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传承沙皇,铸太阳王朝 第109节

  如今这赵北辰,初出茅庐便立下如此不世之功,未来军功不可限量啊!”

  王翦亦是长叹一声,说道:“是啊,这般人才,实乃我大秦之福。

  只是如今这石敢已升他为统帅三千新兵的千人将,依我看,仍是大材小用。”

  二人商议片刻,决定将赵北辰的战功如实禀告秦王嬴政,由秦王决断如何晋升。

  王贲领命,当即快马加鞭,回咸阳报信。

  王翦则下令大军加速前进,按照既定计划,攻上党、破南阳,全力加速灭韩进程。

  他深知,每一场战斗的胜利,都是向统一天下的目标迈进了一步,不容有丝毫懈怠。

  在咸阳城的章台宫内,自从下达王诏、大军出征后,秦王嬴政便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时刻等待着前线的消息。

  夜已深,宫灯摇曳,嬴政身着一袭黑色绣金的龙袍,负手而立,静静地凝视着巨大的沙盘。

  他的眼神深邃而专注,仿佛要透过那沙盘上的山川河流、城郭关隘,看到前线的战况。

  赵高轻手轻脚地走进殿内,看着嬴政略显疲惫的背影,轻声劝道:

  “大王,天色已晚,您早些休息吧。”

  嬴政仿若未闻,片刻后,他头也不回地问道:

  “大军出征多久了?”

  赵高赶忙回道:“回大王,不到一月。”

  嬴政微微点头,依旧凝视着沙盘,口中喃喃自语道:

  “希望此番出征,能旗开得胜,早日扫平六国……”

  赵高见嬴政如此执着,也不敢再多劝,默默地退到一旁,守在殿内。

  嬴政的心中,此刻正翻涌着万千思绪。

  他深知,这一场灭韩之战,关乎大秦的国运,是统一天下的关键一步。

  每一个决策,每一次调兵遣将,都必须慎之又慎。

  而赵北辰的出现,无疑为这场战争增添了一抹亮色。

  他心中对这个新兵充满了好奇与期待,迫切想知道此人究竟是何方神圣,竟能在初入战场便立下如此奇功。

  ……

  与此同时,赵北辰在战场上稍作休整后,便开始组织士兵打扫战场。

  他深知,战场上的每一件兵器、每一匹战马,甚至每一块干粮,都可能在后续的战斗中发挥关键作用。

  他亲自带领士兵们,穿梭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收集可用物资,救治受伤的战友。

  石敢将军也来到了战场,看到赵北辰忙碌的身影,心中满是赞许。

  他走上前去,拍了拍赵北辰的肩膀,说道:

  “赵北辰,你今日之功,无人能及。待回到营地,我定当为你摆酒庆功!”

  赵北辰抬起头,脸上带着疲惫的笑容,说道:

  “多谢将军夸奖,这都是兄弟们拼死奋战的结果,我一人之力微薄。”

  石敢微微摇头,说道:“你莫要谦虚,若不是你冲锋在前,鼓舞士气,此战绝不会如此轻松取胜。”

  二人正说着,一名士兵匆匆跑来,报告道:

  “将军,有部分敌军残部在附近山林集结,意图不明。”

  石敢脸色一变,转头看向赵北辰,问道:“你怎么看?”

  赵北辰沉思片刻,说道:“将军,敌军残部此时集结,想必是想伺机反扑。

  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应立刻派兵围剿,以免后患。”

  石敢点头称是,当即下令,派遣一支精锐部队,由赵北辰带队,前往山林围剿敌军残部。

  赵北辰领命而去,他挑选了五百名精锐士兵,迅速向山林进发。

  山林中,树木茂密,视线受阻,给围剿行动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赵北辰凭借着前世的战斗经验和敏锐的直觉,带领士兵们小心翼翼地搜索前进。

  突然,前方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赵北辰抬手示意士兵们停下,他握紧手中长剑,目光如炬,紧紧盯着前方。

  片刻后,一群敌军残部从树林中冲了出来,他们手持武器,满脸狰狞,企图做最后的挣扎。

  赵北辰大喝一声:“杀!”

  率先冲向敌人。士兵们见主将如此勇猛,士气大振,呐喊着跟了上去。

  在这场小规模的战斗中,赵北辰再次展现出非凡的实力。

  他的剑法凌厉,招式多变,所过之处,敌军残部纷纷倒下。

  在他的带领下,五百名士兵迅速击溃敌军残部,斩杀数十人,其余敌军纷纷投降。

  赵北辰带着士兵们凯旋而归,石敢将军早已在营地等候。

  看到他们平安归来,石敢心中松了一口气。

  他走上前去,对赵北辰说道:“好样的,又立一功。

  待回到咸阳,你定当加官进爵,光宗耀祖。”

  赵北辰抱拳行礼,说道:“多谢将军,一切皆为大秦。”

  回到营地后,石敢将军果然为赵北辰摆了一场丰盛的庆功宴。

  宴会上,士兵们欢声笑语,纷纷向赵北辰敬酒,表达对他的敬佩与感激之情。

  赵北辰一一回敬,在这个陌生的时代,这些袍泽们就是他最坚实的依靠。

  数日后,王贲快马加鞭赶回咸阳,直奔章台宫。

  他深知此事重大,不敢有丝毫耽搁。

  进入宫殿后,他见到嬴政,当即跪地,双手呈上详细的军报,将赵北辰的战功一五一十地禀告给秦王。

  嬴政接过军报,仔细阅读,脸上的表情越来越精彩。

  读完后,他站起身来,在殿内踱步,口中喃喃自语道:“此子竟如此了得……”

  片刻后,他停下脚步,对王贲说道:“你做得很好,先下去休息吧。此事朕自有安排。”

  王贲领命退下。

  嬴政重新坐回王座,再次凝视着沙盘,心中已然有了计较。

  他决定,等赵北辰回到咸阳,定要亲自接见。

  看看这个能为大秦带来惊喜的年轻人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第135章 此人乃大秦龙子!

  咸阳,章台宫。

  自王诏下达,大军出征的那一刻起,嬴政便如同被无形的丝线牵扯着心神,满心忐忑地等待着前线的消息。

  他的龙袍衣角随着他偶尔的踱步轻轻摆动,每一步都仿佛踏在自己紧绷的心弦之上。

  赵高侍立在旁,看着嬴政略显疲惫却又执拗的模样,轻声劝道:

  “陛下,您已操劳许久,前线佳音未到,不若稍作歇息,以待捷报。”

  嬴政却摆了摆手,那双眼眸依旧紧紧盯着殿门的方向.

  仿佛只要这般凝视,便能穿透重重山水,直击战场。

  此时,殿外传来一阵整齐而有力的脚步声,伴随着锐士们低沉雄浑的通报声。

  “陛下!战报!”

  嬴政身形猛地一震,眼中瞬间燃起期待。

  章邯大步流星走进殿内,手中紧紧握着那份承载着万千希望-的军报。

  疾步上前,单膝跪地,双手将军报高高-呈上:

  “陛下,前线军报!”

  嬴政迫不及待地接过,手指微微颤抖。

  展开竹简的瞬间,眼眸一扫,看到那“韩边境已被大秦攻破”几个大字。

  一直高悬的心终于落下些许,嘴角不自觉上扬,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

  可当他的目光继续往下游走,看到那一行关于赵北辰的战功描述时,表情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诧异。

  “赵北辰一人斩敌二百余人,且亲斩敌军主将,敌军见主将身死,军心动摇,纷纷投降,促成边境大捷……”

  嬴政喃喃自语,眼中的震惊之色愈发浓烈。

  他纵横沙场多年,见过无数猛将豪杰,可这般惊人的战绩,却也让他这位大秦君王心潮澎湃难平。

  在他心中,昔日的大秦战神白起,那是战无不胜、威震六国的传奇存在。

  可如今这赵北辰所展现出的战力与赫赫军功,竟似有过之而无不及。

  大秦莫非又要诞生一位名震天下的万人敌?

  刹那间,嬴政又想起此前王贲呈上来的奏报。

  里面对赵北辰多有赞誉,当时虽留了心,却也未曾料到这赵北辰能如此大放异彩。

  如今看来,王贲果真是独具慧眼,而这赵北辰,也当真没有让自己失望。

  “赵高,速传李斯、冯去疾等诸卿前来。”嬴政沉声道,声音里难掩激动。

  不多时,李斯、冯去疾等一众大秦重臣纷纷应召而至。

  众人入殿,行礼如仪,山呼万岁。

  李斯抬首,目光扫向嬴政,见其手中军报,眼中闪过一抹了然。

  “陛下,可是收到前线军报?”

  嬴政微微颔首,朗声道:“王翦将军派万众锐士突袭韩境,一战而大胜,斩韩军三千,俘七千有余,我大秦儿郎伤亡不过千众,实乃大功一件!”

  话语落地,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喝彩之声,众臣纷纷面露喜色。

  李斯更是抚须称赞:“王家父子,果真深谙统兵之道,虎父无犬子,此等功绩,当为我大秦楷模!”

  嬴政却微微摇头,神色凝重地将手中军报递向众臣:“此战能获全胜,关键却并非王翦。”

  众臣闻言,面露疑惑,依次接过军报,细细研读。

  片刻之后,整个大殿若被一道惊雷劈中,瞬间陷入一片死寂。

  紧接着便是此起彼伏的惊叹之声。

  李斯眼中满是震撼,不禁感叹:“未曾想,我大秦军中竟又出现这般了不得的人物!这赵北辰,何许人也?”

首节 上一节 109/1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