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207节

  在种地一途,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就算是陛下也无法强加命令于他们。

  慢慢的,随着日头升高。

  众人已经将视线汇聚到试验田一旁的巨大斛秤。

  这是历朝历代用来称粮食的秤!

  农政院的吏员已经调整好刻度,

  一斛为四十斤,三斛为一石。

  而此刻,农政院准备了二十个斛,

  皆是用精致青铜打造,上面的泥土被刷得干干净净。

  在众人目瞪口呆中,二十个斛很快就被装满.

  “这,怎么可能?”

  兵部尚书沈溍怔怔地看着塞得满满当当的斛,

  忍不住凑近了一些,仔细看了看用作平衡的刻度。

  四十斤没错。

  见他这般行动,六部九卿们早就忍不住了,纷纷凑了上来。

  但他们身板太弱,抢不过都督府的一众都督,

  只能被挤在外面,踮着脚查看。

  “乖乖,是真嘞。”

  左军都督耿忠眨了眨眼睛,

  又狠狠搓了搓眼睛,这才确定自己没有看错。

  二十个斛,一个斛四十斤,那就是八百斤,

  仅仅是眼前这些,就已经是六石半。

  而如今大明,所记载农田,

  所产最多的是在“粳稻之乡”,浙江嘉兴,亩产五石半!

  被整个天下称之为祥瑞。

  他们都记得,那一年朝廷风调雨顺,

  而如今,六石半!

  此刻,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了那还在挖的地。

  他们惊讶地发现,先前脚踩的沟槽也被挖开,

  一众农政院长者以及吏员正趴在下面,

  用力地掏,一坨坨的甘薯被掏了出来!

  根须相连,泥土附着。

  虽然难看,

  但在一众大人眼前,是比天仙还要美的存在。

  “愣着干什么,将斛里的甘薯都拿出来,没看到旁边堆了这么多嘛。”

  这时,中气十足还带着几分得意兴奋的声音响了起来,是洪武皇帝朱元璋。

  他走了过来,看着汇聚在一起的众人,骂道:

  “都让开点,别耽误旁人干活。”

  耿忠的反应最为迅速,

  他一手提一个斛,走到一旁,开始从里面拿出甘薯。

  还仔仔细细地检查,甚至还上嘴咬了一口.

  尽管咬了一嘴泥,但依旧抵挡不住他眼中震撼,居然是真的,

  而且这味道有些甜。

  见他如此模样,

  一行人忙手忙脚地将二十个斛抬到一边,开始从里面掏出甘薯

  众人齐心协力,很快就让甘薯在一旁堆起了一个小山堆。

  放在斛中看着没有多少,但现在一看,众人再次感觉到震惊。

  多,太多了!

  “继续秤!”

  朱元璋很快就见到了两个几乎一模一样的小山堆,

  眼中震惊一闪而逝,冷声吩咐。

  一行人又将刚刚挖出来的甘薯塞到斛里,放在秤上。

  因为形状各异,诸多官员又没有干过此种农活。

  许多时候,甘薯都要堆到斛之外,才能够四十斤。

  但他们乐此不疲,无一人言语,只是默默干活。

  陆云逸始终站在他们后方,

  看着前方挖出来的甘薯,脸色平静。

  对于甘薯产量,农政院的人已经跟他说过,所以他并不吃惊。

  他高兴的是,眼前的这些甘薯个个肥大,长得圆润饱满,

  比从麓川弄来的甘薯要好看无数倍,

  一看就是做烤红薯的好材料。

  论种地,还是得中原人来,麓川人根本不是对手。

  时间流逝,又过去了一刻钟,

  地里最后一个甘薯被农政院的长者掏了出来!

  他脸上凝重也在这一刻舒缓,紧绷的神情露出笑容,发出一声大喊:

  “没了!”

  以往,这等情况下,都或多或少带着些许失望,

  毕竟一亩地也就出那么一两石粮食。

  但现在,众人听到此话,

  只觉得松了口气,终于没有了。

  再挖下去,几乎在场所有人都要觉得,这是不是假的了。

  第二次称重,二十个斛很快又被装满。

  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不远处剩下的那一小堆甘薯上,

  怎么还有?

  此时,就连大明皇帝朱元璋,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笑容。

  农政院种地的本领一绝,又是在宫中精心养护,产量多是应该的。

  放在外面,有时候要折五成甚至是六成。

  但现在,即便是折五成,

  朱元璋都觉得,天佑大明!

  终于,在一行人目瞪口呆的注视下,剩余的甘薯又装满了两个斛。

  一共四十二斛!

  一千六百八十斤。

  十四石。

  简单的字符出现在众人心田,场面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默不作声,

  静静看着前方堆积如山的甘薯,仔细思索着这个数字。

  十四石,即便少八成,还有将近三石。

  而三石,是如今大明最好农田的产量。

  一行人只觉得喉咙干涩,

  他们是六部九卿、是都督府的都督,

  身居高位,手握权势。

  挨饿的感觉已经不知多久没有感受过了,

  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

  记忆将他们拉回了心中乱世,

  那时遍地灾荒、饿殍满野、茫然干瘦的人走在破旧的官道上,

  妄图在乱世中寻找一安身之所。

  但所到之城池皆战乱不止。

  几乎在一瞬间,所有人都想到了大明未立之前的悲苦。

  而即便大明新立,秩序新建、但饿死人之事还是不在少数。

  而他们早已经登上高位,

  不会再考虑挨饿这等事,考虑的都是旁人能否不挨饿。

  他们绞尽脑汁,无法解决的问题,在这一刻似乎有了答案。

  这时,都察院左都御史詹徽颤声开口:

  “这甘薯,能吃吗?”

  一个荒唐的问题,却没有人发笑。

  但很快,这个疑问就被一句轻言打破。

  明皇朱元璋轻声开口:

  “树皮咱都吃过,甘薯有什么吃不得。”

  哗——

首节 上一节 1207/18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