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妖 第20节

  无奈,只得摸出上个月发的一两多例钱塞了进去。

  好在张宝发也没嫌少,笑着点了点头:“我既收了你的帖,从今往后你就是我张宝发的徒弟,之后为师要访你三年,三年过后再由你这个弟子访为师三年,若这六年你确真心实意进我青帮之门,为师再正式上报户部为你请名。”

  户部?

  听的赵安一愣一愣的,边上孙瑞见状给他解释了下,说这个户部不是朝廷的户部,而是青帮的内部机构。

  相当于青帮的人事主管部门,凡拜帖进家,人员晋升,各方师父均需投书户部,由户部详列人员于青册之中,最后年终汇总交予吏部誊入帮谱。

  这个规矩也是当年李卫替青帮改进的。

  也就是说六年之后赵安才能正式入帮,现在是考察期的寄名弟子。

  “人是你引进来的,往后就由你多看着些,帮里的规矩也由你传授,我现在要过江去一趟,等我回来你领他到香堂见我。”

  张宝发在码头这边是等船过江的,吩咐孙瑞几句后便领着几个帮中成员离去。

  等人走后,孙瑞叫来码头上的一名帮众耳语几句,对方忙小跑去帮里设在码头的行栈取了一个好像家谱的东西过来。

  孙瑞接过朝好奇的赵安笑了笑,道:“这是本帮的帮规和辈谱,帮规这块我就不与你多说,总之不能欺师灭祖,也不能大小不尊,另外我师父和爷叔都是伦字辈,你我这代则是智字辈,往后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见到帮中弟子都要先报辈分,辈大者为尊,知道么?”

  “知道,四爷!”

  赵安跟个木头人似的机械点头。

  孙瑞笑着纠正道:“你我都是智字辈,以后你就不要叫我四爷了,叫师兄就行。”

  “哎,师兄。”

  赵安再次点头,瞥了眼孙瑞翻开的辈谱,发现最后面的是“大、通、悟、觉”四个辈分。

  整个拜师入帮过程除了收赵安一张拜帖外加一两多红包,整体下来搞的跟流水席差不多,一点仪式感没有。

  可能是寄名弟子缘故。

  稀里糊涂的就这么失身给涉黑组织,赵安心中别提多不是滋味了,明明特别讨厌尿壶,偏偏又要当这个尿壶,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事已至此能怎么办?

  走一步是一步呗。

  也不知道这涉黑身份会不会影响自己的仕途,他可不是有雍正宠着的李卫,暗自摇头之时脑中却是冒出一人来:哎?对啊,谁说青帮只出了那三位大亨,它青帮也出天子的啊!

  大不了将来跟这个老爷叔把帖子要回来。

第29章 得正规些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可自甘堕落。

  又云英雄不问出身。

  孙先生和鉴湖秋先生还是洪门大佬呢,况人青帮还出过天子。

  如此一寻思,赵安哪里还肯自轻自贱了,再想青帮的百万帮众遍布运河两岸,直接掐着清廷的经济大动脉,将来自己若有心未必不能利用青帮做一番大事。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也是可行的。

  挑河的有红巾军,烧炭的有太平军,摇船的苦力当然也能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方罢休。

  凡事就怕不敢想,李卫能利用青帮统治江南,凭什么他赵安就不能利用青帮改朝换代?

  精神顿时抖擞起来,以十分积极的心态看待自家这个青帮“小老大”的身份。

  “小老大”就是字面意思,说小头目也行,是青帮里的一种尊称。

  由于青帮传承是师父带徒弟,因此青帮的管理层也是师父领导徒弟、徒弟再领导徒弟,彼此之间以辈分定尊卑。

  谁辈分大就听谁的。

  具体到下关码头这边,孙瑞给赵安介绍的师父张宝发是伦字辈,张宝发手下具体做事的就是智字辈的帮众,智字辈下面还有慧字辈、本字辈。

  实际办事的帮众也被称为“大香”、“小香”。

  “小香”是经过六年考察期的弟子,通常在帮里做些基层事务熬资历。

  “大香”则是在帮中资历至少十五年以上的弟子,这些人除了可以引领帮众负责香堂外,还能传道授徒。

  张宝发这个“爷叔”实际就是“大香”,也是青帮的骨干成员,等他把上面资历比他还高的那帮老人都熬走便能升级为师爷。

  成了师爷,在帮中地位就相当高了,大江南北的帮众见了都得叫一声老太爷。

  老太爷发话,下面的徒子徒孙要敢不答应,那就是犯了帮规第一条欺师灭祖,凡帮众人人都可打杀!

  虽然赵安只是张宝发的寄名徒弟,还需经六年考察才能正式入帮,但张宝发作为“爷叔”,他的寄名徒弟起步就是个“小老大”,不仅无须跟下面的慧字辈、本字辈一样处处受教训,还能直接调动帮众做事。

  属于特惠待遇,或者说新手大礼包。

  搞的赵安打心眼里感谢孙瑞这个入帮介绍人,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孙瑞的好心也是藏着算计的,说他被孙瑞给卖了也不为过。

  要知道青帮打雍正年间发展到现在,早就从一开始的单纯漕运行会演变为地方涉黑组织,这种组织想要壮大就必须跟地方官府及地方有势力的人勾结,否则靠那些常年在运河以苦力为生的漕工基本盘,青帮早就入不敷出,也断然保持不了对地方的影响力。

  唯有经营各种灰黑产业,拥有足够的财源,才能确保青帮的“长治久安”。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乾隆朝以来就有不少堂口开始招揽当地的吏员或是“人物人”加入青帮,尤其是三班的衙役壮班更是青帮主要发展对象。

  道理嘛,无非县官不如现管。

  地方大量官面人员的加入,不仅能确保青帮的灰黑产业足够安全,青帮这边也能通过对这些人员的“资金”投入让他们在地方更上一层楼,由此得到更大的回报。

  就如同地方的士绅大户总喜欢投资成绩不错的读书人般,等那些读书人考中功名,前期投资跟回报比起来就不值一提了。

  作为县太爷近来颇为器重且破格提拔的红人,身家可谓一片清白的赵安早就被孙瑞盯上,尤其当从特殊渠道得知赵安的认证司是专门给县太爷搞钱的,孙瑞的小算盘拨的比谁都响。

  无它,也想从中分杯羹。

  只是苦于和赵安虽然认识却未深交,人家又是直接向季师爷和县太爷负责,一时间倒也找不到好的切入点,或者说找不到好的合作方式。

  未想赵安自己找上门来。

  索性就把这小子哄进青帮,都成了自家兄弟,往后你认证司的买卖总不能少他师兄一份吧。

  不能大小不尊可是帮里明文规定的。

  当然,孙瑞也不可能这边刚拉赵安入帮就立即跟人图穷匕现,而是先以爷叔张宝发的名义调了一百名帮众来见他。

  这些帮众不是运河上的苦力漕工,而是职业打手性质的存在,辈份也都不高。

  一个个要么长的五大三粗,要么就是吊儿郎当,没个正经样,看的赵安直皱眉,却也无可奈何。

  有,总比没有强。

  “弟兄们都听好了,这位是爷叔新收的弟子赵大使”

  孙瑞这边跟众人介绍了下赵安,尔后便见这群帮众集体朝赵安一抱拳,轰声道:“见过小老大!”

  “各位兄弟不必客气,”

  赵安也是头回见这架势,不是太适应。

  孙瑞笑着对他说了几句,无非这些人都是帮中绝对信得过的兄弟,让赵安放心使唤。

  言罢,转身朝一众帮众正色道:“别说我孙老四丑话讲在前头,你们当中要有人敢不服小老大,又或是给小老大添乱子,自个到香堂领规矩去!这要是叫我亲自找你,那后果你们当晓得!”

  “四爷放心好了,弟兄们晓得规矩!”

  一众帮众就差拍胸口保证了。

  孙瑞点了点头,问赵安这些人什么时候到认证司当差。

  “明天吧,叫他们早些。”

  事情已办妥,赵安就和孙瑞告辞,但没有直接回司里,而是去了彩衣街一家裁缝铺。

  第二天一早,认证司的那帮“员工”刚到单位门口,就见一大群人等在那,要不是赵大使说雇了人手来帮忙,司里这帮员工还以为这帮人是来闹事的。

  “都排队过来领东西,”

  刘小楼这边按赵安吩咐将一百条裁缝铺紧急赶制的红袖章发给了那群青帮中人,又让他们把红袖章套在左胳膊上,上面统一缝了五个大字——“百姓检验员”。

  青帮这群人也听话,一个个乖乖把红袖章往胳膊上一套,然后又按刘小楼吩咐排好队,等到赵安拿着孙瑞给他的帮众花名册过来时很是眼前一亮,满意点头:“不错,就是这个感觉。”

  正规的感觉。

第30章 小老大的智慧

  凡事就怕个正规。

  青帮这群人穿的五花八门,长衫短打的什么都有,给人感觉凶狠是凶狠了,但看着就是不正规,比下乡收粮的保安队还不如。

  就这德性直接派出去收钱,指不定鸡飞狗跳。

  赵安又不能给他们弄身正规衙役制服,更不敢私下设计一套出来,因为那是要杀头的,只能给他们弄个前世管理员的红袖章临时套一下,表明身份的同时也提高一下震慑力。

  至于为什么是“百姓检验员”,这也是有说法的。

  帮会分子也是大清治下的百姓一员,现在官府要搞的质量认证(消费者保护)机制是为谁服务的?

  不就是为百姓么!

  那么由百姓来充当这个检验员是不是就非常合适,也显得公正公平。

  上面如果问下来,还有什么解释比这个更合理的。

  但也不能就这么把人赶出去收钱,必要的培训还是要有的。

  首先得培训关于认证业务的具体内容,以确保收费时能够回答交费者的一些业务咨询。

  要不然人家交费者问你这钱交了干嘛用的,你个收钱的在那吱唔半天回答不上来,瞧热闹的百姓在边上再一起哄,搁谁愿意交。

  培训内容赵安昨天晚上就加班写好了,考虑这年头识字率太低,青帮这种社会组织的文盲率更是出奇的高,指着他们自个学习肯定不行,因此由他这个“小老大”专门讲解,用通俗易懂的大白话讲。

  结果这一讲就讲了一个多时辰,讲的赵安是口干舌燥,往往一个问题要重复好几次才能让这帮浑人听明白,真就比当幼儿园老师还吃力。

  就这,一众大老粗也才明白个六七分。

  虽然这帮人在赵安这个“小老大”面前不敢有埋怨,从神情却是能看得出来他们内心真实想法的——“不就是出去收钱么,搞这么多花花肠子做什么?”

  没办法,这就是时代的差异性。

  赵安讲专业、讲态度、讲影响,人青帮这边讲的却是效率。

  越粗暴,效率越高。

  影响不影响的管不着,只要有钱收就行,反正是衙门的差事,出了事也有衙门兜着。

  关键是这帮人以为出事有衙门兜着,赵安却知道根本不会有人替他兜,真要出了事头一个扒皮的就是他这个狗屁大使。

  指着县太爷替你担责,你还不如指望县太爷今年少收俩钱呢。

  因此,必须让这帮人收敛一些,尽量正规些,收费过程中温和一些,以免发生上上下下都不愿见到的意外。

  他也仔细留意过这帮人,发现有几个还是比较精明的,一讲就能听明白,还时不时的提出几个颇具建设性的提议,遂在这几人的名字上打了个勾,准备进一步观察。

  几人看着年龄都不大,最多二十来岁,其中任朝阳和庄迎九是青帮的“家生子”。

  这个“家生子”不是指大户人家的奴仆后代,而是祖上几代都是吃运河饭的漕工后人。

  按青帮的规矩,帮里的孩子想要入帮的不必任何介绍人,也无须开香堂访六年,直接子承父业。

  只有外面的人加入青帮才需要这个六年的考察期。

首节 上一节 20/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