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传承沙皇,铸太阳王朝 第127节

  如今韩境局势渐稳,待诸事安排妥当,将军定会快马加鞭赶回。”说着,副将将赵北辰的一封家书递给李嫣儿。

  李嫣儿颤抖着双手接过家书,眼中的泪水再也忍不住,簌簌而落。

  她展开家书,看着那熟悉的字迹,仿佛看到了夫君在战场上挥斥方遒的身影。

  信中,赵北辰倾诉着对她的思念,承诺定会给她和孩子一个安稳美好的未来。

  副将又向村民们转达了赵北辰的感激之情,感谢乡亲们对李嫣儿的照顾。村民们纷纷表示,赵北辰是全村的骄傲,照顾他的家人是分内之事。

  此后,每隔一段时间,军中便会有人前来探望李嫣儿,带来赵北辰的消息。

  而李家村,也因赵北辰之名,在大秦声名远扬。村里的孩童们时常聚在一起,模仿着将士们的模样,挥舞着木剑,喊着要像赵北辰一样保家卫国.

第179章 嬴政思考天下!

  晨阳穿透淡薄的云层,洒在李家村的屋舍与田野之上,泛起一片暖金光芒。

  村口处,百夫长面色凝重,他身姿挺拔如松,铠甲在日光下闪烁着冷峻的光,正对着李嫣儿一字一句地叮嘱。

  “夫人,您如今的安危关乎重大。”百夫长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静谧的村口仿若一记重锤,“赵将军在战场上屡立奇功,早已引得敌国侧目。

  那些心怀不轨之徒,一旦知晓将军夫人您的所在之处,定会不择手段,妄图借此扰乱将军心神,进而谋取我大秦的战机。”

  说着,他大手一挥,身后十个锐士迅速出列,步伐整齐,气势昂扬,“这十位兄弟,皆是军中精锐,暂且留下镇守村子。待我回营禀明将军后,定会加派人手,确保您万无一失。”

  李嫣儿一袭素衣,面容虽显憔悴,却难掩清丽之色,她微微颔首,轻声道:“多谢军爷费心,劳烦您如此周全安排。”眼中满是感激。

  百夫长见077状,神色愈发恭敬,单膝跪地,行了个标准的军礼:“夫人折煞小人了。将军在外,为大秦抛头颅、洒热血,守护夫人周全,是我等分内之事。”

  言罢,他起身,再次望向李嫣儿,眼中满是敬意,“夫人稍安勿躁,待我回军营,定将此间事宜如实禀告将军,这爵位岁俸,非得将军亲自来宣告,才显郑重。”

  说罢,他带着余下的将士,翻身上马,马蹄扬起阵阵尘土,向着远方疾驰而去。

  李嫣儿伫立原地,望着远去的队伍,心中五味杂陈。直到此刻,她才真切知晓,原来自己的夫君已然成长为一方主将,深受秦王的器重与信任.

  往昔的回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她想起赵北辰离家前,在那棵老槐树下,紧紧握着她的手,许下的铮铮诺言:“嫣儿,等我,待我挣得功名,定风风光光娶你入门,护你一生周全。”

  那时的他,眼神中虽透着青涩,却饱含坚定。

  如今,他做到了,虽远在战场,却凭借赫赫战功为她撑起一片安稳天空。李嫣儿嘴角泛起一抹浅笑,喃喃自语:“只要他平安无事,便一切都好。”

  一旁的村民们围拢过来,几位婶子轻轻搀扶着仍沉浸在震惊与感慨中的李嫣儿,你一言我一语地安慰着:

  “嫣儿啊,咱回家吧,有啥难处跟大伙说,北辰这孩子有出息,往后咱村都跟着沾光呢。”李嫣儿回过神来,眼中泪光闪烁,微微点头,随着众人缓缓向村子里走去。

  与此同时,在秦军大营的帅帐之中,王翦父子正对着沙盘,研讨军情。营帐内烛火摇曳,光影在墙壁上晃荡,气氛凝重而压抑。

  石敢匆匆入帐,脚步急促却不失沉稳,他单膝跪地,双手抱拳行礼:“将军,有要事禀报!”王翦微微抬头,目光如炬:“讲!”

  石敢挺直腰板,声音洪亮:“末将派去赵将军籍地的将士刚刚传回消息,赵将军的未婚妻李嫣儿怀有身孕,且即将临产。末将特来请示,是否按照军规,为其发放相应的岁俸?”

  王翦父子闻言,对视一眼,眼中皆是惊讶之色。王贲年轻气盛,率先开口,嘴角勾起一抹调侃的笑:“这赵北辰,年纪轻轻,倒有这般本事,连孩子都(cafd)快有了。”

  石敢微微低头,神色严肃:“回禀将军,末将已核实,李嫣儿确是赵将军青梅竹马、私定终身之人,二人情谊深厚。”

  王贲收起笑容,神色变得郑重起来:“父亲,赵将军功勋卓著,于我大秦有汗马功劳,其未婚妻绝不可薄待。依我之见,不但要发放岁俸,还当调派几个伶俐的婢女前去伺候,以安将军之心。”

  王翦微微点头,眼中满是赞许:“吾儿所言甚是。赵北辰如今是我大秦的中流砥柱,后方安稳,他方能毫无后顾之忧地驰骋沙场。石敢,你即刻去安排此事,务必办得妥帖。”

  “末将遵命!”石敢领命而去。

  王贲略作思索,又进言:“父亲,我想我们当亲赴李家村看望李嫣儿。一来,以示我等对赵将军的敬重;二来,也能让当地百姓知晓,我大秦军队对功臣眷属的关怀。”

  王翦眼中闪过一丝亮光,抚须点头:“不仅如此,此事还需禀告秦王。”见王贲面露疑惑,王翦踱步上前,耐心解释道,“赵北辰此前孤身一人,无牵无挂,在战场上自是勇猛无畏,可如今有了未婚妻和即将出世的孩子,这便成了他的‘把柄’,亦是他的牵挂。

  我等将此事告知秦王,既能让秦王放心重用赵北辰,又能为赵将军谋取些实质性的好处。秦王掌控其家人情况,知晓他有所牵挂,反而会消除疑虑,更加信任他。”

  王贲恍然大悟,拱手道:“父亲高见,孩儿受教了。”说罢,他走到案前,铺纸研墨,拿起毛笔,饱蘸墨汁,亲手书写奏折。笔下字迹刚劲有力,言辞恳切,以赵北辰之名向秦王讨要对其未婚妻的恩泽照拂,详述李嫣儿的情况以及赵北辰的战功,恳请秦王给予关怀,以安将士之心。

  王翦站在一旁,看着儿子书写,微微点头,心中感慨万千:“如今我大秦兵强马壮,良将如云,像赵北辰这般的青年才俊层出不穷,统一天下之日,想来已不远矣。”

  他负手踱步,目光透过营帐缝隙,望向远方,似是看到了战火平息、百姓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只是,待到天下一统,又当如何治理这广袤江山?

  赋税、律法、民生……诸多事宜,皆需细细谋划。”想着,他眉头微微皱起,陷入了沉思.

第180章 旧缘!

  晨光熹微,李家村还笼罩在一层薄薄的雾气之中,静谧而祥和.

  赵北辰家的小院外,数名锐士身姿挺拔,如同一棵棵苍松,坚守着岗位,冷峻的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严禁任何外人擅自靠近。

  院子里,几位热心的大婶忙忙碌碌,她们脚步轻快,穿梭于各个房间,悉心照拂着即将临产的李嫣儿。

  忽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由远及近,仿若滚滚惊雷。王翦和王贲父子二人,率领着数百精悍的骑兵,风驰电掣般地来到了李家村。

  骏马嘶鸣,扬起漫天尘土,村民们纷纷侧目,待看清为首之人竟是威名赫赫的上将军王翦时,皆惊得目瞪口呆,人群中瞬间爆发出一-阵低声的惊呼。

  王翦翻身下马,动作利落,身上的甲胄在晨光下闪烁着冷硬的光芒,彰显着他久-经沙场的威严。

  王贲紧随其后,亦是英姿飒爽。父子俩大步流星地朝着赵北辰家走去,村民们自觉地让出一条道路,眼神中满是敬畏。

  “都散开些,莫要惊扰了主家。”王翦浑厚有力的声音响起,守在院门口的锐士们闻言,迅速整齐地向两侧退开。王翦、王贲二人跨过门槛,步入院子。

  李嫣儿听闻声响,强忍着身体的不适,在大婶的搀扶下起了身,欲向二人行礼。王翦见状,快走几步,双手虚扶,语气和蔼:

  “孩子,免礼免礼,你如今是赵北辰的未婚妻,又快临产,身子金贵,万不可多礼。”

  说着,他微微一顿,眼中流露出几分欣慰,“北辰这孩子,曾在我麾下为将,战功赫赫,你便如同我的晚辈,往后叫我王伯伯便是。”

  王贲也笑着上前,挠挠头,露出一口白牙:“嫂子,我是王贲,你叫我王大哥就成。”李嫣儿苍白的脸上泛起一抹感激的笑容,轻声道:“多谢王伯伯,多谢王大哥。”

  待李嫣儿重新坐定,她目光中满是期盼,望向王翦,轻声问道:“王伯伯,您可知北辰何时归来?我……我实在是想念他。”

  王翦微微皱眉,神色变得凝重起来,他缓缓开口:“孩子,北辰如今镇守韩境,肩负重任,那可是关乎大秦国运的要地。非得等彻底掌控韩境局势,他方能抽身归来。不过你放心,北辰本领高强,有勇有谋,定不会有事。”

  王贲在一旁听着,不禁埋怨道:“这北辰也真是的,嫂子有孕在身,这么大的事儿,咋也不跟家里言语一声。”李嫣儿忙替赵北辰解释:

  “王大哥莫要怪罪,他入伍之后,我才知晓有了身孕,那时战火纷飞,想必他也是怕我忧心,才未及告知。”王贲一拍大腿,点头道:“嫂子说得在理,我这就快马加鞭,派人将这喜讯告知北辰,也好让他安心。”

  王翦微微点头,目光扫视一圈院子,转而对李嫣儿说道:“孩子,今日我和贲儿前来,便是想着我们身为长辈,理当照顾好你。”

  说着,他一挥手,身后十几个婢女莲步轻移,上前盈盈下拜。王翦继续道:“这些婢女,打今儿起就留在这儿,专门伺候你。这还只是第一批,待我上奏大王,往后还有更多的恩赏。

  你莫要推辞,安心养胎待产,一切有我们呢。”

  李嫣儿面露犹豫之色,刚欲开口推辞,一旁的大婶们赶忙劝道:“嫣儿啊,王将军一番好意,你就收下吧,你现在可不是一个人,可得为肚子里的孩子着想。”

  李嫣儿咬了咬下唇,终是点头答应:“多谢王伯伯,嫣儿记下了。”

  王贲眼珠子一转,又提议道:“嫂子,我瞧这院子略小了些,要不咱搬到大一点的府邸去?那儿宽敞舒适,也方便照顾你。”李嫣儿却坚定地摇头,眼神中透着执拗:“王大哥,多谢你的好意,可我要在家里等北辰回来,这儿有我们的回忆,我哪也不去。”

  王翦见此,转头对王贲说道:“既如此,贲儿,你带上军中工匠,就在这院子边上,给建一座府邸,把房子扩大些,务必要让你嫂子住得舒心。”王贲领命而去,口中喊道:“嫂子放心,保管给你建得妥妥当当。”李嫣儿眼眶泛红,再次道谢。

·· 0求鲜花····· ···

  这时,老村正听闻王翦到来,匆匆赶来拜见。王翦看着老村正,眼中满是赞许:“老村正,这段时日,多亏你照顾李嫣儿,辛苦了。”

  老村正忙摆手:“将军言重了,这是咱村分内之事。将军,您能否给咱讲讲北辰的战功和事迹?大伙都好奇得紧。”周围的村民们听闻,纷纷围拢过来,眼中满是渴望。

0 .... ....

  王翦神色一正,清了清嗓子,声如洪钟:“赵北辰这孩子,为我大秦立功无数,其中定韩之功,当属首功。单说那韩王,便是被赵北辰一箭射杀,立下这不世的定国之功。”

  话落,村民们惊得合不拢嘴,半晌才爆发出一阵惊叹声。李嫣儿亦是眼中含泪,满心为赵北辰感到自豪。

  就在众人沉浸在对赵北辰战功的震撼之中时,李嫣儿突然脸色煞白,双手紧紧捂住腹部,吃痛地喊叫起来。大婶们脸色一变,经验告诉她们,这是要生了。“快,快把嫣儿抬进屋子!”“快去准备热水、干净被子!”众人手忙脚乱地行动起来。

  王翦目光关切,正欲上前帮忙,不经意间瞥见李嫣儿脖子上挂着的一块玉佩。

  那玉佩色泽温润,雕工精细,仿若透着一股神秘的气息。王翦心中猛地一颤,只觉这块玉佩似曾相识,可一时之间,任凭他如何绞尽脑汁,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啊!”李嫣儿又是一声痛苦的喊叫,将王翦的思绪瞬间拉了回来。他定了定神,迅速恢复上将军的威严,大声命令道:“婢女们,都别愣着,快上去帮忙!”

  婢女们如梦初醒,赶忙围拢过去,协助大婶们照料李嫣儿么.

第181章 赵北辰有后!

  李家村,晨曦被紧张的气氛驱散,李嫣儿家中仿若被一层无形的重压笼罩。屋内,婶子们经验老到,脚步匆忙却又有条不紊,婢女们初经此事,眼神慌乱却努力镇定,在婶子们的指挥下,手忙脚乱地准备接生事宜。

  热水在灶台上翻滚,腾腾热气弥漫,干净的布帛一摞摞整齐摆放,剪刀在火上烤得通红,发出滋滋声响.

  屋外,王贲来回踱步,铠甲碰撞发出轻微的叮当声,每一步都踏出他内心的焦急。王翦负手而立,身姿挺拔如松,目光凝视着紧闭的屋门,虽面沉如水,眼神却难掩关切。微风拂过,吹起他的衣角,仿若也在撩动他紧绷的心弦。

  屋内,李嫣儿汗如雨下,发丝凌乱地贴在脸“零七七”颊,脸色惨白如纸。产痛如汹涌的潮水,一波接着一波冲击着她的身体与意志。“嫣儿,用力啊,想想北辰,为了孩子!”

  一位婶子紧紧握住她的手,大声呼喊着鼓劲。李嫣儿紧咬下唇,唇上已渗出丝丝血迹,她双手死死抓住床沿,凭借着对赵北辰深深的思念,汇聚起全身的力气。

  “哇——”一声响亮的啼哭划破寂静,婶子们面露喜色,一个女婴呱呱坠地。众人刚松一口气,却发现李嫣儿的痛苦并未减轻。“不对劲,还有一个!”

  经验丰富的老婶子惊呼。气氛瞬间再度紧绷,仿若拉满的弓弦。李嫣儿已几近虚脱,意识模糊,可身体的本能让她在婶子们的呼喊下,再次咬牙用力。

  终于,又一阵清脆的啼哭响起,李嫣儿成功诞下龙凤胎。婶子们小心翼翼地抱起两个婴儿,用柔软的布裹好,打开屋门,满脸喜悦地向王翦和王贲报喜:“将军,大喜啊!是龙凤胎!”

  王贲听闻,眼睛瞪大,满脸惊喜,快步上前,望向婴儿的眼神满是新奇与喜爱:“好家伙,北辰这小子,福气不浅呐!”王翦亦是微微点头,眼中含笑:

  “确是大喜事,此乃祥瑞之兆。”王贲转头看向父亲,嘿嘿一笑:“爹,您看北辰都儿女双全了,我这……”王翦瞪他一眼,笑骂道:“你这臭小子,还不快抓紧,也给我添几个孙子孙女。”

  王翦定了定神,神色变得郑重:“这等大事,需速速禀告大王。贲儿,你即刻派人通知北辰,让他安心。虽说嫣儿与北辰尚未成婚,可如今她诞下子嗣,又是主将夫人,往后定要悉心照料。”王贲领命而去,口中应道:“父亲放心,孩儿这就去办。”

  王翦站在原地,目光落在婴儿身上,思绪却飘远。不经意间,他又想起李嫣儿那块玉佩,心中疑惑愈发浓重。那玉佩的样式、色泽,总让他觉得似曾相识,仿若记忆深处有什么被触动。“难道是在章台宫见过?”他暗自思忖,可随即又摇头否定。

  嬴政身为秦王,玉佩自是贵重无比,怎会遗失?况且赵北辰不过是一介武将,虽说战功赫赫,可与嬴政能有何关联?至多是偶然相似罢了,绝不可能有血缘关系,这般想法太过荒唐。

  咸阳,章台宫。嬴政身着黑色龙袍,负手站在巨大的沙盘前,目光如炬,仿若能穿透沙盘,看到赵国的山川河流、城郭兵营。他正在精心谋划灭赵大计,脑海中不断思索赵国的国情、兵力部署以及各位将领的特点,务求以最小的伤亡换取最大的胜利。

  赵高迈着小碎步,悄无声息地走进,手中捧着扬城大营的奏报,躬身行礼:“大王,扬城大营有奏报呈上。”嬴政微微抬手,赵高连忙上前,将奏报递上。

  嬴政展开,目光扫过,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原来,奏报中提及赵北辰未婚妻李嫣儿产龙凤胎一事。嬴政心中一动,联想到李斯之女也叫李嫣儿,知晓赵北辰与这女子早有私定终身之情。

  他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在殿中踱步几圈。如今赵北辰有了妻儿,仿若手中多了一条无形的缰绳,便于掌控。思量片刻,他坐到案前,提起笔,拟下诏书:

  赐婚赵北辰与李嫣儿,封李嫣儿为赵北辰正妻夫人,又从新近俘获的韩王族中挑选两个容貌姣好、知书达理的公主赐给赵北辰为妾,另赐布千匹、千金及五十名婢女前往李家村照拂李嫣儿.. 0

  赵高在一旁看着,眼中艳羡之色一闪而过,心中暗自盘算:日后若能为胡亥拉拢这般战功赫赫的武将,必对公子大业有助。

  尉缭恰在此时觐见,他身着一袭青衫,步伐沉稳,仿若带着几分仙风道骨。嬴政放下诏书,示意他近前。尉缭行至沙盘旁,手指轻点,侃侃而谈灭赵策略:

  “大王,赵国朝堂如今腐败丛生,官员争权夺利,内部混乱不堪。若能从这方面入手,派遣细作离间君臣,散布谣言,使其自乱阵脚,我大秦便可乘虚而入,事半功倍。”

  嬴政眼中一亮,微微点头:“先生所言甚是,不愧是鬼谷高徒。”夸赞之余,他话锋一转,“先生久在军中,听闻过赵北辰此人否?对他有何看法?”

  尉缭微微皱眉,略作思索后开口:“赵北辰此人非比寻常。从新兵营起,他便崭露头角,训练新兵有一套自己的法子,使得新兵战力大增。灭韩之战,更是处处有他的谋划,看似冒险之举,实则步步为营,是为立功而立功,这般谋略与果敢5.3,实是人杰。”

  嬴政双手抱胸,深表认同:“朕亦这般认为。赵北辰勇力非凡,可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取敌首级;谋略更是出众,审时度势,总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抉择。

  那献金疮药之举,看似平常,实则意义深远,既收买人心,又为大战储备战力。朕与王翦将军一样,期待他坐镇韩境,能给后续灭赵带来变局,为大秦一统天下再添助力。”

  尉缭微微点头,眼中透着几分期待:“若赵北辰能善用韩境之势,联结各方势力,必能在我大秦东进之路上发挥关键作用。”君臣二人相视而笑,仿若已看到大秦铁骑踏平六国、山河一统的壮丽景象.

第182章 你是朕的暗子!

  廷尉府内,气氛凝重得仿若能滴下水来。李斯身着深紫色官袍,端坐在书案之后,手中紧握着一份情报,脸色阴沉得可怕。

  他刚刚得知,派去见赵北辰的黄岐失去了联系,而且最为蹊跷的是,尸体都不见踪影。这一消息如同重磅巨石,狠狠砸入他平静的心湖,激起惊涛骇浪。

  “废物!一群废物!”李斯怒拍书案,桌上的笔墨纸砚都跟着震颤起来,“连个小小的黄岐都看不住,究竟是何人所为?”.

首节 上一节 127/1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