南腔说道:“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台下的观众听了我表演的一席话,更为留恋,久久不愿散去。

薄书记十分满意:“演得太好了!”这次的演出获得了当地领导们的一致好评。

红色教育演出

2010年,受某企业家的邀请,我和扮演蒋介石的特型演员从北京飞往重庆,自重庆坐车转到贵州桐梓。桐梓距离娄山关和遵义会议的会址很近。在当地县委书记、宣传部长等人的陪同下,我们先行参观了遵义会议的会址,后又前往娄山关古战场,感触很深。遵义会议在生死攸关的危急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一个伟大的转折点。遵义也因此被誉为“会议之都”、“转折之城”。我们在这种浓重的革命氛围的渲染下,愈发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的热情,认识到了革命的深刻意义。

贵州高原山地居多,四面环山。当地的油菜花很漂亮,阡陌油菜花有一人高,每年都要接待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贵州距离重庆很近,被人们誉为“重庆的后花园”。我和“蒋介石”就是在当地旅游节时分,到贵州去宣传当地的旅游项目,进行公益演出。在舞台上,我们表演称:“我们的贵州——革命圣地。它为我们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牺牲了无数的革命先烈。如今,我们贵州已经是面貌一新的贵州。山美,水美,人更美。所以,我们希望重庆的朋友(来贵州旅游的多是重庆人)和全国各地的朋友经常来这里旅游,拿它做我们自己的家,做我们的后花园!”在无数次的演出活动中,这样的表演词我早已烂熟于心,脱口而出,表演时十分从容。

这类型的红色传播活动有很多。我们表演时亦需要根据不同地方不同的历史背景进行编排、表演。如遵义是中国革命的转折之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遵义会议确定了毛主席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但当我们来到江西就又是另一番光景。江西乃是80年前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地方,是一座伟大的丰碑。而西柏坡则是党在历史上的另一个转折点,情况也不尽相同。不同的政治环境和当地的历史背景,会给我们的表演带来不一样的感觉,我们也会根据这些具体情况来编制不同的情景剧,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来激励、鼓舞后人,将红色革命的精神传承给后世的子孙万代。

2004年在革命圣地西柏坡

七届二中全会会址留念

2007年7月在西柏坡,我们与张玉凤(右二)合影,左三是我

红色文化的传承

如今,以我为主的红色演出经常在进行。陕西、山西、四川……全国各地许多与我志同道合的朋友们都在经营着这项活动。通过这些演出,通过我正在从事着的事业,我更感觉传承红色文化是我们的一种责任和义务。既然我选择了这份事业,就要以此作为生命的动力,奋发向上。

我们演出所面向的受众大抵可分为两种——曾经参与过中国革命或对中国革命比较了解的人群,还有对中国革命不太了解的年轻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条件日益优越,但是信仰上的危机却逐渐增加。许多人,特别是那些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逐渐暴露出精神空虚的弊端。越来越多的人可能在享受安逸生活的同时滋生了他们的享乐情绪——一部分人不愿再为自己的生活和未来去打拼、奋斗。因此,革命传统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面对我们的未来——如今的青少年人群,他们在革命教育方面的需求是十分迫切的。

我非常乐意参加这样的教育活动。正如毛主席对留苏学生的讲话中提及到的,中国的前途是青年人的,世界的前途是青年人的,希望寄托在这群朝气蓬勃的青年人身上。我深谙毛主席所思所想,也愿意为青少年的教育贡献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只要是对我国青少年有益的活动,只要是对我国红色文化传承有意义的活动,无论待遇如何,我都会义无反顾地去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