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还挺激动。
这就是官场吗?
都是谜语人啊。
真有点意思哈。
要不是自己聪明,还真领悟不到人家话里的藏著的东西。
不过这也侧面说明了自己地位与众不同。
否则人家堂堂皇帝亲军侍卫统领,还以这种方式小心翼翼地接近自己一个陌生人做什么?
“砰!”
“死得好,他不自缢,我也要杀了他。”
书房内传来老朱的声音。
那声音里含带著一股怒意,还有拍桌子的声音。
显然老朱确实在生气。
旁边还有另外一个人在劝说:“父亲,莫要气坏了身子。”
“陛下,吴王殿下来了。”
毛先进去禀报。
“让他进来。”
朱元璋说道。
在暖阁外的朱云峰就牵著皮皮走了进去。
等毛骧离开之后,他一边把皮皮的绳子解开,一边说道:“怎么了老祖宗,
发这么大火?”
屋子里灯火通明。
朱元璋坐在书桌后,朱标则坐在旁边椅子上。
见到朱云峰过来,朱元璋原本充满怒意的脸色缓和了许多,特别是皮皮狗第一时间冲到他近前撒娇之后,脸上就已经充满了笑意,摸著金毛搓著它的脸。
金毛狗体味很重,朱云峰每过十多天就得帮它洗一次澡,洗完后身上香喷喷的,毛也顺滑,摸起来很舒服。
“这几天父亲看明史,看到了土木堡和夺门之变,正为那朱祁镇发火呢。”
朱标苦笑道:“今天又传来汪广洋自杀的消息。”
“这有什么好气的,本来汪广洋不就是要被杀的吗?胡惟庸也是。”
朱云峰奇道:“至于朱祁镇,反正以后都不一定有这货了,老祖宗气什么,
大明已经走上一条全新的道路了,看后来的历史其实已经没有意义。”
这是实话。
因为朱标不太可能死于风寒了,而朱雄英也不一定死了,以后朱允也不可能当皇帝。
除非朱标的病连现代医院都治不好,属于必死无疑的局面。
但即便是那样,也是老四朱棣上台,朱棣的长子朱高炽去年倒是已经出生了,可问题是朱高炽的人生已经产生了蝴蝶效应。
未来还能不能生出朱瞻基都难说。
毕竟哪怕是同一对夫妻,朱高炽和老婆张皇后早一天跟晚一天同房,甚至时辰不对,生出的孩子可能都不是朱基所以后面的大明历史其实真没什么意义了,除非老朱能够穿越到后面的大明平行世界去。
“哼,说得轻巧,反正不是你9
朱元璋本来想说又不是你家的事。
但仔细想想,好像是他家的事。
因为朱云峰的直系先祖一代吉王朱见浚就是朱祁镇的第七个儿子,所以朱云峰也是老朱家的一份子啊。
“不是你玄孙做的蠢事,你自然不无所谓。”
朱元璋就没好气道:“若是你孙子做了这事,你生气吗?”
“不生气啊,生气气坏了自己的身体,既然知道以后有这货色,那就让这种货色别出来就行。”
朱云峰双手一摊说道:“为什么要为以后不会存在的人而生气呢?”
“额.
朱元璋一愣。
是啊。
既然朱允和朱祁镇是这种玩意儿那以后别让他们出现就行了啊。
即便是出现了,他们也没资格当皇帝就行了啊。
为什么要生气呢?
他说的好有道理,自己竟然无言以对。
第58章 师出有名,才能让人信服(求订阅)
“嗯咳。”
朱元璋愣了几秒,随后转移话题道:“怎么忽然过来了。”
说著他又摸向皮皮的脑袋,脸上露出笑意。
“过来汇报工作啊。”
朱云峰笑道:“老祖宗投了钱,那就是天使投资人,咱得向您汇报一下进度嘛。”
“嗯。”
朱元璋点点头道:“说说吧。”
“现在公司已经组建起来了,正在招人,镇里的资料也看了,可以租地了。
朱云峰说道:“我们镇目前闲置的土地很多,镇里的意思是租一万亩都够,
但资金压力太大,我想先租五千亩。”
“我算过了,五千亩地,产粮最少有1600万斤,以每亩地需要20斤种子来算,够给大明八十万亩地。”
“届时我会多搞点种子、化肥和农药,大明这边也可以同步种植个几千亩,
那样的话总产粮应该能达到3000万斤,能种一百五十万亩地了。”
“这样一来,明年下半年大明种一百五十万亩水稻,产出的第三代种子到后年上半年,基本就能够推广到全国。”
“当然。”
他顿了顿又道:“这只是估算,实际情况可能没理想得那么好,因为所有粮食不可能全部适合当种子,需要选种和优化。但应该也差不多,在产粮上大明缺少农药,也只能用土制化肥,预计产量上可能要比现代少三分之一,也就是每季度产粮约500斤,不过就算是这样,也比大明每亩400一年的产量高很多,翻了快两倍了。”
大明开国初期,南方是人口和经济中心,所以朱云峰才先以水稻为主,小麦的话目前北方人口太少,不适宜推广。
现代常规水稻亩产基本在600-800斤左右徘徊,800斤以上的是试验田。
但那是化肥农药加上高产种子的情况下。
目前只有高产种子加土制化肥,以农药和工业化肥能增产30%来算,他们的产量至少得少三分之一。
当然。
还有另外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那就是科学种植。
当今粮食生产可不是化肥农药种子那么简单,这些加一起最多增产50%。
除此之外,还有科学种植的方式以及水利设施等等。
比如选种与整地、播种与育秧、科学施肥、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都是科学种植的重要环节。
古代老一辈农民虽然也有丰富的经验,但相比于现代化科学管理还是远远不如。
因此这方面的知识学习也非常重要。
不过这一点朱云峰也做了考量。
整个布局就是,他会在明年上半年安排五千亩的种植。
然后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科学培育。
相关内容进行跟踪拍摄,拍摄的视频会立即送去大明,到时候给这边整上一块幕布,搞个放映机,召集大量农民来观看学习。
同时大明也同步开展试验种植。
他们这边搞五千亩,大明那边也搞个几千亩。
他们这边怎么科学培养,大明那边翌日拿了视频资料,种地人员就观看学习,跟著一起做。
这样也能把技术传播过来。
因而到时候只要相关技术能够学到位,增产还是没什么问题。
跟大明那边一年平均亩产400斤比起来,即便是一年亩产500斤也是个巨大的农业革命了,何况顺利的话,至少一年亩产800斤以上。
年产800斤在现代能亏得苦茶子都没,但在古代就是一户农业家庭收入翻倍,
整个封建社会的物资将迅速充沛。
这样的变化对于古代来说,是不可想像的。
唯一的问题就是常规水稻最多也就六七代还能保持高产,到六七代之后,就会退化。
所以在留种问题上,大明最多保持两三年就得重新换种子。
不过这也不算困难。
他们在现代也会一直保持著种植,种子可以不断往大明送,大明那边把前代种子的后代送过来替换,如此能保证种子常留常新。
只要第一批水稻种子送过去,二代水稻成熟,用来弥补第一代种子的缺口,
那基本上就没什么问题了。
当然。
到时候还得想办法创建自动化传送带,让老朱派人来。不然光靠朱云峰、朱棣和季赫三个人来回搬可能得累死。
达朱元璋听后微微点头,目标朝著他们的预想的方向前进就行。
朱云峰又继续道:“先种五千亩,然后养殖各类家畜,肉就不送到大明来了,但可以把优质的种猪、种养、鸡鸭、种牛送过来培育。”
“为什么肉不能送来?”
朱标好奇问道。
“要是肉过来,就不能补缺口了,会被查的。”
朱云峰双手一摊道:“种出来的粮食,有免税政策和自产自销原则,只要不放在市场上去卖,没有人管。但我养出来的那么多肉不见了,怎么可能会不被察觉?牲畜疫病检测部门、税务部门都会调查,到时候肯定会被发现,想在现代瞒点东西很难的,你们以为我容易啊。”
“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