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的父亲配享于文庙之中。
臣按照现在这样发展下去,日后或许能够配享于您的太庙之中。
臣的后代也会像臣这样。
臣只希望大明能够千秋万代!
所以如果大明的朝政有不对的地方,臣就要指出它,这世上再也没有比大明的社稷更重要的东西了!
陛下!”
李贤穆深深地拜倒在朱棣面前。
但他所说的那一番番话却如此的振聋发聩,这世上最让人震撼的文字就是带着诚意的又有道理的大实话,而朱棣就从李显穆的话语和声音中听到了这些东西!
“显穆,你就是上天赐给我大明的麒麟之臣啊,如果现在大明还有宰相的制度,又岂能不以你为宰相呢?
如果未来朕驾崩的话,大明又怎么能够不交到你的手里去辅佐皇帝呢?
朕已经彻底明白了缺钱的害处!
显穆,你来这里不仅仅是为了告诉朕这项制度的缺陷吧,我想你一定有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手段!
就在这里!
就在华盖殿上!
就在朕的面前!
将你的所有的设想全部说出来,朕必然将竭尽全力的、用尽所有的手段,甚至超越北征蒙古的坚决,去支持你的设想。
让你我君臣,为大明的千秋万世,添上一把填上一把浓浓燃烧的焰火吧!”
李显穆面上不动,心中却大为欣喜,他知道自己成功了!
他不仅仅让皇帝同意了他颇有些疯狂的计划,最重要的是,他此刻在皇帝心中的信任度再次大幅的提高了。
对于一个强势的皇帝来说,这是李显穆攫取更多权利的唯一方式。
“陛下,臣方才在刚刚进殿的时候,就说之前是去见了日本的使者。
因为臣偶然得知了在日本曾经的银见国中,有一座银见山里面有极其丰富的白银矿!
如果朝廷能够掌握这一座白银矿,那么就可以直接铸造出大量的银钱,而这些银钱投入到我大明之内,就相当于朝廷在铸造铜钱,但是其成本却远比铸造铜钱要低!
陛下,您应该知道这代表的是什么!”
朱棣的眼中突然亮起了闪亮的光彩!
“日本那个蕞尔小邦真的有大量的白银吗?”
哪个皇帝不希望能够多铸造一些铜钱呢?
谁又能不知道铸造铜钱对整个国家都有好处呢,但是铸造铜钱就意味着亏损,久而久之,朝廷就不愿意去制造铜钱,而改用宝钞去收刮民间的财富。
如果现在有白银可以纳入朝廷的管控的话,朝廷就不需要用宝钞这种废纸,冒着被百姓唾骂的风险,也可以名正言顺的获得民间的物资。
朱棣从兴奋的状态中回过神来,又颇为疑惑地说,“可是找到白银矿就能够解决大明缺钱的问题吗?
朕一直都觉得民间的铜钱应该是非常富裕的,这无数年来各个朝廷尤其是宋铸造了那么多的铜钱,但是市面上却没有铜钱,那些铜钱都去了哪里?换成白银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吗?”
李显穆脸上露出了笑容,“陛下,您的顾虑非常的正常,白银是一种价值很高的金属,远比铜钱的价值要高。
所以即便是那些碎银,它的价值也很难让百姓在平时的生活中去使用,毕竟一文钱就能买炊饼,一文钱该对应多少的银子呢?
如果这些银子全部分割成小块,它的成色就会出现问题,最后落到和铜钱一样的下场。
所以白银的出现,真正的目的是把市面上的铜钱全部激活出来!
如果现在朝廷从海外运来了一船的白银,然后向天下人宣布,朝廷发现了一座矿产极其丰富的矿脉,来弥补现在铜钱不足的状况。
那那些在地窖中在各种地方储藏了大量铜钱的权贵,富有的商人,他们会怎么做呢?”
“白银的价值肯定会贬值,但是铜钱也会大量的贬值,尤其是他们不确定白银到底有多少,甚至能否代替铜钱的情况下,他们一定会把铜钱拿出来买东西。
可这样的话,和滥发宝钞的结局是一样的,百姓受到的伤害会是最大的,他们手中本就不多的铜钱会大量的贬值,这问题就大了!”
“那就要看一下陛下能不能下得了狠心,如果您愿意减免许多地区的赋税,甚至今年不收,那么普通的百姓就能够拥有足够的粮食等储蓄,扛得过这一年,到明年的这个时候,民间的铜钱就已经完全交换过一次了。
而且古代就已经有均输平准,朝廷完全可以根据新的物价去制定这些政策,以帮助最普通的百姓度过最艰难的一年,只要钱活动起来了,大明的财政状况就会显著的变好。
以后老百姓的手中有了铜钱和白银,大明就不需要再收各种实物的税,而是可以直接收铜钱和白银,就像是宋朝一样。”
李显穆的描述实在是太过于美好,让朱棣在华盖中急着来回转,而后过了一会儿,他转头望向李显穆问道:“那个石见国在哪里?
朕要立刻派人前往,看看那里到底有没有大量的白银,如果真的有,显穆,这又是你的一件大功!”
“石见国的具体位置就要问日本使臣了,但臣确定它和我大明隔海相望,距离朝鲜更加近,臣确定石见国是一定有白银的,但是那座石见山以及银矿具体的大小,还需要后续的探测。
白银不仅仅是我大明想要,日本的那些诸侯也不会放弃!
陛下,如果你想要获得这个白银矿,就要做好战争的准备。”
朱棣先是轻蔑一笑,而后带着深深的蔑视傲然道:“我大明天下无敌!
最不怕的就是战争,就连蒙古人面对我大明的天威,都只能遥遥而逃,区区日本有何惧哉?
若是他们乖乖的交出银矿山那就罢了,若是不愿意,郑和大概很愿意率领着下西洋的大军,往日本走一趟吧!
石见国?石见山?
那就往那里建立一个卫所吧!”
朱棣的语气中满是理所当然,这就是这个时代的大明朝!
军事方面绝对的世界第一!
……
李显穆走在出宫的路上,回想起方才在殿上发生的那些事情,他的慷慨激昂以及皇帝的坚决。
既是有些振奋,又颇有些遗憾。
按照父亲曾经的说法,无论是用黄金还是白银亦或铜钱,都不是最好的方法,大明宝钞这样的纸币,才更加的优秀。
可惜大明朝或者说任何一个皇帝至高无上的王朝,纸币都注定是行不通的。
所以他也只能放弃了这样的想法,选择了对现在的大明来说比较好的以白银为主要货币,铜钱辅助的制度。
虽然这个制度在后续也必然会遭到破坏,但那已经是全世界的白银矿都挖掘完毕的时候了。
他突然有些异想天开的想到,“父亲说纸币的关键在于信用和准备金,李氏可能是这个世上最有信用的家族,如果有一天,李氏经过一两百年,信用为天下人所共知,李氏能不能自己发行一些纸币呢?”
仅仅想一想,李显穆只觉身体都在震颤,那是兴奋,亦是恐惧!
——————
永乐年间,李显穆突然不知从何得到了日本有巨量银矿的消息,他以绝佳的口才说服了当时的大明皇帝,而后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石见叩关”之事,大明的船队克服了元朝两次远征日本的失败,成功的到达了日本。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掠夺资源为目的向海外派出军舰,这与永乐时期前两次郑和下西洋的政治目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标志着大明渐渐从一个保守的农业帝国向陆地海洋双重大国转变!——《大明五百年》
第135章 统合!
正月初一,李显穆从父亲李祺那里得到了日本有巨量白银矿的消息。
正月初二,他入宫和朱棣进行了一次交谈。
正月初四,朱棣召见了日本使团的使臣。
日本使臣进入皇宫的时候整个人都是一种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的状态,堂堂的大明帝国皇帝竟然只接待了他一个来自小国的臣子。
这在过去的大明历史上,只有朝鲜才得到过这样的待遇,那还是因为现在皇宫中最受宠的妃子就是来自于朝鲜的权贵妃。
而后他见到了此行的目标人物,那位刚刚率领的数十万大军前往北方击溃了强敌的大明皇帝!
真是一个英雄啊!
仅仅站在那里就有无穷的气势,宛如高山,他甚至在心中腹诽,所谓日本的幕府大将军,在这位皇帝陛下的面前,不,他远远不能和这位大明皇帝陛下相比,哪怕是和大明皇帝座下的一个公爵侯爵相比,也有几分逊色。
这就是真正的天朝上国!
“尊敬的至高至上的大明皇帝陛下,下国的臣子向您叩首,愿您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棣很是和蔼可亲的让日本使臣起身,甚至还关心了几句他的身体状况。
这让日本使臣瞬间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劳陛下挂念,外臣的身体一直很健康。”
在略微寒暄了几句之后,朱棣就说出了他召见日本使臣的真正目的。
“日本从唐朝的时候就仰慕我天朝风仪,历朝历代也都与我天朝维持着一个比较良好的关系,在朕登基之后,日本称臣纳贡,朕还亲封了日本王,两国之间的友好可谓源远流长。
一直以来诸国来往我大明,而我大明不曾派遣使者到诸国慰问,朕以为这样难道不是对诸国的不重视吗?
这样想必是不能够维持与诸国之间的关系的。
此番使臣返回日本,朕派郑和前往日本,向日本王以及日本臣民,宣慰大明皇室的慰问。”
日本使臣闻言大惊失色,朱棣不清楚日本的情况,但是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所谓册封的日本王,不过是日本的一个权臣而已,在大名之上还有天皇,如果让大明知道了日本之内的情况,那现在的日本王岂不是在欺骗大明吗?
他支支吾吾的说道:“伟大的大明皇帝陛下,纵然您不派遣任何一个使臣,日本的臣民也感受到了您如同太阳一样的温暖,怎么敢劳烦天朝上国的使者前往我日本那等贫瘠之地呢?”
“朕的大明富有四海,正要以这富有四海的天下,向四方散播大明的诚意,使者可是不愿意吗?
还是日本王不愿意呢?”
“这……
这……
外臣怎么敢不愿意呢?”
“朕知道你在顾虑什么,无非就是你们的日本人上面还有一个天皇罢了!”
朱棣这句话一出,日本使臣顿时大惊失色,甚至直接跪到了地上。
“陛下,陛下!”
在天朝从来都没有人知道日本有天皇之事,大明皇帝又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呢?
朱棣其实早就已经知道了日本国内的政治架构,李祺和李显穆都曾经说过在日本有一个天皇,是他们的宗教领袖。
“你们的那个天皇,自称为神,何等可笑!”
朱棣第一句话就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朕堂堂大明皇帝,都不是神,而是一个会生老病死的凡人,区区的日本天皇竟然敢自称神。
天皇,乃我中华上古三皇之一。
近代则是唐朝高宗皇帝的称号,你日本的天皇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无非就是唐朝的时候派遣遣唐使,窃取了我中华的称号罢了,这等人也配?
如果他是天皇,那朕又是什么呢?
如果日本还想要做我大明的蕃属,天皇就不能再出现。
如果天上只有一个太阳,那只能是大明皇帝!
如果天下只有一个皇,也只能是大明的皇帝!