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高煦,海外立国大汉 第336节

  你爷爷亲自邀请的几人,都是国之瑰宝,你要善待他们。

  杨士奇等人过后必然会对高贤宁等人出手,你不要轻信任何人,一定要保持理智。

  我知道你仍旧喜爱享受,这无可厚非,但国事的处理,一定要把持在手中,不要轻易将权力放出去了。

  你已经贪玩享乐了这么多年,该收收心了,如今你爷爷的年纪也大了,你肩上要挑起大明江山社稷这个担子。

  前段时间有人跟我说,你还在玩那个什么蛐蛐,我并没有跟你说什么,我想看见你自己主动收起来。

  现在你长大了,那些该丢的,就丢了吧,今后只有国事,才是最重要的。

  如今大明看着在恢复,但不可掉以轻心。

  新政是否要推行整个天下,你注意盯好江浙之地的情况,就能够看出来。

  若是对朝廷有利,那就让高贤宁彻底推行开来。

  各地藩王,你爷爷也给你处理好了,到了你这里,不需要你做其他的,你只需要休养生息,大明自然就会出现盛世。

  我没有能够帮到你什么,大明需要处理的,除了你二叔的大汉之外,其他所有的,都给你处理好了。

  你只需要做好这一件事,你就是大明的盛世之君。”

  朱高炽心头很是感慨,朱棣这点,和朱元璋实在太像了。

  朱元璋在位之时,就想尽办法将朱允炆的路铺好了,大明的威胁,几乎都有解决,朱棣的兵权,也是被朱元璋下了的。

  如今朱棣,同样也是,大明外部,北方的威胁彻底解决,周边也都安排好了,不用担心外敌。

  即便是在内部,容易出问题的藩王问题处理了,新政也已经推行下去了。

  做得不好,就是永乐的锅,做得好,就是朱瞻基登基之后的大明盛世。

  可以说除了朱高煦的大汉,其余大明的所有问题,朱棣都帮朱瞻基解决了,该做的都做了。

  在朱高炽眼中,朱瞻基哪怕就是一头猪,只要不乱来,保持朱棣所实行的那些继续实行下去,都会是大明的盛世之君。

  他虽然之前反对过朱棣,军事方面,无论是北征,还是奴儿干都司的设立,以及提级上来的哈密都司,对交趾的经营等等,尤其是东、西蒙古都司。

  因为要经营这些地方,朝廷付出了太多,牵扯了太多精力,不断耗费大明国力。

  内政上,他反对过新政的推行,因为他想要稳定,新政推行就是不稳定的因素。

  但现在,随着时间的流逝,他渐渐发现,朱棣做的这些,不仅是在为朱瞻基着想,也是在为他铺路。

  如果他现在不早逝,等他上位,其实无论是继续朱棣的决策继续实行,还是取消按照他的想法去做,都能够收获民心。

  朱棣已经将需要解决的人都解决了,大明即便不这样继续做下去,只要让地方稳定下来,也能打造出盛世。

  现在大明的情况,就是只需要减轻徭赋,大力发展民生,就可以做到。

  只是朱棣所做的这些,朱高炽看了这么久,到了现在,也差不多看开了,虽然有风险,但得到的收益,无疑也要更大。

  他不担心朱瞻基怎么选,在他看来其实怎么选择都可以。

  只是他对朱瞻基,还有一定的期望,他不希望只是这样按部就班,他希望朱瞻基能够做出属于自己的功绩,打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太平盛世。

  这方面他不担心,他只担心朱瞻基的贪玩享乐之心,以及对杨士奇等人的过于信任。

  朱瞻基闻言,心头有些默然,其实这些话,朱高炽对他都说过,只是每次说的不一样,这次是汇总了。

  “爹,我知道了,你放心吧,我会做好的,不会让你失望,也不会让爷爷失望。”

  朱瞻基虽然应下,但心中究竟是怎么想的,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朱高炽闻言,也不再说什么,如今他没有那么多时间了,他只想将想说的说出来,朱瞻基能够记多少,就看朱瞻基自己了。

  “小子,除了这些,还有不少,军事上的,我就不说了,我知道你对这方面也很是重视。

  不过对于工院,你要尤为重视,你二叔的大汉已经充分证明了,科技之道的发展对军事以及民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其中尤其是火器的发展,在你爷爷重视的基础上,你可以更加的去重视。

  现在你爷爷已经制定出了工院所需人才的培养制度,你以后要吸取大汉国的经验,将这些完善。

  你要切实做到,工院是最为重要的存在,他们所需要的,要在第一时间竭力去满足。

  你有空闲的时候,也多去工院走走看看,拉拢一番人心。

  这个地方,记住决不能让其他人插手,谁敢插手这块,那就解决这个人。

  大汉国领先大明太多,你也不要急躁,不要去斥责工院的人,可以适当给他们压力,大明终有一日,会追赶上来的。”

  朱高炽说了不少,就是要让朱瞻基重视大明科技的发展。

  这方面,其实朱瞻基心中都知道科技的重要性,主要是大汉国靠的就是这些来实行逐渐超越大明的,他又怎么能不重视。

  “爹,这方面你不用说,我都知道,我一定会格外重视的!”

  朱高炽听后,想着接下来要说的话,心头也是有些怅然。

  “小子,我知道你最是放心不下你二叔那里,不仅是你,大明有太多人,都放心不下。

  你二叔的大汉,已经不是当初了,我也无法给你什么好的建议,因为我也无法解决。

  不仅是我,哪怕是你爷爷,都已经无法在这件事上做什么了。

  我知道你心中的担心,但你一定要记住,在没有绝对的把握之前,绝对不要想着动用任何手段,不能给你二叔任何把柄。

  即便是哪一天有绝对的把握了,也要先占据大义,随后一定要以雷霆之势直扑你二叔的王城,那里才是大汉国真正的核心。

  在这个机会没有出现之前,你只能忍,明白吗?”

  朱高炽丝毫没有叮嘱朱瞻基一定不要动兵这些,他很清楚有些是无法避免的。

  朱高炽真正担心的,是怕朱瞻基不会忍耐,会忍不住。

  朱高煦的实力,他也很是心惊,他不是一次两次后悔,后悔当初怎么没有将朱高煦留在大汉,不然哪里会有这么多事。

  朱高炽也很是好奇,好奇朱高煦到底是怎么做到从当初占据的一个小岛,发展成为如今这样庞大且强大的大汉的。

  这是所有人的未解之谜,但他却是已经没有机会看到了。

  如今的朱高煦,早已经超出了大明的限制,他真的无法为朱瞻基留下什么实用的解决法子了。

  朱瞻基所需要做的,就是忍,不断的忍耐,发展大明,等待着朱高煦自己露出破绽,等待那可以一劳永逸的机会出现。

  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虽无奈,但也只能这样了,谁让大明如今与大汉的差距,有些巨大了。

第350章 大明太子的遗憾,朱瞻基的不甘与恨意

  朱瞻基听着朱高炽虚弱的话语,心头极为不是滋味。

  其实如今朱高煦大汉国的实力虽然强大,但与大明,还并没有正面交锋过,朱瞻基心中一直认为,哪怕就是和朱高煦打起来,大明也不会差大汉多少。

  朱高煦虽然在不断扩大大汉疆域,但大明又何尝没有扩大疆域。

  且朱高煦的那些对手,朱瞻基是真没有看在眼里,换成大明,他有信心大明同样可以做到。

  只是大汉的火器确实更加强大,他也没有把握彻底打过大汉,且加上大汉的众多疆域,尤其是朱高炽所说的核心,他也认同的大汉核心之地,大明的水师去不了罢了。

  大明的水师与大汉的海军,确实也存在差距,这点他认。

  但凡要是大汉不是悬挂海外,他都不想这么忍。

  他其实很想不通,大明明明也很强大,为什么要一再牵就朱高煦的大汉国。

  朱棣是这样,朱高炽也是这样,但他不想这样。

  朱高煦的大汉,在他眼中就是大明的国中国,且现在的体量增大,再这样一直持续下去,他都担心哪一天会有人说出大明正统在大汉。

  且即便是国中国,又完全不像。

  看看朱高煦在大汉使用的制度,与大明相差太多了,尤其是传来的国事院与军机处这样架构的消息,完全就是独立的一套制度。

  还有实行的纸币,朱高煦将自己的画像与朱元璋、朱棣比肩,这是想要表达什么?

  朱高煦之心,在他看来其心可诛。

  但这些,没有一个人提出来,就是因为朱棣与朱高炽都在怕朱高煦一般,他很是想不通。

  现在朱高炽又说这些,尽管他心中有不同的想法,但朱瞻基并没有说出来。

  他知道朱高炽时日无多,这些,他还不想和朱高炽争论,他不想在这个时候还和朱高炽吵起来。

  “爹,我知道了,不过我准备要加强水师的建设。

  爷爷没有过于重视这些,但我不想,我想重新打造强大的水师。”

  大明水师,这是朱瞻基尤为迫切的。

  其实在之前,大明从来没有为水师操心过,因为大明有着绝对精锐的水师,尤其是郑和的舰队,震慑周边海域诸国,下西洋谁能与之抗衡?

  可以说之前如果有人可以在陆地上与大明的明军战一战,但在海上,大明水师就是无敌的。

  可这一点,自从朱高煦大汉国的海军出现,渐渐就开始变了。

  大汉国有着比大明更好的大船,这都还好,如今在造船的技术上,大明也跟上来了,不落后大汉的战舰多少。

  可就是火器的悬殊,使得大明水师与大汉海军差距巨大。

  海上交锋,在这个时期,真就是火炮的射程一寸长,就是一寸强。

  在两边机动性都大差不差的情况下,火炮的差距,让大明水师想要靠近大汉海军的舰船都极为困难。

  战船本身不占优势,火炮射程又远远落后,根本没法在海上打。

  只能想办法靠近大汉海军的舰船,只有达到自己火炮的射程,才能对进行反击。

  如今朱瞻基想要做的,就是提升水师的规模。

  既然要贴近才可以,在贴近的过程中自然会有伤亡,那就以伤亡换取距离。

  十艘战船不够,那他就准备一百艘,哪怕摧毁一半,都还有一半可以对大汉海军进行有效打击,这才是朱瞻基想要的。

  这些年来,大汉一直制霸海域,让朱瞻基尤为难受。

  朱高炽闻言,也并没有反对什么。

  “水师的重要性,我本来也要跟你说,但你自己知道就好。

  如今不是以前了,水师的建设要格外注意,你可以以郑和那支舰队为核心,进行增加。

  不过这件事,你需要等一等,等你自己上位了,再去做。

  之前大明一直在对外用兵,各处也在用钱,无法对大明水师进行扩建,你也不要怪你爷爷,朝廷只有这么些钱,没有办法。

  等你上位之时,那时候各地差不多也稳定下来了,在不需要对外用兵的情况下,可以用银子来打造更为强大的水师。

  对郑和,你要充分信任,如今大明水师之中,就属他最懂海战。

  而且这个人执迷于下西洋,如今下西洋的路被大汉国所阻挡,他比任何人都更加迫切水师更加强大,然后重新打开下西洋的通道。

  除了水师,你还需要注重加强大明与大汉国之间的贸易往来。

  现在大明周边,几乎都是你二叔的大汉疆域,大明想要对外展开贸易,大汉国绕不开,也绕不过去。

  我知你心中不愿,但加强双边贸易,可以让大明得到更多的税收,让大明的商业更进一步,这不仅是富民,更是富国。

  就像当初,你二叔弱小之时,大明那时明明禁海,但他却是能够找到不同的理由与大明保持贸易往来,提升你二叔所谓的经济。

首节 上一节 336/3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