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安点了点头,香堂内另有几个青帮弟子在抄写什么东西,因赵安是孙瑞带来的,那几个弟子也没管他。
赵安瞥了下,发现那几个青帮弟子好像是在做账,便不好过去打扰,老老实实站在那等候。
也就等了不到五分钟时间,赵安的入门师傅张宝发来了,定是孙瑞将赵安现在是官身的事说了,因此这位重症白癫风患者隔老远就爽朗笑了起来:“智安呐,你这个徒弟真给为师涨脸,往后为师也能和那帮秀才们论道论道喽。”
赵安腹诽,却知“智安”就是他在青帮的法名,因为他是智字辈。
面上以一种谦虚外加惭愧的表情恭敬上前跪下磕头:“弟子赵智安参见师父!”
“起来,起来,”
白的有点吓人的老流氓是真心喜欢赵安这个见习弟子,因为他孙子明年要参加府试,有赵安这个府学学官帮忙,挪一挪名次应该没问题。
接下来自是一番客套话,之后神情一肃让赵安持香给墙上绘着的三位祖师爷行礼。
三人名字画像右下角都有写明,分别是翁岩、钱坚和潘清。
“今日既是于你做规矩,我青帮来源为师自当说给你听,记住,我教三位祖师出自罗教,亦称白莲教”
张宝发说了一大通青帮的历史,赵安却只对白莲教三字记忆犹新。
也实是糊涂青帮这个替满清出力干活的组织,怎么跟几年后造反的白莲教扯上关系的,如果两者真有关系,那几年后的大起义青帮又扮演了什么角色?
百思不得其解时,耳畔传来张宝发的声音:“请老太爷钦赐龙棍像来,弟子赵智安敬心诚礼!”
嗯?
赵安转身看去,孙瑞已然捧了一幅画轴走到他面前,打开之后画中竟是绘了一根盘龙棍。
棍头龙口内“钦赐”二字特别清晰,棍身上也刻有“护法盘龙棍”五字。
正不知作何时,孙瑞在边上喝道:“智安师弟速速跪拜,此乾隆老太爷特赐本帮信物,见棍如见老太爷!”
第61章 真有那根棍
“.”
赵安的状态有点懵。
什么玩意?
乾隆咋成青帮老太爷了!
你要说李卫这个两江总督是青帮的背后龙头,赵安能信,因为李卫管理的地盘和职责的确需要利用青帮这个庞大的民间组织。
但你要说完全否定老子雍正的乾隆摇身一变也是青帮背后的大BOSS,这就让人难以接受了。
众所周知,乾隆登基后可是着手打压青帮的!
所以逻辑上十分矛盾。
见主动投上门来的学官徒弟一脸懵逼,似是完全不相信乾隆皇帝就是青帮最大的老太爷,张宝发不禁笑了起来,因为他当初入帮时也不相信。
徒弟有惑,师父自然就要解惑,当下缓缓说道:“乾隆老太爷六巡江南你知道吧,每次南巡运河用船都有上千只,这沿途拉运便是本帮负责,某日老太爷见我帮规森严,有如军令,帮众团结,亲逾骨肉,遂生出好奇之心.
微服由镇江金山寺住持法师引进,投帖化名入我江淮泗帮法字辈弟子,老太爷当时所拜的爷叔便是本帮的佛献老太爷,后来佛献老太爷又请兴武六帮船行大当家,直隶通州籍的法字班弟兄陈有泉为皇上传道.”
江淮泗帮、兴武六帮是青帮大江南北的六个堂口之一,每个堂口以三角或长方形旗帜做标志。
其余四个堂口为兴武泗、嘉白、嘉海卫、杭三。
此六堂口为主帮、客帮,各堂口帮众都在十数万以上。
除此之外,还有三闸五埧和运河七十二个半码头归青帮控制。
仅运河被青帮控制的漕船就有近一万条,其余香火船、客船、盐船不下此数。
此外长江也有青帮成员在开展“业务”。
可以说青帮于当下乃真真正正第一物流集团。
要反的话,绝对够清廷喝一壶的。
“此盘龙棍便是乾隆老太爷见我帮前任帮主王公降祖办理粮繁漕运事务井井有序,特赐本帮专责打不肖之徒用的,老太爷又为本帮扩建家庙九十九间半,头门御赐安清门匾额及对联一付,谓安清不分远和近,一祖流传到如今”
说完,张宝发解释说各地分堂、分舵、码头都是供弟子礼敬的龙棍绘像。
凡帮中大事,六大堂口连同四庵六部主事者齐聚一堂恭请盘龙棍才能共议。
否则,便是“非法”。
听他这么一说赵安这才注意香堂门口果然贴了这么一副对联。
旋即想到若按青帮辈份“文、成、佛、法、仁、伦、智、慧”算的话,乾隆这个法字辈比赵安的智字辈足足高了三代,活脱脱的老太爷啊!
然而实在不解乾隆为何要加入青帮还成了老太爷,迟疑了下认真询问便宜师父张宝发原由。
总不可能是《戏说乾隆》拍的那般为了泡妞吧。
回答这个问题的是孙瑞,其笑道:“智安师弟,你要知道我青帮有百万帮众,换作任何一个帝王都不放心的,只漕运又事关国家命脉,解散了我青帮谁来负责漕运?”
张宝发紧接着透露了一个更爆炸的信息,那就是早在康熙年间青帮就被京里的皇子们拉拢利用。
三祖之一的潘清背后支持者就是雍正的三哥胤祉,后来胤祉因为谋逆被关起来的当月,潘清莫名暴死。
当时帮里就怀疑是雍正下的毒手,只没人敢替潘祖报仇。
康熙晚年九子夺嫡时,十三爷胤祥便代表四哥雍正拉拢了青帮的杭三堂,但在青帮内影响最大的却是八爷胤禩。
兴武泗、嘉白、嘉海卫三个堂口都掌握在这位时人称之为贤王的八王爷手中。
后来八王爷倒台成了“阿奇那”,雍正又派李卫改编青帮,青帮这才彻底被雍正控制。
至于乾隆为何“自降身价”投帖青帮,一方面可能是当时的乾隆年轻好玩,另一方面也是乾隆想借此控制青帮。
事实上乾隆做到了这一点,因为青帮弟子现在连做规矩都要拜他这个老太爷钦赐的“法棍”。
拜棍的另一层意思自然就是忠君了。
结合太平天国兴起导致漕运改海运,青帮这才转型为地下抗清组织这一事实,便可见乾隆对青帮的改造是非常成功的。
至于打压再正常不过,老太爷他也怕这百万帮众啊!
想通了这一点,赵安便恭恭敬敬的给盘龙棍像磕了三记响头。
之后张宝发为其简单讲了下青帮的高层组织机构。
“本帮以四庵六部管理帮众,四庵如同府院,分别为朱寺庵、刘寺庵、黄寺庵、石室庵”
按张宝法的说法,朱寺庵就是传道的,讲授的内容为禅学、武学,下辖兵部与刑部。
刘寺庵则是管钱的,讲授的为经商交易之道与财务管理,下辖工部。
黄寺庵主传授行运管理学论,教授古圣贤之道,辖吏部与户部。
石寺庵讲授帮规,授予新进人员义气千秋,及江湖礼节,可以说是职前训练所,下辖礼部。
待张宝发大致讲完后,赵安问了一个任何弟子都想知道的事,那就是青帮现任帮主是谁。
乾隆是幕后BOSS,前台必定有一个傀儡的。
不想张宝发却摇头道:“本帮现在没有帮主。”说完叹口气道,“本帮自前任帮主王公降祖去世后,帮主之位就空了有二十年。”
赵安觉得奇怪:“为何不选出新帮主?”
张宝发看了他一眼,这件事没法说,因为四庵六部和六大堂口能够竞争帮主之位的老太爷太多,彼此谁也不服谁,再加上乾隆老太爷也不愿意青帮再有帮主,这帮主之位便空了下来。
“待你六年后正式入帮去石寺庵入职时,庵中会有人与你说。”
赵安点了点头,好奇多问了句:“师父,那乾隆老太爷赐给本帮的盘龙棍是存在本帮的四庵么?”
结果白的吓人的便宜师父告诉他盘龙棍并不在青帮手中,而是由江宁的两江总督衙门保管。
帮中若有大事,则由四庵主事者前往两江总督衙门请棍。
这规定谁定的呢,也是乾隆老太爷。
时间是前任帮主王降祖去世后的两个月——乾隆三十六年。
原因是乾隆赐的这根盘龙棍被王降祖当成了帮主传承的信物。
谁有盘龙棍,谁就是帮主。
作者注:乾隆加入青帮一直以来都是民间流传,近些年台湾故宫发现一些能够证明此事的文件。
是真是假,作者不予判断,本书以民间流传为主基调,无风不起浪嘛。
第62章 教书的不会,监考的可以
现任两江总督没有正印坐堂,由江苏巡抚福崧暂署。
暂署就是代理的意思。
福代总督便是去年提前得知调查团要到浙江查库,连夜组织人手“丰仓满仓”的那位。
此事江浙官场人皆晓之,但远在京师的乾隆就不晓得,否则也不会龙颜大悦让福崧这个大贪官代理两江总督了。
老头子毕竟太老了,又聋又瞎,压根不知道下面的真实情况,以致有的省份官员敢联合起来蒙骗他好几年。
代表青帮帮主信物的盘龙棍“锁”在两江总督衙门,倒不是说代理总督福崧就是青帮的帮主。
赵安认为这种做法跟他前世乡下念经给人做法事的假和尚所用器具,必须放在所里差不多。
要用时,到所里领。
不用时,就锁在所里。
如此做法不仅能让青帮的“官方”属性变得格外突出,也防止了青帮内部“野蛮力量”不受控制的滋生。
这股野蛮力量自然来自有清一代始终不绝的汉人反清思想。
要知道青帮创帮三祖可是白莲教中人,而白莲教于中国历史上扮演的就是积极造反角色。
五年后就将发生一次席卷川、楚、陕的白莲教大起义,整整打了九年,是三藩之乱后、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前清朝发生的最大规模农民起义。
因此无论雍正、乾隆父子怎么改造青帮,也无法忽视青帮的创帮属性以及百万帮众的复杂成份,万一被地下反清组织渗透,或者某些青帮高层觉醒白莲属性,后果肯定是不堪设想的。
如此,就必须将青帮的力量分散,使各堂口各自为政,无法形成统一的力量。
不设帮主是一个手段,用盘龙棍限制青帮高层联合起来也是出于这个防范目的。
换言之,赵安想拿到乾隆赐给青帮的“法器”号令帮众,必须要当上两江总督,否则他拿不到盘龙棍。
两江总督是从一品大员,他现在是从九品,双方差距十六级。
一年升一级,也得十六年。
不然他就算能在青帮混成爷叔、老太爷,最多也只能控制一个堂口,而青帮是沿运河分布的,光控制一个堂口是做不到奇袭紫禁城,活捉老太爷的。
从这件事也能看出年轻时的乾隆政治手段十分高超。
事事都是提前布了局的。
香堂规矩过了,该知道的本帮历史渊源也知道了,按青帮收徒规矩,以后每月赵安必须到香堂至少两次。
时间不限,若有要紧事情无法过来,须提前报于“爷叔”知道。
张宝发这边也忙,今年夏税征收的粮食各地都收的差不多了,作为承运方的青帮接下来得和漕运衙门一起负责将漕米输送到北京。
这件事的工作量很大,光扬州这边需要动员的漕船就不下两千条,动员漕工至少数万,还得跟运丁、沿途关卡、淮安、济宁、通州各级和漕运有关的衙门打交道,是一件极其累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