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将旧事重提,言中之意,无非是说当年他既能设计杀败吴王诸樊,那今日便也能杀得了吴王余祭。
且言辞之中可谓是极尽威胁之意,但见孙武言罢,便将手中的一盏酒是一饮而尽,慨然利落,毫不拖泥带水。
筵席结束,蹶由和他所带来的那十个吴军侍从便是走出了营帐,但却见楚军已排成两队,一个个皆是军容肃整,铜马金戈,声势骇人。
而别处的楚军或在巡视,或在操练,有条不紊,营地周围的战车坚固,战马井然,营地的后方还有人呼喝,听起来人数实属不少。
李然和众人亲自将蹶由送至营地大门,蹶由环顾四周。
“先生可还有什么话要蹶由带给寡君的?”
李然淡然道:
“呵呵,只说‘若战便战’即可!”
蹶由不由一怔,随后又拱手道:
“呵呵,若战,我吴人也绝无退缩之理!我吴人之坚毅也绝不亚于楚人!”
蹶由就此出至营地,并朝吴军大营方向而去,李然等人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孙武开口言道:
“先生,如此言说,吴军果真会退?”
而李然却只摇了摇头:
“退与不退,只在余祭的一念之间了!”
“那……这蹶由所言‘绝不退缩’却又是何意?”
伍举从旁,亦是不由发出一声疑问来。
“呵呵,这不过是他在那虚张声势罢了。不过保险起见,还需得是加强戒备,命人严加防范!”
这次蹶由来刺探军情,李然诚然已是做足了准备。孙武也是说得极好,只是这蹶由聪颖机悟,博识而有才辩,也不知他是否看出了这其中的端倪。
毕竟,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对楚军其实亦是极为不利的。
第三百九十三章 撤退的艺术
蹶由安然回到了吴军营地,余祭听闻后当即召见。其实他的这个庶弟能活着回来,已然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的。
按照他们对于楚人的理解,他们就算是不杀蹶由,也应该会将其扣押才对!
“弟一路辛苦!”
余祭迎接至营帐门口。
蹶由促步上前,亦是深鞠一躬。
“托王兄洪福,臣弟蹶由也算是不辱使命,得以顺利归来!”
余祭上前将其扶起,并是携着蹶由的手一同往大帐走去。
“来,快跟寡人说说楚营那边的情况!”
于是,二人进帐,夷昧和公子光也一起跟随入内,四人各自席地而坐。
“臣弟初入楚营之时,楚人无礼,臣弟是直接被绑了起来,且楚王直说是要杀了臣弟以祭军鼓……”
蹶由将自己在楚营的遭遇一五一十的详细叙说了一遍。吴王余祭在听完之后,猛然大怒拍案而起:
“哼!楚贼实属可恶!他们如今乃是我吴国的瓮中之物,却还敢如此嚣张,当真是欺我吴国无人么?”
“光儿!”
公子光俯身道:
“臣在!”
“你这便点兵两万,前去讨战!寡人随后便来接应!光儿若能取胜,便独居首功!若无法取胜,寡人便来助你!”
“喏!”
眼看公子光站直身子便要出帐,蹶由却立刻起身阻拦道:
“且慢!”
公子光奇怪的看着蹶由,吴王余祭也有些料想不到,因为蹶由他素来低调沉稳,在军营中言辞亦不多,而如今却竟然直接阻止他下得此命令。
“王兄!楚强而吴弱,如今楚军已枕戈待旦!若是贸然前去讨战,我军恐吃大亏!”
吴王余祭闻言,又在几案前是来回踱了数步,并甚是气恼的问道:
“那依蹶由的意思,莫不是要寡人就此撤兵不成?”
蹶由叹息一声,说道:
“大王,眼下那李然和孙武皆在楚营阵中,我们如此贸然行事,于军不利。而且据蹶由观察,似乎越国的常寿过也在其中,楚越联合,实非吾等如今所能承受的!还望大王三思!”
余祭又一阵来回踱步,迟迟没有言语,而公子光立于帐口倒是有些不耐烦了起来:
“仇人近在眼前,怎能如此轻言放弃?大王切莫是被楚军的虚张声势给吓唬住了!王叔,你只管下令,光定可立下大功,驱熊围而擒住孙、李等人,献于大王帐下!”
“不可,李然、孙武之名扬于天下,万万大意不得,且楚军近日援兵不断,他们在此绝非是临渴掘井之辈。我等切不可轻敌冒进,此为兵家之大忌啊!”
“哼!兵家大忌可不仅这一条,瞻前顾后,举棋不定,岂不亦是作茧自缚?”
公子光和蹶由均是据理力争,不肯让步。一时之间,吴王余祭也不知该听谁的好了。
而夷昧这时又站起身来进言道:
“王兄,臣弟亦有一言。”
“嗯,叔弟且说。”
“大王,我们此来的目的,本就是为了抵御熊围的十万之师。其次,则是伺机逐熊围去到蔡国,好引起他们的兄弟之争。但眼下,若是熊围到不了蔡地,难道王子弃疾便不会动手了吗?”
余祭闻言眉毛一挑。
“哦?叔弟还请进一步说来?”
“呵呵,既然他们兄弟二人本就不睦,且如今这更是路人皆知之事,既然如此,倒不如直接就此放那熊围离去,熊围今日新丧楚国十万之师,王子弃疾又岂会放过此等良机?届时,他们楚国内部免不了一场血雨腥风,我等只管看热闹便是!呵呵,此乃‘驱虎吞狼’之计也!”
余祭闻言,不由是拍掌大笑道:
“好!妙哉!妙哉!而今熊围在吴国大败,熊弃疾又没有及时来救,眼下就算是他不想反,那也是绝无可能的了!若待熊围是缓过劲来,亦必定会对其清算报复!所以,熊弃疾现在也可谓是骑虎难下,不得不反了!”
“正是!他若迟早要反,那我们又何必着急?楚国大乱,届时又是我们吴国的可趁之机!到时候再兴兵来犯,莫说是失地可尽数复得,只怕扩土吞疆亦是轻而易举!”
夷昧的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由得茅塞顿开,只觉得就此放过熊围,以退为进,实是对吴国有百利而无一害。
所以就楚军而言,他们是否能够抵挡得了他们,这其实反而已经并不重要了。
于是,吴军在余祭的命令下,很快便开营拔寨,有条不紊的往后撤离。先遣、善后之事亦无不井然有序,不作任何的停留,直接是且退了三十里。
楚军探子来报,得知吴军撤离,李然亦是不由长舒一口,但是他同时也在为楚王接下来究竟该何去何从而担忧。
楚王熊围此次溃败,虽不至于众叛亲离,但是毕竟颓势已现。楚国上下,如今还支持他的死党亦是寥寥无几。
而且,楚国上下谁都明白,王子弃疾虽然没有摆明了翻脸,但是其心思早已是昭然若揭,他们兄弟二人反目,也已成为了必然。
那王子弃疾此刻必然是不希望楚王能活着回去的,所以他势必会有另一番的行动。
吴境不宜久留,于是李然便命葴尹宜咎殿后,一路撤军至夏汭才停下休整,楚王意志消沉,长时间在舆车上不出,即便是到了夏汭,也只独自闷坐在营帐之内没有外出。
能在夏汭休整,李然也是不免松了口气,随后便要求是面见楚王。
楚王在听得侍卒禀告之后,沉默许久,这才开口道:
“让他进来吧!”
李然进入营帐,只见楚王赤着双脚,衣衫不整,面露愁容,身旁满满当当的酒罐,极为凌乱,见到李然进来,这才故作镇定。
“子明,现在郢都那边是什么情况?”
李然拱手道:
“大王,眼下四王子已吩咐各处,以‘楚军战败,不宜声张’为由,前去封锁了各处消息。所以,如今还没有任何的消息传出,郢都的情形到底如何,亦尚未可知!”
楚王闻言,不由是心急如焚起来:
“弃疾……弃疾他会不会加害众王子?!他会不会谋权篡位?寡人是否已经回不去了?”
李然只抿了一下嘴唇,并没有作答。
随后楚王又道:
“寡人现在手中兵马残缺,辎重尽毁,就算是将钟离、陈国等地的兵士悉数聚拢,也不过是六七万,又如何能问罪于如今拥兵万乘的弃疾?寡人只怕是……只怕这回是真的无路可逃了!”
“大王宽心,目前椒公、右尹、申县尹皆在王驾左右,只需重整旗鼓,尚还有可为之机!”
楚王闻言,长叹一口气。
“可为之机?弃疾他手握重兵,如今又摆明了是要置寡人于死地。寡人若想重整旗鼓,谈何容易……”
“大王毕竟贵为楚王,四王子一时亦不可能把事做得如此明显。大王可以钟离、群舒为据点以图东山再起,而若想要钟离群舒可相互呼应,则可暂图徐国……”
而楚王此时却是心烦意乱,根本听不下去,只自顾自的举起一罐酒便是喝了起来,酒水亦是洒了满身。
……
第三百九十四章 最后的嘱托
李然见楚王如此,也是有些爱莫能助。
楚王直喝了半罐酒,却又突然是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哈!子明!寡人此番大败,你说会不会为世人所嘲笑?!寡人误信小人,又是否会被后人所揶揄?寡人此番失利……前功尽弃,亦可谓是身败名裂!身败名裂啊!”
“大王,切不可因小败而丧志!昔日庄王继位,公子燮与公子仪谋乱,朝局亦是震荡难安。而庄王亦是犬马声色、笙歌燕舞、不问政事,可谓是身败至极!”
“然不过三年,庄王则亦可一鸣惊人,诛灭内乱,攻庸灭萧,直至饮马黄河,问鼎中原,成为一代天下霸主!既有此先例,大王又何须担忧自扰?”
楚王闻言,却只醉醺醺的笑道:
“呵呵,‘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此事寡人自当知晓,但今时不同往日,又如何能够相提并论?!寡人现在连郢都都回不去,又谈何一鸣惊人?!哎……或许这便是寡人的报应吧!寡人自知谬者多矣,到得这般田地亦是咎由自取……”
“大王万不可作如此想,当年齐桓公尚有三大弊病,且一样可以称霸天下,大王不必如此心灰意冷。”(齐桓公有三大毛病,便是其一好猎,其二好酒,其三好色,而且一旦兴起,便爱不释手,忘记时间,耽误政事。)
“管仲曾有云:‘人君唯优与不敏为不可,优则亡众,不敏不及事’。而大王既非优柔寡断之人,亦是勤于政事之君,虽偶有谬误,却又何妨?”(古文直译:一国之君,只有优柔寡断和不奋勉不可以,优柔寡断则无人给你卖命,不奋勉就成不了事。)
李然之所以要这么说,很显然就是想要让楚王熊围能够重新振作起来。因为李然十分清楚现在楚王的处境是有多么的凶险。
若楚王一直这般的颓废下去,到时候其身边之人全数尽散,到时候便真的是灭顶之灾了。
然而,此时楚王依旧是心灰意冷,萎靡不振,他想起之前赢麻了的风光,和李然又以齐桓公管仲自比,而事到如今,却又是何等的落魄寒酸。
楚王心知,一切都已经回不去了。
“子明!当年寡人求贤若渴,你苦苦不允,后来许寡人三件计策,如今三件事皆已完成,你如今便回郑国去吧,子行矣!”
楚王说完,又侧过身去,只挥了挥手。
李然心中暗叹,朗声道:
“大王!万事皆有转机,还望大王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