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661节

  韩国公府门前的军队向外扩散,让出道路

  两名身形苍老、垂垂老矣的白发老者身穿甲胄,骑乘战马缓缓穿过人群,来到韩国公府门前。

  他们是节制中都留守司的信国公汤和与江夏侯周德兴。

  汤和如今已经六十有四,脸上皱纹密布,身形也有些佝偻,

  清澈明亮的眼眸不再,转而变得浑浊,

  整个人也散发着如定远城一般的萧瑟气息

  而他身旁的周德兴则更为苍老。

  他是当今圣上的老乡,在年少时就相识,淮西二十四将之一,

  是除李善长之外,最老的勋臣。

  只不过从他身上看不到苍老痕迹,

  整个人依旧孔武有力,目光炯炯有神,死死盯着前方大门紧闭的韩国公府。

  场面静悄悄的,无人说话,

  不知过了多久,信国公汤和表情略有动容,缓声开口:

  “老哥啊,一月前我等还在这里把酒言欢,谈天说地,今日又来了。”

  汤和的声音有些含糊不清,只因在开年时前往应天大吃大喝,中风了,

  当时已经无法说话,

  但回到家乡养了半年后,好了许多。

  周德兴炯炯的目光慢慢舒缓,甩了甩手中染血长刀,有些落寂地开口:

  “人啊,就是不知足,

  像我等这般年纪,能喝酒吃肉就已经万幸,怎敢奢求更多呢?”

  汤和笑了笑,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老哥啊,一众兄弟中,就属你看得开,

  京城也不去,整日在这中都吃喝玩乐,

  我要不是得了一场大病,也悟不出这个道理。”

  周德兴嘴角扯了扯,冷哼一声:

  “你们都被权势冲昏了头脑,

  当年我与重八在河里抓鱼,抓的都是一些指头大小的小鱼,我俩就这么生吞活剥,

  说实话,那鱼很不好吃,一股土腥味,

  后来我俩就发誓以后要有吃不完的鱼,再也不会饿肚子

  你说说,现在的日子多好,

  锦衣玉食,吃喝不愁,还逍遥自在,折腾什么啊。”

  周德兴越说越感慨,看向前方大门眼中闪过无奈:

  “叫门。”

  信国公汤和轻轻叹了口气:“

  老哥啊,财帛动人心,不是什么人都有你这般心境。”

  周德兴没有再说话,而是静静看着前方大门。

  两名上前军卒还不等叫门,

  沉重的朱漆大门便发出了一声颤动,缓缓打开,

  露出了其后高高的门槛与宽敞奢华的庭院。

  几道人影站在门前,为首之人是一名五十余岁老者,

  身穿大红衣裳,嘴角含笑,身后的小厮亦是如此。

  见到这等场景,门外之人微微一愣,一股格格不入的氛围涌现,

  为首老者对于外面之人没有丝毫见外,笑着抱拳拱手:

  “贵客登门,还请两位老爷入府一叙。

  汤和与周德兴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双方眼中的复杂,

  汤和轻轻点了点头,翻身下马,周德兴也同样如此

  二人一并向府中行去,身后军卒跟随涌入其中。

  进入其中,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鸟语花香的庭院,

  亭台楼阁样样皆有,

  水中还有大红的锦鲤游动,一股安详迸发而出。

  一行人经过廊道、石桥,穿过几个宽敞庭院,终于来到了韩国公府的正堂。

  透过高大厚重的大门,能看到一道身影静静坐在中间圆桌,

  手拿茶壶以及热水,不停地冲泡茶叶

  汤和与周德兴挥了挥手,

  示意身后军卒别跟着,而后两人便走入屋中。

  坐在那里的人影正是大明第一公,韩国公李善长。

  他白发白眉白须,仅仅是坐在那里,就有一股威势自然弥漫,

  这是久润官场、位极人臣自有的威势。

  见到他,即便是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周德兴也微微拱手:

  “韩国公。”

  汤和亦是如此,拱手一拜:

  “韩国公。”

  李善长轻笑一声,瞥了二人一眼:

  “怎么今日这般客套?

  快坐,尝尝我新从福建弄来的好茶,此茶唇齿留香,芬芳扑鼻啊。”

  二人坐了下来,看着眼前杯中茶水,一阵无言,

  只有李善长在那里品头论足,怡然自得。

  过了不知多久,李善长大概也觉得没有意思,便停止了喋喋不休。

  他看了看汤和,问道:“病如何了?”

  “尚可.只是说话有些不利索。”

  汤和含含糊糊开口,声音有些模糊不清。

  李善长点了点头:

  “你年纪大了,少吃一些肉食,

  要与老夫一般,多吃五谷杂粮,多喝茶,酒也要少喝。”

  汤和笑了起来:

  “老大哥,小时候苦怕了,

  如今一朝得势,恨不得将早些年的东西都补回来。”

  “哈哈哈哈。”

  李善长畅快大笑,十分认同地点了点头:

  “是这般,年轻时没有的,

  等年老了就会倍加想念,想要补一补以前的亏空。”

  “老大哥,我等以前都是苦出身,

  不像您饱读诗书,出身富贵,

  只是我等走到这一步这个年纪,

  对于权势也早已看开,老大哥这是何必呢?”

  汤和没有再弯弯绕绕,而是直入主题。

  原本和煦的氛围一下子凝重,

  周德兴也挺直腰杆,目光锐利。

  李善长闻言,手中茶壶轻轻一顿,茶水溅出些许在桌面,

  他却浑不在意,缓缓放下茶壶,目光深邃,似是陷入了回忆之中: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自秦汉以来,朝代更迭,战乱频仍,百姓苦不堪言,

  我等随陛下征战四方,推翻元朝暴政,为的是什么?

  为的不就是让天下百姓能过上安稳日子,让这天下能长治久安吗?”

  李善长声音低沉,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汤和与周德兴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疑惑,

  他们不明白李善长为何突然说起这些,

  李善长站起身来,缓缓踱步,继续说道:

  “老夫一生,饱读诗书,深知治国之道,

  这天下,不能仅靠陛下一人之力,亦不能仅靠武将征战。

  需得万千读书人帮扶,方能实现太平盛世。

  士大夫者,饱读经史,通晓治国理政之策,可为陛下出谋划策,辅佐陛下治理天下。

  如此,方能使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

  周德兴眉头紧皱,忍不住开口道:

  “老大哥,如今陛下圣明,

  我等武将亦愿为陛下效死力,

  这天下已然太平,又何必非要如此?

  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故宋的下场历历在目,大明又何必再走一遭呢?

首节 上一节 1661/18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