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不当王 第195节

  毕竟他还清清楚楚的记得,当年卫国灾荒,就是那鲁国的季氏、竖牛以及其背后的齐人互相勾结,还曾是借着自己府上失窃的兵甲,狠狠的摆了自己一道。

  当时要不是齐国的晏婴明察秋毫,替自己在齐国奔走斡旋,只怕他羊舌肸的名声也早已是被其败坏了。

  所以,此番若能通过李然在楚国的运作,搞清楚鲁国季氏背后究竟是何势力在暗中搅局,这对他而言,对整个天下而言,的确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当然,还有一点是,晋楚联姻这件事,其本身倒也并不能算得一件坏事。至少从大局看,晋楚联姻对于保持各国的安宁与稳定,确实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更何况,如今的晋国,也只有他们晋国人自己知道,他们晋国如今到底还有没有与楚国一争高下的可能?

  羊舌肸那是再清楚不过了的。

  于是,思来想去,羊舌肸最终还是答应了李然的请求,替他游说晋侯。

  翌日,在朝堂之上,羊舌肸劝谏晋侯道:

  “君上,楚国乃蛮夷之邦,而我晋国乃是姬姓正宗。如今,既然楚王欲与我晋国亲近,我们何不应允下来?却为什么反而要去效仿蛮夷的行径呢?”

  “《诗经》有言:‘尔之教矣,民胥效矣’。我们只需要做好我们自己的本分就是了,哪里用得着去学别人不正派的行为呢?”

  “《尚书》中又云:‘圣作则。’我们既自诩为大国,便该是以善为则,难道还要以不正派的做法为准则吗?一个匹夫,做了好事,百姓们尚且还要以他的行为为准则,又更何况是国君的呢?”

  这话的潜台词就是:无论别人遵不遵周礼,我们晋国一定是要遵守的,而且还要以此为准则,给天下诸侯树立一个榜样。

  而这句话能起到的效果自然是显而易见的。

  晋侯能不遵周礼么?

  显然不能。

  即便他对楚国再不感冒,但按照周礼,按照一国之君的行为准则,他始终还是要接见的。

  于是,晋侯在听完羊舌肸一番话后,也知道羊舌肸既是如此言说,那定然是有一番道理的。因此,就当即派人前去迎接了王子弃疾一行。

  接着,王子弃疾又顺理成章的在晋国的朝堂上提出了晋楚联姻之事。

  而晋侯将女儿嫁与楚王,那晋侯便成了楚王的岳丈。辈分来说,晋侯便成为了楚王的尊长。这对于晋国而言,倒还算得是占了个名分上的便宜。

  所以,晋国上下对这件事,基本上也没有反对的。反正又不是嫁自己的女儿,要心疼也心疼不到他们身上。

  而王子弃疾也没闲着,在得了晋侯的确切答复后,便又再一次彰显出他为人和善,且克己复礼的一面。并借此机会是完完全全的把自己粉饰成了一个深谙周礼治世的楚人。

  就如同郑国的那些君臣一样,王子弃疾的这一番作秀,也同样让晋国上下皆是对他刮目相看。

  ……

  朝议后,韩起却是只觉得奇怪,他知道晋侯的态度,照道理是不可能会答应这门婚事的。

  如今晋侯居然会径自答应下来,那显而易见的,肯定是羊舌肸提前是与晋侯说了些什么。

  而他也很好奇,为何羊舌肸会劝晋侯应允下来呢?

  所以他便私下又找到了羊舌肸要询问一番,毕竟如今他是执政卿,有些事他本也应该知道。

  而羊舌肸对他倒也没有避讳,他深知韩起的为人,虽是贪婪,却也还算得为人正派。于是,便将李然在信中所言是告知了他。

  “什么?竟有这等事?”

  韩起在听完国后,表现得亦是诧异,脸上满是难以置信之色。

  羊舌肸不疑有他,并是缓缓道:

  “李子明这些年其实一直在暗中调查盘踞于各国背后的势力,此番若非是楚王执意要打钟离,只怕鲁国季氏也不会这么快露出马脚来。既是如此,我等何不顺水推舟,再助他一臂之力?”

  “只是,而今李子明身在楚国,许多事也不便与我等明言。因此,中军日后若送亲去往楚国时,还需得小心从事。”

  羊舌肸信任李然是一回事,但毕竟在楚国的很多事情毕竟也不受其掌控。

  他这话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要韩起届时旁敲侧击打探一番,确定李然是否存在“变节”之举。

  “嗯,叔向所言极是!”

  韩起也是个明白人,至少在维护大国的体面上,他还依旧有着身为晋人的荣誉感。

  只不过这种荣誉感对于他们而言,似乎并不能持续很久。

  二人议定过后,韩起这才起身离开。

  而在韩起离开后,羊舌肸便立刻提笔,又给李然是修去了一封手札。

第二百七十一章 “秦晋之好”的真相

  话分两头,王子弃疾在晋国下聘之时,李然在楚国也收到了鸮翼从郑邑送来的信简。

  信中,鸮翼将他所见的,以及道听途说的,有关王子弃疾在郑国的表现,是一处不漏的全都告诉了李然。

  而根据李然自己在楚国的所见所闻,他其实本就知道,这个王子弃疾是极为野心勃勃的。

  再加上如今他在郑国的表现,也都使得李然更加确信:这个王子弃疾一定是有着一些别的想法的。

  虽然目下楚国正值紧要关头,可王子弃疾在中原诸国的表现,却终究还是让李然感到有些不安。

  一来、这个王子弃疾因为自己多次相助楚王,明里暗里早已是向他表现出了不满之意,所以这却让李然如何不有几分警惕?

  二来、李然如今与楚王也算得是一条船上的蚂蚱,而且更是有约定在前。所以,他自然不希望在他将这一切都调查个水落石出前,徒增变数。

  所以,在看完鸮翼的来信后,李然想了许久,最终还是决定择机给楚王提个醒。

  虽说他并不想掺和他们楚国王族内部的家事,可事关他自己的全盘计划,甚至是自家的性命,因此这件事也就变得不那么纯粹简单了。

  这一日,楚王又邀李然前来打高尔夫,大概是楚王手底下的人都学不会,又或者即便学会了也不敢真的和楚王作对手,毕竟在这种事上,人情世故那可太重要了。

  于是,索然无味之际,楚王便只得邀请李然,希望李然能够与他正儿八经的来玩两杆。

  李然倒也是欣然答允。二人一边打着,一边闲聊着。

  而就在他们坐着小车,去往下一个球洞的途中,李然便是突然提及了王子弃疾前往晋国提亲之事。

  “四王子此番不负大王重望,算是将和亲之事定了下来,大王日后可以安心对付钟离的战事了,李然还未来得及恭贺大王!”

  李然知道,和亲这件事对于楚王而言,并没有什么值得恭贺的,反倒是可以放心大胆的用兵东北,以解钟离之危。这件事对于楚王而言,才是真正值得庆贺的。

  楚王闻声,当即爽朗大笑,脸上止不住的满意与得意之色。

  “季弟在中原素有贤名,能够办成这件事倒是并不奇怪。”

  “寡人如今所高兴的,乃是楚晋联姻以后,对于这北面的晋国,寡人便可以暂且无忧矣。”

  注意这里楚王的言词——暂且。

  按道理说,楚国与晋国联姻,只要楚王自己不死,这种相对和平的状态其实是可以一直持续下去的。

  然而楚王却说的“暂且”。

  为什么呢?

  呵呵,这流露出的,依旧是他楚王熊围的野心啊!

  就比如当年的“秦晋之好”,秦穆公与晋国邦交,跟晋国那可没少通婚的。首先自己的夫人那就是晋献公的长女,也就是后世所称的穆姬。而自己的女儿怀嬴呢?又先后嫁给了晋怀公,晋文公。

  看着好像“秦晋之好”也不错啊?但是实际上呢?那段时日里,秦国和晋国那可也是互相攻伐了最欢的。

  崤函之战,一场针对秦穆公老同志,老亲家的偷袭,那更是直接让秦国上下都如同是哑巴吃了黄连一般。

  所以,再看此番楚晋联姻,这就当真意味着楚晋两国能够从此同修盟好,再不言战?

  恐怕就算晋国是如此想的,他楚王却也绝对不是如此的打算。

  楚晋联姻对于楚王而言,只不过是缓兵之计罢了。依照他的想法,待得他楚国一旦灭了钟离,乃至是灭了吴国后。届时他楚国的兵锋所指,定是中原!

  毕竟“饮马黄河,问鼎中原”,乃是楚国历代君王之志!

  所以,楚王说只需“暂且无忧”,言下之意便是要给他楚国几年时间,妥当准备好一切。

  对此,李然也可谓是甚为了然。

  只不过,楚王在作此想法,并是脱口而出之际,显然并没有考虑到李然就在其身边。

  李然难道会眼睁睁看着你楚王做如此非分之想?

  更何况,倘若你楚国当真如此容易便能饮马黄河,问鼎中原,那他李然又何必是被你强留在楚国呢?

  当然,这些所说的不过都是些题外话。

  李然如今自然是要将话题引到了王子弃疾身上去的。

  “是啊,四王子在楚国内本来就甚有名望,门客食邑更是数不胜数,如此文质彬彬的大君,若能日后成为大王的左膀右臂,大王自是可以高枕无忧了。”

  李然的话显然没有说完。

  王子弃疾若能成为楚王的左膀右臂,那自然是好。

  然,若是不能呢?

  李然没继续说下去,是为了故意给楚王留了一个想象的空间。

  “是啊,寡人的季弟,他自小便聪明伶俐,长大后更是师从大家,学到了不少东西。便是寡人,呵呵,那也是比之不及啊。”

  “先生所暗示的,寡人明白,只是先生恐怕是误会了,寡人可是从未怀疑过他的。”

  “恰恰相反,寡人对于这个季弟,那亦是期许颇高啊!”

  楚王也不是傻子,又如何听不出李然是话里有话?

  于是,他便也不再藏着掖着,竟是直接把话明说了。

  李然闻声一怔,诧异道:

  “大王何出此言?”

  他不太明白,楚王说的“期许颇高”到底是什么意思?

  只见楚王一杆挥出,高尔夫球在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径直落在了终点洞的洞口。而楚王熊围直接是换了一根推杆,显然,只再有一杆,这一洞便算是拿下了。

  楚王问身后侍人端着的手中取来了帛布,一边擦着球杆并是一边笑着与李然问道:

  “先生以为寡人做得这些,是为了什么呢?”

  李然毫不犹豫的道:

  “自是为了重振楚国之威。”

  可谁知楚王却只是微微一笑:

  “呵呵,先生说对了一半。”

  楚王慢步走着,脸上始终挂着一丝令人捉摸不透的笑意。似乎对他而言,这世上之事在他眼中,早已是透彻分明,所有的一切也都能淡然处之。

  “寡人其实早就想过了,待得寡人将这楚国天下给安定下来以后,季弟便会是这楚国的嗣君!”

  此言一出,饶是李然也忍不住狠狠一惊。

  他没想到的是,楚王心底居然埋藏着这样的想法!

  这个时代的特殊性已然不需要多言,任何一个国君,在他们继承大统以后,从来都是希望能够子承父业的。

  而且,“嫡长子世袭制”早已是这一时代的国际惯例。

  可令李然万万没想到的是,在楚国,在这样一个无论是民风还是国风都是如此彪悍的楚国,在满腔雄心壮志却又不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楚王熊围身上,他居然看到了另一种甚为宽广的胸怀。

  楚王熊围居然就没打算让自己的子孙后代来继承自己的位置!而是打算留给他的弟弟——王子弃疾!

首节 上一节 195/6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