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711节

  “嗯”

  毛骧松了口气,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陈大人这边请,有上好的茶水,恰好本官还想问一问今日堂议之事,听闻陆云逸出手搅局?”

  陈恭一边走,眉头一边皱了起来,瞥了一眼毛骧。

  “毛大人,左军都督府的事情,锦衣卫不至于不知道吧,何必来问本官?”

  毛骧干笑两声。

  “锦衣卫可不能在这正四品以上的衙门内安插人手,

  陈大人所说,本官不懂。”

  “哼”

  陈恭轻哼一声,没有继续深究,而是指了指前方货物。

  “走,去看看这些应天商行的人胆子有多大。”

  武德卫的人与锦衣卫混在一起,开始围着那满满当当的货物转圈,时不时地指指点点。

  见到这一幕的刘思礼只觉得眼前一黑,心中刚刚燃起的希望旋即熄灭,只剩下死寂。

  他长长地叹了口气,看向一侧的侍者。

  “云逸还没来吗?”

  “呃”

  一旁的侍者脸色一僵,不知该如何回答,最后只能支支吾吾地开口。

  “陆大人或许正在京中忙活,老爷莫要着急,

  可能到了明天早上一切都会好起来。”

  刘思礼长叹一声,越过众人看向那血肉模糊的刘子贤,声音中充满落寞。

  “希望吧。”

  时间流逝,眨眼一夜的时间过去,天刚蒙蒙亮,成群结队的甲士就涌出京城,

  来到了应天府河港口,开始马不停蹄地搬运那些走私货物。

  虽然锦衣卫行事突然,打了应天商行一个措手不及,但他们万万不敢耽搁应天府河港口的生意。

  耽误一日,就不知耽搁了京中多少人的生意。

  千余名军卒的动作很快,还不到晨时,整个港口便恢复了原状,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

  重新恢复了热闹忙碌。

  而在京中,压抑到极点的气氛开始弥漫。

  朝会之上,以户部尚书赵勉为首的一行大人言辞激烈地反对市易司设立。

  左右不过是朝廷虽然没有余钱,但也只是暂时的困境。

  只要北征战事停歇,朝廷休养生息,顷刻之间就会府库充盈。

  此言得到了六部大半尚书的赞同,纷纷上疏直言,市易司不可轻易设立。

  而五军都督府则不管不顾,只知管户部要钱。

  不论是南方诸多卫所更换军械,还是关外修缮道路,几乎在今日朝会都拿出来提了一遍,使得赵勉怒目而视。

  整个朝堂一下子变得混乱无比,像是吵闹的菜市场,迟迟无法得出结论,最后只得不欢而散。

  晨时三刻,一行大人从皇宫蜂拥而出,碰上了正脸色凝重进入皇宫的锦衣卫指挥使毛骧!

  被簇拥在中间的赵勉眼神一闪,迈步上前,拦住了毛骧的去路。

  “毛大人,可否借一步说话?”

  毛骧愣在当场,有些狐疑地看着眼前之人。

  像这等读书人平日里看不起他,更是连个好脸色都没有。

  现在这般和善,还是让毛骧有些受宠若惊。

  “赵大人,还请来这边。”

  二人来到一旁后,赵勉没有任何客套,沉声道。

  “毛大人,本官想知道,锦衣卫昨夜在港口所为,是不是为了所谓的市易司开路。”

  毛骧也是没有想到他这么直接,停顿了少许后,才笑着开口。

  “赵大人所说之事,下官有些听不懂。

  应天商行暗藏走私之人,锦衣卫得知消息上前抓人,与市易司的设立无关。”

  “当真?”

  赵勉斜着眼睛看毛骧,希望能从他的表情波动中察觉什么。

  但毛骧始终保持着和煦微笑,淡淡开口。

  “赵大人,没有市易司之事,锦衣卫难道还不查案了?”

  深吸了一口气,赵勉沉声开口。

  “毛大人,本人还想问一件事,昨日之事,与刘思礼有没有干系?”

  毛骧眼睛微眯,没有第一时间回答。

  过了许久之后,他轻笑一声。

  “此事主谋是刘子贤,乃是刘大人的子侄,怎么会没有干系?”

  毛骧回答得天衣无缝,赵勉眼中闪过一丝阴霾,暗骂他老狐狸,继续强忍着怒气开口。

  “毛大人,你知道本官问的不是此事。”

  毛骧也不再卖关子,淡淡开口。

  “刘大人是鸿胪寺卿,就算是锦衣卫想查,也要陛下首肯。”

  赵勉听懂了,若是宫中无视,锦衣卫必然要一查到底了。

  而这也会侧面佐证宫中的一些心绪。

  “多谢毛大人,本官就不叨扰了。”

  “赵大人客气。”

  毛骧拱了拱手,快步进入皇宫。

第777章 扑朔迷离 请刘掌柜锦衣卫一叙

  毛骧步伐急促地向奉天殿而去,

  但刚刚走到岔路口,一名绯袍太监便从一旁的阴暗中走了出来。

  “毛大人,这边。”

  毛骧急匆匆的脚步渐渐变得平缓,最后停在原地。

  他看了一眼太监,没有犹豫,便跟了上去。

  早晨的阳光洒落而下,将整个皇城御道照得金光闪闪,两侧的朱红墙壁庄严肃穆。

  毛骧跟随太监行走在宫中,眼中闪过诧异。

  兜兜转转,当他见到视线尽头的武英殿时,心中闪过一丝了然,

  原来陛下已经回到了武英殿。

  这个消息让毛骧心绪复杂,有些拿不准陛下的心思。

  从代表皇权的奉天殿退出,本就是一种象征,

  或许是面对一众朝臣的妥协之举,

  又或许是寓意着逆党一事暂时告一段落。

  但不论哪一种,对毛骧来说都不是好消息,

  这意味着宫中的陛下已经不打算再扩大风波。

  来到殿前,毛骧与武定侯打过招呼后,

  站在门口整理了一番仪容,深吸一口气,迈步走了进去。

  见到这一幕的武定侯郭英,

  嘴角露出一丝讥笑,还带着几声冷哼。

  武英殿内,一日之中难得的凉风轻轻穿梭,带着冰块凉意,让整个大殿十分宜人。

  朱元璋换下了赤红色的龙袍,转而换上了一身黑金常服,

  坐在上首,看着手中一封奏疏。

  听到脚步声,朱元璋眼眸微微抬起,瞥了一眼快步走入大殿的毛骧,将奏疏放下。

  不等毛骧开口,朱元璋雄浑厚重的声音便传了下来:

  “朕以前怎么没发现,你这么能折腾?”

  毛骧的脸色一下子变得严峻,心里咯噔一下,暗道不好,

  他来到下首,连忙躬身一拜。

  “臣毛骧,拜见陛下,陛下所说.臣有些不明白。”

  “不明白?”

  朱元璋冷哼一声,开口道。

  “好好一个港口,被你生生封了一晚上。

  你知道有多少商贾因为进不来港口,从而耽误了生意吗?

  那些瓜果蔬菜,一日不理就要发烂长虫,

  昨日又十分炎热,不知多少东西损坏。”

  “陛下恕罪,臣是为了捉拿不轨之徒,才机变行事。”

  毛骧用力躬身,低垂的眼帘中满是疑惑。

  一些瓜果蔬菜,烂了就烂了,跟那些走私之物怎么能比?

  “搜出了多少东西?”

  朱元璋发问,声音沉稳有力。

  毛骧连忙从怀中拿出文书,平稳地放在手上,

  大太监默默走了下来,将文书拿走。

首节 上一节 1711/18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