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540节

  郸县县令惊呼出声,声音之中尽是不可置信。

  郸县户籍人口不过十七八万之数,可郸县县令看着城外的黄巾贼寇数量怕是已经不下三万之数。

  即便放眼望去,几乎都是些老弱妇孺,但乌泱泱的一片,看得却是让郸县县令不由得打心里发颤。

  并且,郸县县令所知城外游荡的黄巾散寇不过是几百之数,怎么会在短短几日间就膨胀到了数以万计的规模?

  就在郸县县令看着城外的黄巾贼寇而发颤茫然之时,城内一众世家豪强据悉有黄巾来犯,也是接二连三地登上了城楼,同样也是满脸的不敢置信。

  “怎么可能?!”

  “豫州哪里来的这么多黄巾贼寇?各地主官郡守都是吃干饭的不成。”

  “为什么他们手中都有铁制兵器?黄巾贼寇传闻中不是都拿着锄头镰刀之流的吗?难不成地里还能长兵器不成?”

  ……

  一众世家豪强的声音越来越惊慌。

  “镇定!”

  郸县县令沉声地开口道。

  “这些黄巾乱贼俱是些老弱妇孺罢了!虽说不知他们从何处弄来了兵器,但并无什么攻城手段,行进间也不过是乱糟糟的一团。”

  “我等只需坚守城池即可,虽说郸县城墙不高,但足以阻拦这些乱贼。”

  此言一出,总算是让众人勉强地镇静了下来,纷纷点头低声赞同地说着。

  “县宰所言极是,黄巾乱贼历来都缺乏攻城手段,能奈我何?”

  “且城中还有大量青壮可用,不怕守不住城池。”

  “这所谓的黄巾乱贼徒有其表罢了,实则与一群贱民无异,不堪一击,诸君勿忧。”

  当然,话虽如此,但无疑众人眼中还是难掩慌乱之态,明白黄巾如此势大,郸县有破城之危。

  郸县县令也是语气急促地提醒道。

  “郸县危在旦夕,还望诸位勠力同心,方能合力守住城池,当速速调集一应家奴仆从前来城墙协助守城。”

  “善!”

  对此,这一众世家豪强均没有推辞的心思,纷纷派遣心腹返回家中调集家奴仆从。

  若是国士侯率兵攻城,这些世家豪强还不至于这般拼命,即便城破了,大不了向刘备割让一部分利益表示臣服就是了。

  可若是让黄巾破城,历来可都是要被抄家灭族的祸事。

  一群乱贼破了城,可不会讲什么规矩,见人就抢,往着各式宅邸就冲。

  而等郸县之内乱糟糟地做出了一系列的应对,城内大量可用于守城的青壮都被赶上了城墙之时。

  城外那乌泱泱一片的黄巾义军,也已经抵达到了郸县城池之下。

  脸覆着面具的甘宁一马当先地走在最前方,那无形中散发的凶悍气息,看得城墙上的郸县县令等人紧张不已。

  事实上,甘宁一马当先地在最前方却是迫不得己。

  真正擅于统兵者,都该位于中军调度各部的,如臂驱使着各部行进布阵。

  可当甘宁尝试真正调度这乱糟糟一团的黄巾义兵,只觉得命令下去了却是哪哪都没有反应,反倒是被前后左右什么妇孺喊声与孩童哭声等吵得心烦意乱。

第717章 岂能不反?

  无奈之下,甘宁干脆便从这看似唬人的乌泱泱一片黄巾义军中,选出了一部份还有几分勇力的青壮、悍妇或是中老年男人在最前方。

  并且,甘宁也直接跑到了前军领路,让后方那大片大片的黄巾义军自发地跟上来就是了。

  甘宁不是不通兵法,也明白这种举动是兵法大忌,但凡有一支数千之数的精锐从侧翼或后方袭击,都可能会引得整支黄巾大军陷入混乱溃败。

  可甘宁已经没有别的法子,这已经是甘宁能够做到的极限。

  此刻,甘宁顺利地将这乌泱泱一片的老弱妇孺带到郸县城下之时,表面看似在虎视郸县,实则暗地里却是想抹一抹额头冷汗,长舒一口气。

  只是,城楼之上大多都是养尊处优的郸县县令等人,显然没有识破甘宁虚实的能力。

  相反,看着那乌泱泱一片的黄巾,放眼看去几乎人人都拿着兵器。

  那种数量与规模所带来的压迫感,令城墙之上的众人手心都在不自觉地出汗。

  而率领着这一支黄巾义兵抵达城下的甘宁,并没有急着攻城,甚至没有做出任何多余的举动。

  郸县与黄巾,就隐隐像是在对峙似的。

  时间,一点点地过去。

  就在渐渐缓了过来的郸县县令等人有些不解城下黄巾乱贼的用意之时,忽然在城下的黄巾中响起了一道激动的声音。

  “大哥,是我啊!我是二石头啊……”

  伴随那声音响起,在甘宁身后那大片的黄巾义兵中,其中一个面容约莫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不断地朝着城墙上的某角不断挥手。

  而在城墙上的一个青壮,看清了下方那黄巾的脸庞后,激动着双手都在止不住地颤抖,脱口而出地说着。

  “二石头!真的是二石头,是我家的二石头。”

  此言一出,令那青壮左右那些同村或同乡的青壮也忍不住纷纷探头出去,朝着下方看去。

  “那不是母亲吗?!母亲!!”

  “啊!是兄长。”

  “爹!爹!!!孩儿在这里啊,看到孩儿了吗?”

  ……

  一时间,郸县城楼之上几乎是肉眼可见地出现着大片大片的骚乱,激动的声音不绝于耳。

  面对着袁术所下的强征青壮命令,许许多多的青壮几乎都是被强行带走的。

  这对于许多普通百姓而言,近乎是做好了永远都不会再见的心理准备了。

  此刻蓦然见到了亲人或相识的同乡之人,自是难掩激动。

  在那一声声的呼唤叫喊声中,城墙上即便是一些还没有找到熟悉面孔的青壮,也几乎下意识地断定下方有着自己的亲人在。

  毕竟被强征到郸县之中的青壮,无疑都是郸县周边的百姓。

  郸县县令一开始还有些没能反应过来,可随着城墙上的骚乱越来越严重,顿时就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可不等郸县县令下令做出应对,在城门处骤然出现了一阵喊杀哀嚎之声。

  尤其是随着一声城门缓缓打开的“嘎吱”声响起,郸县县令脸色随之剧变。

  “快!快关闭城门!”

  只是,甘宁所等的无疑就是这个机会。

  黄巾来得出乎郸县县令的意料,郸县县令本身也不是擅于用兵守城之人,第一时间根本就没有想到堵死城门。

  这可就给了司马懿提前多日就开始埋伏在城内的内应机会。

  “杀!”

  “遵从黄天之令,攻破城池,救回亲人,清算世家豪强!”

  在甘宁的一声暴喝声,甘宁一马当先地朝着城门冲去,身后大量黄巾义兵也是高呼重复着口号紧跟在甘宁身后跟着往前冲。

  甘宁的武勇放在刘备麾下,或许排不上前五,可放在整个大汉能稳胜甘宁也未必超过十人。

  当这般猛将顺利冲入郸县勉强打开了容二马通行的缝隙时,甘宁便是毫不犹豫地冲杀了进去。

  所过之处,几无一合之敌。

  当大量黄巾紧随其后地冲了进来后,城门迅速地被完全打开。

  这一刻,城墙上的郸县县令以及一众世家豪强急得直跳脚,不断地命令着亲信心腹堵上去,死死地堵住城门阻拦着黄巾入内。

  “快,拦住贼寇……”

  城墙上被强征而来的青壮们,面对着上级的催促,下意识地跟着听令行事之时。

  “我老娘可还在下面,我不去!”

  随着一个汉子愤怒地出声,许许多多被强征而来的青壮们眼神迅速地发生了某种变化。

  “违抗军令,那可是杀头……”

  一把利刃捅入了那郡兵的腹腔,也打断了那来不及说完的话语。

  “干霖娘的,老子反了!”

  一声怒喝,瞬间引发了无数的共鸣。

  整个城墙不过是数个呼吸间就乱成了一片,非但没有听从着郸县县令的命令前去堵住城门。

  一个个被强征而来的青壮纷纷挥刀,就朝着那些身着甲胄的郡兵攻击了起来。

  小小的郸县,自然不可能常备可供大量青壮所需的甲胄。

  因此,被强征而来的青壮基本都是分发了一把兵器,并无甲胄在身,与真正郡兵的区别可谓是泾渭分明。

  “完了!”

  这一刻,郸县县令的脸色发白,喃喃地道了一句。

  仅仅不到半个时辰,郸县就随之彻底沦陷……

  ……

  这一战果,也迅速被司马懿分别送往到刘备与李基的手中。

  当刘备收到这一战果之时,神色难以复杂,但整个人又不自觉地放松了下来。

  借用“黄巾”之名,自然是让刘备心中难免生出抗拒。

  也就是李基表明了支持,且刘备也明白这是迅速解决豫州境内即将爆发的饥荒最好方式,这才同意了下来。

  如今,甘宁与司马懿不负所托引领着饥民们攻破郸县,以城内世家豪强的粮草分予百姓,且并没有波及到多少城内的无辜百姓,这无疑是个极好的结果了。

  而经此一役,甘宁稍加整军,便能挑选出大量的青壮以作战力,然后以黄巾之名四处攻略城池,分粮救灾。

  并且,司马懿所弄出的这个破城模式,接下来无疑还能不断复制。

  面对着一个个同乡或同族所组成的黄巾,被强征的青壮本就心怀怨气,岂能不反?

第718章 民如水,君如舟

  而刘备在为豫州局势而感到宽心之余,却也是多出了几分感悟。

  在整个过程中,司马懿与甘宁所造成的影响大吗?

  自然是不容忽视的。

  可若换做是豫州局势平稳的时期,司马懿与甘宁又怎么可能通过这些许的人手、粮草以及兵器撬动大规模的起义?

  归根到底,这是司马懿与甘宁在背后的引导,但无疑也是百姓们的选择。

  若是豫州人人温饱,却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掀起这等规模的起义。

首节 上一节 540/6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