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可是……”宝钗一时间居然不知道应该如何开口子。
这件事实在是太荒谬了。
看到宝钗依旧一脸懵逼的模样,薛姨妈安慰道,“丫头啊……你也不要太过担心,反正迎春也不是第一个嫁给瑜哥儿做妾的贾家姑娘,你说呢?”
“这……”
好吧,宝钗突然觉得这话也有道理,毕竟有探春这个榜样在前,即便再加上迎春,也不过是多了一個姐妹。
“既然这样,女儿也无话可说,不过此事还需先告知定远侯府才行。”
“诶哟……你们在干嘛,我都说了,这真的不关我的事,我是真不知道啊。”
兰心堂里,贾瑜坐在一张锦凳上,他的身边站着元春、探春、黛玉三女,晴雯、抱琴两名姨娘则站在旁边,虎视眈眈的看着他。
黛玉气呼呼的说道:“夫君……您想要替造谣的三叔兼挑,将宝姐姐娶进家门,这点我们姐妹没话说。可您为什么连迎春姐姐也拉进来?”
“就是……有我们几个姐妹陪您还不够,您非得把荣国府所有姐妹都娶回来才行吗?”
探春也幽怨道:“今天是宝姐姐和迎春姐姐,再过几年您是不是连惜春也娶进来啊?”
“不是……你们想哪去了,迎春真不是我主动纳进来的,这是老太太的意思,我压根就没那意思好不好?
再说了,惜春才多大啊,我能干那事吗?”
贾瑜只觉得此刻的自己比窦娥还冤,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只是娶了一个薛宝钗,没曾想贾母居然玩了个买一送一,你让他跟谁说理去?
黛玉突然来了一句:“哦……你的意思是说,再过几年就可以娶惜春啰?”
元春也轻叹了一声,“夫君……妾身才嫁给您几年啊,荣国府里的姑娘差不多就被您霍霍了一茬,您就不能给荣国府留条根吗?”
“我……”
贾瑜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看着众女的目光,他只能憋屈的来了一句:“随你们怎么想,反正迎春是老太太主动提出来的,如果你们不愿意,我向老太太说一声,回了便是。”
探春轻哼了一声:“夫君,您真要回了的话,迎春姐姐可就活不成了。”
众女伱一言我一语,将贾瑜挤兑得哑口无言,最后站了起来拂袖而去。
看着贾瑜气哼哼的离开,探春吐了吐舌头,有些担心道:“元春姐姐,林姐姐,咱们这么一起挤兑老爷,他会不会生咱们的气啊?”
黛玉轻哼一声:“他敢,再不说一下,他真要将整个荣国府的后宅全都搬到定远侯府来了。
你也不看看,现在的定远侯府的后宅和荣国府有什么区别?昔日荣国府的后宅姐妹,全都被他祸祸过来了,再不教训他一下,我估计连惜春妹妹和湘云妹妹也难逃他的毒手。”
说到这里,黛玉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起来,元春和探春俩人对视一眼,也有些忍俊不住。
其实神京勋贵圈里关于贾瑜的传言她们自然也是听到的。
对于她们这样大户人家出身的人来说,一个爷们多纳几个女人算什么?哪家的老爷不纳几房小妾的,反倒是只娶一个的才少见呢。
只是让她们搞不明白的是,自家夫君为什么专门就专门盯着贾府的女孩祸祸,你哪怕从外面纳一个回来也行啊,为什么就盯着贾府的女孩不放呢,搞得现在都有传言,说贾府的女孩是专门为贾瑜养的。
这些传言一出,她们这些已经出嫁的倒也罢了,但你让贾府女孩的脸往哪搁啊?她们还要不要嫁人了?
贾瑜本人对于这些流言自然也是知道的,但他也没办法啊。
好不容易穿越到红楼世界,不祸祸贾府的姑娘,难不成去祸祸刘姥姥么?那不是妥妥的变态么?
总而言之,不管外头怎么传他的流言,过完年之后的二月份初七,宝钗携着迎春二女也嫁到了定远侯府。
关于嫁到定远侯府后的生活,宝钗和迎春并没有任何的不适。
定远侯府在建造之初,赖家便是按照荣国府的规格和格式来建造的,也就是面积上小了一点而已。
最重要的是,定远侯府后宅的人跟荣国府后宅几乎也没什么两样,依旧是昔日的那些姐妹和丫鬟,唯一的区别就是敕造宁国府的牌子换成了赦造定远侯府而已。
生活上也同样如此,元春、探春、迎春以及黛玉、宝钗等众女平日里相互写诗作画,加上府里也没有长辈给他们立规矩,没了晨昏定省,日子别提有多惬意了。
但对于贾瑜来说,等到年一过完,他又陷入到了紧张繁琐的事务当中。
首先,由于这两年陕西、山东连续大旱导致粮食绝收,加之地主士绅趁机盘剥,低价购买田地,加剧了土地兼并,许多农民被迫成了流民。
在陕西,那些活不下去的流民四处流荡,于是很自然的发展成了暴民,杀官造反也就发生了。
而在山东也同样如此,看到山东大乱,白莲教也趁势崛起,他们打出了“真空家乡无生老母”的口号,开始拉拢那些底层的百姓入教,势力如同滚雪球般膨胀,很快便发展到了二十多万人的庞大规模。
随后白莲教便开始在山东开始了暴动,不到几个月的时间便连续攻陷了数十座县城和好几座州府,一时间朝野震动。
“砰……”
清脆的响声在御书房内响起,随后昌平帝愤怒的声音也响了起来:“废物……全都是一群废物,这么多官兵连几名贼寇都不能剿灭,朕养你们这些人有何用?”
第393章 出兵剿匪
御书房里的大臣不多,只有十多个人,但这十多人却能决定整个大夏几乎所有的重大决策。
只是此刻这些人全都垂下了头,默默的面对着昌平帝的怒火。
昌平帝的面色铁青,眼中几乎要喷出火来,他恶狠狠的瞪着安再师:“安爱卿,你是军机处的首席军机大臣,你来说说……为何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陕西、山东便糜烂至此,甚至还有向外省蔓延的迹象,你说……应该怎么办?”
众人的目光全都看向了安再师,这些目光里既有同情、叹息,也有幸灾乐祸,而后者的目光大都来源于几名内阁的阁老。
面对昌平帝的怒火,安再师目光依旧平静。
他拱了拱手:“陛下……陕西和山东之所以糜烂至此,原因大家都知道,在这里臣就不再复述了。
至于要怎么办,老臣以为,只有一个办法,便是派兵剿匪,而且是越快越好,一旦让暴乱蔓延到周边省份,朝廷想要剿灭,所要消耗的财力物力将是现在的数倍不止。”
安再师说完,汪知节立即反驳道:“安王爷,你说的道理大伙都明白,可剿灭匪患所需的粮草器械可不是小数目,短期内朝廷实在没法筹集起来。”
“没法筹集?”
听到这里,一旁的东平郡王穆蒔拜不干了:“倘若本王没记错的话,山东和陕西的急报两個多月前便发到内阁了吧?
本王想问的是,这么长的时间里内阁都干了些什么?清谈阔论吗?”
听到穆蒔拜的指责,林如何、景三和来人低头不语,汪知节则干脆的说道:“调集粮草、打造器械确实是内阁的事,但陛下没有下旨,内阁如何敢擅自下令调集?”
汪知节一句话就把军机处的人噎得说不出话来。
他的意思很明确,擅自调集粮草打造军械,可是谋反的大罪,这个锅内阁不背。
坐在龙椅上的昌平帝虽然面无表情,但却感到脸上火辣辣的。
他也没想到汪知节居然如此干脆的将球踢到了他这里,问题是这个球他还不得不接,因为正是他的摇摆不定,导致朝廷愣是延迟了两个月没有动作。
深吸了口气,他目光有些复杂的看了看一直没说话的贾瑜。
其实这两个月朝廷也并非什么事也没做,早在收到急报的第三天,他就下旨陕西和山东的总兵调集当地兵力全力剿匪,并紧急向两省各调拨了五千石粮草救灾,可两个月过去了,匪患不但没能平息,反而愈演愈烈。
难道非要从京城调兵过去吗?
昌平帝沉默良久,他承认这次的事情由于自己的私心作祟,才会变得这么糟。
他深吸了口气,才问道:“安爱卿,军机处对于陕西、山东的匪患有何对策?”
安再师干脆的说道:“想要平息陕西和山东的匪患,最快的做法便是调集京营大军出京平叛,以剿为主招为辅,两者叠加之下,只要打上几个胜仗,贼寇必然阵脚大乱,覆灭只在旦夕之间。”
“唔……”
昌平帝点点头,安再师的这个法子和贾瑜提出的建议如出一辙,能让来人都提出同一种方法,可见这个办法确实是最有效的。
他继续问:“那爱卿认为应该派哪支京营出境剿匪?”
对于这个问题,安再师应该是早就深思过了,他不假思索道:“老臣以为,杀鸡也要用牛刀。
可以让神机营、果毅营、杨威营、振武营和选锋营一起出动,兵分两路直扑陕西、山东两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剿灭那些贼寇。
尤其是山东的白莲教,绝不能让他们蔓延到江南一带,否则……”
后面的话安再师没有说,但在座的人哪个不是人精,当然明白安再师的顾虑。
江南向来是大夏的赋税重地,每年上缴的赋税占朝廷税收的六成,而湖广则是朝廷的粮仓,那里一旦出了问题,朝廷就得饿肚子。
由此可见江南对于朝廷的重要性。
“还有……”安再师继续道:“朝廷得派出两员干将,分别带领两路大军剿匪,只要能在半年内将匪患剿灭干净,便能将危害降到最低。”
昌平帝的声音幽幽响起:“安爱卿可有合适的人选?”
安再师的目光不经意的扫了坐在他旁边的贾瑜一眼,心中轻叹一声,口中却道:“老臣举荐王子腾和史鼎,此二人皆为老成持重精通兵事之人,想来必定不会辜负陛下的厚望。”
昌平帝又看了看内阁的几个人,“汪爱卿,你们以为如何?”
汪知节等几人的目光飞速交流了一下,躬身道:“臣等附议。”
“王爱卿、史爱卿,你二人以为如何?”
王子腾和史鼎当场朝昌平帝跪拜了下去:“臣谢主隆恩,不将贼寇剿灭,臣当提头来见。”
对于史鼎这个原本已经被边缘化的勋贵来说,能够再次领兵作战,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只要能将匪患平息,他们史家必定能借着这个机会重新回到主流的勋贵圈。
而对于王子腾来说,就更难得了。
两年前的潼关之败,几乎将他和整个王家打入了深渊,若非贾瑜在后面推了一把,他这辈子的仕途就完了。
现在,有了一雪前耻的机会,他一定要牢牢抓住。
对于平叛,朝廷的效率还是非常快的。
一众大佬商议完后,一道道旨意和公文便从内阁、兵部、户部、工部连续发出,大夏那战争机器又开始运转起来。
无数的粮草器械从京城的各大仓库里运了出来,京营里也开始了急动员。
经过一番讨论,王子腾率领神机营、果毅营两营共两万大军前往陕西,史鼎则是率领杨威营、振武营和选锋营三营人马,前往山东。
对于这个结果,众人都没什么意见。
山东由于有白莲教作祟,所以闹得比较严重,加之要防止贼寇冲出山东直奔江南一带,兵力自然要多派一些。
而且,虽然调走了六万大军,但京营还剩下虎贲、五军、三千、敢先四营近五万大军,拱卫京城还是不成问题的。
第394章 当场跳了起来
经过十多天的紧赶慢赶,史鼎率领的杨威、振武和选锋三营兵马终于进入了山东地界,来到了济南府。
听闻朝廷平叛大军到来,山东巡抚裴准、知府曹兆磊以及山东总兵薛佑等一众官员全都大喜过望,齐齐出城将史鼎和大军迎入城内。
入城后的史鼎推掉了官员们为他准备的接风宴,而是直接来到了巡抚衙门,召集众官员开会。
史鼎很清楚,这次他能率领大军平叛,既是昌平帝对他的信任,也是一个考验。
如果能顺利平息白莲教的叛乱,史家便能顺利的回归到神京的主流勋贵,甚至可以更进一步从军机行走升级为军机大臣。
如果平叛不力甚至吃了败仗……不好意思,别说回归勋贵的主流,升为军机大臣了,就连现在的军机行走恐怕都保不住,甚至有可能拖累举荐他的贾瑜。
“诸位!”
史鼎炯炯有神的眼神扫了眼众人,“如今山东的局势你们都很清楚,白莲教贼寇肆虐,数十个州县尽数落入敌手,前些日子更是连莱州府也陷落了。
陛下知道后大发雷霆,责令本侯率领大军紧急驰援山东。
而且本侯也已经向陛下立下了军令状,叛乱不平息绝不返京。
现在本侯同样将这句话送给你们,山东的叛乱能平息也就罢了,倘若不能平息,这里便是本侯和你们的葬身之地,你们都听清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