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地说是精神体的一部分,将有特定指向的波动传递到了目标身上。
尽管此前从未单独诱导出这种波动,但含义显而易见——极端的成骨作用。
深层生物快速构建新骨骼的能力,被单独剥离出来,在错误部位以错误方式引发,就成了致命手段。
就目的而言,这反倒是正确的。
之前的猜想得到验证,克拉夫特立刻做出了判断:
“散开,分开走!”
绝对不能呆在一起,对这东西而言,一个人和十个人没有任何区别,不可能靠寻常武力堆叠改变局面。
队伍已经不在乎指令从何来,在听到示警的第一时间分崩四散。
格林没有阻止克拉夫特越俎代庖的行为,短暂对视后,像是还沉浸在刚才的惊骇里,晚了两个呼吸时间起步,随后慌忙选择了最不明智的方向,转身直跑。
似乎是为了减重,他甚至甩掉了湿漉漉的罩袍,但反光的内衬锁子甲让整个背影都在闪光,更加显眼了。
克拉夫特抛弃火把,冲进了临近的岔路口,尽力降低存在感,身形即刻消失在暗处。
他再没有察觉到那个释放“咒语”的精神体。大脑在奔跑中高速运转,与身体抢夺空气,用于思考如何应对。
难道需要对付的是一个无形无质的东西?
不,他立即否定了这个想法。既往经验中,从不存在能脱离实体存在的精神体,哪怕那些操控着真菌的意识,也只能在菌丝间跳跃。
之前见到空荡荡的骨架,也说明对方是实体,而且是和其它深层生物一样需要利用人体组织的实体。
它就在附近,只不过不在地面上。
头顶黑暗的穹顶背景被切割成条带状,狭窄的视界限制了观察角度,有什么东西在岩墙上方死角行动。
它的体积不小,能听到错落的高频步点落在岩石表面,与凹凸处磕碰的声音仿佛八足的马匹奔行,又灵巧敏捷如蜘蛛在网中穿梭。
【尽快解决?】
那东西注意力多半在附近的格林身上,有机会一次性解决问题。
一念至此,几乎不用刻意启动,昏暗的环境在脑海中清晰起来,重重岩壁通透无阻。
两层岩墙之隔,格林正放慢速度,似乎是体力不支或试图分辨方向。
但稍有功底的人就能看出,他的步伐气息丝毫不乱,随时处于可以发力改变位置的姿态,尤其适合猛然回头给后面追逐者一个意外惊吓。
可惜这次的对手不是人,他多次隐蔽回头窥视也没能找到目标。
其他人早已被岔路导向不知何方,彻底消失在感知范围内。
克拉夫特也慢了下来,贴着好像随时要倾倒下来的岩墙挪动,与那边的速度同步。
神父的疲惫至少一半是装的,而他是真快撑不住了。
他能明确地感觉到延伸的精神体弓弦般拉紧,流窜的痛苦在其中嗡鸣震荡,有种随时会崩断、急转直下的预感。
激烈的精神活动也反映到了躯体上,体力消耗大幅增加,每一个动作都需要与亦真亦假的疼痛反射斗争,意识已经不是很能分辨精神上的幻痛与真实存在的不适感。
或许它们都是真实的,也可能疼痛只是一种生命的幻觉。
至少意识依然清醒无误,甚至还能庆幸自己没穿一套内衬护甲过来,这种东西果然派不上半点用场,还会限制活动能力。
湿冷的空气吸入肺部,却带来灼伤般的感觉。他竭力控制住大口喘息的冲动,用鼻子缓慢吸气,保持安静平稳的节奏。
“石中剑”确实还能用,不过能用几次是个问题。
他必须把每一次机会当做最后一次来用,在把握尽可能大时出手,哪怕这样会带来些风险。
当然,风险暂时不在他身上,在格林身上。
虽然无法互相交流,但这位神父仍在自然地放慢速度,时不时似乎无意地让剑身在奔跑中碰撞石面,发出一连明确无误暴露位置的清脆响动。
饵已经布置,没有不下钩的道理。克拉夫特咬牙伸展开精神感官,向上探知,希望能在那东西出手前找到它。
他感觉自己对这种视角的认知更为清晰了。
原本近似视觉、听觉的感知范围,现在变得更像触觉,某种肢体的触觉,而他的行为是伸长各个方向的手臂,在黑暗中摸索。
而感知的边界就是指尖所能触及的最远范围,只能摸有没有东西,没法描摹出具体形状,所以是模糊的。
“手”盲目地摸索着,将形状与轮廓传入意识。
格林、石头、水,石头、还是石头。
临时产生的引诱计划也许失败了,可能它没有追上来呢?
“指尖”触到了什么东西,与自身性质类似,虚幻飘渺的东西。
克拉夫特一愣。
波动,一段刚见识过的波动出现在那东西上,直冲而来。马匹奔腾的声音自后上方响起。
“该死,冲我来的!”
推一本画风很是奇诡的新书()
《天津人永不掉SAN》
第323章 暗面
没有先兆,没有危险感,仿佛一汪静水中涌入了乱流,“指尖”触到一道接近的波动。
如之前那样,以一股虚无之物为介质,速度看似轻柔缓慢、实则转瞬即至,在思维完成一次单线程运转的时间内侵入感知范围。
那股波动也随接触传播至精神感官内,畅通无阻地在没有区别的介质中扩散。
他感觉自己握住了一支扭动的音叉,源源不断的波动正从中传来,在想象的肢体中蔓延,并迅速逼近现实的躯体。
它是波动,是一道指令,一段被掷出的咒语。
精神器官触电般地抽回,蜷缩脱离。这还不够,克拉夫特拖着身体,再次奔跑起来,在下一个岔路口转向,朝着远离格林的方向拉开距离。
这个举动是正确的,接触被断开了。
传入的波动并未立即平息,它像真正的水波那样在精神体中漾开,余势抵近至不足两臂距离,几乎拂上背脊。
克拉夫特冲过又一个岔道口,急刹停住,放轻脚步折返,挪进转角后的岩墙下,将身体藏进不规则凹陷中,紧贴在光滑潮湿的冰冷上。
奔马般的声音接近,笔直冲过岔道,迅速变小消失。
精神感官仍蜷缩着,意识在黑暗中点数着度过的时间。
【一千零一、一千零二、一千零三……】
靠默数四位数,他可以将节奏控制在较均匀的半秒,比通过狂跳的心脏和急促的呼吸计数更可靠。
第三十五个数时,骨质敲打岩石的蹄爪声毫无征兆地响起,在不远处徘徊,随即再次减弱消失。
克拉夫特缓缓吐出郁积已久的气息,庆幸早有防范,躲过了这次回马枪。
那东西和想象的一样聪明,拥有智慧的同时,明显还存在着拟人的思维。
“我可不知道深层生物还会有脑组织。”他有些猜测,不过还没法确认,“最好别是这样。”
水雾中只余液体涌流的咕噜响声,像被切开的血管,在巨大心脏的挤压下泵出血液,淡淡铁锈味似乎始终粘附在口鼻周围,缭绕不散。
手搭在剑柄的配重球上,圆润厚实的触感提供了虚假的安定,但他很快意识到这只是一种幻觉。
根本没有机会进入能让手中武器发挥作用的距离。
寄予厚望的“石中剑”也需要明确目标位置才有意义,而现在短暂的精神接触就可能致命,完全不可能找到对方躯体所在。
像是手握锋锐无匹的匕首,在黑暗中摸索着寻找敌人,但对方是只蓝环章鱼,碰到触须的瞬间就可能致命。
思维在矛盾的死循环里空转着,一时没有解决方案。更深刻理解、更巧妙的运用,形成巨大技术代差,在这种差距面前,精神体成为了传导致命攻击的媒介。
克拉夫特原地僵了会,像是考场上遇到知识盲区的考生试图做垂死挣扎,希望延长思考能创造出什么灵感奇迹。但结果大多会证明,这除了空耗时间自我麻醉外没有任何意义。
体力没有因运动的停止恢复,反而在被渐行渗透进来的湿冷取代,躯体诉说着对热源的需求。
燃起明火不是个好主意,那东西可能还在附近。
【我就知道自己会后悔的】
无用的思索转向后悔是必然结果,懊悔着当时少迈出的一步,带来了现在的困局。或许研究更激进一些,现在能做的就会完全不同。
他对这种波动了解得太少,除了知道它是月骸控制生物组织的编码外并无进一步研究,更别提找到方法反制了。
唯一真正记录下来的,还是用洋地黄在样本身上诱发出的被暂命名为“起搏器”的波动。
而当下需要的不是实验数据、粗糙的理解,是应用转化。
研究不够激进的代价就是,他需要用一些激进手段来解决现实问题。
意识在各种可能间跳动着,他甚至想到了以承受部分伤害为代价,冲进足以用撕裂层面伤害对方的范围,但理论知识告诉他那是不可能的。
那不是主观意志通过克服疼痛能做到的事。哪怕只是被轻轻扫到身体的一部分,失控的成骨效应也会短时间内抽空血钙,关键物质的缺乏会彻底剥夺肌肉的运动能力。
得有种和对方类似的手段,将一段意料之外的波动在精神体接触中投射过去,直达其物质身躯。
他有这种东西吗?
似乎没有,毕竟在发现深层生物那超凡脱俗的人体组织操控能力时,每个有理智的人第一反应就该是医用价值,而不是作为致命武力。
毕竟破坏就跟稚童推倒积木那样,有着一千一万种简单办法。修复就要困难得多,也珍贵得多。
他的确从来没有想象过,将自己的研究用于相反的领域,这造成了眼下的困境。
但高速运转的思维在被导向这个方向时,灵敏地找到了一个此前未发现的小突破口,并发出诘问。
【真的没有吗?】
拯救心脏的草药,在被合适调配前也曾是鲜艳的剧毒。
而用来拮抗洋地黄过量毒性的程式,是否也有着另一面?
极其恶毒致命的另一面。
在思维还在运转时,脑海中永不褪色的知识就从那个缺口迸射而出,照亮此前无意或有意避开的领域,将阴暗扭曲之物暴露无遗。
洋地黄的作用机制是抑制心肌细胞膜上的钠钾泵,细胞内钠浓度增高,继而通过钠钙交换器将更多的钙引入细胞,最终增强了心肌收缩,并在过量时引起快速且无序的收缩,即室颤。
而被暂命名为“起搏器”的波动,可以迅速解除洋地黄引起的室颤,这就说明它可以精准地断开这段环环相扣的链条中的某一环。
要么增强钠钾泵的活性,要么阻止钠钙交换。它必定通过某种渠道迅速改变了细胞内外电解质分布——以一种恰好与洋地黄相反的方向。
钠钾泵和钠钙交换广泛地存在于包括心肌、血管平滑肌、神经系统、肾小管在内的各种组织中,支配着的远不止心肌,还有血压、水电解质平衡以及神经电生理。
如果不加限制地发挥这种力量,将电解质推向另一个紊乱的极端。用于解除洋地黄中毒的“起搏器”,是否也可以成为一种致命程度不遑多让的恶咒?
“让我们来试试吧……”
第324章 超视距作战
一个可怕的想法,被意识投入精神体,激起规律的波动。
那是曾由洋地黄注射液在深层生物样本上激发出的波动,当需要时,便从记忆中被调用出来,转化为具体节律。
模仿它的感觉就像用数百根手指弹奏无处不在的琴键,但思维并不明白“曲谱”含义,只是顺着记录死板地将其复现,仿佛不识字的人跟着字帖临摹根本无法理解的符号串。
实际操作远比想象中困难,不亚于端起一尊没有重量反馈的容器,已经溢过边缘的液面全凭张力维持,还泛着危险的波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