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妖 第26节

  官如此,吏如此,办事的也如此。

  知府大人那边眼下的重心工作是忙着给皇上祝大寿,除了快马加鞭让折差将赵安拟就的千古一折送往京师呈通政使司外,听说还花重金请了扬州有名的三庆徽班入京给皇上他老人家唱个三天三夜。

  赵安听说后想了想,估计这个徽班入京可能就要诞生前世有名的京剧了。

  没兴趣打听相关事情,因为他的事太多。

  由扬州知府交办,府经历司牵头协调,江都县、甘泉县具体承办的授予优秀商家名优产品活动已经正式开启。

  活动基本是以赵安提交的报告为主,府里适当做了一些完善。

  主要是针对名优产品的入选标准和价格进行的完善,另外在府台大人提议下将活动范围从甘泉县提交的制布业扩展到除盐业以外的所有行业。

  府县一致认定扬州名优产品价格为一万两,扬州驰名商标价格为三万两。

  前者暂授三十家,后者暂授十家。

  所得认证款项府里抽六成,县里抽四成。

  也就是说总共六十万两的认证费用府里要拿三十六万两,县里只能拿二十四万两,摊到两县头上一家十二万两。

  黑是黑了点,可官大一级压死人,县里只能捏着鼻子承认。

  本着自愿原则,由江都、甘泉县组织人员到各大行会通知,再通过商家报名、县衙核准资质,最后由府衙评出最终入选商家的方式进行。

  赵安这边具体负责甘泉县的事,每天除花一个时辰到府经历司汇报情况,了解相关动态外,就是在县认证司组织人员挨家挨户通知,耐心将府县相关精神和此事对商家的好处做详细解释。

  世间之事熙熙攘攘皆是为了一个利字,诚如赵安所料,各大行会在听说府里要组织本府特色名优产品评选后,头脑灵活的商家立时从中看出商机,因此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但是对府里制定的认证费用感到无法接受,因为太贵。

  结果造成一个大家都不想看到的局面,参与报名的商家很多,交钱的却是一个没有。

  你看我,我看你,都在等着官府降价。

第40章 以后还得玩呢

  听说没人交钱,知府大人紧急召见相关人士进行磋商。

  参会的除了甘泉知县丁承恩外,还有江都知县郑三万,此外就是经历司及两县具体办事人员。

  作为甘泉县的实际承办人,赵安当然有资格列会,也是众人之中唯一的童生,其余办事人员最低都是秀才功名。

  真就是鸡立鹤群之中。

  知府大人过来后首先就表明了不满态度:“你们给本府说说,那群商家为何不肯交钱?难道这件事不是为他们好么?倘若不是想发展本地经济,促进地方民生,本府吃饱了撑的要弄这事?”

  一言就将此事的正面效益大包大揽过去。

  始作俑者丁知县能说什么,只能和坐在对面的江都郑知县彼此一个会心眼神,齐声表示府台大人您说的对。

  其余人员唯唯诺诺,谁也不敢说话。

  见众人都不说话,额其纳不禁微哼一声:“这些个商家不晓得本府苦心,难道你们也不晓得么?我看,实在不行就派帖吧。”

  “派帖”就是上门强要的委婉说法。

  给脸不要脸的后果。

  不怪知府大人不要脸,实在是他也很困难,作为大清首富之地的父母官,他比其他地方任职的官员承担了更多财政压力。

  不说省里拿他扬州府当钱袋子,就说如今给皇上祝寿筹办诸事目前就已开销多达十万两。

  且还远远不够,江苏巡抚衙门昨儿给扬州府直接下了文,文中内容只有一个,就是要扬州府承担皇上八十大寿礼部于前门外扎制二十里彩棚的费用。

  不多,三十万两。

  按理这笔费用理当由户部承担,户部不承担也当从内务府拨付,但自古以来有哪位帝王能过八十大寿!

  所以这已经不单单是皇上过大寿的事,而是整个大清朝所有臣民都要参与其中倍感光荣的大事。

  那么,皇上现在没钱,国库也没钱,做臣子们是不是要体谅一下皇上,体谅一下朝廷?

  必须的啊。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总不能让皇上的八十大寿过的寒碜吧。

  只是给皇上祝寿开支实在太大,户部初步统计整个流程开支算下来,至少需用银一千六百万余两。

  相较皇上七十大寿用银又多了二百余万两,开支真的很吓人。

  为什么用这么多银子?

  因为皇上诞辰是八月十三,又是出生在避暑山庄,按惯例得先在避暑山庄举行大规模庆祝活动。

  为期半个月,期间京师到承德三百多里的道边树木均要披红挂彩,装饰一新。

  各种庆祝活动也是一个接一个不能停,等皇上启驾回京又要接着庆祝一个月,且要比避暑山庄还要热闹,花样也得更多,如此一来那银子花的就跟流水似的。

  国库这边因为多次用兵早就入不敷出,内务府又是皇上的私人钱袋,能指望内务府承担多少?

  无奈之下,户部只能将各项开支列成单子摊派给各省众筹。

  江苏,浙江、广东三省是首当其冲的。

  江苏一省被要求摊派的份额是二百六十万两,扬州只被摊了三十万两还是得益于江南那些府县都有钱。

  不然少说也得摊个五十万两。

  三十万两说多不多,跟那些土豪盐商们集个资问题不大,只是盐商这块归两淮盐政管,而且人盐商已经主动集资一百万两为皇上过大寿,这叫没有直接管辖权的知府大人怎么办?

  摊给下面县也不现实,今年里下河水灾让各县日子都紧巴着。

  四下里一扒拉,知府大人只能将目光放在那六成认证费了。

  三十多万两足以解决当下棘手问题。

  所以商家的不配合便让知府大人很不高兴,什么时候官府办事要跟这帮商人协商的!

  两位县令也觉得必须上手段,他们也等着钱解决各自的麻烦呢。

  眼看知府大人就要最终拍板,赵安开口提出个人的一点小小看法,就是可以通过一些手段让商家主动交钱。

  “赵安,你有什么想法具体跟府台大人说说。”

  丁县令对赵安最近工作还是予以肯定的。

  赵安的建议不是通过涨价造成一种你不买就亏了的假象,而是可以私下联系一家,让这家带头交钱把牌子领回去,然后官府通过强力手段在市面上帮这家扩大影响,使其生意变得比其它商家更好。

  说白了,就是树立一家典型。

  具体办法则是在扬州城各大交通要道、码头给这家做宣传,同时利用官府的威权替这家强行拉生意,诸如将外地来的客商“介绍”到这家去。

  总之,要通过行政和商业的种种手段将名优产品的含金量充分体现出来,让其余商户能够清晰感受这牌子的杀伤力,这样他们才能乖乖交钱。

  要不然真强行收取的话,不仅易遭人诟病,也会让赵安亲自缔造的质量认证体系迅速完完。

  他还打算将来搞搞十大杰出青年,十大青天大老爷排名呢。

  一开始就搞臭了,以后怎么玩。

  “另外,学生认为凡名优产品都当列为衙门免检货物,无论是走水运还是陆运,沿途钞关都予放行。若走漕运,当通知漕帮那边优先装卸”

  赵安其实还想说最好再将名优产品作为官府指定产品,但想想没说。

  堂内短暂沉寂后,知府大人带头支持这一提议,着甘泉县具体操作。

  能要脸还是把脸要一要的好。

  而且这法子还真妙的很。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避暑山庄,军机大臣兼户部尚书的福长安同协办大学士、工部尚书彭元瑞正在整理通政使司呈来的各地官员奏折。

  屋内另有几位满汉军机章京也在做同一工作。

  这帮章京的工作实际就是对各地官员奏折进行一个“初审”,无关紧要又或废话连篇的先搁一边,所奏内容重要且关系大事的则优先呈军机大臣处,再由军机大臣择其中重要的递皇帝处。

  今年是皇上八十大寿,各地官员都很晓事,呈上来的奏折都是为皇上祝寿的,没有给皇上他老人家捣乱的。

  就是这些奏折千篇一律的很,看的一帮满汉章京几乎麻木,直到一名汉章京突然“咦”了一声,然后难掩惊喜的将手中那份折子送到了军机大臣福长安面前。

  “这道折子与其它折子有什么不同吗?”

  见章京拿给自己的折子是扬州知府呈上来的,福中堂不禁有不快,随手接过打开来看,扫了几行也是面露惊讶之色,继而“霍”的起身冲到对面正在写字的彭元瑞面前,将其一把拽起迫不及待道:“彭中堂,快走,跟我去见皇上!”

第41章 朕就是十全老人

  烟波致爽殿,任皇帝寿诞副总裁的和珅正在向八旬高龄的乾隆帝汇报关于庆典诸事。

  担任正总裁的是首席军机大臣阿桂,不过并未随驾前来避暑山庄,而是留在京中主持。

  “主子,奴才已着工部、内务府营造司分别将紫禁城、圆明园所有宫殿阁宇重加修整,各省督抚循例已经遣人进京对京师至承德之间的路面做点缀布置

  按主子意思,今年各地皆开恩科乡试,会试定于主子归京之日,另外我大清诸藩属国亦遣使臣进京要为主子叩祝万寿无疆,届时定是盛况空前”

  “和珅呐,你多用点心,另外记住朕的万寿节不要太过节俭,方方面面该花的都要花,便是那些老民、乐工、承应匠役人等也皆要有赏赐,赐宴观剧更不能绝,务使朕的万寿节让百姓也能与朕同乐。”

  虽然八十岁了,乾隆的精神看着还是很好的,不用太监搀扶径直就越过和珅来到一尊用通体雪白玉石打造的麒麟兽前。

  今年刚刚四十岁的和珅忙上前笑道:“皇上,这玉麒麟是闽浙总督富勒浑所献,高三尺、宽二尺,匠人雕工精致,麒麟看着活灵活现,奴才瞧着都稀罕呢。”

  富勒浑是满洲正白旗出身,其以举人功名位列九大封疆实是封疆大吏中的异数。

  乾隆这边点了点头,接起内侍递来的放大镜仔细打量了玉麒麟一番,颇是满意道:“富勒浑有心了,这尊麒麟得要不少银子,回头送到圆明园去。”

  “给主子万寿献礼,别说花些银子,就是花座金山奴才们都是舍得的。”

  和珅一边笑着引乾隆往前继续观看各省督抚所献寿礼,一边不无感慨道:“主子,古今帝王寿登八旬者只梁武帝、宋高宗、元世祖三人,然这三人不是偏安之君就是未见五代,独主子乃大一统之君,而我大清统治于关内关外更是固若金汤,主子也是曾玄绕膝、五世同堂,由此足见主子是有大福之人,将来必定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位百岁帝君!”

  “百岁帝君?”

  乾隆哈哈一笑,对和珅说的这个“百岁帝君”很是受用,嘴中却不以为然道:“世间哪有一百岁帝王的道理?朕能活过九十岁就是上苍给朕最大的福份喽。”

  “主子这般大福之人肯定能活到一百岁的,到时候奴才刚好六十岁,正好再服侍主子几十年。”

  说话间,和珅将乾隆引到自己所献寿礼前。

  乃是其与党羽工部尚书金简联合制作书写的《元音寿牒》、《宝典福书》,即将乾隆御制诗文中那些带“福”“寿”二字的诗刻成印章。

  印章皆取用青田石,专门放置于方紫檀木雕龙纹宝匣中,为此和珅还找到精于装裱的兵部尚书胡季堂,命他将这两部寿牒用缂丝加刺绣的工艺做成书册两套,自己在每方印章旁写上诗文。

  最终结果是不论印章、书法还是装裱材质都堪称当世一绝,乾隆更是爱不释手,把玩了好一阵方命太监将和中堂所献送入三希堂存放。

  三希堂是乾隆专门存放宝物的地方,其中以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远帖》最为出名,随便拿出哪件到民间都能引发轰动。

  乾隆将和珅所献放入三希堂也是对和珅的最大肯定,只见这位八旬帝君走到和珅面前拉住其手道:“这些东西怕是费了你不少心血,朕领你的心意了,若朕真能成为你口中的百岁帝君,那你也刚好花甲之年,到时咱们君臣真就是老老头子和老头子了。”

  说完,自个就笑了起来,笑的正高兴时,内侍来报说军机大臣福中堂和彭中堂求见。

  “领他们过来吧。”

  乾隆挥了挥手,在和珅搀扶下坐到了椅子上。

  福长安和彭元瑞进殿后扫了一眼那些价值连城的宝贝后,赶紧上前甩袖跪下磕头:“奴才福长安(臣彭元瑞)参见主子(皇上)!”

  称呼不一样,是因为满汉有别。

  福长安是孝贤皇后的侄子,其父是乾隆小舅子大学士傅恒,出身满洲镶黄旗,而上三旗为皇帝家奴,故而上三旗出身的官员见到皇帝都得自称“奴才”。

首节 上一节 26/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