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初学者,我需要学习、锻炼的还有很多,为此我只有不断鞭策自己一直前进。扮演周总理的曹老师曾如此评价我:“全国那么多演毛泽东的,你是最认真的!”诚然,这就是我应该付出的努力。我以严肃的态度对待每一次的登台演出,无论表演场合的大小,我都认真编写台词,设计表演时的动作、表情、语气等。而在表演之前,我也要求自己将所有的台词流畅地背诵下来。基于我过去学习中文,又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加之平时上进好学爱读书,我所编写的表演词在讲话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一定的建树,普遍受到众人的褒奖。严谨的工作态度督促着我能够在表演之路上不断取得进步。
如今,每年我都会有上百场的演出,几乎每天都有活动,甚至连想要邀请我出演、吃饭的人都要提前预约。这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我这些年的努力,是对我成绩的评定,但我并未因此而骄傲自满、沾沾自喜。相反地,我深觉自己经过这几年的锻炼,无论是心理素质还是表演艺术都越来越成熟。这才是我艺术生涯中赖以生存的根本,也是我最追求和重视的目标。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仍存有各方面的不足,希望在今后的表演中继续学习和探索。
向前辈们请教
就学习来说,我一方面以书为蓝本,以优秀的影视剧和纪录片为依托,自发地进行学习和总结,但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向老一代表演者或是具有丰富演艺阅历的演员们学习。
人们常说,同行是冤家。这话并不尽然。我凭借自己谦虚诚恳的学习态度、认真严谨的学习精神,虚心向表演方面的前辈学习、请教。他们都被我的精神所打动,对我不吝赐教。其中,特型演员赵登峰老师和曹志颖老师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我进行指导,对我表演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2008年,在白云桥毛家菜馆附近举行过一个庆祝党中央进驻西柏坡60周年的活动。活动是由张玉凤召集,赵忠祥主持,参加活动的还有许多老将军、老革命。在活动过程中,赵登峰老师和我们聊了很多,给了我很深刻的启发。赵登峰老师说:“我们特型演员不是一般的演员,也不是模仿秀。”如今,社会上各种模仿秀盛行,但我们所从事的事业与此并不相同。我们的表演首先需要对革命领袖们的思想和形体动作进行诠释,但这并不同于单纯的模仿,还需要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比如,毛主席习惯经常舔嘴唇,但如果我们照实表演,则会使我们的表演失去美感。艺术是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的。我们这些特型演员需要在反映人物原形的基础上,补足原形形体中不完美的方面。这是一种创新的表现。
此外,我们的创新还表现在表演时的场景和特殊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的变迁,如今我们表演的内容不一定是当年革命时经历过的。这是在不同的场景中沿着相同的思想脉搏在记录、描绘着那些“曾经”的故事。这绝不只是简单地描绘和模仿,而是需要演员们自身不断学习、不断历练思想和表演基本功,要有表演艺术家不断突破和创新的精神。
更有表演时的语言、形体动作以及台步等问题,都需要我们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揣摩和学习。台下观众看到的是我们光鲜亮丽的表演,却不知我们表演时的一颦一笑、走路的位置、手举的高度都是有严格要求的。以最简单的握手为例,如果我面对的是基层群众,那我在我握手的时候就要把腰弯下,把手伸给观众。这时我扮演的是亿万中华人民的领袖,对待我们的人民要谦恭、亲切,才能表现出领袖高大的形象。而在接见外国友人时则完全不同,我要充分表演出我们领袖的气势和架势,这在舞台上称为“范儿”,特别是接见那些超级大国的使节。
赵老师对我的一席话,引发了我更深入地思考,思考如何能够更为贴近主席的原形,如何真正将自己融入到我所扮演的角色中。而提起我与曹志颖老师的关系更非一般。自2006年他引我入门后,我时常与曹老师一起参加表演。从开始只在北京小范围地进行表演,到后来遍及祖国各地的大型演出,我们两人是搭档最早,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每次演出时,如果我有表演不到位的地方,曹老师都会认真地给我指正。语言表达上、肢体形态上,曹老师不厌其烦地讲给我听,我也会细心聆听、领会。曹老师可谓是我的良师益友。舞台上,他当我是主席,我当他是总理。私下交往时,我们是亲密的朋友、哥们,无人时我就称呼他为“曹哥”。
正是有了这些前辈老师给我的帮助与指引,我的演艺之路才能走得更为平坦和顺遂。他们的帮助与教导督促我不断进步,我会永远感谢他们。
从书法领悟精神
对于毛主席形象的刻画应该是深入的、深刻的、全方位的,而我作为扮演毛主席的特型演员,要想更为传神地再现这位伟人的光辉形象,要从内涵、精神、品质方面去追寻、理解毛主席的思想。书法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书法作为中国国粹,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练习书法不仅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更能引发人进行更深刻的思考,获得更深层次的体会。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书法方面确有不俗的造诣,这是值得我深入体会的。
过去在学校工作时,时间比较丰富,还有时间来练习一下书法。行书、楷书我都能写上一些。开始从事演员这个职业以后,我还特意学习了毛体。这于我,一方面是个人兴趣使然,另一方面则是出于演出的需要——我们的观众,诸如一些党政领导、企业家等,对主席的书法情有独钟,有时我也会根据他们的需要写上一些。
2009年4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演出后书写“为人民服务”
书法最基础的学习是形似,即根据字帖或者书法作品临摹,但当模仿达到一定水平之后,自然而然地就会用心去感受,进而追求神似。所谓神似,并不苛求字体的每一笔都和原来毛主席的字一模一样,而是在掌握了毛主席字体的基本形体后,书写时能够自然地流露出来,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其实,就是写出来的东西看着能有毛体字的神韵,但其实里面已经变成了我自己的东西。这也是修习书法的普遍规律。很多书法大师崇拜“书圣”王羲之,他们不断临摹王羲之的字帖,但只有那些最终能够在学习的基础上发挥出自己特色的人才能真正领略到书法的真谛。
我深知其中的道理,也向往这样的境界,但于书法方面的修炼,受到时间等原因的限制,我还未能取得特殊的成绩。如今,我也只是粗浅地对主席的书法有了一些基本的学习,能够运用毛体进行书写,但这还远远不够。我需要更加深入地研习、练习。因为自觉书法功力不足,虽然也时常有人索求我的书法,但我不愿敷衍了事,从不轻易动笔。
人们做事,要想做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是十分不易的,但我们并不能因为困难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我们依然可以立志于竭尽全力,把事情做到极致,能够无愧于我们的师长、朋友以及全国各地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的厚望。
有人说,表演是一种后悔的艺术。演员只有在表演之后能够发掘出自己表演中的不足,才能有所提高、不断进步。我力争做这样一种演员!
同行、观众以为师
对于表演方面的学习,我颇有自己的学习心得。
表演的学习本就是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于我自身,我可以通过学习一些表演理论来弥补专业方面的不足,也可以通过阅读毛主席的著作来深入体会他的思想和精神。但这只是表演学习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还是如何学习把理论和技巧融入到实际的表演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