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将借豫州世家之手清查豫州田亩,为避免豫州世家相互掩护或是串联造假,何不让豫州世家往徐州清查?徐州世家则在豫州清查?”诸葛亮提议道。
李基笑了笑,道。
“亮儿此策可行,确能大大避免串联造假之事,但仍有漏洞,须知部分名门世家的人脉关系可不仅限于一州之地。”
“如此看来,也唯有加强监察了。”
可一想到其中的巨大工作量,诸葛亮都忍不住皱眉。
“亮儿勿忧,且看看此文书。”
说罢,李基取出了一份文书推到了诸葛亮的面前。
《摊丁入亩》
等诸葛亮打开看了数息后,瞳孔都明显为之一缩,惊骇地开口道。
“老师想要取消丁税?”
李基平淡地答了一句。“为长远计,丁税一定要被取代。”
何为丁税?
也便是人头税,具体实行下来就是大汉如今的“口赋”与“算赋”。
这是大汉现阶段的两大税赋“田税”与“丁税”之一。
“丁税”的存在,也是为何世家豪强会不断地隐匿人口,更是为何田亩歉收之时,百姓不得不卖田卖身为奴的原因所在。
如今青春版的诸葛亮接收了如此惊骇的消息,都为之愣了好一阵,方才下意识地提醒道。
“老师,此事一个处理不当,怕是会举国动荡。”
“如今的大汉还不够动荡乎?”
李基反问了一句,让诸葛亮哑口无言,更是渐渐冷静了下来,重新将目光放在文书上一字一句地细细斟酌起来。
这一看,诸葛亮足足看了许久,紧绷着的整个人才长长地呼了一口气,由衷地开口道。
“这‘摊丁入亩’若是能推行下去,于天下百姓有大利也。”
诸葛亮如今还算是一根幼苗,可正因为是幼苗,诸葛亮接收新兴事物反倒更为容易。
看着诸葛亮顷刻间就转变的态度,李基不禁想起了此前为了说服刘备。
那可当真是彻夜未眠,口干舌燥,摆出了无数的数据与案例,这才让刘备渐渐认可了“摊丁入亩”的重要性。
这“摊丁入亩”简单说来便是取消所有人头税,按百姓实际耕种田亩来计算税赋。
如此一来,不仅让普通百姓实际所需缴纳的税赋大大减少,还能有效地在一定程度上对劳动力实现解放。
这也是李基为描绘的帝国蓝图所必须的根基之一。
否则有丁税一日压在身上,许多百姓根本就不敢放弃田地,也根本就没有任何试错的成本可言,只能终日于田地耕耘,避免来年交不上丁税。
结合着李基特意提高士卒地位的改良版军户制,这“摊丁入亩”与“军户制”便是李基为今后帝国所制定的两条腿。
只是“摊丁入亩”的制度,无疑大大损害了世家豪强的利益,让他们所需缴纳的税赋巨额增长。
结合着李基趁机清查豫州田亩,某种意义上无疑是让陷于困境的世家拿着刀捅自己一刀进行放血,放血之余还能保持笑脸坚决拥护的,才能登上李基准备打造的帝国巨舰。
如今,豫州无疑成了李基为“摊丁入亩”所准备的“试验田”,等在豫州顺利推行,继而就能在刘备治下的全境实施。
如此一来,诸葛亮也就明了李基为何会放心让豫州世家清查豫州的田亩信息了。
为了夺回被黄巾所占的田地,豫州世家自然需要尽可能将所有田亩都查出来,且是查出来越多越好,自然不可能会隐瞒不报。
真正可供世家豪强作假的地方,实则是田亩归属的信息,趁机将百姓所耕耘的良田进行侵占。
就如将有主良田的改为无主良田,某百姓所有的十亩良田改为偏僻角落的十亩下田,这都不过是实际执行人只需笔锋一斜,就能随意修改的部分罢了。
后续即便有二次验证,只要田亩总面积与肥沃程度没有出入,也不可能细致地找到一家家农户再度问询核查。
若是过去的大汉税法,这种做法对于世家而言自然是大为有利可图的。
毕竟大汉的税赋是丁税重于田税。
即便世家所得的田亩信息清楚,但将那些因此破产的百姓收为黑户劳动力。
让那些黑户为世家豪强对田亩进行耕种,不仅能逃掉相当一部分的税赋,家族成员即便不下田劳作,也能有着足够的钱粮进行供养。
第794章 不是请客吃饭
可豫州世家豪强们,怕是完全没有料到将会对税赋进行改制。
“摊丁入亩”这一政策,所得良田越多,需要缴纳的税赋也就越多。
诸葛亮一想到豫州世家豪强卖力无比地细致清查豫州每一寸田亩,本来或许是为了能让家族清查完毕后能多占些土地,结果在新税制下将要陷入多得田地缴不起税的困境。
且百姓们没了丁税,自然不可能如过去那般一批又一批的不得不卖身为奴,世家豪强们有了田地也难以如过去那样近乎无成本的蓄奴耕种。
可不耕种,依据所占的田地可是要大量收税的……
于世家豪强而言,这无异于两头都是坑,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等“摊丁入亩”从豫州推行到刘备治下的全境……
诸葛亮的神色一动,骤然意识到了什么。
选择了前往夷洲发展的荆扬世家,可没有多少土地在手,取销了“丁税”实施“摊丁入亩”,对于荆扬世家而言反倒是利好的。
荆扬世家如今的选择,无疑也将成为进退两难的豫州世家似乎最好的出路所在。
若是在大汉内发展得异常安逸,世家豪强自然不会萌生主动冒险出海求变的念头。
可大汉十三州处于对世家豪强充满限制的环境卷不动,就连耕田也耕不起了。
有着荆扬二州的世家在前,发展得越来越顺畅,何愁豫徐二州的世家不随之效仿?
越是解读,越是推演,诸葛亮就越是发现这根本就是一环扣着一环,老师这是由小到大,一步步擦着世家豪强的底线,不断逼迫着世家豪强进行转变。
等荆扬豫徐四州的世家豪强做出了选择,即便其余州郡世家有意反对,还能抵得过滔滔大势乎?
就算顽固不化,老师也能随着霸业的扩张,为大汉执鞭,驱使天下世家豪强遵循着老师的意志前行。
彻底理清了思路后,诸葛亮那还有着几分稚嫩的脸庞正色地开口道。
“此乃利国利民之大事,亮愿为老师前驱,使‘摊丁入亩’在豫州顺利推行。”
李基忍不住笑了笑,然后开口说道。
“还轮不到你为前驱,此事告于亮儿,不过是让亮儿心中有个准备,督促豫州世家士子清查田亩之时该重点核查什么方向。”
“至于如何让豫州世家屈服接受‘摊丁入亩’,还不需要亮儿去充当恶人,这个恶人我另有人选。”
诸葛亮按捺住心中好奇,不过见李基眼下似乎没有主动告知的意思,也没有继续追问。
随即,李基与诸葛亮细细地商量了接下来关于清查豫州田亩的不少安排,直至月色渐浓,这才离去。
清查田亩之事,于公于私,无疑都是越快越好。
不仅仅是豫州世家豪强本身就急,李基为了春耕准备以及尽快恢复豫州稳定。
还有开始推行“摊丁入亩”的第一步,都需要对豫州的田亩进行一次彻底的重新丈量。
因此,这无疑是这个冬天就必须在豫州完成的大事之一。
在孙策所设的宴席结束的第二日,李基便领着阿斗、李相、李曦返回了暂为治所的汝阳城。
就地缘位置以及城池规模、交通便利等等因素来看,汝阳城无疑都不是充当豫州治所的最佳选择。
袁术曾经选了汝阳城是迫于无奈,李基如今依然留在汝阳城,也是因为豫州世家豪强大多都汇聚到了周边,以稳定震慑人心。
而随着李基对于豫州世家豪强的表态流传了开来,无疑令他们内部相当的兴奋。
且世家豪强正如李基所料的那般,对于此事的态度几乎是一致的支持。
想通过李基要回自家的田地,对于世家豪强来说,不可避免要暴露出大量过往隐匿起来的田地。
但一想到实际去清查田亩的,就是各个豫州世家的士子们。
诸多世家豪强,不到数日内就想到了大量在其中做文章的地方,相互开始联合进行约定,为后续牟取利益做开始准备。
仅是通过锦衣司的渠道,李基就收集到了大量世家豪强准备实施的方案。
这些方案完全不存在道德底线,只谈利益。
一份份看得是触目惊心,看得就连司马懿都为之皱眉。
接下来对田亩清算进行监察,仅凭诸葛亮自然是不足的,司马懿所负责的锦衣司更是重中之重。
这一条条世家内部商议出来的良策,无疑是丧尽天良的“良”。
近乎是将这一次的田亩清算,看做是一场弥补在黄巾动乱期间损失的饕餮盛宴。
“这是真把本侯当成儿戏?还是当成高高在上,完全看不到底层百姓的盲人聋子?”
即便是对此早有预料的李基,都险些为此给气笑了。
司马懿连忙劝说了起来,道。
“老师勿要动怒,那世家豪强多的是将田地视作根基,如今借机进一步兼并田地的机会,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且大多抱着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想着即便有人不幸被察觉,老师也还需要豫州世家的力量,不可能与整个豫州世家翻脸,最多也就是处罚一二罢了。”
李基一份份地翻阅着情报,忍不住怒极而笑地说着。
“本侯果然还是太善,以至于让他们以为本侯是提不起刀的。”
“既然如此,那可就休怪本侯了,本侯要让他们吃多少就撑死多少。”
此刻,李基不得不承认自己还是太善了。
世家豪强已经近乎是形成了一个阶级,除非已经将他们的利益基本盘实现了转变,否则与某个阶级的利益基本盘发生冲突就不能抱有一丝的侥幸心理。
请客吃饭的缓冲还是多了,而是该直接下狠手的生死斗争。
也就是如今的学识主要还是被世家所掌握,为了治理地方还需要用到大量完全是传统世家出身的士子。
否则李基有时与他们这来回拉锯的,还当真不时萌生出几分来场血腥清洗的冲动。
只是,李基也清楚一味的清洗无济于事。
没有对世家豪强这一群体实现“鞭策激励”,让他们的思维以及利益基本盘发生根本性转变,很快又会再形成新的一批世家。
第795章 汝当勉励之
不过即便李基重新冷静了下来,怒火攻心之下,还是忍不住做出了一个决策。
加速!
那便是加速!!!
如今豫州世家所玩的,无非便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罢了。
那李基便加速他们的疯狂,加速他们的悔恨……
“懿儿,此番在豫州重新丈量田亩,乃是利国利民之大事。”
“不仅仅是为师以及主公都无比关注着,一旦成功将会逐步推广到主公治下全境,乃至于整个大汉,影响之深远,即便是在史书中都会留下深深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