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若是被如今名声日盛的刘备所擒,那可是株连三族的后果。
在这个尤重孝道以及子嗣的时代,这株连三族足以让任何的亡命之徒都能心生犹豫。
而当这篇字字就差指着曹操鼻子骂的檄文,送到了曹操的桌案之上,下方的一众文武无不心惊胆颤,等待着曹操的大发雷霆。
曹操看着《护民檄文》,脸色同样也在不断激烈的变幻着。
可以说,《护民檄文》的现世,曹操的恶名将瞬间传遍整个大汉,彻底为世人所唾弃,甚至遗臭万年。
并且曹操倘若一败,怕是曹氏与夏侯氏都将尽数被株连殆尽,再无半点曹操的血脉能够延续于世。
就在中军大帐之内的气氛,已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凝重紧迫之时。
曹操将手中的《护民檄文》用力地拍在了桌案上,大笑了起来。
“啊哈哈哈,没想到那织席贩履出身的刘大耳居然还能有这般文采,且字字诛心,又是好大的威势,莫不是将我曹某视若任人宰割的鱼肉不成?”
曹操那与众人所预料的不同反应,令大帐之内一干文武都为之愣神了一下。
而曹操将众人神色尽收眼底,脸上自信沉稳如常地开口道。
“诸位莫不是为此檄文而忧心?”
没有人回答曹操,但这何尝又不是一种回答。
株连三族,那可不是一般人能享受的待遇,更不是常人所能接受的待遇。
追随曹操各有缘由,但又有谁人能为此完全无视骂名,以及被株连三族的后果?
曹操则是大笑着说道。
“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且他刘大耳自命仁德,污蔑吾等为残暴汉贼,属实可笑之极。”
“若是败亡于袁绍之手,吾便背上汉贼之名死于此地又有何妨?”
“可待我等一统河北,南下中原与刘大耳争霸,孰为贼?”
第748章 狂妄!狂妄之极!
孰为贼?
曹操的这一声反问,尽是轻蔑。
胜为王,败为寇。
曹操的枭雄思维,显露无遗。
程昱被擒,黄河决堤之事的真相被刘备以《护民檄文》公之于众,这种种无疑出乎了曹操的预料。
不过,这些并不能影响曹操的心志与决断。
就结果而言,掘开黄河不惜淹没济南国,已然为曹操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无须担忧青州后方要沦陷敌手。
而曹操的大手一挥,直指北侧,朗声道。
“诸位,南面如何无须在意,敌……在北面,败袁吞冀,雄踞河北!”
曹操的野心以及气魄,无疑迅速地驱散了不少文武心中的忧虑,甚至不自觉地被曹操所感染,齐声高呼回应着。
“败袁吞冀,雄踞河北!”
……
如今,袁曹双方对峙于界桥,对峙于这个对冀州而言有着特殊意义的位置。
且是曹操在南,袁绍在北。
袁绍一开始即便再如何犹豫不决,寄希望于谈判的方式试图将爱子以及一众文武的家眷换回,再图后计。
可随着曹操的不断拖延时间,直至初步将渤海郡、魏郡以及清河国都掌控在手。
更重要的是袁术即便覆灭在即的消息,无异于给了袁绍当头一击。
袁绍再如何不喜袁术,也明白袁术所占据的豫州对于袁氏的重要性。
而袁绍一开始有着足够的耐心与曹操谈判,除了本身的优柔寡断外,更重要的是自觉在曹操南侧有袁术呼应。
曹操纵使能一时猖狂,也难掩其同时恶了刘备与袁氏的状况,有如陷于泥潭,垂死挣扎罢了。
只是这骤然急转直下的局势,令原本愤怒的袁绍渐渐生出了一种窒息的危机感。
本来形势还算一片大好的袁氏,怎么似乎已深陷困境。
为此,袁绍不忘派人前往游说吕布,希望能说服吕布驰援豫州抵御李基之余,又希望朝廷能亲自下令斥责刘备退兵。
然而,屯兵于界桥猛攻曹操的袁绍还没有等来朝廷的结果,便率先等到吕布率兵进攻兖州,以及迅速传入到军中的《护民檄文》。
这一刻,袁绍看着面前的《护民檄文》,心中是既恼又怒。
“刘大耳有何资格发此檄文?莫非自视为群雄之首乎?”
心高气傲且自视为天下楷模的袁绍,看着《护民檄文》中刘备那仿佛不是在针对哪一位诸侯世家,而是在威胁告诫着所有人的态度,令袁绍有种被刘备彻底骑到了头上的感觉。
“刘大耳这是什么意思?若是我袁本初为威慑一些匪贼屠了城,他还准备灭我袁氏三族不成?”
“狂妄!狂妄之极!”
“这《护民檄文》中说的是曹操那厮,实质是在向我示威乎?”
面对着袁绍那压抑已久一次性爆发的怒火,军帐之内一众文武大多都是噤若寒蝉,不敢出声触了袁绍的霉头。
唯有田丰见袁绍越发的失态,起身行礼道。
“主公何故生怒?这《护民檄文》于主公而言,未尝不是好事一件。”
“曹军上下若见此文,必定人心惶惶,军心浮动,可以此大作文章,宣扬将鼎立支持刘玄德,且派人前去与刘玄德结盟,准备不日将合力攻曹。”
“如此一来,即便曹操知其有诈,曹军上下也必然生疑,生出退回青州之心。”
然而,田丰的话音落下后。
袁绍却是瞪着那有些恼羞成怒的眼睛,直勾勾地看着田丰,质问道。
“田元皓莫非是觉得吾不借刘大耳之势,不与刘大耳结盟,将要败于曹操之手不成?”
如此一顶帽子,直接由袁绍的手亲自往着田丰的头顶一扣,却是扣得田丰有些头晕目眩。
田丰的心中一酸,脱口而出地辩解了起来。“主公明鉴,吾绝无折辱主公之心,而是就事论事……”
然而,田丰这不说还好,这一番话听在袁绍耳中无异于火上浇油,猛然一拍桌案打断了田丰的话语,道。
“大胆田丰,还敢在此乱我军心?来人!”
在田丰那愣在当场的神色中,袁绍朝着闯入军帐的两个亲卫喝令道。
“将此人拿下关押起来。”
“是。”
当即,两个亲卫一左一右架着田丰便往外拖去。
至此方才反应过来的田丰,非但没有开口求饶的,反而发出一声充满自嘲的笑声,高呼道。
“哈哈啊哈,袁本初不听我言,不日必遭他人所败。”
此言一出,令袁绍的脸色越发的难看,帐内众人非但不敢开口为田丰求情,一个个的脑袋更低了三分,生怕袁绍的余怒波及到自己。
其中,原本坐在田丰旁边的许攸,更有种如坐针毡的感觉。
与曹操结盟,是许攸一手推动的……
深知袁绍性格的许攸,明白仅此一条,就足以成为自己的死因了。
心中忐忑不安的许攸,忍不住悄悄以余光看向袁绍,骤然发现袁绍正在深深地凝视着自己。
这让许攸浑身一紧,心跳不自觉地加速,感到脖子一阵发凉。
幸好,袁绍在盯着了数息过后,便移开了目光。
紧接着,袁绍为了加快攻破曹操布置在南岸的防线,在大帐之内开口做出了大量的细致安排,许攸也是心不在焉地应和着。
直至这充满压抑的军议结束,心神不安地回到帐篷之内的许攸连续喝了三壶茶,这才渐渐平复了内心。
只是,许攸明白这不代表袁绍将一切都轻轻揭过了。
以许攸对于袁绍的了解,袁绍一时被《护民檄文》所刺激,而将田丰下了大狱后,想必也是迅速地醒悟过来了。
可袁绍与曹操的没脸没皮不同,袁绍尤重面子威仪。
即便袁绍事后知悉田丰无过,怕也不会放过田丰,更不可能会对田丰认错。
田丰无过,岂非间接证明了袁绍的暴怒失态是源于对刘备的嫉恨?
更重要的是,许攸清楚即便田丰一时让袁绍发泄了怒火,冷静下来明白不宜再追究其余人等的过错。
可如今袁尚在曹操手中,袁尚出了什么问题,又或者是进攻曹操再度受挫,许攸随时都还有可能被袁绍秋后算账。
第749章 赤脚迎许
一想到这里,许攸眉头不自觉皱成一团,思索着该如何破局……
可正因许攸对袁绍甚是熟悉,却是明白这是个无解的难题。
即便今日设法能勉强逃过惩处,以后怕是再难得袁绍的信任。
尤其是如今袁绍麾下智囊之士不缺,纵使许攸自视甚高,也自知难凭谋略稳压所有人一头。
‘不是谁,都是李子坤……’
许攸一时只恨自己不如李基,否则又何须担忧地位不稳,担忧项上头颅不保?
就在许攸渐渐又再度脸色黯然地失了神,猛然想到了什么,脸上惊喜之色一闪而过,喃喃道。
“今曹阿瞒南有刘大耳威胁,北又需抗衡袁本初,《护民檄文》广传天下又必遭千夫所指,可谓是危如累卵。”
“吾何不转投曹阿瞒,雪中送炭,助其破局成就霸业,曹阿瞒必念吾功劳不敢轻怠也。”
“且如今家中老小俱在曹阿瞒手中,亦能保一家老小无忧,可谓是一石二鸟。”
一时间,这个大胆的念头迅速占据了许攸的脑海,越是衡量越发觉得可行。
即便袁绍暗恼许攸,有渐渐排斥许攸的趋势,但以着许攸的地位,袁绍在军中所做的布置就少有不知的。
尤其是,许攸深知如今袁绍好不容易从冀并两州最后收集而来的粮草,所屯放的具体位置。
只需设法献计,让曹操袭击烧毁袁绍的粮草所在。
袁绍所率领的河北精锐,顷刻间便将化为乌有。
许攸豁然起身,将手中茶具猛掷于地,决然道。
“有我良计,阿瞒得冀州将易如反掌,横据河北也不过是须臾之间,又何须于袁绍帐下谋图苟全性命?!”
紧接着,心中渐生良略的许攸,打听到袁绍心情尚可的时机主动前往认错,又请辞职位,愿前往后方为袁绍筹粮,以缓解大军粮草用度。
这一连串的动作下来,再兼之许攸不时提及过往的私交情谊。
这让原本暗恼许攸的袁绍不禁有些心软,便允了许攸的请求,还给了许攸可以往粮仓运粮的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