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药入口即化,化作一股温润的热流,自丹田升起,瞬息间流遍全身。妇人只觉久病的身体像是干涸的河床迎来了春日甘霖,枯竭的生机被迅速滋养,原本沉重如铁的四肢也变得轻盈起来。
她试探着站起身,往日里必然会头晕目眩,此刻却稳稳当当,身轻如燕,前所未有的舒泰之感传遍全身。
她苍白如纸的面颊,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了红润与光泽。
妇人难以置信地摸了摸自己的脸,感受到那份久违的温热,激动得热泪盈眶,对着陈业便要下拜:“神医!您当真是活神仙啊!”
眼见母亲沉疴尽去,宛若新生,那男子激动得无以复加,当即俯身便要对陈业行跪拜大礼。
然而他双膝尚未及地,便被陈业伸手托住。
这男子相当惊讶,明明自己身强体壮,这老人家看着又老又瘦,怎么一只手就能将他整个人给托住?
真不愧是神医啊,怕是吃了不少强身健体的丹药。
陈业将这人扶起,然后提醒道:“带令堂归家静养吧。此丹虽已拔除病根,但亏损的元气非一日可复,往后数月,切记不可再劳心费神。”
母子二人千恩万谢,几番言辞恳切,方才在陈业的示意下,一步三回头地离去了。
经此一事,厅中众人望向陈业的目光已截然不同。方才只当他是个寻常老者,此刻却已是深不可测的在世神医。
谁家没有个病痛灾祸?寻常郎中易见,这等能起死回生的“仙缘”,却是千载难逢。
一时间,不少人心中活络起来,有人按捺不住,端着酒杯上前,意图攀附一二。
然而陈业却无意于此,只淡然地以茶代酒,与来人虚应几句,便在众人敬畏与惋惜的目光中飘然起身,再次挽着苏纯一的手离去。
步出大厅,喧嚣顿消。苏纯一清冷的眸子里带着几分不解,问道:“先生方才人前显圣,我还以为您是想借此引蛇出洞,为何又匆匆离去?”
“引蛇出洞,怕是难了。”
陈业确实是有闹大了好引来修士注意的意思,只要有魔头往他身上看一眼,陈业多半能有所感应。但刚才人前显圣,惹来的都只是凡夫俗子的眼光。
陈业只能摇着头,缓步走在回廊上,然后给苏纯一解释说:“我已经仔细查过周遭数遍,并无魔门修士的踪迹。虽然没能引蛇出洞,不过我方才出手在那对母子身上留下一线因果,若真是魔门假扮,我也能找得到。”
陈业的“天谴地狱”,能循着因果之线感应相关之人。
善缘也好,恶业也罢,一旦沾染,便割舍不掉。
那妇人若真是凡人,此举便是善缘一桩;可她若与魔门有染,无论藏得多深,这丝因果牵引,迟早会暴露其蛛丝马迹。
“此地不成,便换一处。”陈业目光投向远处一座更为雅致的阁楼,“楼外楼厅堂众多,那达官显贵云集的雅荣阁,或许能有所获。”
雅荣阁,正是那位当朝宰相留下墨宝之地。本是一处临湖赏景的高楼,扩建之后,雕梁画栋,极尽风雅,如今已是整个云州府文人骚客、权贵名流汇聚的顶尖所在。
魔门既已侵蚀朝堂,那么在这文气与官气最盛之处,必然能找到线索。
陈业做好了准备,今日定要打草惊蛇,闹出大动静来,只要确认一下这楼外楼究竟有没有魔头潜伏。
二人一步踏出,便将身后的凡俗喧嚣尽数抛下。穿过几道曲径通幽的长廊,景致也随之变换。周遭往来之人,江湖草莽气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锦衣华服的富商与羽扇纶巾的文士,空气中弥漫的,也不再是酒肉之气,而是淡淡的书香与挥之不去的金玉之气。
行不多时,一座飞檐斗拱、气派非凡的阁楼便映入眼帘,正是雅荣阁。
二人行至阁前,只见朱漆大门半掩,门前立着两名身着锦衣的护卫,气息沉稳,目光锐利,显然并非寻常家丁。
见陈业二人行来,其中一人伸手一拦,语气严厉地警告:“二位留步。雅荣阁非有功名在身者不得入内,还请见谅。”
话虽客气,但那护卫眼神上下打量,已将陈业二人划入了闲杂人等之列。
陈业闻言,抚须一笑,不以为意道:“哦?方才我入这楼外楼时,门前小哥亦有规矩,老夫随手赠诗一首,便得以通行。不知此处的规矩,是否也能以诗文破之?”
那护卫闻言,先是一怔,随即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嗤笑出声:“老丈说笑了。楼下是江湖草莽之地,几句歪诗或能唬人。此乃雅荣阁,往来皆是朝中大员、文坛巨擘,便是秀才功名,也无资格登楼。阁下若想入内,至少也需有举人之身。岂是你这田间老农能附庸风雅的地方?速速离去,莫要在此自取其辱!”
说罢,他便伸手来推陈业的肩膀,意图将这“不知天高地厚”的老头驱赶开去。
然而,那护卫一掌推去,本以为能将这瘦弱老者轻易推开,不料掌心触及之处却如撼泰山。
陈业那老朽的身子纹丝不动,让这护卫以为自己生出了幻觉。
他刚才可没说大话,这雅荣阁非举人身份不能进,他自己可是正儿八经的武举人,也不过是在这里当个看门的。
这护卫一掌之力有数百斤,怎么连个小老头都推不动?
他错愕之下,继续运力,想要将陈业推出去,却任他如何使劲,陈业连摇晃都没有。
陈业这肉身虽然是假的,但也是八九玄功变出来的,这力气何止万斤,寻常人怎么可能推得动。陈业就是奔着闹事来的,自然不会收敛。
只听陈业呵呵一笑,对这护卫说:“何必动粗呢,你不让我进,我不进去就是了。”
陈业转了个身,就在那雅荣阁的门槛上寻了个干净位置坐了下来,将本就不宽的入口堵了个严实。
那护卫咆哮道:“你!老不死的,你可知这是何处?”
陈业笑道:“知道,这是举人老爷才能进的地方,我这不是没进去么,怎么门口也算?”
苏纯一看陈业像小孩子一样不讲理,忍不住笑了笑,但马上便走到陈业身边,随他一起坐下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护卫又气又急,却拿这怪异的老者毫无办法。
正僵持间,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位身着宝蓝绸衫、头戴逍遥巾的年轻公子,手持折扇,在一众仆从的簇拥下行来。他见门口被堵,眉头一皱,不悦道:“何人在此喧哗,挡了本公子的路?”
那护卫见了来人,连忙躬身行礼:“张公子,是这老儿在此无理取闹。”
陈业眼皮都未抬一下,依旧稳坐门槛,只是悠悠开口道:“年轻人,这雅荣阁说是不让进,至少得是举人老爷才行。”
那张公子打量了陈业一眼,见他一身布衣,形容苍老,眼中闪过一丝鄙夷,傲然道:“本公子乃去岁秋闱的解元,你说我能不能进?”
“解元,那自然是才高八斗了。”陈业点了点头,终于抬眼看他,眼中带着一丝玩味,“既然如此,老夫便与你做个赌赛。你既是读书人,想必也以才学自傲。这样吧,你且作诗一首,若能胜过老夫方才所作,你便进去。若是不能,便陪老夫在此一同坐看这门前等着,如何?”
张公子不屑道:“你有何资格与我赛诗?”
陈业直接将那腿伸出去,将门口给堵了,然后说:“不赌你进不去。”
“有辱斯文!”张公子朝那护卫看了一眼,骂道:“尔等还不将这老贼赶走,更待何时?”
护卫满头大汗,伸手去抓陈业的身子,却发现依旧搬不动,抡起拳头作势要打时,陈业便看了这人一眼,仿佛在问:“你真要动手?”
这一眼看得护卫浑身一震,拳头便停在半空。
眼看僵持不下,那张公子却急了,今晚他要赴那云州总督的宴会,自己已经来得不算早了,若是再拖延下去,怕是连官运都要受到影响。眼看这两个护卫根本无用,张公子气道:“赌就赌,赶紧作诗,我还有要事!”
陈业笑道:“那你先来,任你选题。”
张公子心想这老农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怕不是早有准备,寻常的风花雪月都是赋诗常见的主题,想来这老头肯定备了不少。张公子可不想在这里拖延时间,那便挑一个冷门一些的题材。
“那便以归乡为题,你且听好。老井苔深沁月华,柴门半掩旧篱斜。槐花落满青石巷,一片归心系晚鸦。”
张公子确实是解元之才,这诗张嘴就来,写的是归乡的心情,前三句写景也算细腻动人,最后一句由静转动,乃是点睛之笔。
此诗一出,两个护卫顿时大声叫好。
他们也懂些诗词,自然判断得出这诗水平极好,尤其是张嘴就来,几乎没想过,能写出这种水平已经是极好。
张公子也挺满意,诗词虽然只是小道,但他也曾经下过苦功,毕竟在与那些大人物饮宴之时,你不能骈四俪六地来一篇长赋,诗词是最好的选择。
“到你了,我可以一步没动就作诗了,你可别拖延时间,浪费光阴。”
张公子只想他尽快认输,所以自己也是当即作诗,才不给他任何思考的时间。
陈业微微一笑,张嘴念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老夫我这一首归乡诗,解元阁下以为如何?”
张公子本来都准备好了一瞬间挑出七八个毛病来,但听陈业念完这首七言绝句,顿时愣在当场。
他写的归乡,全是写境;这老人写的归乡,却只有人。
然而,论意境自己的诗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就连刚刚拍手叫好的两个护卫都听出不对劲,这首归乡写得太绝了,笑问客从何处来一句念完,将人心都念得满是酸涩,有千般话语堵在胸口,张嘴却无言以对。
这“近乡情怯”四字被这首诗给写绝了。
护卫看着张公子,期待这位能驳斥一番,但堂堂解元,听完这诗之后也是久久无语,最后对陈业深深作揖。
“是晚辈输了。”那张公子长叹一声,对着陈业深深一揖,神情再无半分倨傲,只余下满心的敬佩与挫败,“老先生才情,胜我百倍,晚辈甘拜下风。”
言罢,他竟真的退到一旁,收起折扇,束手而立。任凭那两名护卫如何使眼色、如何低声劝请,这位新科解元都恍若未闻,只静立于陈业身侧,俨然一副聆听教诲的弟子模样。
两名护卫彻底傻了眼。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名动云州的张解元,竟会被一个看似乡野村夫的老者,用一首诗给镇住了!
二人正犹豫着是否该破例放行,息事宁人,却听一声冷厉的呵斥自身后传来:“成何体统!尔等可知此处是何地界?!”
声音不高,却自带一股久居上位的威严。张公子闻声,脸色一变,连忙转身,对着来人恭恭敬敬地行了大礼:“恩师在上,学生失礼了。”
那两名护卫更是吓得面无人色,双腿发软。来者非是旁人,正是当朝的翰林学士,云州总督的至交好友,更是二十年前金榜题名、御笔亲点的状元!
若说张解元是未来的新贵,那这位陈翰林,便是如今云州文坛说一不二的泰山北斗,一言一行,足以影响无数士子的前程。
未等众人开口解释这番乱象,陈业却已将目光投向了那位状元郎,语气平淡地说道:“哦?原来你是这张解元的老师。那正好,你也来与老夫赌一赌诗?”
这位状元爷闻言,仿佛听到了世间最荒谬的言语,他冷哼一声:“就凭你也配?!”
……
夜色如水,皓月当空。
云州总督方才处理完案牍公务,便在一众心腹的簇拥下,乘轿来到了楼外楼。今夜的雅荣阁晚宴,非同小可,云州府有头有脸的人物几乎尽数到场,他正有一件关乎云州未来的大事要与众人商议。
然而,轿子刚一落地,他便见雅荣阁门前竟是人头攒动,围得水泄不通,不由得眉头紧锁。今夜是他做东,是哪个不长眼的,敢在此刻生事?
“让开!总督大人驾到!”亲卫高声喝道。
人群闻声,如潮水般向两侧退开。总督大人穿过人群,定睛一看,却当场愣住了。只见几位他极为熟悉的云州名士,包括那位眼高于顶的陈翰林,竟都垂头丧气地立在一对乡野老夫妇身旁,一个个神情复杂,状如斗败的公鸡。
“张解元?陈学士?”总督大人满腹疑窦,指着他们,“还有诸位……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这群平日里傲骨铮铮的云州大才子,此刻竟集体在此罚站不成?
陈业抬头,望向那位云州总督,终于眼睛睁大了一丝。
当了一个晚上文抄公,总算有收获了。
这云州总督身边就站着一个修士。
第395章 输给诗仙不算输
今夜,本是云州文坛的一场盛会。
新科在即,云州历来文风鼎盛,状元辈出,甚至有过“五载连科,三元及第”的辉煌过往。因此,每逢大比之前,由云州总督亲自设宴,召集一州俊彦,已成惯例。
明面上,这是前辈名宿提携后进的雅集;暗地里,却是云州士林巩固利益,让那些有望金榜题名的后辈,与可能身居高位的文坛大家提前通个声气,结下一份香火情。此举虽未必能舞弊,却总能让云州学子在京城多几分无形的倚仗。
这“雅荣阁宴”,数十年来已走出十几位三甲进士,早已名动天下。无数外州才子削尖了脑袋,也想求得一封请柬,以期能鲤鱼跃龙门。
是以,今夜被阻于门外的,不仅有云州本地的才俊,更有数位从外郡慕名而来的年轻名士。
可问题是,所有才子都被拦在门外?
云州总督百思不得其解,只能将疑惑的目光投向那个稳坐门槛的拦路老者。
自陈业与苏纯一落座,便如磐石生根,再未移动分毫。二人将雅荣阁的入口堵得严严实实,前后来了十几名精壮的家丁护卫,用尽了力气,却连陈业的衣角都掀动不了。
若只是对这老头动手,大不了就是竭尽力气都搬不动。
可若有哪个不长眼的,敢对那位始终老妇人稍有不敬,下场便凄惨得多。往往是手未触及,人已被一股无形却沛然的力道反震而出,轻则头破血流,重则筋断骨折。
如此诡异的情状,让众人束手无策,头痛不已。
而比护卫们更无奈的,是那些被拦在门外的天之骄子们。从那位张解元开始,已有十余位名士上前斗诗,结果无一例外,皆是惨败而归,输得体无完肤。
这看似在田间躬耕了一辈子的老农,谈及诗词,张嘴就是足以流传千古名篇。无论你出何等偏僻的题目,定下何等严苛的格律,他总能于谈笑间,吟咏出令人拍案叫好的绝妙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