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488节

  因此,在刘备率军抵达下邳城后要求入城,陶谦是没办法拒绝也不敢拒绝。

  只要刘备大军进了城,那么陶谦便是砧板上的鱼肉,仅剩的区别就是做得漂亮点还是难看点。

  在李基看来,这一计只能说很有司马风格,且也是当下既简单又有成效的法子。

  可不出李基的预料,在司马懿的话音刚落之际,刘备就摇头拒绝道。

  “此番入徐州备所为的乃是大义,为的乃是庇护徐州百姓,而非是夺权。此计虽可见成效,但备不愿用之。”

  顿时,司马懿的脸庞略显僵硬。

  青春版司马懿既没有多少与刘备直接接触的机会,又还远没有那般通识人心。

  在司马懿看来,即便刘备治政以及名声都是秉承“仁德”二字,但那仅是一个对外的口号罢了。

  诺大的徐州摆在眼前,这等大好良机怎可拘泥于区区一个“仁德”的字?

  徐州没了,那可就真没了;

  仁德丢了,还能挣更多的地盘。

  司马懿见状,下意识还觉得刘备是在故作姿态,接着劝说道。

  “刘皇叔无须担心名声受损,只要做得隐秘些。”

  “以陶恭祖的年纪又连遭败战,对外宣称其一蹶不振卧床不起,将徐州托付于刘皇叔,世人亦必然信服不疑。”

  刘备听罢,哑然失笑。

  “司马参谋,此事做得再漂亮,能瞒过世人,也是瞒不过有心人,无须再提此事了。”

  若是刘备当真愿意夺陶谦的徐州,早就被李基所劝服了,又何至于此?

  此事就连李基都说不动刘备,更别说是司马懿了。

  只不过是刘备看在司马懿是李基的门生份上,方才如此耐心罢了。

  而看着刘备如此坚决的语气,帐内一些不如何讲道义,对偷袭陶谦这个老东西的建言大为心动的将领,也灭了帮腔劝说一番的心思。

  “是。”

  司马懿微微皱眉地拱手退下。

  不过,刘备即便没有采纳司马懿的建言,但司马懿所道出的问题也是直指要害。

  袁曹两家来势汹汹,刘备与陶谦之间若是不能通力协作,深陷内外忧患,对局势怕是大为不利。

  下意识的,刘备看向着始终神色平稳的李基,问道。

  “子坤可有良策?”

  李基起身行礼,然后不急不缓地答道。“适才诸位参谋的分析已将局势陈述得相当透彻,基亦赞同‘欲攘外,先安内’。”

  “而主公仁德,既不欲夺徐州基业,那便该反其道而行之,该加快行军速度,早日抵达下邳。”

  刘备连连点头,追问道。“然后呢?”

  李基轻笑出声,道。“主公的一腔仁德,重新取信陶谦又有何难?”

  眼下,陶谦连战连败,怕是都已经被打蒙了。

  正值此际,刘备率领大军直入徐州,心彻底乱了的陶谦会对刘备的生出戒备防范最正常不过了。

  有的兄弟在落难之际,不惜散尽家财,倾力相助;

  可也有兄弟一同落网时,三页口供提起对方名字八百次,火急火燎地脱身后就去关爱嫂子的。

  总言套路得人心,但往往是真诚才是必杀技。

  刘备既无夺徐州之心,以着刘备的魅力,又何须担忧取信不了陶谦?

  被李基这么一提,刘备恍然大悟了过来。

  当即,明白事态紧急的刘备与李基商议一番后,当即决定将大军暂且交给李基统率。

  刘备则是以周泰为护卫,张飞再率领七千骑兵沿途保护,一路急行快马加鞭先行赶往下邳城与陶谦照面。

  夏丘县到下邳城的距离,步卒需要七日左右的行军时间。

  但骑兵快马加鞭下,在两日内跨越两百余里抵达下邳城绰绰有余。

  尤其是在曹军动向已经探查清楚的情况下,前往下邳城沿途又基本是平原地带,刘备的安危也无须有丝毫的担心。

第633章 陶谦父子

  下邳城内。

  与两个月前相比,陶谦整个人看上去就似乎苍老了不止二十岁,看上去大有几分风烛残年的态势。

  州牧府内的一众文武,亦是垂头丧气。

  陶谦那浑浊的双目看着下方一众一言不发的文武,精神不知不觉都有些恍惚了起来。

  陶谦甚至不明白富饶强盛的徐州,到底是怎么在两个月内被曹操打得丢了过半的地盘。

  连战连败……

  折兵损将,败得陶谦都茫然了。

  明明陶谦自认一开始就采取了相当稳妥谨慎的方针,面对着曹操大军,选择步步为营的死守,打算拖得曹军军粮耗尽自行退却。

  局势……为何会发展成这般模样?

  一开始,面对着曹军南下,陶谦的打算是以最小损失逼退曹军的同时,不给袁术与刘备都觊觎徐州的机会。

  眼下的局势,陶谦已经得知了袁术屯于沛国的大军出现异动,具体兵力虽未可知,但却似有大肆进逼彭城之势。

  而在下邳国南部,刘备又以着驰援的名义未经允许就进入徐州,行军速度之快,不知不觉便已经抵达了距离下邳国两百余里的夏丘县。

  一则又一则的军报送到陶谦的手中,让陶谦大有一种除了大海那边没有敌人外,徐州已经被南北西三面合围直接瓜分的感觉。

  事已至此,陶谦已无心去计较局势发展至此是何人的对错导致,心力交瘁下,声音低沉沙哑地再度问道。

  “说说吧,诸位可有解徐州之危的妙策?”

  陈珪、陈登、曹宏等文士一个个低头不语,就仿佛是没有听到陶谦的询问似的。

  曹宏等徐州世家中人看来,陶谦眼下跟等死已经没有多少区别,不如想想该怎么在接下来的变局中保证自家的利益。

  而陈珪父子或许有些许法子,但也明白当下的徐州之危不在于外敌,更在于陶谦自身,说之也是无用,不如不说。

  令人尴尬,更是令人绝望的沉默在议事厅中维持着。

  陶谦的脸色越发的黯然,深深的无力感油然而生。

  外患重重,内部又是离心离德,手中残兵败将又是士气低迷,人人皆畏曹军如虎,陶谦一时根本不知该如何是好。

  “主公!”

  就在这时,忍受不了这种沉默的曹豹开腔,起身行礼道。

  “末将……”

  不等曹豹说完,陶谦就抬手示意曹豹可以坐下了。

  有些话说得好啊,是驴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知道了。

  徐州,那可是高祖皇帝起兵之地,萧何、曹参、樊哙等等名臣猛将皆出身徐州。

  这让陶谦原本对身为徐州上将的曹豹抱有相当高的期望。

  起码在徐州诸将之中,曹豹的勇力是首屈一指的,再加上陶谦对于曹豹的忠心相当认可。

  正因如此,面对曹军南下,陶谦才会将大军交给曹豹指挥,想着有上将曹豹出手,定能给曹操一个教训,让他明白徐州不可欺。

  可令陶谦万万没想到的是,曹豹当真是个妥妥的大草包。

  开阳初战,四万大军一日尽没,陶谦还安慰自己或是曹豹一时大意中了奸计,所以还全力给曹豹往即丘补充兵力。

  但布置了重兵的即丘,曹豹还是没守住,灰溜溜地逃回了郯县。

  等陶谦面对曹操屠城,不得不领兵与曹操野战了一场时,陶谦终于发现了曹豹最为擅长的武勇,面对曹军诸将只能恰好做到逃命。

  那一刻,陶谦大为悔恨自己的识人不明,本以为曹豹即便没有李基之智,吕布之勇,也理应是一名上将,哪知是个这般草包。

  所以,落魄至今陶谦或许已经没有心思去计较曹豹的罪过,但也实在不想再听到曹豹的建言。

  ‘再信曹豹,说不准明天老夫的头颅就得悬于下邳城门。’

  陶谦叹息连连,看着满堂文武眼神灰暗。

  开口的是无能之辈,有识之士又尽数闭口不言。

  “罢了罢了。”

  陶谦起身,佝偻着腰往着后堂走去,已是没了继续呆在这里的心思。

  无计可施的陶谦回到后堂静坐了一阵,又心情沉重地往着所住府邸折返回去。

  走至府门,恰好看见儿子陶应、陶商两人,一人弯腰一人后仰,迈着王八步,大摇大摆往外走着。

  这让陶谦的眉头一皱,呵斥道。

  “为父不是让尔等好生呆在府中吗?”

  顿时,陶应、陶商整个人原本有些怪异的姿态瞬间一变,当场立正,紧张兮兮地行礼道。

  “父……父亲……”

  陶谦又怒又倦地问道。“尔等离府欲去何处?”

  “去城西品茶。”

  “去城东饮酒。”

  两人指着不同的方向,异口异声地答道。

  这让陶谦的脸色一黑,喝道。

  “说,所言再敢有不实,今日便打断你们二人的腿!”

  面对着陶谦的威胁,陶应、陶商两人吓得脸色发白,大汗淋漓,颤着声音地答道。

  “听闻城北有一美妇,其丈夫为军中校尉战死于开阳城,所以便……便想着去慰问一番……”

  “对对对,绝对不是想将那美妇请回府中玩乐。”

  “就是玩乐,也该先孝敬给父亲才是。”

  ……

  眼看着这陶应、陶商两人越描越黑,听在陶谦耳中不亚于一记重锤敲在了心中,意识都要有些嗡嗡作响。

  就连给机会他们辩解,他们都能自己的真心话给套出来。

  “老夫为何有如此愚儿?”

  陶谦勉强压住涌到了喉头的甘甜,整个人却是往后踉蹡了几步。

  父子三人都即将死到临头了,二子仍一心寻觅城中美妇玩乐……

  “唉……”

首节 上一节 488/6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38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