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锦衣卫临时工,咋成权臣了 第234节

  邵大侠笑而不言。

  林十三心中暗想:北司耳目早有禀报,高拱明日一早离京。离京的前夜他不去密会张居正,不去密会杨博,却来找我?

  子夜时分,林家的客人们散尽,林十三来到了驴尿泡胡同的头一泡,哦不,头一座四合院内。

  四合院的堂屋里烛火摇曳。林十三推门进去,果然是高拱。

  林十三拱手:“高阁老。”

  高拱摆摆手:“已经不是了。”迟疑片刻后他又道:“但迟早还会是。”

  林十三愕然。高拱显然十分自信自己有东山再起的一天。

  高拱道:“我这人不喜欢闲聊,长话短说。”

  “开海之争,表面看是国策之争。但国策之争的关键,在于人。”

  “你若真心支持开海,就把海禁派的首领搞下台。到时开海之事自然水到渠成。”

  林十三皱眉:“您说徐阁老?您太看得起我了。他是当朝首辅。且有一堆文官支持他。”

  “说句不中听的话,连您都拿他没有办法。如今落得个”

  说到此,林十三的话戛然而止。人家高拱刚丢了官帽,现在说这些话太扎人心窝子。

  高拱道:“虎豹旗玩过嘛?连老虎都怕大象。但老鼠却能吃大象。”

  “你可以做那只扳倒大象的老鼠,只要你想!”

  林十三道:“倒要高阁老赐教,我这只老鼠如何才能扳倒大象?”

  高拱答曰:“人都是有软肋的。徐阶的软肋是他的长子徐璠。他太宠溺自己的长子。”

  “而徐璠那人,才智与之前那位小阁老相差甚远。”

  “至于如何捏住徐璠这个首辅家的软肋,就需你想法子了。”

  “栽赃陷害也好,绑票打闷棍也罢,都是你们锦衣卫的本行。”

  “邵大侠会在京城帮你。”

  林十三试探着问:“如今徐家权势正盛。不知高阁老为何笃定十三不会和光同尘、随波逐流。在官场讨一口安逸饭食?”

  “高阁老又为何笃定,我会冒着风险与天字第一号的权臣为敌?”

  高拱笑道:“就凭我知你还存有良心。不多,但够用。”

第233章 赤耳雪狐

  高拱走后,林十三仔细回味着今夜高拱所言。

  那么多东南将士抛头颅洒热血,九死一生赶走倭寇,无非为了两个目的。

  其一,保东南百姓之平安。

  其二,靖海方能开海上贸易。

  这两个目的相辅相成。贸易即和平。若大明官方开放了海禁,允许与外藩通商。那谁还走私啊!

  没了走私贸易,自然也就没了倭寇。

  胡宗宪、戚继光、俞大猷那些忠臣良将,戚部、俞部、少林僧兵那些忠勇义士,好容易平定了倭患。开海之事却在朝堂上被死死的阻挠住。

  烈士们的鲜血岂不是白流了?

  好吧,那就让我做一柄匕首,刺向禁海派首领的软肋。

  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只要搞垮了徐阶,开海便是通途!

  林十三下定了决心。

  翌日,北镇抚使值房。林找来自己的两大心腹——副千户孙越;国舅爷,千户李高。

  林十三正色道:“你们跟随我的时日也不短了。今日我让你们办一件事。”

  孙越拍了拍两个面口袋一样的大胸脯:“师父,还是那句老话,您就算让我们上刀山、下油锅,我们也绝无二话。”

  林十三道:“我要你们指派手底下的耳目,去查一个人。”

  李高问:“谁?”

  林十三答:“小阁老徐璠,给我把他事无巨细查个底儿掉。他每日吃几碗米、拉几泡屎,撒几泡尿,屎色尿味我都要一清二楚!”

  “即便是夜深人静时他睡小妾,我都要知道他用的什么姿势。”

  “啪!”李高狠狠拍了下桌子,吓了林十三和孙越一大跳。

  林十三问:“国舅爷,你这是?”

  李高愤愤然道:“师父你终于要办徐家人了!我早就忍不了了!”

  “前几日进宫,我姐还跟我抱怨徐阶那厮擅权!”

  “皇爷要用钱修太庙,这是尽孝的大好事。徐阶硬是压着户部不拨这笔银子。”

  “户部不出钱,皇爷寻思从内盛运库出。用皇帝私房钱修供奉列祖列宗的太庙,你徐阶一个外臣总没话好说了吧?”

  “徐阶又领着一群言官跪谏,拿‘勤俭为古今贤君第一要务’压皇爷。”

  “说白了,皇帝想干什么,徐阶就不让干什么。这样才能显出他在朝中的权势!”

  李高喝了口茶,继续吐槽道:“还有开海那事儿,上利朝廷,下利百姓。皇爷是支持的。愣是让徐阶顶得施行不了!”

  “徐阶这一年上了三道辞官奏疏。名为辞官,实为要挟皇爷!”

  “我姐有句话说的好。长此以往,这天下究竟是姓朱还是姓徐?”

  林十三一声赞叹:“李妃这话说的透彻。咱锦衣卫身为皇帝亲军,一要维护皇帝权威。二要为百姓谋福祉。”

  “明跟你们说了吧。这回我要从徐璠入手,整垮徐家。为通关开海保驾护航。”

  “此事若成。咱们三人不敢说青史留名,至少老了的时候可以自豪的对子孙说,自己年轻时做过一件有益于百姓的大事。”

  “若败.我和孙越恐身陷不测之地。你国舅爷则不同,你是铁杆的皇亲,徐党不能拿你怎么样.”

  林十三耍了个滑头,故意拿话引导李高。

  李高是个没什么心眼子的仗义人。他拍了胸脯:“师父放心。对付徐家,若需明面上挑头时,我李高站出来就是。”

  “你跟我孙师哥只需在背地里出谋划策、运筹帷幄。”

  林十三握住了李高的手:“国舅爷!今后你我不必再师徒相称。咱们就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

  说完林十三又拉住了孙越的手,情真意切的说:“咱俩虽师徒相称十几年了。可咱们年岁相仿,名为师徒实为兄弟。”

  “今后,咱们三个私下里就是把兄弟,兄弟相称!”

  孙越、李高皆被林十三的话感染。

  “大哥!”

  “大哥!”

  “二弟,三弟!”

  “三弟!”

  “二哥!”

  三人爆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哈哈哈哈!”

  接下来的半个月里,林十三的镇抚使值房成了徐璠的临时私档馆。

  北镇抚司的几乎全部的耳目力量,全都用在了对付徐璠上。

  高拱也没有食言,派出心腹邵大侠暗中相助。

  这日傍晚,林十三在值房内跟孙越、李高、邵大侠对坐着。

  他们的面前放着几十卷徐璠的私档。

  邵大侠道:“嘉靖四十三年至四十五年,徐璠回乡守业期间,在松江大肆兼并土地竟达八万亩。”

  “两年啊,八万亩地!顶的上几个亲王的藩田数目了!”

  “奈何此人精通此道还颇为谨慎。做兼并之事时,皆幕后操盘。”

  孙越颔首:“对对对。咱们要想从兼并土地这件事上整徐璠,徐璠会一推六二五,说是族人、家丁瞒着他私下所为。”

  李高道:“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我本来寻思,徐璠有十六个小妾。总有一两个是强娶来的。”

  “哪曾想,查了一通.徐璠这厮颇有女人缘啊。十六个小妾皆是心甘情愿。”

  林十三揉了揉太阳穴。

  徐阶是头老狐狸,做坏事不留把柄。徐璠至少是头小狐狸,亦如此。

  就在此时,一名耳目拿着一个信封走进了值房。这人是孙越的属下。

  他将信封递给孙越,随后离开。

  孙越从信封中拿出信纸看了看,随手将信纸仍在了桌上。

  林十三问:“什么事?”

  孙越道:“没什么。徐府里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没甚大用。”

  林十三走到孙越身旁,拿起那信纸看了看。

  里面记录着这样一件事:徐府后花园新采办赤耳雪狐六只。

  这的确是一件小事。

  最近两年,京城富贵人家突然流行起了养狐狸。

  什么耳廓狐、北地狐、大理石狐、银狐、赤狐、藏狐、沙狐,皆成为了养宠人的新好。

  徐璠平日里也爱在府中后花园养些宠物。其中就包括狐狸。小阁老两人之下,万人之上。赶个时髦倒不稀奇。

  林十三道:“赤耳雪狐?据我所知,赤耳雪狐生在辽东深山之中,极难捕获。”

  “徐璠却一下子弄来了六只?我倒很好奇这六只赤耳雪狐的来历。”

  “二弟,你让你的手下查一查,这六只狐狸是徐璠从何处购得的。”

第234章 大哥,您够阴的啊

  两日之后,大鼻涕泡街,客云酒楼。

  这酒楼生意显然不怎么好。所谓“客云”,无非取“客似云来”的吉祥意头。可是正值掌灯饭时,酒楼内却是万里无云。

  二楼的雅间内。一瘦一胖两个十六七岁的年轻人正在对饮。

  瘦的那个一双大眼睛透着一股子机灵劲。此人名叫骆思恭,是锦衣卫北镇抚司里的堂帖校尉,他是孙越手下的手下的手下的手下。北司京内两千耳目之一。

  胖的那个则是一脸憨相,正擎着一直鸡腿儿啃得满嘴流油。此人是徐阶府邸的三等仆,名叫秦胖儿。

  骆思恭笑道:“咱哥俩好久没见了。别光吃菜啊,来来来,喝酒喝酒。我给你满上。”

  秦胖儿感叹道:“唉,咱哥俩自小一处长大,却是不同命。我爹那年要不是吃了官司,被罚没了家产。说不准他老人家也给我捐个锦衣卫的堂帖。”

首节 上一节 234/2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