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高煦,海外立国大汉 第343节

  但朱高煦突然发现,在大汉制度彻底进行改变后,如今的国事院与军机处已经稳定运行,他其实好像并没有那么忙。

  在扩张的同时,一样也能有一定的时间享受生活,这也让他加大了拿下这些地方的决心。

  虽然朱瞻壑的培养他很满意,但他始终放心不下,他怕自己不去做,朱瞻壑一旦也做不到,那就真的没有人去做了。

  尤其是欧洲那边的发展,现在不将那些人打趴下,后面那些人会在短时间内快速追赶上来的。

  而如今他的大军,张辅、靳荣等人还在帖木儿帝国境内,还在对外出兵。

  如今只需要将帖木儿帝国消灭,得到那些疆域,他的下一个阶段扩张,就可以将所有的精力,放在欧洲上了。

  想着这些,朱高煦又想到了派去欧洲的舰队。

  “也不知道情况怎么样了,出去这么久了,一点消息没有,不会也像枚青那样隔这么久才会回来吧?”

  只是一想,朱高煦就摇头不再去想,去欧洲的航线,都是没有那么危险的,这要是都要用那么多时间,那可就真要出问题了。

  就在朱高煦沉思之时,王玉匆匆走了进来。

  “参见王爷。”

  “什么事?”

  朱高煦看着王玉急匆匆的样子,一时有些好奇。

  现在在大汉,能够让王玉显得急切的,事情可不多了。

  “王爷,东察合台汗国的可汗速檀阿力到了,说是迫切的想要见王爷,没有任何休息,已经在殿外等候。”

  速檀阿力,其实也就是羽奴思,也是东察合台汗国的羽奴思汗。

  羽奴思是他的名字,只是明朝对他的称呼则是速檀阿力,两个名字为同一人。

  “嗯?东察合台汗国可汗速檀阿力?他怎么来了?他来做什么?”

  朱高煦一脸的疑惑,东察合台汗国和大汉可是还隔着帖木儿帝国,即便是按直线距离算,都还有乌斯藏指挥使隔着呢,结果这人来他大汉了?而且还是已经到了殿外,这叫什么事?

  关键让他想不通的是,东察合台汗国有什么事,不应该是去找大明吗?

  他可是记得,东察合台汗国向大明纳贡的,不去找自己纳贡的上国,来他的大汉,是要干什么?

  大汉对那边的消息,确实几乎没有,因为隔着一个大明与帖木儿帝国,大汉的情报网络根本就没有触及到那边。

  而且有着大明在,大汉对大明北方以外的那些势力,情报几乎都是空白的。

  王玉闻言,一脸的凝重。

  “王爷,臣问过了,速檀阿力说是东察合台汗国,以及白帐汗国、金帐汗国等地发生巨变,他如今只能来求见王爷。

  至于具体是什么大变,速檀阿力没有说,他想要亲自见到王爷之后再说。”

  “嗯?这么着急见我?那里还发生了巨变?”

  “宣他进来吧,本王倒是要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巨变,竟然使得他一个可汗,亲自这样来求见本王。”

  朱高煦是真的来兴趣了,心头极为的好奇。

  那里发生巨变?

  朱高煦是真想不到能够发生什么样的巨变。

  大明又没有用兵,有能力让那里发生巨变的帖木儿帝国内部内乱在争大汗之位就算了,他的大军也正在对帖木儿帝国的腹地发起进攻,这种情况下,还能发生什么巨变?

  至于欺骗他?

  可不可能朱高煦也没去想,反正真要是敢欺骗他,这个速檀阿力竖着进来的,绝对会横着被人抬出去。

  以大汉如今的实力,朱棣都已经不会这样做了,就怕引起什么误会,一个小小的东察合台汗国可汗罢了,杀其可汗如同捏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

  没一会,速檀阿力匆匆走了进来。

  “羽奴思参见尊敬上国大汉王。”

  羽奴思单膝跪地,右手五指伸开放在心脏处,左手抵在弯曲的膝盖处,低着头。

  朱高煦见状,脸上也缓缓浮现出了笑容。

  这个姿态,他很满意,这人,起码看得清局势,没有在他面前要丝毫一国可汗的面子。

  “速檀阿力,你不在你的国内,来本王的大汉,有何事?”

  朱高煦没有依旧以速檀阿力为称呼,完全没有在意羽奴思这个名字。

  羽奴思也没有丝毫的在意,在朱高煦没有叫他起来前,依旧保持着卑微的姿势。

  “禀上王,那被大明皇帝所赶出来的瓦剌余孽再度做大,小汗国内西部之地,也先不花不敌瓦剌余孽也先后,西部之地尽入瓦剌余孽手中。

  瓦剌余孽也先现在已经夺得白帐汗国全境,金帐汗国被其打得分裂成诸个王国,不少王国投降也先,一部分王国被也先所吞并,金帐汗国与白帐汗国其余人已经北逃。

  并且占据莫斯科公国、基辅公国等地。

  现在瓦剌余孽也先建立蒙古帝国,自领蒙古大汗,小汗实在无力抵挡。

  而帖木儿帝国如今不仅内部混乱,又被上王之兵接连攻破,小汗想要携小汗国地,并入上王大汉,成为大汉疆域,请上王接纳。”

第356章 朱棣的密信与请求,朱高煦感伤与决定

  朱高煦听着速檀阿力的话语,心头一惊。

  他是真没有想到,瓦剌就那么点余孽,居然还能再度崛起。

  当初大明可是还针对过这些瓦剌余孽的,大明甚至派人杀了脱欢,结果还是让脱欢的儿子也先给带起来了。

  在朱棣动手之时,他也曾告诉过朱棣不可忽视脱欢之子也先,但朱棣并没有在意,只是对脱欢动手,以为解决了脱欢,就能让那些瓦剌余孽自然瓦解。

  对这个消息,朱高煦哪怕想到过也先,但也依旧有些动容。

  也先居然能够发展成为蒙古帝国,还攻灭了东察合台汗国,又拿下金帐、白帐汗国,这份实力,已经不小了。

  朱高煦也很想不通,哪怕也先是一个人物,但想要做到这些,都是极为不容易的,这人到底是通过什么做到的?

  朱高煦看向速檀阿力,却是来了兴趣。

  大汉在那些地方有情报缺失,如今这个人直接带来这么一个大消息,可真是让人意外啊。

  “速檀阿力,你说你愿意带着东察合台汗国之地并入本王的大汉,可你东察合台汗国,已经被那瓦剌余孽所占。

  你原本也只是在帖木儿的曾孙米儿咱·速檀·卜赛因的支持下夺得东部部份地方,就连国都阿克苏都没有占据过,还在哈实哈儿遭遇大败。

  你现在所说的国土,恐怕也就是几个城的地方吧?或许更小?

  还是你真以为,本王对那里的消息,丝毫不知?

  你可知欺瞒本王,后果可是很严重的。”

  朱高煦说得平静,但却是让速檀阿力感到格外的冷。

  其实这些,都是朱高煦在帖木儿帝国那里得到的消息。

  东察合台汗国可汗歪思在去世后,长子速檀阿力与幼子也先不花开始争夺掌控权,最终也先不花得胜,速檀阿力投奔帖木儿帝国,在其支持下,东征察合台汗国。

  而也是从这里开始,东察合台汗国就进入了分裂状态,中部、东部以之地在也先不花手中,都城为阿克苏。

  西部部分地方则是在速檀阿力手中,不过遭遇大败后,又失去不少地方。

  刚才朱高煦所说的几个城,恐怕都多了。

  速檀阿力闻言,心头大震,身子都忍不住开始有些颤抖,但还是死死的克制着。

  朱高煦这平静的话语,让他感受到了极为强大的杀意。

  他很清楚,这个问题要是不回答好,他真的会死。

  大汉的实力,他可是太清楚了,哪怕就是他掌控着整个东察合台汗国,在朱高煦面前都只能卑微,更何况现在。

  控制好心神,速檀阿力急声道:“禀上王,小汗确实在哈实哈儿城遭遇大败,本已经败退。

  可蒙古帝国在这时出兵,也先不花只得退兵,如今小汗还掌握着哈实哈儿以西之地。

  这次小汗前来求救,本来也是准备去帖木儿帝国,可上王的大军已经破其都城,小汗深知上国之强大,特意前来。

  小汗深知自身卑微,愿意为上王之下一小卒,还请上王能够收留。”

  速檀阿力将自己的姿态放得更加的低微。

  明明是自己来投靠朱高煦,主动愿意并入大汉的,可即便是这样,还得请求朱高煦同意并入,这就是强大与弱小的分别。

  朱高煦闻言,再度道:“你先说说,那瓦剌余孽就那么些人,是怎么起来的?”

  朱高煦没有再说这件事,并入不并入的,他已经不是那么看重了,反正大部分地方都在也先手里,速檀阿力这么点地,他想要,随时都可以取。

  现在他更想知道,也先到底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速檀阿力心中一喜,在他看来,这是有戏了,当即出声回应。

  “禀上王,之前脱欢西征,在基辅公国以北之地带回来上万骑兵,以及数万青壮,其中还包含了一部分火器,尤其是铸造火器的人,也有带回。

  在脱欢死后,也先率领瓦剌余孽潜伏,以劫掠为主,大力发展火器,组建骑兵。

  在大明对那里的监视放缓之后,先是击败白帐汗国大军,不过只占据少部分地方,随后又收服巴林等部落,又南下收降也先不花,随后拿下金帐汗国。

  在这其中,瓦剌余孽的火器发挥出了极大的作用,本就骑兵锐利的瓦剌余孽,更是不可敌,我们实在无法抵挡,要么臣服也先,要么逃,要么就是死。

  现在也先已经拥有大军近三十万,其中骑兵十余万,火炮的射程近三千米,且至少有着上百门火炮。

  另外也先还组建了一支火枪军,恐怕有上万人,火枪与大明火绳枪差异并不大。”

  朱高煦听着这些,总算是知道也先是怎么起来的了,原来是脱欢从欧洲那里带回来了火器技术。

  经过这么些年的发展,愣是让也先将火器给整起来了。

  搞骑兵的竟然玩上了火器,朱高煦大概都能够猜到,肯定是被他的大汉国给影响的。

  毕竟大汉的大军,以火器之利强大闻名世界,这也使得其他人都纷纷重视起火器的发展。

  当听到近三十万大军,十余万骑兵时,朱高煦心头都有些震撼。

  其实也先的火器,他并不担心,这些火炮与火枪和大汉的比起来,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主要就是这十余万骑兵,这个数量的骑兵,哪怕是大汉遇到,想要处理都极难,稍不注意大汉都得吃大亏的。

  朱高煦也很快想到了一点,那就是也先组建这么庞大的大军,后勤肯定负担不起,这个开销太大了。

  那么也先既然组建了这么庞大的大军,那么必然是要准备进行大战,不然无法解释也先这个行为。

  毕竟是以兼并其他势力而膨胀起来的帝国,内部肯定是有隐患的,这么一支大军,养都能将也先也养废。

  这么明显的问题,他不信也先看不见。

  而也先既然做出这样的准备要大战,那在也先周边,也只有大明才能让也先做出这个举动,才需要这么庞大的大军。

  加上原本的瓦剌之地现在成了大明的东蒙古都司,也先这是要准备攻打大明,拿回原来的故土啊。

  即便没有任何情报支撑,朱高煦凭借直觉所想的,却是格外的笃定。

  而这件事一旦发生,大明与也先之间,必有一战。

  再想到朱棣如今年纪也大,差不多就是这两年的时间了,朱高煦心头也是一沉。

  这一仗,恐怕将会是大明最硬的仗。

  至于担心,朱高煦倒是没有太大的担心,他能想到这些,他相信朱棣也能想到。

首节 上一节 343/3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