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第476节

  “如此,他苏武岂不是欺君?哈哈……”任得仁想到了这节,便又道:“到时候,还真是个大笑话了!”

  “等着吧……”任得敬一语来,当真更是自得,不免还有话语编排:“宋之朝廷,宋人官场,不出所料啊,当真教人笑话,有才者不可用,无能之辈却是步步高升,头前还听得苏武几分名望,也说东边他有大胜,还攻城拔寨……”

  任得聪就道:“东边两路,一路种师中,一路种师道,想来是此二人之功也!那苏武听闻不过二十出头,便深得那赵官家宠信,二十出头,成了老种小种的上官,笑话,真是天下的笑话,这就是宋,这就是宋人呐!”

  几人岂能不说?若是不说这些话语,岂能证明他们昔日叛国投敌之事的英明?

  却也是这兄弟四人,对老种小种,还是高看几眼的,便也是有真正的了解,知道这种家人,着实非等闲之辈。

  “苏武之辈,来西北,不过贻笑大方!想来那小种老种心中,对他也是万般不爽!”任得恭是能代入的,代入之后,又道:“我若是那种家相公,此时,许真愿杀之而后快!这大宋啊,没有救了!即便有得小种老种之辈,也没得救了!我看,亡国之日不远!”

  兄弟几人来去说着,但真来分辨,谁又能说这兄弟四人之语不对呢?

  就说那亡国不远之语,怎么会不对?

  这四人,显然,也是见识广博,心中有数,昔日兵败投敌,真说起来,以个人私利而言,还真是聪明的选择。

  只又待两日去,苏武自然是“不在”静州城外了,便是与刘光世来去书信几番,自也把刘光世哄得团团转。

  乃至也说,只要圣旨来了,苏帅当面到了,就是开城之时。

  刘光世回信几番,岂能不喜?甚至还约着来日相见,不醉不归。

  乃至也告诉任得敬,这边苏帅军令来了,准备撤军一万五,留得几千人依托壕沟围城……

  四兄弟自也不真信,真到城楼之上来看。

  果不其然,下午半晌,城外的宋军营寨,还真在准备撤军一部分了,何以见得?

  车驾在装,营帐在拆,诸般军备,还有那些好不容易运来了粮草,都在装车,那车驾一辆一辆,装得是沉重非常……

  也开始把车驾往营寨之外来赶,车轮走起路来,嘎吱嘎吱在响……

  那自是真要部分撤军的场景。

  天色渐渐黑去,任得敬也左右去看,便又话语:“那刘光世是刘延庆的儿子,刘延庆勉强还算不错,他这儿子也还算不错,这城外壕沟之守备倒是做得极好,如若不然,趁此撤军之势,今夜出城袭营,那当是大胜!可惜了……”

  任得聪也来说:“是啊,老种小种都老了,刘延庆年岁也不小了,往后,这刘光世许就是咱们之大敌,这小子如今一看,至少是个沉稳之将!”

  “罢了,既是袭营不得,回吧……让他们慢慢撤就是!”任得敬大手一挥,转头下城楼,往府衙而回。

  城外自是在忙碌不止,一万多军,还有辅兵不少,民夫也有,那车驾不断在装,有些已经慢慢在走,嘎吱嘎吱,有些还在准备当中。

  便是落夜,城外营寨之处,也还在忙碌,许多地方,星星点点有火光在亮,便是忙着部分撤军之事。

  月儿成了钩,月色当真黑。

  城外热火朝天忙了大半夜,还是一片嘎吱在响。

  时不时马也嘶鸣一二,人声倒是并不鼎沸,城池近处壕沟之内,那来去巡视的宋军,倒是脚步清晰可闻,宋军自是防备城内之人忽然夜袭……

  任得聪在城头上转悠了一圈,往那府衙而回。

  也是禀报:“兄长,宋人这回是真教咱们玩弄于股掌之间了,哈哈……”

  “老种小种,看来是年老难行了,多少岁了?老种七十不远了吧?”任得敬如此一语,昔日里他真见到老种小种,那还得躬身低头,恭恭敬敬去拜见。

  而今,不免也是指点江山,老种小种又算个什么呢?

  “是啊,七十不远了,所以派得个后辈小子刘光世随着那苏武来此,想来也是老种小种借口打发那苏武来的……这些乳臭未干之徒,到此来,不过引人一哂罢了!”任得聪自也有了几分指点江山之意。

  大宋,大宋而已,太了解不过了,太懂了……

  “且先歇息去,明早再去看看……”任得敬笑着摆摆手去。

  “嗯,兄长也歇息,我自去了!”任得聪便是起身去了。

  一夜无话……

  东边鱼肚白慢慢在起,倒也不曾听得什么鼓声号角,但靠在城墙垛口上坐着的守城值班军汉,忽然听得城外好似有那种咔咔的脚步之声……

  他也知道宋军在撤兵,起初倒也不在意,只是听得那脚步之声好似越来越多,有些奇怪……

  他便起身往外去看了看,天色微微破晓,还是黑……

  隐约之间,其实看不到人,但看得许多黑影在城外不远处,一幢一幢……

  那是什么?

  擦一擦稍稍有些惺忪的眼睛,再定睛一瞧!

  那是什么?

  那是云梯车?

  那那那………那是云梯车!

  “不好,不好不好,宋军要攻城了!”一声炸喊响彻城头。

  不知惊醒多少人去,城墙垛口之上,探出无数的头颅去看,也唯有此时,那天色将将破晓,才能看得清楚那云梯车的黑影……

  黑影又何止云梯车?

  认出了云梯车,也就认得出那投石车,轒轀车,那床子弩……

  还有稍远之处,看不清楚,但那是队列,猜得到!

  一列一列,不知几何……

  睡在城楼上的军将,那更是视野广阔,他口中呼喊大作:“快,去击鼓,快去府衙里知会任相公,敌军攻城了,敌军要攻城了!”

  令兵也还是睡眼,但脚步飞快往台阶而下。

  却是这消息,有人能更快的通知到府衙去。

  那就是城外的战鼓,战鼓陡然就响,隆隆不止。

  响彻了天际去,打破了这片破晓的黎民,城内不知多少人从睡梦中惊醒。

  任得敬也在温暖的床榻之上猛然弹起,懵懵懂懂之间,便是来问:“怎么回事?何处击鼓?”

  门口有伺候人的小厮,便是在答:“相公,当是城外在击鼓!”

  “什么?”任得敬衣服不加,鞋也没穿,奔出卧房,抬头去看,其实是听。

  真是城外击鼓,陡然间,城楼上也击鼓了。

  这是要打起来了!

  这是怎么回事?

  “得聪,得聪啊!”任得敬回身穿衣,也在大喊:“快把得聪喊来,与我一起往城头去看!”

  城外,自是按部就班,鼓声一起,将士们的脚步就奔,诸般器械更在往前。

  床子弩八牛弩,还有诸般弩弓,更快!巨大的石块更也在砸!

  攻城之战已然开始,云梯车还没到,但军汉们抬着的钩梯已然先到,熙河勇士,已然在爬!

  曾几何时,攻城之战,也能在敌人眼皮子底下打成突袭夜袭!

  (兄弟们,女儿在医院住院,这是第三天了,我一直在陪床,尽量不请假,若是哪天少了一点,多包涵,尽量不会少……)

第287章 姐姐轻些,妹妹不堪受力

  一切发生得就是这么突然,甚至城头上的许多军汉都很是恍惚,也是不解,不解何以宋人就这么来了?

  宋人的这些攻城器械都是哪里来的?

  怎么可能一夜就都变出来了?

  宋人怎么就准备好了这些东西?宋人怎么就忽然排好了队列?

  宋人早间吃了吗?

  宋人昨夜没睡觉?

  宋人不是要撤军的吗?

  宋人……

  宋人来了!真来了,长梯已经挂在了垛口之上。

  宋人在爬!

  城头上的西夏军汉,低头四处去找,檑木滚石之物倒是手边备了不少!

  赶紧砸!

  便也有人那军将大喊:“快,快煮火油,快多搬箭矢来!”

  为什么要油脂要煮?

  因为油脂如果不提前煮热煮沸,它轻易是点不燃的!

  为什么箭矢要临时来搬,因为箭矢其实很精贵,不能大批量存放在没有遮蔽之地,只能少批量的备用在身旁。

  也因为这城头上其实很逼仄,没有那么多地方存放物品,更何况还要堆积许多的檑木滚石之物。

  宋人真来了,长梯上蚁附在爬,那高耸的云梯车嘎吱嘎吱也到,前面马匹在拉,后面人力在推。

  攻坚城,没有这些器械,几乎是万万不可能的。

  城头上还在燃火堆,架大锅,煮油脂。

  油脂连一点热烟都还没开始冒,高耸的云梯车已经架在了城墙之下。

  弓弩也在射,檑木滚石也在砸,但一个一个的铁甲宋军也从云梯车里不断往城楼上跳去。

  混战已然开始,东边的鱼肚白也还只是一点点。

  冬日月末的夜,是真的黑!

  苏武已然打马就在城下四五十步之处来去在看,他倒也不是督战或者催促,他就是到处去看,因为此番远方压根就没有建造将台。

  更因为,就算有将台,也看不见攻城的情况,那就只有打马近前来瞧。

  随在苏武身边的,自也还有一彪亲卫骑兵,只管来去也是支援,哪里城头上的敌人更凶猛,几百骑兵弓弩也就拼命往城头上射。

  直射得那守军连头都不敢抬。

  其实,城头上的这些守军,有很大一部分,本就是原来的宋军。

  也说古代军汉这种身份上的转变,远远不是一句“汉人学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能说清道明。

  自古而下,其实很有趣,说曹操真正开始大规模发迹起来的时候,精锐士卒从何而来?

  其实就是曹操打的敌人,也就是来自投降的黄巾军。

  也说刘备,许多时候各种借,借来的士卒,竟也精锐,也堪用!

  还说尔朱荣麾下那些大佬,一个接着一个发迹起来,军队跟谁就归谁了,也大多悍勇堪用。

  也说安史之乱,又说金国中后期的主要军队来源?自也不是女真人,辽国投降的,宋国投降的……

  还说满清入关,大量的明朝军队在其中效用。

  更也说此时此刻,这边关之地,这宋朝故州,西安州,城头上本就是宋卒,而今成为了西夏军队,守起城来,依旧悍勇得紧。

  说的是古代很多时候的军队效忠问题,这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

  更也说明一点,古代军汉,少了思想上的教育,更不读书,他们对于忠心国家这个概念,其实并不那么深厚。

首节 上一节 476/5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