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妖 第18节

  扬州这边肯定是富裕地区,因为扬州其实就是当下的第一“国际大都市”,每年光是给清廷交的盐税就占了全国盐税总入的六成,故而有“两淮岁课当天下租庸之半,损益盈虚,动关国计”的说法。

  赵安前世还听过一个夸张的说法,就是说如果清朝有GDP的说法,那扬州就贡献了清朝GDP的百分之二十五。

  相当于其前世的广东、江苏、上海加山东四省(市)的财政总收入。

  吓不吓人?

  如果这个说法是真的,那就不得不让人震撼于扬州的巨富了。

  不过,这个巨大的GDP产值还是盐税为大头。

  盐商巨富也是世人公认,估摸把扬州的大小盐商家产抄一抄的话,上亿两白银可能没有,七八千万两是绝对有的。

  这也是为何扬州的大小总商一个个都被乾隆当猪杀的原因所在。

  天下首富之地是扬州,甘泉县则是扬州的附廓县,境内为土地肥沃的平原,又有运河贯穿全境,一年给朝廷贡献几十万两钱粮税不是小事一桩么。

  再加上税课司收取的商税、杂税、田产买卖税,要论纳税能力,估计也就江那边的江宁、松江能和甘泉县扳一扳手腕了。

  江苏首县不敢争,苏北首县则是板上钉钉。

  只是再富裕,当官的也得把钱收上来,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自个卷铺盖走人吧。

  为这夏税的十五万两亏空,甘泉县大小单位早就连轴转,税课司那边也在酝酿收取今年的第四次捐税,总的下来还是要有几万两亏空的。

  这笔亏空如今就着落在刚成立的认证司头上了,或者说县太爷对认证司寄予极大的希望。

  谁让赵安自个在县太爷面前吹牛皮,说“名优产品”值五千两,“驰名商标”值一万两呢。

  要说县尊大人也是好心,考虑认证司刚成立,面对的又是境内大小行会,担心赵安这个小伙子新官上任未必能马上把火烧起来,毕竟之前没有认证这个先例,商户们对这玩意很是陌生,需要一定时间去接受,这才特意给认证司增加一个轻松简单的业务。

  柿子先捡软的捏的道理。

  走街串巷的可比行会好对付,两个衙役一吓唬就得乖乖交钱把牌子领回家。

  不管什么时候,对付个体都比对付集体要容易的多。

  “.扬州城内的手艺人少说也有一两万人,一人一千文就是一人一两,这不就是两三万两么?你这边再抓紧把名优产品、驰名商标做起来,县里再挤一挤、凑一凑,难关也就过去了。”

  担心赵安这边仍是没吃透县尊的指示精神,季师爷又补充道:“要说那些个手艺人是不是真想出一千文买个认证牌子,这不是咱们应该关心的,咱们关心的只有一点,那就是百姓的权利。”

  “百姓的权利?”

  赵安有点懵逼,手艺人不就是百姓么,你这逼着人手艺人交钱咋还谈上关心百姓权利了呢。

  待季师爷进一步提点后,方才明白人师爷说的百姓不是手艺人,而是消费者概念。

  “哪个手艺人不出错?过去出了错,民不举官不究的衙门当然不管,毕竟是芝麻大的小事。可现在不同了,咱们认证司可不能光收钱发牌子,也得有惩罚的规矩,要不然由着那些没牌子的乱来,苦的不还是百姓么。”

  季师爷说的极有道理。

  赵安疑惑道:“先生,这个罚怎么罚?”

  “砸摊子收工具是小事,大牢蹲上半个月也不是什么大事。当然,究竟怎么罚都在你这个大使怎么看,”

  季师爷给了赵安一个你懂的眼神,“有牌无牌的区别,不用我教你吧?”

  “懂,懂!”

  赵安不仅明白,而且还特别明白,这是县太爷把消费者协会也交他一起办了!

  或者说县太爷这是给他找了一个试点,以便尽快累积经验对付大金主们。

  这就是看待事情从不同角度出发的好处了。

  先前还骂人县太爷不要脸,这回又感谢人县太爷一把屎一把尿的教他了。

  这些个道理难道真是季师爷自个琢磨出来的?

  “明白就好,”

  望着醍醐灌顶的赵安,季师爷笑着拍了拍他肩膀,沉声道:“不要觉得有什么不对,又有什么不妥,只管放心大胆干,天塌下来有县尊替你兜着。”

第26章 这也能外包

  县尊亲自操刀给指点的路子,赵安必须干,由不得他不干,苦一苦手艺人总比苦了县尊好吧。

  毕竟一两银子顶多让手艺人心疼难过一段时间,可要丢了官县尊大人那是会上吊的,连带着手底下一大帮人也是要跳河的。

  人命关天,良心算什么?

  先搁边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嘛。

  穷生奸计,富生良心,也不是没道理。

  准确无误替县尊传达了“指示精神”的季师爷走后,赵安便在值房认真思索此事,越想越觉可行,于是便提笔草拟了一份关于“授予本县手艺人百姓信得过手艺人办法的办法”的暂定稿出来。

  听着相当拗口,但相当正规。

  办法中明确规定认证费是一千文,考虑一些手艺人的特殊情况,也给列了几个减免收费的标准。

  比如残疾人可以减半收取,家庭特别贫困者也可减免收取。

  总之,办法还是有人性化的。

  就是不多。

  没办法,听季师爷那口气,县太爷指着先从手艺人这搞个两三万两出来应急呢。

  都要减免收取,这任务怎么完成?

  再说连点小事都办不了,又如何办大事?

  你赵安同情百姓,没人同情你啊。

  只能把心先黑下来再说。

  细细看了一遍后,赵安便把自己的一干属下叫了过来,装模作样将县尊大人对司里的相关指示对众人做了个简报。

  “县尊对我说”这五个字出现的频率蛮高的,既表明县尊对认证司工作的高度关切,也表明县尊对赵安这个负责人的高度认可。

  加之县尊大人的亲自出席以及季师爷同大使之间的亲密关系,无须赵安刻意摆“官威”,也无须杀什么鸡儆什么猴,其在一众属下心目中天然就具备权威性,甘愿听从使唤。

  当然,这也是因为这帮人在原单位本来就是听人使唤的跑腿小角色,到了新单位又没有可以依仗的人脉背景,不乖乖听话还能怎么着,总不能自个砸了自个饭碗吧。

  这年头,抢着要吃衙门饭的外面那是一抓一大把!

  套话完毕,赵安说正事了,没提认证司的主要任务其实是通过出售名优产品、驰名商标的荣誉称号敛财,而是将刚刚草拟的办法拿出让众人互相传阅。

  “赵大使,县里这是要咱们跟城里的手艺人乱收钱?”

  说话的是从户房调来的王一山,三十岁出头,童生学历,人比较老实,不过正因老实所以在礼房干了十三年也没转正成为书办。

  先前赵安在户房当临时工时跟王一山有过接触,彼此不算陌生。

  赵安显然不喜欢乱收钱这个说法,故而立即纠正王一山道:“这怎么能是乱收钱呢,我们收的是认证费,不能通过我们认证的他就算是想交钱我们也不收。”

  从礼房调来的一属下好奇道:“赵大使,认证是什么意思?”

  “认证就是我们给他出个证明,证明他手艺一流,对客人服务态度好的意思。”

  赵安如此解释,继而又补充道:“但我们也不能白替他认证,所以象征性的收一千文认证费。”

  “那不还是乱收钱么?”

  老实人王一山脑袋转不过弯来,径直在那摇头道:“赵大使,手艺人都是辛苦人,一年下来走街串巷的能挣几个钱,县里不问青红皂白的就跟人家收一千文,你叫人家怎么交,百姓又怎么看这事?”

  “对,一千文太多了,这个真不好收。”

  “要收这钱,咱们认证司不被百姓骂惨了?”

  “.”

  其余几人听了这话也是纷纷附和点头,都说这钱没法收,就连刘小楼也说县里这事办的不地道,他们认证司真要去收这钱是要被人戳脊梁骨骂的。

  赵安哪里不知道这钱不好收,但这是县尊大人亲自安排的任务,已经被架在火堆上的他还能说跳就跳么。

  众人说的也未尝不是事实,内部思想工作都做不通,怎么去做外面的工作?

  急中生智,两世为人的智慧便用上了,就见赵安抬手示意众人安静,继而说道:“大伙要明白这一千文认证费不是随便收的,而是收上来作为保证金的。”

  什么是保证金呢,赵安的解释是如果这个手艺人在干活时损害了百姓利益,那百姓的损失就从这个保证金里赔偿。

  比如剃头的把人家头剃破了又不肯赔钱人家,那就由认证司出面从这一千文保证金中提钱出来赔。

  总之,保证金存在的唯一作用就是确保百姓利益不受损失。

  “另外,这一千文也是可以退的,”

  赵安又给认证费打了一个积极的补丁,甭管真退假退,只要有能退还的说法,实际收费时遇到阻力必定呈几何倍数下降。

  这都是前世公家人的智慧结晶啊。

  什么,真要退?

  排队领申请表先登记,登记完回家等消息,没消息就是领导不在。

  能拖就拖,实在拖不了就给你打个折扣退。

  谁敢说自个一点毛病也没有?

  经赵安这么一包装,一千文认证费瞬间变成官府替百姓做的大好事,一众新调来的认证人员思想也是跟着集体转变,纷纷称赞县里这是终于替百姓做了回实事。

  内部人员思想统一了,赵安这个负责人自然就要安排具体工作。

  怎么安排赵安早就想到了,就是分片包干制。

  八个属员每人负责一个区域,争取半个月内就将县尊大人亲自交办的任务超额完成。

  未想众人一听半个月就要完成此事均是面露难色,觉得实在是难以完成。

  王一山代表众人起身说道:“赵大使,不是我们诉苦,扬州城这么大,手艺人起码有一两万,就我们几个人收到猴年马月也收不全啊大使真要想着尽快完成这事,只怕得跟县里说一声,让县里多派点人手到我们司里才成。”

  县里估计是没人能派给赵安的,因为都忙。

  而且赵安也不想再让县里派人给他,真要派帮大爷过来也是麻烦。

  只人手不足问题必须要解决,还得马上解决,于是想了想,对众人点了点头道:“大伙说的不假,咱司里这点人手是不够,这样吧,那这件事就外包吧。”

第27章 拉人下水啊

  时间紧、任务重,除了外包,赵安也想不到更好的办法。

  包给谁呢?

  如果是要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团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那肯定是外包给属下,再由属下动员七大姑八大姨全家齐上阵,赵安这边只需付出一点绩效提成就行。

  但是收钱这东西哪怕是包装成为百姓办的实事,哪怕遇到的阻力再小,也总会有“刁民”不肯交。

  有一个不肯交,就会有另一个不肯交,一个看一个,大家都不交,赵安拿什么交。

  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道理。

  所以,收钱的得有派头,能唬得住“刁民”的派头。

  谁有派头?

  穿制服的和社会人员呗。

  穿制服的赵安肯定不用想了,要能动用衙役去收钱,县尊大人也不会把这事交给他办。

首节 上一节 18/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