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高煦,海外立国大汉 第307节

  之前朱高煦没有离开大明时,就是朱棣挑起他与朱高煦之间的争斗。

  而现在,则是朱棣挑起了朱瞻基与朱高煦之间的争斗。

  这个计谋的本身,并不是看朱高煦有没有这个野心,而是只要坐上了那个位置,就不可能不担心,只能被迫的去阻止那种情况的发生。

  可以说完全就是一个阳谋,就像如今,他们知道了又能如何?难道他们要去赌朱高煦完全没有回大明的兴趣?

  朱高炽心头对朱棣很有意见,这样的手段,在他与朱高煦身上用就算了,他们也是兄弟。

  但朱高煦与朱瞻基,是叔侄关系,到了现在,朱棣都仍旧不放过,这得多丧心病狂?

  是不是不挑起这个争斗,朱棣就睡不着觉是吧?

  其实依照他对朱瞻基的了解,哪怕朱棣不用这样的损招,朱瞻基都不会对朱高煦放心。

  如今进一步将矛盾剧烈化,双方关系进一步恶化,朱高炽都服了。

  明明人都已经老了,没有多少时间了,还整出这么一些幺蛾子。

  朱瞻基听着朱高炽的话,他确实懂了,知道朱高煦也是朱棣的棋子了,但他就是放不下。

  这事是知道归知道,但心中的担心不是那么容易消失的,而且还不仅关乎着他,还关乎着他的儿子、孙子,子子孙孙。

  朱高炽看着一言不发的朱瞻基,接着出声。

  “小子,好好努力吧,你现在只有一条路,将大明发展壮大,然后伺机吞并你二叔的大汉。

  惟有如此,不然这个隐患,永远不会消失。

  如今大明的经济渐渐开始变好,多培养一些能征善战的精锐出来。

  沿海之地,一定要加强防范。

  工院你要格外的重视,大明与大汉差距最大的,还是火器,只要火器的差距能够缩短,大明的底蕴不是你二叔那个大汉所能相比的。”

  朱瞻基凝重的点点头,他确实会将心思全部放在国事上,就如朱棣所希望的那般,不过不是民生经济,朱瞻基的重心,是军事!

  经过朱高炽这么解释,现在朱瞻基的目标也很明确,那就是朱棣归天之日,就是他全力发展明军之时。

  就在这时,拿着木盒的太监走了进来。

  “参见太子殿下、太孙殿下,皇上有口谕,请太孙殿下观看木盒之物。”

  朱瞻基疑惑的接过,打开木盒看后,顿时一愣,心头却是一沉。

  “此乃何物?”

  “禀太孙殿下,这是汉王殿下的大汉所推行的纸币,如今刚传至大明。”

  朱瞻基全部了解之后,随即挥手让太监下去。

  又将手中的纸币仔细打量一番后,交给朱高炽。

  “爹,你看看,我那二叔好大的野心啊!

  大汉这所谓的纸币,上面竟然有着太祖皇帝、爷爷,还有我那二叔的头像,他这是想做什么?

  二叔是觉得他才是大明的皇帝吗?觉得他才是爷爷的下一代大明传人吗?”

  朱瞻基根本没有去关心纸币的精美,此刻他只震撼于纸币的图案。

  在他眼中,朱高煦这是藏都不藏了,直接将自己的狼子野心暴露在所有人面前。

  朱高煦和朱元璋、朱棣平起平坐,置朱高炽和他于何处?

  此刻哪怕是朱高炽,神情都非常的凝重。

  他是真没有想到,朱高煦竟然会这么做。

  这所谓的大汉纸币,他也同样没有去关心,只是拿着那一百面额的大汉纸币沉思着。

  他在思考着朱高煦这样做到底是什么用意?

  以及朱棣让人拿过来给他们看,又是什么意思?

  难道朱棣就看不明白这个纸币其中蕴含的意义吗?

  朱高炽不信朱棣看不出来。

  随着朱高炽不断思考,整个人顿时开始咳嗽起来,精气神明显比刚才下降了不少。

  “爹,你没事吧?”

  “我无碍,只是刚才耗费心神较多。

  看来你刚才的担心,很对,你二叔,有想法了啊。

  这件事你去找杨士奇,他会告诉你该怎么做!”

  朱高炽眼中精光一闪,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是该打压一下朱高煦的气势了。

第325章 抹黑朱高煦?不,让朱高煦身败名裂而亡

  朱瞻基听着朱高炽的话语,顿时一愣。

  让他去找杨士奇?找杨士奇能够解决?杨士奇有这么大的能量?

  这真不是朱瞻基看不起杨士奇,相反,他其实是最为信任杨士奇那些人的人,他比朱棣,比朱高炽都要更加信任这些人,比朱高炽都要更加相信这些人的能力。

  但哪怕是这样,杨士奇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能够解决朱高煦?

  要是杨士奇真的能够做到,他就不会被朱高煦的问题困扰这么久了。

  “爹,这事要是我们都没有办法解决,杨士奇他们真的有办法?”

  “小子,你想要解决你二叔,除非等你上位了,调动整个大明所有的力量,不然你以为杨士奇就能够搞定你二叔?

  让你去找他,是他在有一个方面更加的擅长处理这种事情,具体的你找他之后就知道了。”

  朱高炽直接笑了,在玩阴谋诡计这方面,朱高炽都不得不承认杨士奇那些人是一把好手。

  说到后面,朱高炽整个人都咳嗽了起来,本就虚弱的脸,此刻更加苍白虚弱。

  朱瞻基也不敢再问朱高炽,给朱高炽倒一杯温水,又扶着朱高炽躺下,缓缓离开。

  看着朱瞻基离开的背影,朱高炽心头一声长叹。

  “小子,以后的路就靠你自己了,希望你能做得更好吧。”

  朱高炽感叹之时,张妍缓缓走了进来。

  张妍看着床榻上病情越发严重的朱高炽,并没有说什么,缓缓将药端了过来。

  “来喝药,太医说了,你不能再去想那些事情了,你答应我要好好休养的。”

  “如今局势紧张,老爷子的身子也不行了,怎么能不担心。

  我对不起你们娘俩,我这身子,坚持一年恐怕也够戗,应该就这几个月的时间了。

  老爷子应该也就是这两年的时间了,到时我和老爷子先后走了,除了你,就没有人能够约束那小子了。

  你好好看着他,有不对的地方,你要给他说出来。

  你要是不指点他,不说说他,到时候就没人能够说他了。”

  朱高炽脸上尽管露出笑容,将这一切仿佛都已经看透,但心中的遗憾,他却是没有对任何人述说。

  当了十多年快二十年的太子,一直到现在,却是在生前不能坐上那个位置,他又怎么能没有遗憾。

  这么多年的太子身份,最终还不就是为了皇帝那个位置吗?

  可惜他连体验的资格,都没有了,更是不会有他自己主政,创造自己想要创造的盛世机会了。

  朱高炽是多么想再活三五年,是的,就哪怕三五年的时间,他都满足了。

  等着朱棣走了,他坐上那个位置,施以仁政,让天下人记住他,他就能够坦然面对一切了。

  可惜,这些终究只能是他的幻想。

  看着眼前的张妍,已经憔悴了太多,这个年纪秀发就已经开始有了斑白,朱高炽也不好受,但他也无能为力。

  张妍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给朱高炽喂着药。

  让她督促朱瞻基?

  张妍心头一阵苦涩,她终究只是一个女子,她并不是老朱家的人,以朱瞻基的性子,她又哪里管教得住。

  但这些,她没有说出来,不想再让朱高炽操心这些了。

  另一边的朱瞻基,在回到东宫正殿后,当即让人叫来杨士奇。

  如今东宫的一切事务,朱瞻基都已经正式接手,已经成为了东宫新一任的话事人,以太孙的身份,干着太子活。

  朱瞻基还是没有懂,朱高炽让他叫杨士奇来说这事的用意。

  等了一会,杨士奇匆匆赶来。

  “参见殿下。”

  “快起,此次找你,是有一事与你商议。”

  杨士奇聚精会神的听朱瞻基说着,当听到所谓的蒸汽火车时,杨士奇心头满是震撼。

  实在是蒸汽火车的行进,已经打破了杨士奇这些人对以往的认知,就如同在这个时代看见人在天上飞会当做仙神那般难以理解。

  带着那么多那么重的铁前行,没有用任何人力与畜力,能够自我前行,怎么能不让他失神。

  且路也是用铁铺设的,杨士奇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然而这并没有让他震惊太久,当朱瞻基说到大汉纸币,又将大汉纸币拿出来让杨士奇看见时,杨士奇整个人都呆住了。

  “殿下,这...这上面的头像,是太祖皇帝,以及当今皇上,还有汉王?”

  杨士奇无心去顾及纸币的精美,此刻所有的目光与精力都放在了纸币正面的头像上。

  杨士奇很能确定,这就是朱元璋、朱棣、朱高煦,这三人他都是见过的,尽管见朱元璋是远远一见,但他不会忘。

  然而他又有些难以确定,这是大汉纸币?大汉纸币用朱元璋以及朱棣的头像?

  杨士奇一时很难相信,朱高煦居然会在大汉推行这样的纸币。

  朱瞻基看着杨士奇先后震惊的样子,眉头微微一皱,但也没有说什么。

  “这是真的,你觉得,汉王这是什么意思?”

  在杨士奇这些人面前,朱瞻基直接连‘二叔’都懒得称呼了,若不是担心有影响,他都想直呼朱高煦的名字。

  杨士奇闻言,皱眉沉思片刻,当即肃然看向朱瞻基。

  “殿下,汉王此举,乃有谋逆之心!”

  “哦?你详细说说,以及该怎么解决?”

  朱瞻基顿时来兴趣了,全神贯注的看着杨士奇。

  杨士奇接着道:“殿下,汉王以大汉纸币,将自己与太祖皇帝、皇上并列,其意预示着汉王当为大明皇帝,这不是告诉世人,汉王欲要造反夺位吗?

  除此之外,汉王的藩地大汉,本属于大明,如今汉王私自铸造钱币,改用这所谓的纸币,不向朝廷报备,擅自铸造推行使用,已经与谋逆无异。

  其三,汉王将太祖皇帝、皇上图像用于这所谓大汉纸币之上,让天下庶民,以及贱民可以肆意揉搓,若是有人拿去做一些下三滥之事,这是对太祖皇帝与皇上的不敬、亵渎!

  太祖皇帝建立汉人王朝大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其功盖天下,理应受汉人世代敬仰。

首节 上一节 307/3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