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钱粮,便是一切的根本。
所以,曹军进入琅琊国后虽势如破竹,但行军速度并不快,缓缓地一路向南推进。
近六月初,在琅琊国内慢吞吞地扫荡了一个月的曹军,方才抵达曹豹率领重兵驻防的开阳。
……
与此同时。
冀幽战事再度爆发。
袁术也正式全面撤出了南阳郡,在吕布开始接管南阳郡的同时,早早就准备好的关羽也迅速收回了临近襄阳的一部分南阳郡地盘。
其中,作为襄阳北面屏障之一的宛城,关羽更是亲率两万精锐临至城下。
在黄祖手中保持着半独立的宛城,此前无论是袁术还是刘备都没有合适的时机攻取。
毕竟宛城作为南阳郡第一坚城,城内又有万余精锐驻防。
真要强攻,不耗费小半个月,搭上数万士卒的伤亡,基本没有拿下来的可能性。
第623章 宛城可降,黄祖不可降
此刻在宛城城楼上,面容憔悴的黄祖扫视着下方的荆州大军,神色复杂。
作为刘表的心腹嫡系,黄祖或许能力不算一流,但对于刘表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
可令黄祖茫然且尴尬的是,遵刘表之令死守宛城期间,转瞬间荆州局势却发生了天翻地覆一般的改变。
主公刘表身死,深入荆州的袁术兵败,少主刘琦又降了谋害了主公的刘备。
这让黄祖有种领兵在外,回首一看……家没了的感觉。
因此,黄祖依然浑浑噩噩地守着宛城之余,既没有降袁术,更没有归顺刘备,保持着独立状态持续了一年有余。
而眼下看着城下的荆州大军,黄祖的眼神却是迷茫的。
也就在此时,以绿袍罩于甲胄之外,即便相隔甚远,依然有种威风凛凛之势扑面而来的关羽越众而出。
在关羽的身后,则是跟着体态圆润了几圈的刘琦,但却做着僧侣打扮。
此前笮融被李基送往瀛洲后,面对着无数迷茫的瀛洲信徒,整个人就跟快升华了似的疯狂传教。
很快,经过了李基对教义进行魔改的佛教,在瀛洲近乎实现了一统的趋势,美丽的白色棉花也是随之在整个瀛洲开始绽放。
且在瀛洲佛教中,西方极乐也同样被改为东土大汉。
李基允许着佛教在扬州进行一定范围传教的同时,但教义同样也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主旨被框在了导人向善的范畴之内。
性子本就老实懦弱的刘琦,在接触到了佛教后,恰逢向孙策报仇无望的期间,很是容易被其中的教义所吸引皈依我佛。
冤冤相报何时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等观念,正中刘琦的内心,也渐渐让刘琦放下了向孙策复仇的执念。
而关羽丹凤眼一眯,打量着宛城的同时,跟在关羽身后扛着青龙偃月刀的周仓则是高声喝道。
“汉寿亭侯在此,黄祖将军请出来搭话。”
黄祖听罢,犹豫了一下后,在城墙上现身,应道。
“关将军若是想劝我归降的话,还请免了吧,我主刘表虽非刘皇叔所杀,却因麾下部将孙策而死,要让我归降是万万不可能的。”
“若是想强攻宛城的话,关将军自便就是了。”
关羽闻言,非但不恼,看着城墙上的黄祖,眼中反而闪过几分赞赏之色。
此前为了得到宛城,袁术与关羽两方自然是尝试了各种方法想要笼络黄祖。
然而,黄祖始终不为所动,表现出:“主虽死,却不愿为富贵权势而事二主”的气节,仅愿遵守刘表遗命继续死守宛城。
黄祖所展现的气节忠义,正合关羽的胃口。
因此关羽在请教了李基后,方才不惜大费周章地将原本在寿春的刘琦,千里迢迢地请到了这里。
当即,关羽向身旁的刘琦微微点头。
刘琦见状,高声道。“刘琦在此,黄祖将军可愿一见。”
黄祖的神色满是诧异,然后连忙应道。“还请少主往前些许,容属下辨别一番。”
当即,在关羽所安排的刀斧夷军的护卫下,刘琦策马到了足以让黄祖仔细辨别面容的距离。
而黄祖细细辨别了一番后,脸上不由得浮现出几分激动。
“请黄祖将军一见。”
刘琦再度开口。
“请少主稍候,属下这便下来。”
黄祖急声应了一句。
原本刘琦还做好了孤身入宛城,劝说黄祖归降,双方免动刀兵的准备。
可让刘琦没想到的是,宛城的城门大开,黄祖一马当先地迎着刘琦走了出来,且还在十余步之遥就下了马徒步走过来,行礼道。
“宛城守将黄祖,拜见少主。”
这一幕,让刘琦甚是感动,连忙下马将黄祖搀扶了起来,道。
“黄祖将军无须多礼,快快请起,且如今贫僧仅是一出家人,当不得这般大礼。”
黄祖闻言,方才注意到刘琦身上的僧袍,神色一急。
不过在见刘琦是带发修行,这才缓和了些许,低声道。
“少主且随吾速速入城,黄祖便是舍了这条性命也定保少主周全,定不教少主如此折辱自己以求苟安。且只要少主高举大旗,荆州必有主公旧部响应之。”
刘琦听罢,微微一怔,摇了摇头,双掌合十道。
“阿弥陀佛,黄祖将军误会了,皇叔待贫僧极好,富贵自由皆双全,入空门乃是贫僧所求,如此也能日日为被先父所连累的荆州百姓祈福,替先父赎罪。”
“少主……你……这……”
一时,黄祖反倒是有些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应答。
原本黄祖还以为刘琦是被刘备逼迫至此说降,所以黄祖方才孤身出城想要让关羽放松警惕,然后趁机带着刘琦杀回城中。
‘祖尚欲死战,少主何故投降……’
最终,黄祖还是没有说出这一番话。
“所以,少主此番也是为当说客而来?”黄祖轻声问道。
“贫僧实不忍见刀兵再起,且随黄祖将军守宛城的士卒多是荆北青壮,有家不能回,又需与同乡相互残杀,何其悲哉?”
刘琦一脸不忍地劝说道。
黄祖整个人呆立了好一阵,方才微微垂首,道。“既是少主之命,属下不敢不从。”
顿时,刘琦忍不住流露出几分笑意,道。
“黄祖将军尽可放心,皇叔对治下百姓皆以仁德为本,且云长将军对黄祖将军也是赞誉有加,今黄祖将军主动投诚,必可得重用。”
而黄祖脸上流露出一丝苦笑,转身冲着后方宛城大呼道。
“遵少主之命,宛城大开城门,今日便降了刘皇叔,诸将士不可抵抗。”
旋即,黄祖却是转身朝着刘琦叩拜了起来,道。“今后,还请少主多加保重。”
刘琦见状,微微一惊,连忙追问道。“黄祖将军意欲何为?”
“宛城可降,黄祖不可降!”
黄祖豁然起身,拔出腰间佩剑横于脖颈,仰天大呼道。
“主公黄泉路上且慢行,黄祖前来护卫!”
下一刻,在刘琦以及众人的注视下。
黄祖横剑一拉,血溅三尺,那并不算魁梧的身躯就此直直倒下。
第624章 我与曹贼誓不两立
刘琦连忙上前,看着黄祖那潺潺地往外冒血的伤口,一时心中复杂至极,道。
“黄祖将军这又是何苦呢?”
“咕~咕~~~”
黄祖的喉咙涌动了一下,却是再也说不出话来,仅仅是握着刘琦的手,脸上却是挤出了一丝笑容,然后眸光便迅速散去。
这般变故,引得宛城城墙上目睹过程的黄祖旧部们一片哭声。
关羽迅速赶到了刘琦的身旁,神色亦是万分感叹地说道。
“忠义之士,何其多也。”
刘琦则是面露悲色地说道。“云长将军,贫僧想将黄祖将军葬在先父墓旁,还请允许。”
关羽点了点头,然后折腰向黄祖行了一礼,道。
“合该如此,关某定会对黄将军厚葬之。”
“且会将此事告知大哥,由大哥上奏朝廷,请求朝廷为黄将军赐爵,也好教黄将军的忠义之名留于竹帛教后人传唱。”
刘琦听罢,起身亦是双手合十地朝着黄祖行了一礼,然后亲自陪同着收敛黄祖的遗体。
有了黄祖死前遗命,纵使黄祖旧部对于黄祖之死悲切不已,但也没有抵抗关羽率兵入主宛城。
让关羽顺利地接手了这一座坚城之余,还将黄祖旧部尽数收编。
而此事传回到寿春,更是让刘备当众感叹道。
“保全宛城免遭刀兵,曰之仁;宁死不事二主,曰之忠;如此仁忠两全之士,吾当亲自向天子为其请爵。”
只是,刘备为关羽顺利接手宛城而开心未多久,来自徐州的战报却是让刘备大为震惊。
在曹操率领大军抵达琅琊国开阳城之时,曹豹认为曹军远道而来,疲惫不堪,当晚便欲趁着曹军立足未稳亲率五千精锐前去袭营。
然而,曹军不仅仅对曹豹的袭营之举有所预料,早早就布下了埋伏。
甚至,曹豹所率领的大军中相当一部分青州黄巾出身的将领,趁着曹豹领兵出城之际叛变,直接打开城门放曹军入城。
开阳城内的四万大军,几近全军覆没。
仅有曹豹率领着两千残兵逃往即丘,试图借助着布置在即丘的两万兵力继续抵挡曹军。
然而,莫说是陶谦,就连远在千里之外的刘备得知战报之事都恨不得将曹豹给剁了。
一将无能,连累三军。
四万徐州军,一日之内就让曹豹给葬送得干干净净。
同样是姓曹的,曹操这个曹的手段比之曹豹不知道要利害多少。
“陶恭祖将大军交付于曹豹之手,与自寻死路何异?”久久未能从战报之中回过神来的刘备,感叹地道了一句。
李基详细地琢磨了一下战报,猜测道。“那曹豹中了埋伏还能逃出来,怕不会是曹操有意放走的?”
这话一出,让刘备一时都不知道该怎么接了,甚至觉得李基的猜测十有八九就是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