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传承沙皇,铸太阳王朝 第112节

  此时,赵北辰首战的战果早已在攻韩的二十万大军中传开。

  那些年轻的锐士们谈及他时,眼中满是向往与崇拜。

  都盼望着能有机会像他一样在战场上建功立业。

  而如今,阳城之战的消息一旦传开,赵北辰的名字必将被更多人知晓。

  不仅仅是这攻韩的大军,甚至整个大秦锐士,乃至天下都会传颂着他的英勇事迹。

  在秦军营地,王贲早已等候多时。

  见赵北辰前来,王贲大步迎上,拍了拍他的肩膀。

  “¨` 赵兄弟,你这次可真是立了大功啊!

  我听闻你在阳城之战中的表现,当真是勇猛无敌,我王贲佩服!”

  赵北辰谦逊地一笑:“王将军过奖了,这都是兄弟们一起拼杀的结果,我不过是尽了自己的本分。”

  王贲摇摇头,认真地说道:“不,你这可不是一般的本分。

 (的吗好) 你这一战,不仅为我大秦拿下阳城,更是大振了我军士气。

  如今,你已然成为我大秦军中的楷模,兄弟们都以你为榜样!”

  赵北辰听闻,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深知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秦的荣耀,为了这片土地上的百姓能早日过上太平日子。

  而与此同时,远在咸阳的嬴政也收到了阳城之战的捷报。

  他展开竹简,看到赵北辰的战功时,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与赞赏乞。

  “好一个赵北辰,果真是我大秦的将星之才。”嬴政喃喃自语道。

  他转头看向一旁的赵高,吩咐道:“传令下去,待赵北辰班师回朝,朕要亲自为他设宴庆功!”

  ............

第139章 诏书!嬴政要相见了?

  晨光熹微,阳城之战的硝烟尚未散尽,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血腥与尘土气息。

  赵北辰,这位新晋崛起的秦军骁将,刚结束一场惊心动魄的厮杀,正站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指挥麾下锐士清理残局。

  “传王贲将军令,赵北辰将军速至城中府邸一叙!”一名王贲亲卫纵马奔至,高声呼喊。

  赵北辰闻令,微微仰头,目光扫过仍在冒烟的断壁残垣,沉声道:

  “尔等听令,继续清扫不降残敌,务必仔细,不得扰民伤民,若有违令,军法处置!”

  “诺!”众锐士齐声应和,声震四野。

  赵北辰整了整染血的甲胄,带着几分大战得胜后的豪迈,跟随亲卫向城中走去。

  一路上,他回想起方才那惊心动魄的一战,尤其是手刃韩上将暴鸢的瞬间,043心中豪情万丈。

  那暴鸢在韩军中素有威名,今日却折戟于他赵北辰之手,此等战功,足以令他扬名于大秦军旅。

  行至府邸,只见朱门敞开,内里隐隐传来议事之声.

  赵北辰步入庭院,便见王贲、石敢及一众杨城大营将领围坐于堂中,沙盘之上,山川城池、兵马云集,显是正在商议军机要事。

  “赵将军到!”随着一声通报,众人目光齐刷刷投来。

  那目光之中,既有对后起之秀的赞许,亦有同为战将的钦佩。

  毕竟,赵北辰年纪轻轻,却屡立奇功,在这强者如云的大秦军中,已崭露头角。

  赵北辰稳步踏入大殿,单膝跪地,向王贲及众将行礼:

  “末将赵北辰,参见将军,参见诸位同僚!”

  言罢,他起身,将手中提着的暴鸢人头掷于王贲脚下,那头颅上犹自带着未干的血迹,双目圆睁,透着不甘。

  王贲俯身端详,确认无误后,抚须大笑:

  “好!赵北辰,你果真未让本将军失望,斩杀暴鸢,此乃大功一件,加上此前诸役,你为大秦立下汗马功劳。”

  众将纷纷点头称是,一时间,殿内赞誉之声不绝于耳。

  赵北辰谦逊拱手:“全赖将军运筹帷幄,诸位同僚奋勇杀敌,末将不过略尽绵薄之力。”

  王贲起身,踱步至赵北辰身前,眼中带着几分调侃:

  “你这小子,立功的速度比本将军想象得还快。如此下去,陛下又该为如何封赏你头疼咯。”

  赵北辰听闻此言,心中不禁一动,眼中闪过一抹期待之色。

  凭借着一次次战功,竟引得秦始皇都知晓自己,这怎能不让他心潮澎湃?

  在他心中,自己立下这般大功,理应得到召见。

  王贲似是看穿了他的(cafd)心思,嘴角微微上扬,旋即神色一肃:

  “赵北辰听诏!陛下已有敕封王诏下达,你且跪听。”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赵北辰身上。

  赵北辰深吸一口气,缓缓跪地,脊背挺直,眼神中透着紧张与兴奋。

  他知道,这一刻,将是他人生又一个全新的起点。

  王贲清了清嗓子,展开诏书,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赵北辰,忠勇善战,屡挫敌锋,于阳城一役斩杀韩将暴鸢,扬我大秦军威,功不可没。特敕封……”

  诏书洋洋洒洒,详述赵北辰战功,殿内众人皆面露庄重之色。

  赵北辰伏地聆听,心潮起伏,脑海中却不禁浮现出往昔种种。

  初入军营时,因他年轻资历浅,多受老兵刁难,可他凭借着超越常人的毅力与智谋,一次次在演武、实战中脱颖而出。

  曾有雨夜急行军,道路泥泞不堪,队伍士气低落,他挺身而出,鼓舞士气,带领同袍按时抵达战场,扭转战局;

  又在一次遭遇战中,秦军被敌军埋伏,陷入绝境,他冷静分析,率敢死队突袭敌军后方,打乱敌军部署,反败为胜。

  王贲的宣读声将他拉回现实:

  “……封赵北辰为明威将军,食邑千户,赏黄金百镒,绢帛千匹,望尔再接再厉,为大秦开疆拓土,不负朕望。钦此!”

  “末将谢陛下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北辰双手接过诏书,声音微微颤抖,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

  这一纸诏书,承载着他的梦想与荣耀,更是对他多年拼搏的认可。

  起身,赵北辰面向众将,众人纷纷上前祝贺。

  石敢拍了拍他的肩膀:“赵将军,往后咱们并肩作战,一同为大秦扫平六国!”.

第140章 大秦最耀眼的星辰!

  晨晖透过雕花窗棂,斑驳地洒落在府邸正厅的金砖之上,映出一片肃穆庄重之景.

  王贲身着威严战甲,身姿挺拔如松,手中紧握着那卷承载着帝王旨意的王诏,表情凝重而严肃,仿佛即将揭晓一场震撼天地的机密。

  厅内,众将齐聚,皆屏气敛息,目光紧紧锁住王贲手中诏书。

  赵北辰位列其中,虽极力保持镇定,心中却也如揣小鹿,砰砰乱撞。

  数月前,他不过是初入军营的新兵,凭借一腔热血与满腹韬略,暂代百夫长之职,冲锋陷阵于沙-场前沿。

  怎料到,今日这命运的巨轮竟如此迅猛地转向他,将他推向一个连想都不敢想的-巅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赵北辰,入伍以来,纵横疆场,为大秦斩敌无数,于灭韩之战,勇夺首功,其功赫赫,震我军威。

  朕以军功为基,特封赵北辰为左庶长,官拜万人将,统帅万军,望其再接再厉,为大秦开疆拓土,成就不世之功!钦此!”

  王贲洪亮的宣读声在殿内回荡,字字如雷,直击众人耳膜。

  一时间,大殿仿若被一道惊雷劈中,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紧接着,便是一阵此起彼伏的抽气声,众将瞪大双眼,满是震惊与难以置信。

  在大秦严苛的军功制度下,一步一个脚印晋升已是艰难无比。

  而赵北辰这般火箭式蹿升,一日晋十爵,直接从底层跃为军中砥柱,简直闻所未闻。

  赵北辰亦是心潮澎湃,双手微微颤抖地接过诏书。

  他抬眼望向远方,仿佛穿透层层宫墙,看到了那位高坐在咸阳宫阙深处、掌控天下生杀的帝王。

  这一刻,他真切地感受到了秦始皇的惊人气魄与果敢决断。

  在其他诸侯国,门阀世家把控仕途,底层之人即便有通天之才,若无背景依仗,也只能在底层蹉跎一生。

  唯有大秦,唯才是举,以实打实的军功论英雄。

  这般破格提拔,无疑是给所有热血儿郎敞开了一扇通往荣耀巅峰的通天大门,怎能不让他对嬴政这位千古一帝肃然起敬、五体投地。

  石敢站在一旁,看着赵北辰如今已与自己平起平坐,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神色,既有对往昔同袍并肩作战的怀念,又有对其飞速成长的惊叹。

  片刻后,那复杂化作纯粹的钦佩,他重重地拍了拍赵北辰的肩膀,慨然道:

  “赵兄弟,你是人中龙凤、当世豪杰啊!我石敢从军多年,见过诸多英才崛起,却从未有一人如你这般迅猛、

  你这一路凭的全是真刀真枪拼出来的战功,我心服口服,往后咱们携手共进,再为大秦添几座赫赫战功!”

  石敢这番话,如同一股暖流淌过赵北辰心间。

  他深知,在这崇尚武力与功勋的大秦军营,唯有实力与功绩方能赢得尊重。

  而如今,他做到了,且赢得毫无争议,整个杨城大营,乃至万千大秦锐士,都认可了他这位新贵。

  待赵北辰平复些许激动心情,王贲走上前,神色关切又带着几分长辈的谆谆教导:

  “赵北辰,这左庶长之位可不简单呐。岁俸足有500石,足以保你衣食无忧,还可招募五百私兵亲卫,此乃帝王对你的恩宠与信任。

·· 0求鲜花····· ···

  但你需牢记,身份已然转变,往后你不再是那个单枪匹马、只凭一腔勇力冲锋陷阵的小卒。

  身为万人将,你的一举一动关乎万军生死,指挥大军、统筹全局才是你的首要之责。

  一旦你陷入混战,只顾杀敌,万军便会群龙无首,陷入混乱,那可是兵家大忌。”

  赵北辰恭敬跪地,垂首聆听,心中如明镜般透亮。

0 .... ...

  他深知,自己此前习惯了以一当十、奋勇厮杀,可如今站在更高的位置,思维必须彻底转换。

  往昔个人的勇猛不过是小功,往后唯有攻城掠地、斩杀敌将、以谋略破敌万千。

  那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大功,才能不负帝王厚望,不负这一身荣耀战甲。

  “将军教诲,北辰铭记于心,定不负所望!”赵北辰言辞恳切,字字铿锵。

  王贲微微点头,眼中满是欣慰,旋即又似想起什么,嘴角勾起一抹略带调侃的笑意:

  “你这小子,刚获封便又马不停蹄立下新功,斩杀暴鸢、攻破阳城,这一桩桩、一件件,加起来,陛下必定还会再次厚赏。

首节 上一节 112/1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