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 第474节

  他们的移民过程并不麻烦,跟着大部队走,看到某片适合居住垦荒的地界,就留下一部分人。

  其他人继续往前走,但总体来说,各支队伍之间的距离都不会太远。

  王大牛便是刚和其他几支百户分开。

  调转了个方向走了不远,就让他发现了一块风水宝地。

  这个地方原本应该是高昌回鹘人的村寨,只不过因为战争,导致人口流逝,土地也荒了一年。

  之前的北疆也没有这么多人力进行种植,现在终于等到王大牛他们来接手了。

  举起手里的马鞭,朝着前方一挥,对着众人喊道:“都打起精神来!看到前面那片地了吗?”

  百姓们顺着他马鞭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片无边无际的荒野蔓延开去,一直延伸到远处的山脚下。

  荒草长得比人还高,在热风里疯狂摇曳。

  可仔细看去,那些荒草间还能隐约看到田埂的痕迹,显然这里曾经是一片粮田,只是因为长久无人打理,才变成了如今这副模样。

  很多百姓的眼睛倏地亮了起来,他们看得出来,只需要除除草,翻耕一遍,再引来水源,来年定能长出饱满的庄稼。

  果不其然,下一秒,王大牛就挥舞着马鞭,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大声嚷嚷道:“以后,这里就是咱们的地盘了。”

  “只要咱们把这片地方收拾出来,种出粮食,按时缴纳租税,这片地就归咱们百户所有。”

  “而且这个地方比起甘肃产粮更高,每年都能种两季粮食呢。”

  “什么?”

  人群中瞬间爆发出一阵骚动,麻木的脸上终于有了表情,惊讶、怀疑、激动……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

  “两季粮食?真的啊!”一个男人不敢相信地问道,声音都在发颤。

  这个年代的粮食产粮都很低,普遍不过两百斤,而且一年只能种一季。

  两季的粮食,他们不敢想。

  就算是交满了租税,剩下的也能装满自家粮仓啊。

  王大牛重重地拍了拍胸脯:“那还有假?只要听话,以后就等着过好日子吧!”

  话音刚落,一个男人突然“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双手紧紧攥着一把红褐色的泥土:“有地了……咱们终于有地了……”

  他这一跪,仿佛点燃了所有人心中积压已久的情绪。

  有人放声大哭,宣泄着两个多月来的苦难;有人互相拥抱,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还有些孩子虽然不懂大人们在高兴什么,但也被这热烈的气氛感染,跟着欢呼起来。

  王大牛看着眼前这一幕,脸上也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高昌可是块宝地,让那群蛮子占着,实在是可惜了。

  以后,他就带着这些百姓在这里待着了,再把婆娘接过来,也能安心养老了。

  与此同时,还有将近十万百姓在高昌国的土地上扎下根来。

  他们的出现,将会重新拾起这座西域粮仓的富饶,可同样也会与当地的回鹘人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

第277章 七十万俘虏待哺,速下南疆掠粮

  时值六月,北疆大军在河西走廊展开决战,铁蹄踏遍大河以西,七十多万夏国军民沦为俘虏。

  与此同时,南疆的麦子也熟了。

  亟墨,正是后世的阿克苏一带。

  一个身穿葛逻禄着装,头上戴着白色小帽,须发斑白的老头拄着木杖站在田垄最前头。

  他望着绵延到沙丘边缘的麦浪,突然挺直佝偻的脊背,满是褶皱的脸庞上笑开了花,露出了仅有的两颗大黄牙。

  “今年的收成,不错嘞。”

  老头说的是葛逻禄语。

  东喀喇汗国本就是由回鹘人和葛逻禄人共同建立的国家,回鹘人主导,葛逻禄人也是重要股东。

  尤其是在李骁丈母娘当政之时,鉴于葛逻禄不服管教、屡次叛乱,于是用铁腕手段,强行将河中地区的葛逻禄人也迁移到了南疆。

  所以,东喀喇汗国境内的葛逻禄人变得更多了。

  郁射葛家族便是在那场迁徙中来到了亟墨,并且经过了血腥的厮杀,很快在当地站稳了脚跟。

  通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渐成为了亟墨当地的豪强大族,并且还获得了东喀喇汗王的敕封,成为了东喀喇汗国的贵族。

  如今,亟墨境内十分之一的田地都是属于郁射葛家族的,郁射葛可谓是为家族打下了一片偌大的基业。

  风掠过沉甸甸的麦穗,金浪翻涌间,老头站在田垄前头,仿佛能听见当年厮杀的回响,曾经那些不可一世的豪族,如今都化为了尘土。

  他杀光了那些家族的男人,抢来了那些家族的女人,所有的孩子更是被他生生的活埋。

  可以说,郁射葛家族的每一寸土壤下却都浸着陈年的血债。

  但老头一点都不觉得自己残忍,南疆就是这般弱肉强食,人不狠,立不稳。

  只有比所有人更狠,才能成为人上人。

  “阿爷,是不是可以开割了?”

  老头旁边,他的大儿子乙莫熟轻声问道。

  这是郁射葛家族的传统,每年粮食收获的时候,都会由老头亲自举行一场仪式、类似于祭祀谷神,祈祷年年丰收。

  此刻,仪式也已经结束,老头微微点头道:“开始吧!”

  随后,郁射葛家族的家丁护卫们,纷纷骑着马向四周跑去,手里拿着一面人皮鼓,边敲打边喊道:“割麦勒~”

  早就准备就绪的百姓们闻言,纷纷拿着农具冲了上去。

  说是百姓,但实则都是郁射葛家族的农奴。

  东喀喇汗国本就是一个奴隶制国家,百姓们的地位非常低,不为贵族,根本就没有人权。

  耕种的粮食,八成多都要交给郁射葛家族,仅留下不到两成让一家人苟活度日。

  非常的凄惨。

  但东喀喇汗国的阶级已经固化,除非再来一次人口大迁徙,否则农奴始终都只是农奴。

  这个身份世世代代都不会改变。

  “阿爷,这里有我盯着就好,您先回去歇着吧。”

  乙莫熟从麦垄间走来,微微躬身,对着老头恭顺说道。

  三十岁左右的模样,身穿一件褐色宽松长袍,腰间别着把弯刀。

  老头眯起眼看向他,用拐杖笃笃敲了敲地:“交给你了。”

  浑浊的眼珠又扫过远处沙丘的轮廓:“看好粮垛,别让那些马匪闻着味钻空子。”

  “阿爷放宽心。”

  乙莫熟直起身,拍了拍腰间的刀鞘,金属碰撞声在麦浪里格外清晰。

  “一群马匪崽子算什么?谁不知道咱们郁射葛家的护卫是最厉害的!”

  “只要不是那群北疆蛮子踏进亟墨,咱家这粮仓,只会堆得比去年更高。”

  听到乙莫熟的话,老头的脸上闪过了一丝阴翳。

  就在去年,北疆蛮子劫掠南疆,横扫苦先、龟兹等地。

  就连重兵把守的亟墨城,也没能挡住北疆蛮子的攻势。

  若不是老头狡猾,提前带着家人藏了起来,否则去年的时候,郁射葛家族就没有了。

  可人虽然活了下来,但家族中的粮仓、金银等等,也被劫掠了众多。

  但是好在,北疆蛮子很快退去,留下了一块白地。

  有一个和郁射葛家势力相差不大的家族,倒霉的被北疆军杀了不少人。

  索性老头便将其剩下的人给杀光了,抢了这个家族的土地和奴隶,也算是恢复了一些元气。

  所以,老头在听到北疆蛮子这几个字的时候,心里就很不自在。

  对着乙莫熟轻哼一声:“闭上你的嘴巴。”

  “要是粮食被抢,你就挖坑把自己埋了吧。”

  听着训斥,乙莫熟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看着老头渐远的背影,无奈的摇头道:“哪能这么凑巧?”

  “北疆蛮子去年才和汗庭达成和解,不可能再来南疆的。”

  说罢,转过身去,看向田中如牛马般顶着烈日劳碌的百姓们,眼中闪过了一丝嫌弃。

  “太慢了,太慢了。”

  “加快速度。”

  “谁要是干不完活,中午不许吃饭。”

  “啪~”

  说罢,鞭子重重的抽打在了旁边一个男人背上。

  男人重重的闷哼,但依旧不敢停下手中的动作,继续佝偻着腰干活。

  就这般紧张忙碌了十多天,当最后一袋沉甸甸的麦粒被农奴们抬进郁射葛家族的粮仓。

  农奴们却没散去,一个个背着空筐子,踮脚望着粮仓高大的夯土墙,眼里满是希冀神色。

  粮仓前的高台上,乙莫熟正按着腰间的弯刀站着,褐色长袍下摆还沾着麦茬。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在空旷的场院里荡开:“你们都听好了!”

  “你们脚下的土地是郁射葛家的,你们面前的粮食也都是郁射葛家族的。”

  他抬手指了指脚下的土地,又指了指紧闭的仓门,语气里带着高高在上的不屑。

  “往后老老实实听话,该纳的租子不少缴,该出的役不偷懒,到了青黄不接时,自然有你们的粮食吃。”

  话音刚落,人群里响起几声低低的应和。

  本质上,他们这些人和农奴没什么区别。

  只有全年无休的给郁射葛家族干活,才能在收获的时候分得一点粮食。

  绝大部分粮食都进了粮仓,只有不到两成的粮食,供他们这么多人家去分。

  根本不够分的。

  不服?

  杀几个带头的,其他人就变得比家狗还要温顺。

  人性就是这样,都想等着别人出头,自己去坐享其成。

  但每个人都这样想,最终就是一盘散沙,活该被欺压。

  乙莫熟瞥了眼人群里的动静,嗤笑一声,对着管事挥了挥手:“先给每户发半斗陈粮,让他们滚回去吧。”

首节 上一节 474/6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