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 第576节

  士兵们分成小队,按照预先划分的街区展开清理,重点清缴那些曾作威作福的党项大户与夏国官员宅邸。

  “奉大都护令,城中所有人等,全部出城集合。”

  “谁也不许留在城内。”

  “一日后,任何留在城中之人,杀!”

  一名北疆军百户骑在马上,挥舞着弯刀,高声喊道。

  声音刚落,几名士兵便踹开了街尾一处朱门大院,那是夏国前御史大夫的府邸。

  院内传来慌乱的脚步声,几名仆役想从后门逃跑,却被守在巷口的北疆士兵射杀一人,剩下的全都惊恐的瘫软在地。

  “不许动!蹲下抱头!”

  很快,府邸内的十几名贵族子弟被押了出来,他们穿着华丽的锦袍,却早已没了往日的嚣张,个个面色惨白,浑身发抖。

  而在另一条街区,却上演着截然不同的场景。

  一名北疆士兵看到街角熟悉的院落,脚步不由自主地加快,前面便是他家。

  他本是西平府人,两年前被夏军征召,后来在河西之战中被俘,归顺了北疆。如今随军入城,终于能见到家人。

  “阿爹!阿娘!”

  他推开半掩的院门,声音带着哽咽。

  院内的老两口听到声音,颤巍巍地走出屋,看到儿子的瞬间,泪水便涌了出来。

  很快,负责这条街区的北疆士兵来到他家,见状直接说道:“这户谁也不许动,去下一户。”

  类似的场景在西平府各处上演,不少北疆士兵本就是西夏境内的汉人,对待他们的家人自然不会过多苛责。

  与此同时,皇宫内的搜查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太监、宫女、后妃们全部被搜了出来。

  更找到了被李安全囚禁的太后。

  她躺在床上,面色蜡黄,气息奄奄,看到北疆士兵,眼中闪过一丝绝望,随即又闭上了眼,仿佛早已对命运麻木。

  而在隔壁宫殿,夏国皇后得知李纯祐父子惨死的消息后,她便如同丢了魂魄,苍老了十几岁。

  看到北疆士兵进来,她没有慌张,只是轻声问道:“你们……是来杀我?”

  士兵们面面相觑,一名都尉开口:“奉大都护令,不杀无辜妇孺,跟我们去城外。”

  “大都护或许会送你去兴庆府见李夫人。”

  听见士兵说道自己女儿,皇后原本灰暗的眼眸中忽然多出了光亮。

  城外的战俘营,放眼望去,有头发花白的老者,有满脸稚气的少年,还有不少瘦弱的妇女。

  “大都护,这些战俘中,有不少是咱们北疆士兵的亲人。”

  身旁负责管理战俘营的千户低声禀报:“刚才已经有几十名士兵认回了自己的爹或儿子。”

  李骁点了点头道:“传令下去,”

  “凡战俘中能在北疆军中找到亲人的,交由亲人自行安置。”

  “没有亲人的,先留在大营,过段时间按北疆政策分田,让他们耕种谋生。”

  老者可安度晚年,少年长大后视其意愿,务农、参军、做生意皆可。

  千户躬身领命,立刻去传达命令。

  随后,李骁又来到关押女俘的营帐。

  女俘分成两部分,一是普通家庭的妇女,被驱赶出城,是为了方便清点人口,防止败兵或者重要人物藏匿在民间。

  另一部分则是夏国官员的家眷,还有一些宫女。

  “让她们认亲,有亲人在北疆军中的,便可随亲人离开。”

  “没有亲人的,同样分田安置,自食其力。”李骁吩咐道。

  又问道:“找到李安全没有?”

  传令官回道:“拔里万户并未传来消息。”

  李骁得知李安全逃往夏州的消息之后,立马派人追杀,只不过还没有找到。

  “继续追查,务必找到他。”李骁吩咐说道。

  “另外,传令各部,清缴西平府周围村寨,搜捕躲藏在乡下的夏国官员士绅,拔除所有田主的统治,将北疆的律法与政策,渗透到每个村寨、每家每户。”

  处理完这些事,李骁返回自己的营帐,刚坐下,便有士兵来报:“大都护,抓到了李安全的太子李承祯,还有他的家眷。”

  李骁走出金帐,只见一队武卫军押着一群人走进营帐。

  为首的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正是李承祯。

  他身后跟着一名中年妇女,乃是李安全的皇后,还有其他一些妃子,王子和王孙们。

  李承祯本就生性懦弱,在历史上,蒙古军围攻斡罗孩城时,他身为正元帅,见势不妙便弃城而逃。

  反而是副元帅高逸在被蒙古军俘虏,誓死不降,被杀。

  李承祯如今落入北疆军手中,更是吓得连头都不敢抬。

  “罪臣李承祯,愿归顺北疆,求大都护饶命!”

  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带着哭腔。

  李骁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厌恶,却也并未动怒。

  淡淡开口:“你终究是西夏太子,本都不杀你,以后在北疆好好过活吧。”

  他之所以不杀李承祯,一是告诉各国君王,北疆军对待失去权力的君王,不会赶尽杀绝。

  二是为后世立规矩,士大夫阶层涉及利益太深,需严厉处置,而无权无势的君王,不过是多一口饭的事,没必要赶尽杀绝。

  李承祯闻言,连忙磕头谢恩,脸上满是劫后余生的庆幸。

  李骁的目光随即扫过李承祯身后的家眷。

  那里有李安全的后妃,有李承祯的妻妾,还有几名的公主。

  他想起史书上记载,李安全曾将女儿察合公主和亲给铁木真,成为其第六位皇后。

  如今察合公主的真名已不可考,他便看向那群女子,从中挑选出最漂亮的一名少女。

  “这个留下。”

  他指了指少女,又从其他妃嫔中挑选了两名容貌出众的女子:“这两个也留下。”

  “其他的都带下去。”

  剩下的女子,留下一半,日后作为人情或奖赏;另一半,赏赐给各部将领与有功的士兵,按军功大小分配。

  至此,西平府沦陷,夏国覆灭。

第327章 从奴隶到千户,党项贵族的末路

  西平府东一百多里,盐州府,秦驼岭。

  位于高低起伏的黄土山坳之中,村寨里的农户大多住着窑洞。

  只有村东头费听氏的庄园,青砖黛瓦,院墙高筑,像一头肥硕的巨兽般盘踞在贫瘠的土地上。

  费听家是方圆二十里之内最大的田主,更是党项传统贵族,在朝堂上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在这盐州地界更是实打实的“土皇帝”。

  可生活在这里的平民,却是另一番景象。

  王家就是最惨的一户,三代男丁,从六十岁的公公到十岁的小孙子,全被强征入伍,音讯全无。

  如今的王家,就只剩下王氏和两个女儿,以及腿脚不便的婆婆了。

  “砰!”

  这日午后,木质的院门被猛地踹开。

  五个穿着粗布短打的恶奴闯了进来,为首的是费听家的管家李三。

  “王家的婆娘,你家有福气了,这两个丫头被大少爷看中,跟老子回庄园里面享福吧!”

  王氏猛地站起身,脸上露出惊恐,紧紧护在两个女儿身前:“李管家,我们家的男人都被征去打仗了,一个都没回来。”

  “求求你们,放过这两个孩子吧,她们还小啊!”

  “放过她们?”

  李三嗤笑一声,马鞭指着李氏和两个孩子:“大少爷说了,北疆军眼看就要打过来了,庄园里养的那些奴仆兵,得有人伺候,还得有人鼓舞士气!”

  “你们家男丁都死绝了,拿两个丫头抵债,已经是老爷开恩,别给脸不要脸!”

  虽然夏国征调全国男丁,甚至将六十多岁的老头,十岁的孩子都拉上了战场。

  但那只是针对平民,对于贵族们又有另一套规则。

  藏匿人口本就是贵族们的拿手本领。

  特意挑选了一批体魄强壮、或者怀有特长的百姓,告诉他们,只要卖身为奴,便能免服兵役,不用上战场送死。

  于是,很多平民们趋之若鹜,甚至排队送礼也要换取一个“奴籍”保命。

  久而久之,贵族庄园里囤积了大量奴仆。

  如今北疆军荡平了西平府,这些贵族为了自保,自然要训练奴隶成为士兵。

  而这,就少不了粮草钱财,还需要女人来鼓舞士气,当然也少不了恶奴狐假虎威,借机欺压这些孤女寡母们。

  王氏跪在地上哭求:“李管家,我们给您磕头了,您要多少钱,我们凑,求您别带走孩子。”

  “少废话!”

  “就你们家这点破家当,还想凑够钱?”

  “别做梦了。”

  李三身后的恶奴上前,就要去拉两个女儿。

  王婆看着眼前的畜生,想起丈夫、儿子、孙子们可能早已死在战场上。

  好好的家被折腾得七零八落,如今连最后两个孙女都要被抢走,一股绝望的愤怒涌上心头。

  “放开我孙女。”

  她猛地抓起炕边的锄头,朝着恶奴砸去:“我跟你们拼了!”

  可她年纪大了,腿脚不便,力气哪里敌得过年轻的恶奴?

  一名恶奴侧身躲过,反手一拳打在王婆胸口。

  王婆踉跄着摔倒在地,挣扎着根本爬不起来,声音嘶哑地大喊:“你们这群畜生。”

  “红花会不会放过你们的,春花子会来收拾你们的。”

  听到“红花会”三个字,恶奴们的动作瞬间僵住,脸上闪过一丝忌惮。

  因为夏国征兵,被抽调了大量男丁,只剩下妇孺老弱,俨然成了现实版的“女儿国”。

  男丁尽去,秩序崩塌,面对贵族、田主、恶奴们的欺压,一个名叫春花子的女人挺身而出。

首节 上一节 576/6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