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第118节

  可刘协还是一眼看出,这绢帛上的字,充斥着怒气。

  蔡琰在书写这篇檄文时,必然是怀着极大的不满。

  每一个文字都如刀削斧劈,长长的笔锋好似要刺出绢帛,刺向敌人的心脏。

  其中辞藻虽然依旧华丽,可蔡琰心中的怒显然不足以让她继续维持往日修行时的平静,不少地方的用词都用的狠辣至极,让人丝毫看不出这是一位女子写出的檄文。

  看着看着,刘协突然忍不住发笑。

  蔡琰心下慌乱:“是民女哪里写的不好吗?”

  “好,很好。”

  “就是有一个地方的用词不大妥当。”

  “哪里不妥?”

  刘协往蔡琰那里靠了几分,给她指出:“蔡大家此处以“吉士”代称天子?”

  “这般代称其实也无妨,只是朕突然想起来曾经翻阅诗经时见过一首叫做《召南·野有死麕》的诗。”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朕若没有记错的话,这诗里面的“吉士”应当是指代那怀春女子的情郎吧?”

  “蔡大家落笔之时,难道是忘记了这首诗吗?”

  刘协点出的错误,让蔡琰无地自容。

  “民女这就回去修改。”

  “其实不改也行。”

  蔡琰迷茫的看向刘协,不知天子何意。

  “可这毕竟是檄文,不该以这样的文字示人。”

  “那就不示人好了。”

  “陛下说什么?”

  “既然蔡大家不好意思示人,那就不示人好了。”

  刘协将绢帛卷好,放在手边。

  “反正蔡大家这檄文本就是给朕写的,难道不是吗?”

  “况且上一次朕给蔡大家写过诗词,蔡大家却未曾送朕什么词赋……不如正好将这檄文送予朕,也算是礼尚往来。”

  蔡琰着急:“那怎么行!民女写的是讨贼的檄文,而陛下写的却是,却是……”

  “却是什么?”

  “却是……情诗。”

  最后二字出口时,已是叮咛轻语。

  蔡琰这才注意到,随着方才刘协的靠近,二人之间的距离几乎已经忽略不计。

  此刻她离天子的距离十分的近,比上次在马车中时还要近。

  心脏狂跳!

  血丝从双眼退下,转到了脖颈处。

  蔡琰呼吸急促,却又不敢大口喘气。

  好在刘协察觉到了蔡琰的异样,轻轻往后让了几分。

  “蔡大家此文虽是檄文,可在朕心中,却没有一篇情诗能够超越这样的文章。”

  刘协不顾礼仪,直接躺倒在蔡琰身边。

  “原来受人关心的滋味竟然是这样的。”

  闭上双眼,刘协嘴角微微翘起,看的蔡琰一阵失神。

  “陛下,可那毕竟是檄文,民女那里还有其他的……”

  “其他的什么?”

  蔡琰的话语却戛然而止,任凭刘协如何询问,就是不肯言说,反而慌乱的说起其他。

  “陛下那首《锦瑟》民女已经交予伏采女了,她看上去十分喜欢。”

  “对了,还有渭阳君,她之前问我讨要荷包……”

  慌乱中提到荷包,蔡琰又再次变的沉默,显然意识到自己又说错了话。

  “荷包?”

  可说出去的话却咽不回去,还是落到了刘协耳中。

  刘协将手伸入怀中,掏了半天,这才倒腾出一个荷包。

  “自那日蔡大家给朕之后,朕就一直贴身收藏。既然是渭阳君的东西,那自然要还给渭阳君。”

  话没有什么问题。

  但刘协在“贴身”二字上咬字极重,显然让蔡琰意识到了什么。

  紧张的将荷包收回,蔡琰连看都不敢看上一眼,直接就塞入自己袖中。

  “那,那,那……民女便先告退了。”

  双腿有些无力,心中又是慌乱,蔡琰刚刚站起的身子再次跌倒,朝后栽了过去。

  而她的身后,正是方才躺下去享受片刻宁静与幸福的刘协。

  重重坐倒在刘协身上,让蔡琰如同受惊的猫一般,迅速重新站起,速度之快让刘协怀疑蔡琰刚才是不是真的跌坐了过来。

  “陛下……”

  蔡琰愈发慌乱,心中似有千言万语,却全都搅作一团,不知该如何言语。

  “蔡大家。”

  还是刘协坐起身来,抬头看着蔡琰,突然露出笑容——

  “谢谢。”

  这两个字犹如风雨刚过的最后一抹云彩,将灰暗擦拭,只留天虹架于天浔。

  蔡琰从进入宫室起就一直纷乱的内心忽然得到平静。

  “陛下,此物送你。”

  蔡琰从怀中取出一物。

  是一个崭新的荷包。

  不过上面边角处绣着“昭姬”二字,显然这应是蔡琰自己的私密之物。

  刘协接过荷包,还没看清上面的样式,蔡琰便立刻迈动着双腿,小跑着离开宫室。

  “蔡大家都不知道行礼告退了吗?”

  刘协失笑,将荷包端详一番后就放入怀中,并且将地上的檄文捡起。

  “檄文互骂,朕倒是没想起来这茬。”

  召来一个宫人,命其将自己的口谕传递给蔡邕——

  “让蔡中郎也写一份檄文!而且写的必须要比陈琳好!不然的话岂不是让人以为关中无人?”

  将绢帛收好,刘协看天色尚早,便起身拍拍自己的灰尘,重新开始履行天子的职责。

  “太师那边还是得安抚。军中大将的牢骚终究还是要让太师压制。”

  刚刚才感到有些被治愈的刘协重新回到国事上,立即便觉得脑壳有些疼。

  “可惜除了蔡大家,这世上怕是再无人关怀朕了吧?”

  心情略微有些沉重,直到刘协临近太师住处,听到里面歇斯底里的一声咆哮——

  “袁绍小儿竟敢这般欺辱天子!兴兵!兴兵!孤现在就要发兵河北,将袁绍小儿捆缚到天子面前谢罪!!!”

第127章 是的,我们有一个孩子

  “太师为何这般暴怒?”

  刘协进入宫室,发现董卓面前也堆着一些竹简。

  “陛下!”

  董卓将竹简推开,露出后方自己如同山岳一般的体魄。

  “陛下可知,袁绍近日又让麾下文士作檄文污蔑诽谤陛下?甚至还找了一些什么“昔日宫中旧人”,证实陛下并非灵帝血脉!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难道陛下还能无动于衷吗???”

  刘协当然不可能无动于衷。

  但刘协又能如何?

  去反击,去造谣“袁绍是婊子生的?他母亲是贱婢?”

  抱歉,那不是造谣,那是陈述事实……

  还是去造谣“袁绍并非袁家子?”

  抱歉,人家汝南袁氏自己都先将袁绍开除嫡系大宗了,究竟是不是袁家子根本不重要……

  要不说汝南袁氏高瞻远瞩,能够屹立不倒呢!人家直接就给袁绍弄了一个无懈可击的身份,谁来都不好使!

  所以在这上面的舆论战,刘协还没开始就输了。

  就和后世会有人探讨刘备去世时说的“汝父德薄”究竟是不是刘备真的品德不行,而不会有人去探讨曹操、孙权的品德到底行不行一样……

  况且,这一次的中伤造谣还和上一次不一样。

  发现士孙瑞造谣,毕竟是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只要抓住士孙瑞就能够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可现在,刘协难不成还能将袁绍抓来,让他当面认罪不成?

  “怎么不成?”

  董卓问道。

  “待过几天立了秋,关中温度肯定会降下来不少。那时就可以领大军渡大河、出函谷,自轵关前往河北!”

  董卓甚至已经有了明确的军事计划!

  “现在就可以先令河东的李傕、郭汜发兵轵关,看能否趁袁绍反应不及时夺下轵关!”

  “只要夺下轵关,难道这场仗还不好打吗?”

  董卓到底是董卓,不是杨彪。

  和杨彪纸上谈兵不同,董卓第一时间就给出方案,先取轵关,再入河北!

  轵者,车轴之端也,释义为仅仅能够容纳一车通行。

  故此,轵关乃太行八陉第一陉,端是易守难攻。

首节 上一节 118/6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