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府江山 第297节

  十几万人马,不可能人人都是悍不畏死的勇士。

  否则早就统一华夏了,靠妖言蛊惑人心,也只能起到一时的效果,不到一炷香功夫,妖贼的左翼便崩溃了。

  段宏并未沉迷于杀戮之中,而是令甲骑换了一匹战马,朝着妖贼的中军冲锋。

  铁骑之下,无往不破。

  十几万人的战场,不是十几个人打架,面对突发状况,很难及时调整,顿时措手不及,人仰马翻。

  而段宏也没给他们调整的时间,率剩下的两百余甲骑迎着层层叠叠的长矟,撞入中军之中。

  “好一员悍将!”殷仲文惊叹不已。

  封恺道:“段将军追随慕容垂慕容德征战河北,嚄唶宿将也!”

  慕容垂的精锐除,一部分归入慕容德麾下,南燕覆灭后,这些精锐又落入刘道规手中。

  在战场上的表现丝毫不弱于北府老卒,这些人马也成为刘道规麾下第三支力量。

  虎卫骑虽然大多是北府精锐,但根基起自这些南燕精锐。

  段宏一马当先杀入妖贼中军,刘怀敬率精骑在后,快速凿穿了妖贼中军。

  寻常军队到了这一步,基本就要崩溃,不过妖贼却没有,中军竟然还在负隅顽抗。

  但胜负已分,顽抗没有任何意义。

  “全军出击。”刘道规拔刀南指。

  战鼓号角声拔地而起,铺天盖地。

  虎卫军毕竟是百战精锐,历经各种苦战血战,激战了这么长时间,听到号角声和鼓声,再次亢奋起来。

  长矟如墙而进,车阵贯穿战场,将十几万妖贼分割开来。

  骑兵、车阵、甲士,这套战法完全是为大规模会战量身定制。

  有这么多优秀将领在,刘道规的大兵团指挥能力也增进不少。

  这一战非但磨合了虎卫军,也再次检验了骑兵和车阵的威力。

  妖贼被车阵分割,大势已去,不少人放下兵器,跪在地上求饶。

  也有负隅顽抗者,但在骑兵、弩车、甲士三位一体的打击下,溃不成军。

  但在骑兵的追击下,妖贼再也不能像以往那般逃窜,江汉是平原,两条腿跑不过四条腿。

  悬于中天的秋日滑落西山。

  战场逐渐归于平静,投降的妖贼足有四万之众,逃走的人也被骑兵追回。

  不过妖贼中军缩成一团,两千余众站在尸丘之上,被虎卫军团团围住,既不突围,也不投降。

  刘道规知道卢循和徐道覆在等自己,率亲卫甲士上前。

  尸堆之上,一人身披白袍,宽衣博袖,头发束起,风度翩翩,颇有名士风范。

  刘道规还以为是卢循,不过仔细一看,与云岫有几分相似,方才知晓此人定是徐道覆。

  妖贼本来在海盐一战中,就应该覆灭的,徐道覆却与卢循率数千残部南下,杀入广州,从而死灰复燃。

  “胜负已分,足下是战是降,一言而决。”刘道规懒洋洋的坐在战马上。

  徐道覆目光如炬,毫无战败者的自觉,弯腰从脚下捡起一颗头颅,抛下尸丘,“可惜,若此人听我之计,突袭建康,不至落到今日地步。”

  头颅滚落至刘道规面前五十多步,苍白的瞳孔朝着刘道规。

  “是卢循!”身边有将佐认出此人。

  卢循若不在蔡洲拖泥带水,从新亭登陆,早就杀入建康了。

  一步错,步步错。

  “胜就是胜,败就是败,足下亦为当世豪杰,愿赌就要服输。”

  “哈哈哈,不错,愿赌服输。”徐道覆仰头大笑。

  刘道规道:“既然输了,足下可投降,留你一个全尸!”

  徐道覆满脸冷笑,“足下以为我徐道覆何许人也?宁战死于沙场,决不投降,儿郎们,可愿随我殊死一战?”

  “杀、杀、杀!”

  到了这种地步,他身边的甲士仍旧战意高昂。

  “杀!”徐道覆口衔符箓,手提长剑,率先从尸堆上冲了下来。

  信徒们大声呼喊:“三官在上,尸解成仙!”

  刚冲下尸丘,四面八方长矟、弩箭雨点一半刺来,徐道覆被十几支长矟贯穿了胸膛,内脏都被拖曳出来,轰然倒下。

  其他信众也没好到哪儿去,不是被射成了刺猬,便是被长矟分解尸体。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一时多少豪杰,是非成败转头空。

  刘道规走上前去,亲手割下徐道覆的头颅,“与卢循的人头一同快马送往建康!”

第381章 治

  整场大战,刘道规感觉妖贼像是在破罐子破摔。

  明知打不过,还要来决战。

  不过毛修之点检了妖贼的粮草后,才知道妖贼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粮草只剩下三四百石,十几万人,这点粮食撑不过两天。

  他们一路从广州杀到建康,又在蔡洲拖延多日,后又被阻挡在丹阳郡,野无所掠,三吴八郡无人响应。

  妖贼中很多人是裹挟而来的,如果没有吃的,会立即一哄而散。

  在放手一搏和粮尽溃散之间,徐道覆选择了前者。

  至少放手一搏还有一线微弱生机。

  “阵斩一万三千人,前后俘虏九万一千余,其他人都失踪在山泽之中。”毛修之更像是一个文士而非将领。

  不过真到了战场上,他也是一员悍将。

  西府出身的将领,大多文武双全,出身名门。

  毛修之出自荥阳毛氏,傅弘之出自北地郡泥阳县,王镇恶和朱林也都是将门之后。

  从这些人身上,还可以窥见两汉士人的影子,上马能治军,下马能治民。

  “没有其他缴获吗?”

  “只有九千多套铁甲,其他皆无……”

  “妖贼不是有战舰千艘吗?”刘道规抱着最后一丝希望。

  毛修之满脸尴尬,“将军忘了他们破釜沉舟?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我们只弄回一些船底和焦炭……”

  “徐道覆这是给我送来十万难民。”刘道规一阵郁闷,这一战规模最大,却也是打的最穷的一仗。

  什么都没有,反而伤亡了五千多将士,战马和牲畜的损失将近四千,箭矢的消耗更不用说。

  不过箭矢还能回收。

  “若妖贼之主是徐道覆,只怕天下形势大不一样,时也,命也。”封恺一阵感叹。

  天师道肆掠了七八年之久,残害了不少百姓,但天下任何事都有两面性,司马氏和士族门阀势力遭到沉重打击。

  如果不是天师道起兵,刘裕和刘道规没这么容易掌握兵权。

  想到此处,刘道规心中的怒意恨意淡了许多,“这十万俘虏全部化为奴户,送往豫州屯田,伤残者全力救治,再将青州俘虏的胡女许配给他们,让他们在中原落地生根。”

  魏国放弃了洛阳,专心经营河北,中原的威胁大减,可以施行大屯田了。

  古往今来,豫州都是华夏粮仓。

  殷仲文带头拍了个马屁,“将军仁德。”

  刘道规反驳道:“这不是仁德,而是为了增加人口,稳定中原。”

  这年头最缺的是人,尤其是青壮,每次大战,男人冲在前面,女人则是战利品。

  天下各地都是男少女多的局面。

  徐道覆一下送来近十万的青壮,其中九成半是晋人,剩下的也都是南方汉化的蛮人,正好填充中原。

  中原人口结构早在五胡乱华时便已经改变。

  司马家的几个王爷杀来杀去,造成河北与中原晋人人口衰减,五华乱胡,晋人大规模逃亡南方匈奴人、丁零人、鲜卑人、杂胡涌入。

  繁衍了八九十年,人口不比晋人少。

  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

  不改变族群结构,祸乱的根源就没有解决。

  刘道规不相信什么“混六合为一家,视夷狄为赤子”,只相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苻坚已经尝试过一次,弄的身死国灭,子孙凋零。

  北方王朝更替频繁,本质上还是族群问题。

  “接下来几年,咱们心思要放在中原了,得中原者得天下,治理好中原,河北、关中指日可下。”

  “巴蜀不讨了?”刘怀敬还惦记着厮杀和打仗。

  这也是大多数将领的心思,不打仗他们的官职就得不到提升。

  “妖贼覆灭,他们还能撑多久?”刘道规对西面没多少兴趣。

  现在巴蜀已经不是当年的天府之国,到处都是獠人,还处在刀耕火种的蛮荒阶段。

  前代官吏有记:无嫁取礼法,各因淫好,无适对区,不识父子之性,夫妇之道。

  治理的难度比中原更大。

  胡人在中原繁衍生息了八九十年,迁入较早的南匈奴、乌桓早已习惯了农耕,连衣冠和言语都变了。

  经营巴蜀,投入的精力必定远远大于中原。

  任何事都分轻重缓急。

  眼下当务之急是恢复中原的生机。

  刘道规让封恺、垣苗、毛修之、朱林、刘义兴等人全力负责迁徙人口之事。

  骠骑军府别的不敢说,最擅长的就是将流民、战俘转化为屯田客,刘道规一路就是这么一边种田一边打仗崛起的。

  耕战一体,绝非虚言。

  田种到哪里,哪里便是华夏的疆土。

  就在刘道规兴致勃勃的时候,刘义兴泼了一瓢冷水下来,“荆襄三州亦连续大战,府库空虚,粮草所剩不多,难以养活十万青壮。”

  殷仲文道:“今年以来,谯纵联合姚兴犯我,拓跋珪十五人马悬于洛阳,弘农、顺阳、伊阙、宜都诸地粮草皆由荆襄供应,土断虽有所成,奈何花销太多太杂……”

  刘道规眉头一皱,的确,从去年开始,大战就没停过。

  姚兴的一万骑兵不断袭扰汉水以北诸郡,谯纵和桓谦也在西面拉扯。

首节 上一节 297/3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