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声音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回荡,透着无尽的愤怒与困惑。在他的认知里,黄岐不过是个无官职的小人物,平日里也未曾结下什么深仇大恨,谁会对他下手呢?
思来想去,他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赵北辰的身影,可转瞬又觉得理由并不充分。
毕竟,他自认为与赵北辰无冤无仇,而且从利益角度而言,杀了韩非对赵北辰才是有利的,赵北辰没理由在黄岐这件事上做手脚。无奈之下,他只能强压怒火,对着手下冷冷下令:“给我严密探查韩境有关韩非的消息,一有风吹草动,即刻来报!”
手下20领命,刚要转身离去,却又像是想起了什么,犹豫着开口:“大人,还有一事……”李斯不耐烦地皱眉:“有话快说!”手下小心翼翼地措辞:
“是关于李家村的,您之前留在那儿的女儿李嫣儿……”话未说完,就见李斯的脸色瞬间铁青,眼中满是厌恶。手下见状,吓得赶紧闭嘴,他深知李斯视李嫣儿为家族耻辱,平日里连提都不愿多提一句。
原来,王翦不久前刚去了李家村,如今李嫣儿似乎已经生产,王翦还派了五百锐士在村子四周把守,村里的消息极少外泄。
可李斯对此全然漠不关心,在他心里,此刻唯有韩非若入秦会威胁到自己相邦之位这件事最为要紧,他只想除之而后快,至于那个从未正眼看过的女儿,不过是他人生中的一抹污点罢了,当下便怒骂道:“哼,不用提她,一个丢人现眼的东西!”
与此同时,新郑城内,韩非仿若重获新生。自从投效赵北辰之后,他整个人都恢复了精气神,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焰,有了全新的追求。这日,赵北辰寻他前来,二人相对而坐,谈论起天下大势。
“韩公子,你觉得这天下,最终会走向何方?”赵北辰目光深邃,凝视着韩非,率先打破了沉默。
韩非微微仰头,眼中透着思索之光:“天下一统,方能保我炎黄族裔昌盛。如今天下纷争,百姓受苦,唯有大一统,才能止干戈,兴太平。”
赵北辰微微点头,嘴角勾起一抹浅笑:“公子高见。不仅如此,我曾与你提及的武道之力,还有那长生不死之秘,亦是这世间至珍。待天下平定,你我携手探寻,必能开启全新篇章。”
韩非听闻,眼中闪过一丝向往,刚要开口,赵北辰却话锋一转:“不过,有一人,你需多加提防。”
“何人?”韩非疑惑地问道。
“李斯。”赵北辰吐出这两个字,声音冰冷。
韩非闻言,身体猛地一震,脸上满是震惊与不可置信:“李斯?他可是我昔日的莫逆之交,怎会……”
赵北辰冷哼一声:“莫逆之交?他派人来杀你,你可知为何?只因他惧怕你入秦之后,会与他争权夺利。他如今贵为相邦,怎肯轻易让出手中权势。”
韩非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双手紧握成拳,身体微微颤抖,眼中满是痛苦与失望。他怎么也想不到,那个曾与自己一起纵论天下、把酒言欢的挚友,如今竟会为了权势对自己痛下杀手。
良久,他缓缓抬起头,眼中的痛苦逐渐化为坚定:“多谢将军告知,从今往后,我定当与他敬而远之。”
赵北辰见火候已到,趁热打铁:“公子何必如此消极?以你的才华,难道就甘心屈居人下?你与李斯,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如今你投效于我,我自会助你一臂之力,只要你能在这秦韩之地立下大功,何愁不能与他一争高下?”
韩非听闻,眼中燃起熊熊斗志,站起身来,抱拳领命:“将军所言甚是,韩非定当全力以赴,与他比拼到底!”这一刻,韩非被彻底激起了雄心壮志,往昔的消沉萎靡一扫而空,他深知自己迎来了新的契机,决心要在这乱世之中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赵北辰见状,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他微微施展那“看透人心的神通”,只见一道旁人无法察觉的光芒没入韩非体内,瞬间,韩非对他的忠诚度升至80,已然达到死忠层次。
这神通乃是赵北辰无意间觉醒的特殊能力,能洞悉人心、掌控忠诚,在这波谲云诡的局势中,为他收拢了不少得力臂膀。
“韩公子,你且退下好生歇息,不日便有要事交付于你。”赵北辰挥挥手,示意韩非离去。韩非恭敬行礼,退下之后,心中依旧澎湃难平,暗暗发誓定不负赵北辰所望。
没过几日,张铁匆匆入帐,脚步急促,单膝跪地,双手抱拳行礼:“将军077,朝廷派来执掌韩境政务的冯去疾大人已到。”赵北辰听闻,微微挑眉,心中暗忖这冯去疾来得倒是挺快,看来朝廷对韩境之事颇为重视。
“知道了,你先下去吧。”赵北辰略作思索,随即对张铁说道,“你将这份军报交给屠睢与章邯去办,务必让他们尽快落实。”说着,他拿起一份早已备好的军报递与张铁。张铁领命而去,动作干练利落。
待张铁离开后,赵北辰转而望向韩非,眼中透着深意:“韩公子,随我一同去面见冯去疾大人。”韩非微微一愣,面露疑惑之色。赵北辰见状,笑着解释道
:“冯去疾大人初来乍到,对韩境诸多事宜尚不熟悉。若你能在其手下为副,辅助他治理韩境,必能立下大功,届时自然会得到重用。”
韩非心中一动,他明白这是赵北辰给他的又一次机遇,当下点头应道:“多谢将军提点,韩非定当竭力而为。”
“且慢。”赵北辰神色一肃,郑重叮嘱道,“你我之间的关系,对外切不可暴露。你如今是我的暗子,隐藏得越深,日后发挥的作用便越大。”
韩非心领神会,再次抱拳行礼:“将军放心,韩非知晓轻重。”.
第183章 再给你们一个机会
晨晖洒落在府邸的琉璃瓦上,泛起一片金黄光芒,微风轻轻拂过庭院中的松柏,发出沙沙的低语。在府邸的大殿之中,气氛却凝重而微妙。
赵北辰身着一袭黑色劲装,身姿挺拔如松,腰间佩剑彰显着他武将的身份,大步流星地迈入殿内,身后跟着神色沉稳的韩非。
殿中,冯去疾早已等候多时,他身着一袭深紫色官袍,头戴官帽,腰间束着玉带,神色威严中透着几分儒雅。见赵北辰进来,冯去疾微微起身,拱手行礼:
“赵将军,久仰久仰!”赵北辰亦是快步向前,抱拳回礼:“冯大人,劳您久等,赵某来迟了。”二人目光交汇,短暂的寒暄间,已有诸多试探与打量.
冯去疾率先打破僵局,脸上挂着真诚的笑容,言语间满是钦佩:“赵将军,听闻您在医道之上对我秦军贡献卓著啊!那金疮药的方子一推广,使得我秦军伤兵存活率足足增加了八成,这可是大功一件。还有那灭韩之战,您亲斩韩王,威震四方,如此功绩,我冯去疾能与将军共事,实在是荣幸之至。”
赵北辰谦逊一笑,拱手回应:“冯大人过奖了,赵某不过是尽了分内之事,能为大秦效力,为将士们谋福祉,亦是赵某的心愿。这军功章里,也有诸多将士们的血汗,赵某不敢独占。”
一番寒暄过后,冯去疾的目光落在了韩非身上,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开口问道:“这位是?”赵北辰侧身,微微抬手介绍道:
“冯大人,这位乃是昔日稷下学宫荀子之徒,韩非韩公子。如今韩公子已决意效忠我大秦,为大秦的宏图伟业添砖加瓦〃々 。”
冯去疾听闻,眼中瞬间亮起光芒,快步向前,对着韩非拱手行礼:“哎呀,原来是韩公子!久闻大名,您的诸多文章,我可是反复研读,受益匪浅。如今韩公子能入秦,实乃我大秦之幸,秦王之幸啊!”
韩非微微欠身,还礼道:“冯大人谬赞了,韩非初来乍到,往后还得多仰仗冯大人提点。”
冯去疾转头看向赵北辰,眼中透着几分精明,心中暗自揣测,这韩非能入秦,怕多半是赵北辰的功劳。
到这儿,他心中不禁激动起来,若是有韩非相助,自己必能更快更好地掌控韩境局势,于是愈发热情地说道:“赵将军,您这可是为大秦举荐了一位大才啊!
有韩公子在,这韩境治理,不愁没有良策。”赵北辰微微一笑,趁机提议道:“冯大人所言甚是。赵某正有一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韩公子才学出众,对韩境风土人情又颇为熟悉,若让韩公子做您的副手,辅助您治理韩境,想必能事半功倍。”
冯去疾闻言,眼睛一亮,拍手叫好:
“此计甚好!我正求之不得呢。”韩非见此,心中明白这是赵北辰为自己谋的一条出路,当下也欣然接受:“承蒙冯大人、赵将军厚爱,韩非定当竭力而为。”
赵北辰看着这一幕,心中暗自点头,心想韩非入秦掌权的第一步算是稳稳达成了,且如今两人的关系隐秘,日后韩非必能成为自己重要的臂助。
与此同时,在阳城之地,距离那场惊心动魄的攻伐之战已然过去数月,可战争的痕迹依旧随处可见。残垣断壁在斜阳的映照下,拖出长长的阴影,仿若在诉说着往昔的惨烈。
十来万韩军降卒如潮水般汇聚于此,被五万大秦锐士里三层外三层地团团包围,现场气氛紧张得仿若拉满的弓弦,随时可能断裂。
这些降卒们虽身着破旧的军装,面容憔悴,却依旧保持着战时的戒备状态,他们眼神惊恐,不时地望向四周的秦军,生怕有什么变故。毕竟,以往大秦对降卒的处置方式,实在是让他们胆战心惊。
曾几何时,降卒们要么被无情地贬为奴隶,被驱赶着去修筑道路,或是发配到边疆苦寒之地,日复一日地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在皮鞭与呵斥声中苦度余生夫;
要么被编为刑徒军,成为战场上的炮灰,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生死全凭运气。这些惨痛的前车之鉴,让如今的降卒们如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
赵北辰骑着高头大马,在一众亲卫的簇拥下,缓缓来到城关之上。他的身影一出现,下方的降卒们瞬间躁动起来,交头接耳之声此起彼伏。许多降卒眼中满是恐惧,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在他们心中,赵北辰可是有着“¨` 小杀神”的威名,那斩杀韩上将暴鸢、韩王的赫赫战功,早已如雷贯耳。如今见他亲临,不少人都以为自己即将面临一场屠杀。
赵北辰目光冷峻,扫视着下方的降卒,高声喊道:“尔等不必惊慌!本将军今日召集你们,并非为了杀戮。”声音如洪钟,响彻云霄,瞬间压下了降卒们的嘈杂声。
“(的赵赵)如今,你们已获赦免死罪,只要不触犯我大秦律法,不违反军中纪律,便不会被随意处置。”说着,他顿了顿,目光依旧冷峻,“你们应该清楚,以往我大秦对降卒,要么贬为奴隶,要么编为刑徒军。”
话落,降卒们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恐惧之色更甚,有人甚至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赵北辰见状,心中微微一动,语气放缓:“但今日,本将军要给你们一个全新且唯一的选择机会。”
此言一出,降卒们纷纷抬起头,眼中满是疑惑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希望,他们不知道,这位威名赫赫的将军,究竟会给他们指一条怎样的生路,现场的气氛愈发凝重,所有人都屏气敛息,等待着赵北辰的下文.
第184章 恩威并施,降卒归心
阳城的天空略显阴霾,厚重的云层仿佛承载着历史的沧桑与凝重,压得人有些喘不过气来。十来万韩军降卒如潮水般汇聚在这片开阔之地,他们身着破旧且沾满血迹与尘土的军装,面容疲惫而憔悴,眼神中透着深深的迷茫与恐惧。
四周,五万大秦锐士列阵而立,铠甲锃亮,刀枪林立,将降卒们紧紧包围,森严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让人不寒而栗。
赵北辰身着一袭黑色战甲,威风凛凛地屹立在城关之上,身姿挺拔如苍松,冷峻的目光扫过下方的降卒。他深吸一口气,洪亮的声音仿若洪钟般响彻云霄:
“尔等听好了!本将军今日在此,便是要给你们一个全新且唯一的选择机会。”话语刚落,降卒们先是一愣,继而交头接耳,嗡嗡的议论声此起彼伏。
赵北辰微微皱眉,提高音量呵斥道:“肃静!”瞬间,场面安静下来,降卒们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他。077赵北辰目光如炬,凝视着下方,开口问道:.
“你们为韩王效力多年,可曾得到过足够的岁俸?可曾有公平的晋升机会?朝廷又可曾对你们的家小有过什么恩泽?”
问题抛出,降卒们先是一阵沉默,许久,才有一名降卒怯生生地抬起头,欲言又止。赵北辰见状,再次大声呵斥:“有话直说,本将军让你们开口,自然会听你们讲!”
那名降卒吓得一哆嗦,鼓起勇气站了出来,声音带着几分颤抖:“将……将军,咱们入伍,大多是被朝廷的半步征兵法强行招募而来。
本以为能挣些钱粮,养家糊口,可谁知道,那点可怜的岁俸还时常被上官克扣,咱们拼死拼活立下的战功,也全被上官吞没。
一旦阵亡,家小更是无人抚恤,只能自生自灭。咱们在他们眼里,不过是权贵们争权夺利的棋子,哪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啊……”说到伤心处,那降卒眼眶泛红,声音(cafd)哽咽,周围的降卒们也纷纷点头,面露悲愤之色。
赵北辰静静地听着,心中暗自叹息,待那降卒说完,他微微点头,接着问道:“那你们可了解我大秦军人的待遇?”
此言一出,降卒们面面相觑,片刻后,一名较为大胆的降卒站出来说道:“将……将军,咱们听闻秦是暴秦,男子都被强征入伍,还没有岁俸,苦不堪言呐……”话未说完,周围的降卒们纷纷附和,表示认同。
赵北辰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不怒反笑:“哼,你们所听闻的,不过是谣言罢了。今日,本将军便让你们知晓真正的大秦。”
他挺直腰板,目光威严地扫视一圈,大声说道:“我大秦律法规定,年满十岁的男子,需入伍从军半载,之后便可根据自身意愿选择退伍或留队。
而且,只要入伍,无论新兵老兵,皆有岁俸,足以养家糊口。在战场上,大秦军人每杀敌一人,便能凭借战功加官进爵,若是为国阵亡,朝廷定会恩泽抚恤其家小,让家人衣食无忧。
更为重要的是,我大秦军中,没有贵族与寒门之分,人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封爵晋升,只要你有真本事,有军功,便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降卒们听闻,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思议,有人甚至忍不住惊呼出声。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大秦的制度竟是如此优越,与他们在韩国所经历的,简直是天壤之别。
一时间,降卒们陷入了沉思,他们开始明白,为何大秦军人在战场上如此勇猛无畏,原来背后有着这般坚实的保障。
赵北辰见降卒们似信非信的模样,心中知晓,光凭言语,难以让他们彻底信服。他微微仰头,目光望向远方,陷入回忆之中,片刻后,再次开口:
“你们或许不信本将军所言,可本将军今日便以自身经历告诉你们,这一切都是真的。就在一年前,本将军还只是一个普通山村的寒门子弟,没有任何人脉,更没有什么贵族身份,与你们中的任何一人无异。”
说着,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降卒们,眼中透着坚定与自豪,“然而,本将军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如今已然成为这镇韩主将,统兵十万!”
降卒们闻言,震惊得合不拢嘴,他们望着城关上威风凛凛的赵北辰,眼中满是惊叹与羡慕。一名降卒喃喃自语道:“一年时间,从寒门子弟成为主将,这……这怎么可能?”
周围的降卒们也纷纷议论起来,言语中满是对赵北辰晋升速度的震撼,同时,对大秦军旅生活也隐隐产生了向往之情。
可很快,降卒们的眼神又黯淡下来,他们低头看着自己身上破旧的军装,想到自己降卒的身份,心中满是苦涩。一名降卒长叹一声:“唉,将军说得虽好,可咱们如今是降卒,哪还有机会成为大秦军人啊……”此言一出,降卒们纷纷点头,一脸的落寞。
赵北辰将降卒们的反应尽收眼底,心中暗自欣喜,他知道,自己的攻心策略已然初见成效。这些降卒们,已然理解了大秦军人无畏作战的根源
此刻,收服他们的时机已然成熟。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这些降卒即将成为大秦的精锐,为他所用,为大秦的霸业添砖加瓦。
他再次提高音量,声音沉稳而有力:
“你们莫要灰心丧气!本将军既然说了给你们机会,就一定算数。只要你们愿意,本将军今日便可给你们一个重新做人、成为大秦军人的机会!”
降卒们听闻,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惊喜与疑惑,他们不知道,赵北辰究竟会给出怎样的安排,现场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而又充满期待,所有人都屏气敛息,等待着赵北辰的下文.
第185章 愿效忠大秦,追随将军
阳城的大地在战火的洗礼后略显荒芜,残垣断壁间,十来万韩军降卒如困兽般聚集,四周五万大秦锐士的包围圈密不透风,气氛凝重得仿若能滴出水来。
赵北辰身披黑色战甲,屹立于城关之上,身姿挺拔如松,冷峻的目光穿透阴霾,凝视着下方乌压压的人群,心中谋划着一盘大棋。
赵北辰之所以将这些韩军降卒调集到阳城,绝非偶然。如今,他镇守韩境,虽手握十万雄兵,可面对即将到来的风云变幻,这点兵力仍显单薄。
若能成功收编这些降卒,使其为己所用,那他掌控的兵力便能瞬间扩充至二十万,实力将得到质的飞跃。
不仅如此,每收纳一名降卒,系统还会为他增加相应的经验值,这对于渴望在乱世中崛起、建立不朽功勋的他来说,诱惑极大。更重要的是,有了这二十万大军做后盾,日后攻打赵魏时,便能多几分胜算,为大秦的东进之路扫平障碍。
“降卒们听好了!”赵北辰洪钟般的声音打破了平静,“依照我大秦律例,尔等身为降卒,以往只有发配边疆劳作,或是沦为刑徒军,在战场上充当炮灰这两条路可走。”.
此言一出,降卒们面露惊恐,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他们深知这两种命运的悲惨。“但今日,本将军要给你们一个全新的机会!”
赵北辰目光如炬,扫视着众人,“若你们真心愿意为我大秦效力,即日起,便可成为预备军人,虽暂时只能领取一半岁俸,可一旦在战场上杀敌一人,便能即刻获得正式大秦军人的身份,以及相应的军功爵位,从此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命运!”
屠睢和章邯站在一旁,听闻赵北辰这番话,脸色骤变。屠睢心急如焚,上前一步,低声对赵北辰说道:“将军,此举万万不可啊!这公然违背了大秦律法,若是被大王知晓,怪罪下来,咱们可吃罪不起。”章邯也在一旁点头附和,神色忧虑。
降卒们见两位将军如此反应,心中更是忐忑不安,他们害怕这来之不易的希望瞬间破灭,刚刚燃起的一丝火焰-又被冷水浇灭。
赵北辰脸色一沉,猛地转身,目光如电般射向屠睢和-章邯,呵斥道:
“糊涂!你们只知律法条文,却不懂变通。本将军如今受大王看重,镇守韩境,身负重任,难道就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对以往降卒处置的疏漏之处加以改变?”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远方,神情变得有些激昂,“如今天下诸国战乱已久,百姓苦不堪言,我大秦既有实力,便应一统天下,止戈战乱,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况且,诸国本为炎黄同族,同室操戈多年,实在是亲者痛、仇者快之事。本将军今日此举,正是为我大秦、为天下、为炎黄一族开启一个改变的契机,有何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